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22年 精选

已有 8876 次阅读 2023-8-9 22:54 |个人分类:往事钩沉|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去年满59周岁。生活总体上还算平稳,但觉得不确定性在增加,并成为一种常态。作为老年人,已经没有了“强行者有志”的期待。接近耳顺之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努力以内在的鲁棒性对冲外在的不确定性,争取“不失其所者久”。因此,在生活中,要以更好的心情、更高的兴致寻找更多的乐趣。

 

年度回顾的“规定动作”依然是教学、研究、服务、交流、休闲(旅行较少,与读书合并为休闲)、家事。“自选动作”都与教学尤其是报奖有关,毕竟四年才一次,而且我也未必每次参与。“教学获奖”回顾研究生教学奖申报过程和结果。“参与国奖”记录应邀搭便车参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另有与教学并非完全无关的“算账压力”。这压力以后可能会持续增加,毕竟内卷无处不在。出现端倪记录一下以期“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疫情尤其是上海疫情是最不同寻常之处。生活在上海,自然也受到影响,封在家里三个来月。但平心而论,对我们家的生活影响不是特别大,至少可以说情况不算特别糟。不知道是否到了痛定思痛的时候,毕竟还没有二阳,因此年度回顾中不准备专门说疫情了,家事部分自然有所涉及。去年年底是最严峻时刻,家里有人感染,我则坚持到今年初。疫情使得出行减少,因此去年的旅行照片已经贴完了。

 

教学

 

教学其实也进入稳态,教学工作量与前几年差不多。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秋季冬季学期在上海,春季学期在深圳,如果是网上教学也就无所谓了。研究生指导上海稳中略降,深圳基本稳定。就研究指导而言,长于锦上添花而拙于雪中送炭,因此需要亲力亲为的指导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有些力不从心(可能也有些心不在焉),更期待与博士后或青年教师合作。

 

受疫情影响,都是网上教学。秋季和冬季学期大致是20229月到20233月在上海大学为钱伟长学院力学强化班学生讲共80学时“理论力学I,II(《人之病札记53, 55, 59, 61, 63),秋季学期讲30学时“高等动力学”(《人之病札记52, 58),秋季学期还在核心通识课“无处不在的力学”中讲了2学时(人之病札记54),为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工程科学科学伦理与学术规范”各讲一次课(人之病札记57)。在哈工大深圳,给博士生讲32学时“非线性动力学”(人之病札记50)中的30学时,硕士生“力学前沿”讲2学时(人之病札记46)。此外,应邀为外校学生讲两次通识课(《人之病札记47, 56),为中学教师培训讲一次课2学时(人之病札记51)

 

虽然退休年龄渐近,仍继续招生,我尽量找人具体指导。在上海大学,9月,博士生赵龙入学微电子学院,他是陆泽琦老师的硕士生,博士工作主要仍有陆老师指导,所有特殊招生项目要求我担任导师;8月底参加力学系2022级硕士生师生见面会,分别来自广西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的硕士生胡棋誉和杨仲普入学,杨仲普由陆泽琦老师具体指导;2年级硕士生林丽芳从其他老师转到我名下。在哈工大深圳,8月上旬,博士后樊一民入站,他从澳洲阿德莱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事振动能量采集研究;8月下旬,来自哈工大本部的博士生孙世伟入学;分别来自湖南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生廖玉岚和黄俊杰入学,分别由杨新和牛牧青具体指导。

 

毕业和出站都很少,而且全在深圳。12月硕士生高涛通过答辩,但今年三月才毕业离校。他到三一重工的长沙研究院工作。名义上他是我和凡友华教授共同指导,实际上是牛牧青博士在指导。11月中旬博士后薛坚在深圳完成出站答辩,但今年2月才办妥出站手续,到东莞理工学院任教,研究平台有“广东省结果损伤超声/微振与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或许与居家无事有关,教材和教学研讨论文发表的比较多。除第一篇外,都是年内所写。包括

“理论力学”名称的由来

俄语教材汉译对汉语理论力学教材的影响

机械振动学的开拓者邓哈托:生平、研究与教学

刊物公众号去年先行发布(今年期刊刊出)的有

欧美理科经典力学教材的现代化()—传统教学内容的形成

欧美理科经典力学教材的现代化()—传统教学内容的更新

欧美理科经典力学教材的现代化()—现代教学内容的发展

上述系列文章最初的想法记录于博文《欧美经典力学教材演变源流探索》。第二作者教学文章有

关于模态综合法的注记

核心通识课“无处不在的力学”的教学实践

运动学中点的合成运动分析方法

第三作者文章

基于“金属丝+小环”案例的点的合成运动分析方法

公式比较多的论文,链接到网站,其余诸篇都链接到博文。应邀为上海大学研究生推荐《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

 

教学相关会议多在线上进行,也有线下召开。8月中下旬,在宁夏银川2022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非线性振动论坛,作大会报告“面向本科生的混沌通识课教学”。论坛本来是专业会议,但安排一个教学方面的大会报告。12月上旬,参加线上的2022新时代高校力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有交流论文“力学通识课中的周期运动与混沌”,曾通知收入电子版的会议论文集,但我还没有见到。作为鉴定专家,10月上旬参加“面向国家空天战略需求的工程力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鉴定会,该项目后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为评审专家在7月上旬参加线上的哈工大理论力学第9版修订汇报评审会议。3月上旬还参加过上海大学第61期教师教学沙龙暨通选课和新生研讨课质量提升研讨会。12月中旬网上参加钱伟长学院本科生全程导师工作交流会。

 

前一年立项的理论力学虚拟教研室开始活动。3月中旬首次活动讨论建设规划与工作安排。虚拟教研室用个特殊平台,4月中旬进行了应用培训。名师讲坛开始有报告,4月下旬洪嘉振教授,5月上旬胡海岩院士6月上旬王琪教授7月上旬叶志明教授。按教研室安排,这四次报告都由我主持。9月中旬还主持过一次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名师大讲堂(理论力学),上午和下午分别是支希哲教授和孙毅教授报告。6月下旬在教研室教学沙龙听过自媒体进行科普和教学的报告。

