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21年

已有 2411 次阅读 2022-8-25 22:54 |个人分类:往事钩沉|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去年满58周岁。虽然疫情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但总体还算平稳,平稳中也有些收获。去年出乎最意料之处在于辛苦。本来想收缩,从教学研究服务中谈出,过渡到退休。这种淡出,如RussellHow to Grow Old中所谓,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 实际上相反,教学和研究甚至服务都在扩张,教学工作量和获批经费都达历史新高。更有大量申报,多数是劳而无功。当然,总体上不仅有苦劳,多少也有些功劳。不论是否情愿,充满不确定性又忙忙碌碌的过渡状态,正在成为常态。只能期待今年或者明年出现分岔,转入收缩期。

 

因为疫情还没有结束,不便全面回顾。与去年一样,不专门写疫情了,如需涉及也不回避。疫情的有些滞后的记录参阅《疫时记事》系列去年的博文,《应对反弹》《重归平静》《两次邂逅》《风声又紧》《结界安居》《结界破防》《旅行受限》《闭环何处》。今年的疫情防控更为严峻,记录多近于实时。

 

年度回顾的“规定动作”依然是教学、研究、服务、交流、读书、旅行、家事。内容很多,就不安排“自选动作”了。去年旅行比较多,照片博文仍没有贴完。原计划观光照片都贴出后在贴年度回忆,这样可以包括相关链接。但如果要等全部贴出,或许要到年底了。通常应该在六月底贴出,已经晚了两个月。虽然晚了,内容比平时多。

 

教学

 

去年各种教学工作繁重,不仅空前,估计也会绝后。除了上课外,各种申报的事情很多。这些真是“鸡肋”。不参与肯定没有,参与了也未必有。就算我个人完全不在意(其实有些还是在意),学院和学科也不能不在意。

 

上半年春季学期在哈工大深圳给机自专业本科生讲64学时的“理论力学”。多少与上课时间安排不理想有关,教学过程中出了各种情况,这一门课的简直比以往所有的还多,见《人之病札记40》。下半年的秋季和冬季学期,在上大给力工学院力学专业学生上“理论力学”课80学时。理论力学课程偶尔采用网上远程教学,第一次尝试见《人之病札记43》。同时期负责一个班的 “无处不在的力学”两轮,每轮名义上40学时,我只讲其中4学时,实际主持讨论6学时中我又讲了4学时。另外32学时由其他老师讲。还有两轮在另一个班各讲一次两学时,见《人之病札记41》。冬季学期到年底尚未完全结束,今年结束时赶上疫情严峻,考试受到影响,见《人之病札记49》。

 

1月给新开的10学时硕士生课“工程科学科学伦理与学术规范”讲一次2学时课,“尊崇求真学风、恪守学术诚信”。其实是当成论文写作课准备,《论文写作课的教学内容》,感觉效果尚可(人之病札记32)。该课程在2012年秋季学期扩充到20学时,名称改为《科学伦理与规范》。我还是讲其中2学时,见《人之病札记45》。下半年秋季学期,为力学专业博士生讲40学时“高等动力学”,参阅《人之病札记48》。上半年春季学期在哈工大深圳为力学专业博士生讲40学时“非线性动力学”。 还为力学专业硕士生课“力学前沿”讲2学时,这次开始讲非线性能量汇减振,参阅《人之病札记34》。

 

在哈工大深圳参与竞赛的辅导工作。讲一次周培源力学竞赛辅导课,分析一张试卷的理论力学部分题目,参阅《人之病札记36》。6月公布成绩,特等一等都是空白,有4个二等奖。比本部(一等10二等11)和威海校区(一等3二等1)成绩都差,但在广东省与华南理工(一等和二等各1)不相上下,比中山大学(二等1)好。考虑到学生很少,而且只有80时余人报名参加,听辅导课20余人。有意思的是,4位获奖学生两位机械专业,学过多学时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另两位分别是自动化和电气,只学过中学时理论力学没有学过材料力学。这也是我多年的观察,任何科目都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入围“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并获得三等奖。共36个队入围团体赛,特等奖1项由哈工大本部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也包括哈工大威海校区。当然,只是顺便记录一下,我只是讲一次笔试的辅导课,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做。年底有国际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考试,我讲了两次辅导课,分别是静力学和运动学,参阅《人之病札记44》。学生成绩也不错,6人参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二等奖2。特等奖是我理论力学课班上的学生,也听了辅导课。没有陪学生参赛现场指导,但还是获活动赛区组委会颁发的the excellent guide teacher prize。上海大学的辅导我没有参与。12人参赛均获奖,特等奖1,一等奖3,二等奖8。其中8(特等1,一等2,二等5)是我理论力学班上的学生。上大学生成绩更好些,这与我上课的感受相符。此外,还为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力学问题的辅导和准备提供咨询意见,参阅《人之病札记37》和《人之病札记39》。