 

10月中旬,应丁虎教授邀请,作为第二参加人参与“振动力学”申报上海高校一流课程,承担主讲和教材资源建设。本来没有打算申报,院系领导都说没有人报,负责人决定救场申报。系主任还给他我前一年理论力学的申报书。结果学院有三门课程申报,估计都是领导动员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投票,参与的委员都回避,振动力学排在第一。我看到申报书很意外。负责人说参考我的一流课程申报书,原来是前一年修改前的版本。那个版本在学校就差点出局,只是我比较资深,勉为其难过了。我把折腾好几天完成的版本给负责人看,发现差别很大了。已经提交到学院的版本翌日才报学校,连夜修改后替换。我也提了些修改的建议。作为主讲教师参与的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振动力学”同时结题。11月初,学校公示拟推荐到上海市并着手修改。翌年1月底,网站公布获得批准。

 

年初力学课程指导委员会邀请我参加2021-2022年高等教育中外教材比较研究项目“力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教材中外比较研究”的申报。我在近三十位成员中排在倒数第二,分工为“国内外教材对比研究顾问与分组指导”。有三位六十上下的教授当顾问。到了六、七月获批一般项目,没有经费,而且年底就要结题。十月底的线下会议无望的情况下,网上开了启动会和推进会,我作为“特邀资深顾问”(对这个title很惊诧,在教学界我都算资深了!)参加,有个简短的发言。计划12月底到期结题。我的实际贡献是有3篇相关教材论文,可以用于项目结题。最后提交结题报告已经是翌年的2月底,有趣的是三篇文章正好3种状态,一篇是期卷页码都齐全,其实是三校稿;另一篇是一校的校样,有期和卷但页码不对;还有一篇是在线发表,只有DOI号,卷期和页码都没有。10月下旬,应同事邀请,参与他负责申报的2022年上海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探索工科基础力学课程研究型挑战性教学。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投票中以非常微弱的优势列第一,我们两人都是委员投票时回避,但在学校讨论时没有通过。

 

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无处不在的力学”(820日收到通知, 23日申报,邮件提交《申报信息表》、“案例资源:课件相关部分内容”和“支撑材料:期刊文章”)12月底收到证书,入选A类优秀案例。参与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后面专门谈。

 

研究

 

研究的情况似乎回到了20年前。论文发表情况尚可,甚至比前几年有所提升,但项目和报奖的努力都没有结果。

 

去年论文情况有所改善。三篇代表性论文我都挺满意。第一个工作是用柔性机构和绞制梁绳索提供非线性刚度和阻尼设计了非线性隔振器,建模采用了约束梁模型,研究表明该隔振器可以在低频和高频都取得良好的隔振效果;第一作者是牛牧青博士,论文发表于NODY。第二个工作是以颗粒链为例研究驱动幅值和频率对传递率的影响,与以往分别考虑幅值和频率不同,同时考虑两者,数值实验表明幅值-频率平面存在线性通过、弱非线性通过、超透射、不一致和禁带5种情形,每种情形都有以往的实验结果验证,虽然边界缺乏实验的支持;第一作者是博士生崔建国,论文发表于JSV。最后一个工作是用奇异性理论分析带非线性能量汇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动力学行为,基于谐波平衡法得到14种可能的响应,其中10种过去已知,4种是新的;这个工作其实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本来希望能在多种参数中找到一个或几个参数组合能完全决定动力学响应类型;第一作者是天津大学的郭虎伦教授,论文发表于MSSP。此外,前年完成的合作专著Control of Axially Moving Systems,在去年年初出版。

 

争取科研项目的努力都没有成功。10月初,看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申报指南。其中有“高性能主动减振器”项目。推测需求方就是已经讨论过合作意向和前景的企业。这种项目看起来听不小,其实经费多用于设备,要划给外协方。负责方其实是赔本赚吆喝。不过新入行当可能都如此。我希望由陆泽琦牵头申报,自己作为团队成员参加,但最后综合考虑,还是我牵头。10月中旬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经过交流,充分认识了问题的挑战性,而且也意识到企业期待的方案与我们的设想差别较大。虽然觉得希望不大,但还是在10月下旬提交申报书。11月中旬参加答辩。在准备答辩过程中,对问题的工程属性有更充分的认识,PPT完全是按产品研发项目汇报。这对我而言也是第一次,花不少时间准备。特别是答辩当天早上,准备临阵磨枪,开了五点闹钟,结果没有到五点就自然醒了。答辩过程还算顺利,20分钟的答辩,我留了3分钟回答问题。结果问了十多分钟。多少问题是就事论事甚至比较友好,我都如实回答,包括事先考虑不足就老实承认。多少有些意外的是有位专家问我们的追踪国外哪家设备,这个真没有,不知道算优点还是缺点。最终在7个答辩队中排第2,第一的队确实实力很强。他们愿意来投标,肯定是他们的。结果在预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我们已经争取到了最好的可能结果。整个答辩有些主场的氛围,但12月上旬收到通知出局。后来知道还是客队胜出,我们事先知道他们非常强,悬念只是他们是不是来竞标。既然参加了,我们出局应该在预料之中,毕竟技不如人。这次答辩我的表现可能比前2019年申请重大专项有所改进,但技术面的改进仍不足以弥补基本面的不足。说实话,这不是我个人喜欢的项目,勉为其难,无非是为团队年轻人提供《科研:从竞技到服务》的契机。

 

另一个不成功的尝试。4月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申报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的“引力波探测”专项中检验质量锁紧与释放技术研究。预申请和申请办理过程中正好上海市全域静态,盖章之类很麻烦。8月下旬到牵头单位参加申报准备会议。入围正式申请,答辩时间在9月上旬。因为疫情管控,需要7日居家隔离,获知答辩时间时已经不足7日,因此未能参加。10月中旬,听说胜出的申请者已经收到通知,我们的项目想必是出局了。我本人对这个项目的成败没有明确预期,但项目负责人可能相当意外。

 

还有个没有出结果的努力是在9月底参与申报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重大项目(旗舰),三家单位合作,我是非牵头单位的核心成员之一。为完成牵头校内预申报,我负责提供动力学模型的背景资料,并对初选用申报书就学术目标以及建模分析的具体内容提出些修改补充意见。。10月中旬通过牵头初选准备正式预申报。七月底通知进入正式申请。参加的人比较多,再去掉四成的实验费用和资助青年学者的基金,每位核心成员分到的研究费用只有3.75%,而项目持续5年。本校也组队参加重大项目(旗舰)的申报,但我已经参加前述项目。

 

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努力,但没有收获。6月上旬,深圳某著名民企的一个新研发部门联系,当时觉得某些振动问题有合作前景。我在上海,课题组牛博士接洽。对方欢迎我们的研究生去实习或者去工作。不幸的是那个部门不是企业主营,后来证明近期发展前景堪忧。着手与上海某国企商讨攻关“卡脖子”设备中的动力学分析和减振问题。6月初,参加线上的发展路径内部课题启动会。7月中旬,参加一次线上会议,陆博士作了报告。7月下旬到企业参加线下会议交流。10月下旬又进行一次关键设备减振的线上技术交流会。参与前述“揭榜挂帅”项目,或许也有助于今后合作,完成更能发挥长处的工作。

 

11月初,参与的“力学信息学”正式入选上海市教委的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2023-2025)。该平台项目在20214月底策划筹备,当年入选培育基地。我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贡献,虽然现在对信息驱动力学也有些兴趣。如去年回顾时所述,前年我牵头和参与的两个创新团队分别在学校和市教委评选中出局,被收留到张田忠教授负责的上海市重点创新团队“信息驱动力学”。1月下旬进行了前一年度的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暨上海市力学信息学前沿科学基地(培育)年会,网上线下同步,我是网上参加。10月下旬上海市重点创新团队-信息驱动力学网上交流会。该团队在10月下旬进行了内部网上汇报会交流,并接受学校组织过程管理检查,由校外专家评审,得分89,等第为合格,在理工组29组中排第8。动力学其余的人都在另外一个创新团队,完全相同的得分和排名。听说排第7的团队得分89.3。酝酿中国商飞与上海大学联合建设“大型客机集成技术与模拟飞行” 重点实验室,12月底进行网上交流。

 

7月收到张业伟教授牵头的202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宽频非线性被动减振理论与方法”证书,6月底颁发,我是第二完成人。去年的科研报奖有努力无收获。3月底报备申报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5月完成材料并提交。6月和7月中旬两次修改,8月初通过形式审查并公示最终版本。10月下旬有正式通知,通过函评,进入会评,但因为是二等奖,并不需要答辩。未通过会评,最终没有获奖。从公示获奖项目和听说的其他参评项目看,竞争很激烈。我们的项目进入会评未能获奖在情理之中,获奖还需要特别的好运气。除项目申报水平以及可能的外部不利因素外,申报有技术性的失误。教育部奖可以同时报一等和二等,与国家奖和地方奖不同。申报时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5月,有位毕业的博士申报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邀请我作为第三完成人参加,我欣然答应。稍后,又有位毕业的博士申报同一奖项,邀请我作为第二完成人参加。因为已经有约在先,就无法参加。这不意味着我对项目本身有任何判断,只是单纯地先到先得。9月下旬公示通过形式审查的提名候选项目。10月下旬那位博士所在单位获悉消息项目没有通过函评。

 

3月,作为通信作者的论文High-static-low-dynamic-stiffness vibration isolation enhanced by damping nonlinearity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9, 62(7): 1103-1110)被《中国科学:技术科学》编委会评为该刊2021年度高影响力论文。年内我作为最后作者的论文A nonlinear vibration isolator supported on a flexible plate: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Nonlinear Dynamics, 2022, 108: 941-958)在今年获该刊Best Paper Award,似乎只有两三篇论文获此奖项。10月偶然在数据库中看到,作为通信作者的论文《非线性被动隔振的若干进展(力学学报,20173)》入选学术精要(202210-11)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在“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领域619篇文章中被引频次排第5,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排第3。作为第6作者的论文《大型柔性航天器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研究进展(力学学报,20191)》入选学术精要(202210-11)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在“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领域719篇文章中被引频次排第2,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排第1。作为第3作者的论文《非齐次边界条件下轴向运动梁的非线性振动(力学学报,20191)》入选学术精要(202210-11)PCSI论文,在“力学”领域3100篇文章中被引频次排第42,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排第27。或许主办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想打造汉语的Highly Cited Papers。数据库评选的高影响力论文,只是第一次看到记录一下,不作为惯例,以后未必再记录。

 

按惯例记录一下各种学者排名榜的数据,尤其是看自己数据的变化。去年3月下旬ElsevierShanghai Ranking发布“爱思唯尔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2021 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入选学科为力学。去年8月最后一天,同舟云公司“全球学者库”推出“2022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由于规则有所变化,排名并没有反映学者数据具有可比性的变化。在该版本中,我的全球排名是24242。我个人统计,在力学学科554位学者中排名83;在两岸三地单位工作的9044位学者中排名1552,其中力学90人中排名8;在上海大学35位学者中排名6,假如在哈工大则在118位学者中排1610Ioannidis等更新100K top-scientists数据,由Elsevier BV发布,参阅September 2022 data-update for "Updated science-wide author databases of standardized citation indicators", (by John P.A. Ioannidis, 10 October 2022, Mendeley Data, V4, doi: 10.17632/btchxktzyw.4)2022年的排名在36567,比前上次有所下降(201747114201847557201941645, 202035747),而且是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有个翻译版本“2022年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有7795位学者上榜,工程学1042人,我在其中列为两岸三地单位工作的第62名。在原数据所归类Mechanical Engineering & Transports学科(121447位学者)中排256,比前两次(201992645位学者1742020109724位学者194)显著下降。用的都是排除自引的数据。Research.com网站推出第二版Best Scientists,基于D指数按学科排列,用的是截止到2022年底的数据。继续入选Best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Scientists,全球1942人,其中有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机构工作的160人,我的位置分别是44229(第一版为39029)。这次注意到该列表包括已经去世的学者。这些排名主要依据是论文和引用,因此对我们这种以论文为主要产出形式的研究者较为有利。也就是说,排名其实高于实际情况。我个人其实并不在意排名,更希望增加论文之外的产出。