 

6月中旬,硕士生陈春明、唐锋、郑砺恒在上大毕业。陈春明回故乡广西梧州市在住建局项目科工作。唐锋考取故乡兰州市的公务员。郑砺恒到西北工大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2月下旬,硕士生董俊辉在哈工大深圳毕业,到三一重工的昆山研究部工作。10月,硕士生颜雄和施海天转到魏莎名下。11月下旬,博士生李响在上大通过答辩毕业,到江苏大学任教。他是我第32位毕业的博士生。10月,博士后王勇和张博以及我参与合作的丁虎研究员的博士后李海涛在上大通过答辩出站。

 

9月,硕士生肖辅政在哈工大深圳、翁聖劼和宋洋在上大入学。肖辅政是来自内蒙古工业大学数学专业的推免生,准备让他从事航天器控制的研究,入学后已经有初步的工作发表于JSSC。翁聖劼是上大力学专业的推免生,准备结合航天工程背景进行模态综合方面的工作。宋洋来自长安大学,出站博士后张博指导他毕业论文,积极推荐他到我们组,仍由张博继续指导。3月博士生许克凡在哈工大深圳入学,他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张业伟教授指导下从事非线性减振研究,出版记录不错。入学后继续从事非线性减振研究,同时继续从事沈航的工程项目。9月博士生院瑞增和符翔分别在哈工大深圳和上海大学入学。院瑞增是江苏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的应届生,是我的首位工程博士,与兼职导师张业伟教授合作指导。计划开展电动飞机起落架减振的研究。符翔是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应届硕士生,从事时滞和非线性减振研究。准备开展侧重于实验的减振研究。8月,博士后邓澜峰办完手续入站哈工大深圳,他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力学专业。博士后杨新办理入站手续,但因疫情翌年才入站。她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其导师S. K. Lai博士在读博期间曾到上大我的课题组的访学。

 

4月,在《力学与实践》上发表教学文章,《关于对模态概念的理解》;6月,发表书评《《振动力学--研究性教程》评介》。重新看看振动分析的经典教材,写了博文《Meirovitch的振动教材:个人回忆》。对理论力学教材的变迁感兴趣,看了些书,文章要在翌年才发表。写些读书札记在博客中贴出,《伏尔泰<哲学通信>中的牛顿和其他》《牛顿<原理>法译者和她的院士情人》《铁摩辛柯在密歇根大学》《铁摩辛柯在斯坦福大学》。

 

与疫情特别是疫情出现的时间和城市有关,教学会议比较少,参加的更少。6月到西北工业大学参加力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研讨会。11月在网上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出版60周年座谈会“传承经典再创辉煌”,作为学科专家代表发言《哈工大<理论力学>:历史回顾与个人回忆》。也网上参加了随后的三元一体、融合创新理论力学全过程课程教学资源与服务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实践项目启动会暨哈工大《理论力学(9)》修订会。后来又自己记录一下《理论力学教材使用的早期记忆》。7月到青岛大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报告“周而复始与杂乱无章浅谈周期运动与混沌”,参阅《人之病札记42》。此外,应邀为《“吴兴华数学奖”纪念册留言》。

 

8月下旬学校通知申报教学成果奖,这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奖分别从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申报。以一般力学专业博士生培养为内容报奖。前一年8月学校组织申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应学院要求参加,本子都没有写完,当然也很烂,未获批。4月下旬学校发拟申报通知,随后研究生院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初稿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4月底召开研讨会落实修改建议。5月下旬进行研讨会针对修改稿再提出修改建议。8下旬正式下达申报通知,9月初提交材料到研究生院。很奇怪的是,教务处到9月底才要材料。11月经过两轮评审,最终获得学校特等奖,并推荐参加上海市。同时参加本科生项目,作为第二完成人。我个人建议为第三完成人,但未被接纳。没有参与报奖材料起草,但参与了修改的讨论。该项目最终获得校一等奖,并推荐参加上海市评奖。报上海市奖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在报名截至当日下午四点半,研究生院通知我,报奖材料的模板错了,要马上修改。麻烦的是盖章签名都要重修弄,然后扫描上传。系统在24点关闭。我在家里,只能让第二完成人丁虎教授在学校现场指挥,先按研究生院与校党政办约定的时间之前用印。然后他打车到各完成人家里签名。院长书记都还在学校,直接就签名了。一直折腾到11点才搞定。提交几天后,又要求补交WORD版本,我好奇问问为什么,也没有得到说明。

 