 

教学奖项

 

对学生的指导以及与学生的合作得到多少有些“官方”色彩的肯定,一般力学专业博士生培养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奖项申报在2021年启动并完成,但出结果是在2022年。

 

9月下旬公示前一年启动的上海市教学成果评选结果,牵头的项目获研究生教育一等奖但还没有拿到证书,参与的本科生项目未获奖。去年拿到前一年颁发的响应的校特等奖和一等奖证书。上海市本科教育特等奖54项、一等奖180项、二等奖195项,研究生教育特等奖19项、一等奖33项、二等奖46项,成人教育特等1项、一等和二等奖各2项。其中力学学科特等没有,一等只有我们的项目,二等有复旦本科生和交大研究生两个项目。研究生院在16个省市不完全统计,力学的特等奖有3项,浙大1项,大连理工2项;一等奖8项,北理工、北航、哈工大、国防科大、河南理工、华北水电、中北、内蒙古科技;二等奖十余项。推测力学在工科组比较弱势,而且对教学的重视也不如数学物理那种理科基础学科。上海大学本科生教育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研究生教育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前一年上海大学校级教学奖本科教学成果有特等奖20项、一等奖28项、二等奖25项,研究生教学成果有特等奖5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事先估计我们的项目实力在一等和二等之间,对能获得一等奖很满意,如果获二等奖也可以接受。

 

在准备报奖材料时,原来是强调博士生培养的提升环节,突出入校前后的“增量”。生源特点是有工作单位定向读博比例很高(50%)、专业来源多(力学(20%)、数学(38%)、物理(16%)、机械(14%)和土木等其它(12%))985/211高校生源少(985/211(8%/40%),其他高校(42%)和同等学力(10%)),力学一级学科为钱伟长院士所创立,但一般力学二级学科比较单薄,导师的学界地位一般。在这些不利因素下,2004年起毕业的50位博士生数据分析显示培养效率高,质量也不错。平均在学年限3.5年,人均发表SCI论文4.5篇,其中一区0.9篇。25名非定向生,平均在学3年,人均SCI论文5.1篇,其中一区1.2篇;12人次获国家优秀奖学金,9人次获其他重要奖学金,1篇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1篇获得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题目,5篇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这些学生都在高校任职,正教授17(34%),其中二级教授3人,副教授16(32%)11(22%)担任院长、副院长、学报主编等。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7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5人次入选地方人才项目。毕业博士1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1人次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一作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百篇优秀论文”;1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人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或一等奖;1人获浙江省教学名师奖,1人获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4人获中国力学学会徐芝纶优秀教师奖;主持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上海市重点课程1门。需要说明这是一般力学学科的数据而不是我个人名下博士生的数据,而且截止到报奖时为止。

 

但是咨询和初评专家都强烈反对讲相对提高,实事求是的陈述似乎显得自降水准,不够“高大上”。毕竟讲好故事不容易,特别是“增量”描述举证很难。后来材料中没有提定向生,淡化了生源专业和学校的多样性。叙述重点从彰显特色但难讲的“增量”变成平淡无奇但也不易出错的“总量”。说实话,我觉得主要的指导成绩其实是“快”。这或许是不合主流之处,我指导研究生所追求的其实不是“高质量”,而是“高效率”。毕竟个人水平有限,生源一般,多数学生的目标也比较现实。在这些限定条件下,从学生职业发展角度看,效率比质量更重要。虽然效率对评奖没有意义,如果不是有负面影响,但我一直更为关注。这也是一贯的行为准则,先考虑“对不对”,再考虑“值不值”。现在没有过去快,那时候正常学制是三年。现在博士学制为四年。报奖总有讲故事的成分,但所有佐证材料真实无虚。

 

9月下旬一天下午突然收到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微信问,“明天下午四点半有时间吗?”主管校领导“想听申报国家教学成果奖汇报”。这个事情我完全没有准备,而且没有课我也不准备去学校,因此就回绝了。后来学院研究生秘书反馈,只有那个时段校领导有空。我也觉得虽然不可能,但也没有必要放弃,就同意了,破例去了趟。随后研究生院通知我参加“国家教学成果奖推荐评审会,会议安排答辩人PPT汇报教学成果奖,15min以内,15min回答评委问题”。赶紧修改过去的PPT。在申报书定稿前,有次PPT汇报。现在申报书统一就可以。当时经过反复打磨,仓促间无力再改进。翌日去答辩,得知两个一等奖要PK出一个报国家奖。讲完之后晚上有三位专家指出存在的问题,有位就是前一轮答辩的专家。后来主管副校长说了研究生院调研其他各省特等奖,力学的项目挺强。我估计就是报出去也没有戏,学校应该也这样想。上场露个面,算是捧个人场,重在参与。果然,主管校长约第二天与团队成员见面,当面解释了不能推荐我们这个项目的原因。算是给我们发张好人卡。肯定我们的工作,但不论是校外专家一致意见还是量化指标,我们的项目都弱于另一个市一等奖。其实我也这样认为,虽然院领导心有不甘。国家奖的申报尝试在不到48小时内结束,堪称“两日游”。后发先至,年内最后启动的报奖项目最先有了结果。我倒是觉得如释重负,免得白白占用学校宝贵出线名额,我们则要徒劳地忙上一阵子。

 

不论从年龄和积累情况看,今后牵头申报教学成果奖的机会很少,如果不是完全没有。这意味着现在可以盖棺论定总结了。独立申报1(1996),获冶金部二等奖1项;牵头申报4(2005, 2009, 2013, 2021),获上海市一等奖2(2013, 2021);参与申报6(2001, 2001, 2005, 2013, 2017, 2021),获上海市二等奖2(都是2021)。就是在26年教师生涯中,独立申报成功一次,牵头申报4次成功率50%,参与申报6次成功率33.3%。上大力学学科在我没有获奖的2005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了三等奖和二等奖,2017年没有获奖。我牵头或独立的三次获奖以及我参加但实际完成申报材料准备的一次,分别是振动力学教学、理论力学教学和一般力学博士生培养,确实是我个人的相对强项。

 

在我看来,教学成果奖有个实质性的困难,就是教学受益的“增量”难以评估。因此支撑教学效果的只能是受教育者的最终状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招生的竞争如此激烈。反映在教学奖评审中,只有著名高校的优势学科,才可能获得高等级的奖项,毕竟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高。在此基础上,讲的故事才有说服力。相对弱势的高校只能举全校之力,突出少数亮点,这就是众多项目校领导牵头的原因。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教师通过长期努力,教学工作有特色,可能获得等级相对低些的奖项,这可能是我侥幸成果几次的原因。总体上,教学奖励所激励的主要是教学奖项组织和申请,而不是具体的直接教学工作。毕竟项目能否获奖或许与教出来的学生相关,但与具体的教学工作不能说无关但关系不太大。

 

教学奖的申报一向竞争激烈,近年来尤甚。我个人的成功率似乎尚可。主要原因是发掘了团队的一切积极因素,聚焦某个局部形成相对优势,也尽可能争取广泛的支持,还有一定好运气。薄弱环节是编故事的能力平平,对教学领域的套路包括主流话语不熟悉。对普通教师而言,牵头教学奖项申报性价比低、不可控因素多。最多仅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参与国奖

 

这或许可以算是前述教学奖项的余波。如前所述,我们的项目没有入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但我个人还是作为团队非主要成员参与其他项目。

 

PK掉我们的项目而胜出的同样获市一等奖的竞争对手有意部分收编我们,他们的项目中多少也涉及力学。在我们出局的翌日,通过学院递来橄榄枝。10月初,院长找我说他们需要我们提供些材料;团队前面有人了,我们的位置在比较后面。我说只是用材料没有关系,不让我们讲故事就好,因为实在讲不出。稍后按照对方要求提供了申报书和附件。翌日对方给我他们的申报书,让在个人贡献部分,撰写“培养研究生情况”。要两天后交稿。我要他们写的材料参考,才知道这是国家奖的网上填报比上海市奖多出的内容,大家都没有写。负责报奖的老师布置写5001000字,包括研究生的数量、产出和成才,在研究生课程建设、课题指导(课题选择、过程管理,指导实验等)等方面。我写的偏长些,靠近但没有超过上限,这样便于他们删减。按时交卷。后来就再没有联系,估计他们觉得整合难度太大,知难而退了。

 

10月上旬,获特等奖的团队负责人也是主管领导向学院领导表示了收编的意向,他们的项目是研究生管理,与我们研究生培养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我把相关材料连同与前个团队的交流记录一并给他们,请他们自行酌情处理。四天后,那个特等奖团队通过具体办事人员让我提供成果和个人简介。个人简介有对项目贡献,要求写100字,主要围绕研究生培养,包括提升学位论文质量、院系落地、取得的成果(括学院、导师、研究生)等,这个似乎不是很对路,我写了不到200字初稿,请他们按照需要修改,主要是我指导研究生的情况。还有研究生培养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坚持正确思想引领、正确履行指导职责、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把关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严格经费使用管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担任班主任等情况,这个与我给另一个团队所写内容不同,我简略写写。另外有个人奖励并附证书。至于成果,我都没有看过那个申报书,实在不知道需要什么,把我的申报书给他们,请他们自己选需要的。后来再次退修,“主要贡献”和“培养情况”都重新写了,前者在我要求下提供了一个样本,后者统一给了模板。又过了一周多,对“培养情况”也有模板,又补充,从原来200多字增加到800多字。提交截止前两天,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成果鉴定会。我是前三位完成人外唯一到会的。听听专家的意见,针针见血很到位,但相应修改并不容易。

 

对双方都表示,学院领导布置了,我全力支持配合;如果整合难度大,也不用勉强,我们参加与否都没有关系;一切以提高项目竞争力为目标。国家奖高度竞争,作为没有入门资格的出局者,我有自知之明。对参与其他团队的基本态度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听从对方安排,提供素材,如果有需要的话。简言之,不主动,不拒绝,不担责,标准渣男套路。没有看到材料前,我就估计,那个一等奖的团队最终胜出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些。看到材料觉得确实比我们强。如果我是专家,也支持报他们而不是我们自己。院领导对我先前脚踩两条船非常满意,说这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了。最后我虽然只参加一个项目,另一个项目也有位力学学科的人参加。

 

不知道为什么,那个特等奖出线的项目还需要我接受30秒“微采访”。其实是写100字,“主要围绕研究生培养:提升学位论文质量、院系落地、取得的成果(包括学院、导师、研究生)等。”限于篇幅我只是写了“成果”交卷。然后被退修,这次要写200字,“要从提升学位论文质量方面来讲,可以是学位论文质量整体上的提升,也可以针对论文某一方面的提升,比如您可以从论文学术性的角度,谈谈您有什么心得体会,最终还有什么成果。”我在已经写的“成果”基础上加上了“措施”,概括为立意要高、动手要早、钻研要深和交流要广。其实对于普通的博士生,最关键的可能是“动作要快”,但这个我没有写。安排微采访时,还要在课堂上拍视频。虽然那天有四节课,但直到我下课才联系我,已经在赶班车去另个校区上课。总的感觉组织准备有些混乱,毕竟时间很紧,而且大家都没有经验。

 

10月下旬我参加教学成果奖的鉴定会才看到报奖材料,11月初在最终纸质版本上签字。我是第六完成人,这确实是我最靠前的可能位置了,排到第十位也在情理之中。我并非主要完成者,上交需要的材料后就没有太关心。11月上旬市教委网站公示推荐项目时,我只出现在这个项目中。学校另一个项目也从力学增加了参加者排在第十。今年5月下旬参加一个教学会议时,听研究生院的领导说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已经公示过了,我参与那个项目获奖了。6月下旬也看到了5月中旬公示的材料。7月下旬正式公布获奖名单,参加和没有参加的项目都获得二等奖。第一次应该也是唯一一次参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总算是有个正面的结果。

 

算账压力

 

也许是自己更老了,也许是学界更卷了,打两份工愈发不容易。去年明显感受到算账的压力。虽然算账的结果还不错,但感到压力不是好兆头,绩效下行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1月中旬,力工学院人事秘书告知,收到人事处关于市教委2021年奖励工作的通知,学校拟上报我为“大功”个人,最后以教委批复为准。填写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审批表》,除了奖惩情况和简历外,只有200字“主要事迹”。按要求事迹以2021年为主,也可以近三年。这说明是2018年规定出台后第一次进行。11月初人事秘书告知,市教委证书已到学校,整理后下发。听起来有不少。12月上旬,在学院年度考核会之前,发了嘉奖和记功的证书以及记功的证章,我与学院党委书记共同为4位记功的同事颁奖,被嘉奖的有十余位。会前人事秘书告诉我,记大功的表彰由市政府作出,还在走程序。表彰和记功分别由学校和市教委。也许到现在程序也没有走完,也许是走完了但没有我什么事情,反正现在也不知道最终结果。

 

这个事情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当时秘书向人事处了解,这是一个荣誉;据说奖励分嘉奖、记功、记大功三种。后来学院领导在网上查一下,说是2018年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其中规定对较大/重大/杰出贡献的,分别给予嘉奖/记功/记大功。简单理解,就是新版本的年度“先进”。这种表彰似乎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的一种激励形式。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之处,就是并非由个人申请,甚至也不是由基层学院决定。具体标准不太容易推测。表彰似乎是绩效考核优秀,记功需要有些更特殊的业绩例如获得一流课程或入选人才计划之类。不管怎么说,“记大功”是件好事,虽然“好事不如无”。毕竟快要退休的年龄,没必要再去争功了。

 

年底时,上大团队和学院都要求述职汇报,并有人事小组以等第进行评价。同时,还有量化的评价系统,好在团队领导年富力强正在绩效最佳状态,可以在量化指标上支持我们这些成员。此外,学校人才办也要求向学校提交2022年特聘协议岗的年终工作报告。虽然没有岗位协议,但还是提交了工作总结。今年初的2022年奖励工作中,填表只是“嘉奖”,属于跳跃式连降两等。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也在预料和情理之中。

 

深圳校区也开始量化考核,按照科研、教学和服务绩效计算得分。排在前面的一定比例评为优秀,最后的一定比例不合格。我的绩效正好是个大年,因此评为优秀。可能仅是侥幸,明年难以为继。不过,保持合格暂时应该问题不大。

 

深圳的地方人才去年年内到期。多次要求进行总结考核。3月参加校区高层次人才阶段性工作总结,准备并提交了工作总结表。6月参加学校的春季聘期考核,提交任期考核表,并在线上参加学院教授会,述职3分钟并回答问题。10月在地方政府官网上完成人才评估申报,包括学院组织3人专家组的审查意见。网上操作都是课题组青椒帮忙,不然真是难以搞定。学院人事秘书也尽职尽责,否则也搞不清楚该干什么。这个事情多少有些滑稽,因为身份的特殊性,该人才项目最主要的个人受益并没有享受到,但总结考核还是照常进行。

 

12月上旬开始地方人才计划特聘岗位评聘工作,我是人才证到期,属于“老人”再次申请。我按要求提交特聘岗位申请表和特聘岗位评聘人员情况一览表,课题组青椒帮忙准备了佐证材料。这次用了《美言不信》中提到的同行评价,虽然我觉得言过其实。学院邀请三位专家进行外审,要求都是名校名教授,院士或顶级名校的大牌教授。下旬学院召开最后一次教授会,议题之一是讨论推荐人选。作为当事人我回避了这个环节。翌年1月初,看到公示,经学院教授会推荐、校区特聘岗位预审会预审建议,校区教授会评审通过,新老共5位通过A档。无意外情况,为期三年。虽然按照目前规定,还可以再续任一次,但我估计下次未必有这种幸运了。

 

估计今后的算账压力还会继续增加。这既是高校职场压力的大趋势,也与所在高校发展阶段相关,更与课题组的性质相关。今后是Money talks的时代,Paper  talks的时代即将结束。网上舆论似乎乐于看到旧时代的结束,但学界中人或许没有预料到新的时代压力更大,至少是掌控自己命运更不容易。

 

服务

 

各种服务岗位基本上没有变化。校内岗位经历了换届,期刊和学会的岗位都不是换届年。

 

受聘上海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在9月初教师开学第一天参加了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9月底作为专家受邀参加学术委员会的学术道德专委会专题会议,讨论教学奖项申报中的异议处理。5月下旬参加了前一届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12月初受聘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的师资队伍专委会委员。参加少量学科层面外的职称评审。1月上中旬参加理工三组学术评议组会议。6月中旬网上参加上海大学教学型学科组会议,不清楚该学科组有固定成员还是临时召集。仍在校知联会理事会中,9月中旬网上参加理事会会议,10月中旬参加无党派人士培训班听位处长报告。

 

力工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换届在年底完成。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提名15名候选人,由全部副高和正高教师投票,也可以选候选人之外的人,选出13人,公示无异议后成为学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原来担任主任的双聘院士改任名誉主任,主要是常不在学校,不太方便处理签字等日常事务。院党政联席会议提名我为主任候选人,委员会一致通过。按规则由我提名两位副主任和秘书,委员会投票也一致通过。换届前后都有各种相关工作,不限于学术委员会的职责,还有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和学科的人事小组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组等。教学相关网上会议4次,此外还有2022年吴兴华数学奖网上讨论会,并线下参加2022年吴兴华数学奖颁奖典礼选读获奖名单。网上人事面试5次,聘任和考核相关会议网上3次线下2次。基金初审或预答辩网上会议8次,还有网上的双一流学科推进会、重点实验室建设策划会。

 

在哈工大深圳继续担任理学院教授会委员。担任力学学科人才工作与对外合作交流小组负责人,小组工作有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对外宣传、国内国际交流和合作等事宜。在网上参加了教授会6次线上会议,包括1次述职后退出回避,缺席了3次线下会议。网上参加3次招募新人的二面试讲。网上参加了力学学科、机电学院和校区的海外优青评审会以及理学院的CJ讲席教授评审会,主要是提出改进意见,网上参加了相应的校区海外优青专题会议和学院人才工作会议。网上参加理学院学位培养工作阶段性总结会议、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学术夏令营和力学A类生源评审会。还有些全体职工要出席的会议。

 

9月中旬收到邀请,担任Frontier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Vibration Systems方面的Associate Editor。那个期刊覆盖ME各分支,主编之外Specialty Chief Editors就有13位,都是欧美学者,除了香港城大的Jing教授。他邀请我参加,我就接受了,成为众多AE中的一员。还有更多的Review Editors。继续担任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副主编、Nonlinear Dynamics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Associate Editor。前者只处理少量稿件,后两者处理稿件比较多,但似乎已经进入较为平稳的状态。继续担任Fundamental Research, Applied Scie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ynamics and Control,《力学与实践》、《应用数学与力学》和《振动与冲击》编委,只有《力学与实践》需要处理些稿件。为相关国内外期刊评审稿件。

 

继续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8月上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巨华嘉禧酒店参加该专业委员会会议并列席党支部会议。继续担任力学名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8月初网上参加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暨党的工作小组(扩大)会议,汇报动力学与动力学与控制小组名词审定工作进展,11月下旬网上参加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受邀参与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活动,7月初线上参加杰青答辩试讲会,11月下旬在广西北海富丽华大酒店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委会扩大会议。5月上旬和8月中旬两次网上参加ICDVC2022会议筹备会,该会议最终推迟到今年召开。继续担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监事和副监事长。

 

参加基金和奖项的函评。7月下旬在北京昆泰酒店参加2022年数理科学部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会议,评审面上、青年和地区基金。6月网上上旬参加基金委交叉学部重大项目“全软体神经肌肉系统的运动控制机制与仿生智能机器人”指南研讨会。8月下旬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参加国家重大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新型变构型机器人机构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议。

 

继续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的编委。2月词条上网,还要审读修改。我请牛博士先帮我看看。5月要选词条收入百科的纸质版,6月确定了初稿。11下旬月又由于篇幅限制,要把选出条目通过减少词条压缩篇幅字数15-20%,12月上旬完成。另外还有请所联系的作者办理版权等。百科力学卷编委的工作估计至此全部结束了。

 

交流

 

由于疫情,线下学术会议和交流都很少。每次都有些提心吊胆,出发前怕去不了,抵达后怕回不去。线上报告可以,但似乎也谈不上交流,至少是还不习惯。

 

8月上旬,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参加第十八届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该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办,邀请张统一院士担任会议主席,我是6位副主席之一。会议聚焦几个专题,尤其是深度学习在力学中的应用,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到会报告。不谦虚地说,是我参加该系列会议中最成功的一次。

 

8月中旬与两位年轻同行到扬州大学学术交流。疫情不能进校,没有报告,只是非正式的交流。

 

8月中旬到银川参加非线性振动论坛,如前所述,作个教学方面的报告。可能因为比较通俗,大家还挺感兴趣。可惜当时日程比较紧,会议还没有全部结束,就匆匆去下一站了。

 

11月下旬,作为特邀代表到广西北海参加第十六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担任大会报告主持。因为后面有其他安排,只参加了上午半天会议就归程了。

 

11月底,网上参加上海市力学学会振动力学专委会2022年专题报告会。作邀请报告“非线性能量汇减振研究若干进展”。这个专题还在线上为不同学校讲过,6月上旬山东科技大学,9月下旬东北大学,后者算是校庆相关学术活动。

 

休闲

 

所谓休闲,只是读书和观光,读书广义而言也包括看电影听音乐等。有些年“阅读”和“旅行”分开写。去年因为疫情,旅行特别少。就放在一起写了。

 

重新读了经济学大师Stigler的回忆录Memoirs of an Unregulated Economist。该书篇幅不大,见解精辟。对各种问题都有真知灼见。我分10个专题(大学, 学者, 专家, 知识, 学界, 发表, 社会, 名家, 经济学帝国主义, 经济学家)作些札记。稍微费些脑子的书还有《非对称性风险》和《信号与噪声》。读得最多的还是所谓学界小说,《丽娃河》(故事, 人物) 大学是座城》《爱似米兰》《文学部唯野教授》《教授之死》《文人》《变革》《纵我不往》《半个月亮,半个太阳》《所谓大学》《大学潜规则》《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之后》。此外还有其中两部小说作者的回忆《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备忘》。《朝霞》或许可以算是大学近于关门时的学界小说,也涉及其它主题(读书人, 情爱),读了作者同时期的回忆《我的罗陀斯—上海七十年代》。其它的书还读了《中国现代小说史2》和《日出》,《楚辞》中的《九章》、《九歌》和《天问》,国外的书只有《万叶集(选本) 凯尔特神话》《中国与美国》。国外的书如此之少,是不是意味着心灵的封闭?偶尔也在书店翻翻书,《书店浏览记》。

 

继续听书。又听了2遍《诗经译注》(2, 3),听了《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和《楚辞》,还听了3遍《罗马帝国衰亡史》(0, 1, 2, 3)

 

由于疫情,很少去电影院,只在电影演看了两部电影,《爱情神话》和《尼罗河上惨案(2022)》。在家里看了些电影包括重看,《昆池岩》《忌日快乐》《黑客帝国》《扬名立万》《黑客帝国2》《重回二十岁》《教父》《黑客帝国3》《绣春刀》《教父2》《教父3》《窃听风暴》《本杰明·巴顿奇事》《子弹列车》《遇见乔•布莱克》。没有写观后感诸电影,主要是在春节所看,密度太高,来不及写。在手机上看了崔健首场线上演唱会罗大佑线上演唱会。去剧院看了舞台剧《日出》

 

 2022 1.jpg

 

全年贴出博文536篇,数量空前,估计也会绝后。主要是有篇核酸或抗原的记录150篇左右。开始新的博文系列“自笑平生为口忙”,主要记录吃饭,包括食物照片,也可能记录饭前饭后活动。

 

出门旅行很少。观光过5个地方,包括呼和浩特扬州银川北海嘉定。妻子因工作关系不能离沪,前面几个地方只有嘉定是一起去的,其它地方都是我自己去。“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封控期间,因为不能出小区,在小区里拉磨,也拍了照片。周边走得也很多。市内其它公园去的不多,似乎没有不曾去过的。

 

家事

 

去年影响最大的事情无疑是疫情。不准备在此回顾,只是汇总一下相关博文。《闭环何处》《闭环迫近》《接种有礼》《挂星之旅》《疫情严峻》《禁足七日》《悬剑落下》《相由心生》《蔬果进货》《封闭一月》《走出家门》《家有大白》《小区开放》《小区又闭》《同城速递》《小区四封》《封中奇援》《重新出差》《惶恐之旅》《再度闭环》《能走尽走》《学期伊始》《混合教学》《冒险出差》《暂态过程》《戒之在得》《阴到年底》。封控期间,《电饭煲的脑死亡》。快年底时,全面放开。我确实是坚持到年底未阳,妻子女儿都阳过转阴,参阅《“杨过”八日》《“杨过”六日》。母亲在养老院也阳了,年底时入院,《发烧记》《急诊记》《留观记》《入院记》。在2022年,核酸检测140次,抗原自测45次。

 

何以解忧,唯有聚餐。疫情封控严峻时,食品供应也有危险。因此开始了“自笑平生为口忙”的系列。《驴友年夜饭》《家常年夜饭》《初一正餐》《初三正餐》《初八东北菜》《初十自制家常菜》《情人节东北菜外卖》《疫情中居家聚餐》《疫情封闭中午餐》《疫情封闭中午餐2》《端午聚餐》《与女儿在家聚餐》《呼和浩特特色饭菜》《在扬州吃东北菜》《吃东北菜为女儿送行》《重阳聚餐》《嘉定泰餐馆便饭2》。这些也许是不完全的记录。全家吃饭时的合影,与前年合影是同一背景。

 

 2022 3.jpg

 

疫情期间,为带口罩能透些气,留了胡子。这样也不用天天剃须。后来发现没有什么意思,就剃掉了。

 

 2022 2.jpg

 

妻子即将退休。领导一度考虑延聘,但估计办不下来就没有办,准备返聘。在完成日常工作同时,即将督促领导布局她退休之后的框架,以便能快速脱身。有一定进展,但退休后或许不能马上卸任编辑部主任,还要等段时间继任者才能到岗。疫情期间,可以居家办公,但不能离沪,也大受限制。女儿仍在原先的公司打工。前年晋升副总监后,去年没有晋升,但有加薪。作为小团队领导,不是很幸苦,而且团队的绩效也不错。公司换了新办公楼,她也相应变了上班的地方。她自己也换了出租房。女儿一度想换工作,上司极力挽留,而且新工作未必好找,也就没有动。母亲在养老院,总体上还好。养老院严防死守,在封控期间没有出现疫情。年底是放开,就守不住了。母亲也感染,观察一段,情况不太稳定。如前所述,年底时叫120送三甲医院。

 

我自己身体情况尚好。有过一次《热毒感冒》。体检情况没有太大变化,《体检2022》《体检报告2022》。针对出现的问题,《复查记1》,另外《恢复血压监测》。因为没有什么严峻情况,不知不觉又停了。根据手机运动软件的年报,2022年全年走了4346550/3176公里,比2021年少走31033/4公里, 93396/120.9公里,其中289天步数过万,817日年内最多单日步数,28165步。2022年日均11908/8.7公里,与前两年比较,2021年日均11993/8.7公里,2020年的数据是11737/8.4公里。基本上持平。体重的记录,215日有局部高点86.4kg723日局部低点79.3kg,年内最后的数据是1217日的81.2kg。比前一年有所下降。此外,年初手机记录总步数达到1000万,《步行的记录》,而到今年三月到了1500万步。

 

后记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这种境界暂时还达不到。关心自己的体重。现在有个小目标,在六十岁时回到十六岁的体重。目前看,有挑战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下个目标是七十岁时体重回到十七岁,我在那一年体重变化不大,只有保持就差不多。最有挑战性的是八十岁时,体重回到十八岁,这个就非常有挑战性了,几乎是impossible mission,因为比十六岁时,要轻10 kg

 

 

过去已经写过57篇的链接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2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2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7之脱单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7年之读硕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8年之结婚篇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9年之日常篇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2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7年之读博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7之离鞍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7年之入沪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2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2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2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2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398440.html

上一篇:自笑平生为口忙之两顿意大利正餐
下一篇:登高望远
收藏 IP: 114.93.121.*| 热度|

16 王涛 何青 马臻 许培扬 黄永义 周健 刘清华 张晓良 武夷山 赵凤光 周忠浩 彭真明 孟利军 陆仲绩 王安良 阎新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