9月中旬收到预通知,下旬收到正式通知,以力学专业“理论力学”申报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10月上旬完成申报材料并上交学校。10月中下旬,学校邀请校外专家评审,勉强过关,但评价总体上较为负面。随后几天,参考专家意见以及学校职能部门的建议,进行了全面的修改。修改过程中,另一位主讲教师楚海建教授贡献颇多。具体准备支撑材料等由魏莎负责带领研究生完成。申报材料大为改进,虽然不是以我特别习惯和欣赏的方式。10月下旬正式提交申报材料。12月上旬,获得上海市教委批准。几乎同时,教务处领导布置任务,准备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

 

4月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党委教师工作部、校友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启动上海大学首届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评选。我所在丁虎担任主导师的非线性振动与控制团队,经学院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线下投票、专家评审,答辩展示等环节,在5月下旬入选从47支团队中选出10个团队(另有5个团队获提名),参阅《“非线性振动与控制团队”入选上海大学首届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材料都是学生们自己准备,最终是丁虎的博士生陈鸿燕汇报。11月研究生院和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颁发荣誉称号证书。后来的新闻报道中有些不太确切的内容,参阅《关于“振动控制团队”的“上观”报道》。

 

7月教育部通知虚拟教研室项目。上海大学方面也在积极准备申报,虽然我个人觉得希望不大,至少第一年没有。定了申报主题,参与校际协调,但基本上没有参与具体工作。学院土木专业推出很有竞争力的课程虚拟实验室。学校只允许学院报出一项。我个人愿意翌年再说。但院里还是请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分别投票。作为项目负责人,我回避了两次投票,教学投票是平票,学术投票我们的多1票。在院党政会议之前,我跟教学副院长和院长沟通,说明土木的项目更有竞争力,建议今年先推出。后来学校同意两个项目都上报,八月底由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果然是我们的项目落选,土木的项目胜出。有人建议争取课指委的渠道,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劝他们再等一年。哈工大的孙毅教授准备牵头并联合北航、西工大、南航、西交大、上交大、天大、中山大学、东北大学、河海大学、北工大等学校申报全国性的理论力学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这方面确实有很强的基础。出版的教材被广泛采用,并获国家一等奖。学生表现也挺好。本部学生刚刚获得了全国基础力学实验唯一的特等奖,威海和深圳校区的学生各获得了三等奖。受邀请作为主要成员(全国性虚拟实验室可以填报10-15名,不算负责人我排第三)。七月下旬开了校内虚拟实验室的首次例会。后来听说由课指委推荐上报。今年正式获得批准。虚拟教研室正式成立后,内部分工我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具体负责“名师讲坛”的工作。

 

6月第三次申报拔尖基地。学校在两次失败之后,仍给第三次机会,其实也是无可奈何。我仍是拟议中的基地负责人。不过,我有些与以往不同的想法。希望能形成特色出奇制胜,为此要特别聚焦前沿方向如力学信息学。不要与基础雄厚或行业背景明显的高校争锋,毕竟做不到人有我强,只能致力于人无我有。在钱伟长先生开创的上大力学学科的应用数学和力学传统,并与体现当代力学发展趋势的新兴方向结合,有大师,有高度,体现新的学科生长点。为此,当然要请有开宗立派分量的院士担任基地负责人。如果需要,我可以担任基地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也许我的建议过于空泛难以落地,最后的材料只是稍有采纳,仍把我写为基地负责人和责任教授,大院士们只是顾问教授。11月底公布入选名单,三度出局了。已经被拒两次的退稿重投,再次被拒也是情理之中。但看到入选的高校名单,多少也有些预料之外。或者说,没有入选还是有些吃亏。不管怎样,这个事情永久性地结束了。

 

8月中旬,研究生课程“工程科学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获批教务部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的“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首批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一年后验收。我是第五参加人,如前所述,每轮有一次2学时课。11月下旬学校组织申报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书”。专门开会讨论是否申报“无处不在的力学”。我主张申报但只参与不牵头。于公说,是要形成梯队,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于私说,我对课程思政的话语不是很熟悉,也没有精力去熟悉。会议大家共识是要申报,但对负责人没有共识。会后我又微信书记院长,再次明确我不牵头。这个项目阴差阳错最后没有申报。参加一个研究生课程申报。因为材料不全,也在第一时间出局了。

 

5月下旬,学科负责人与我联系申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让我当负责人。我深觉不妥,竭力谢绝。后来这个事情没有了消息,不了了之,推测并非是我谢绝有效,只是本学科在学校并没有得到申报机会。这也可以理解,甚至应该是预料之中和情理之中。

 

各种奖项、课程等申报中,我其实只在意两项。一个是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为过往工作的总结;另一个是理论力学课程,为将来进一步工作的基础。

 

科研

 

21年的论著继续显露颓势,但尚可维持,而且已经好转。科研方面的主要收获在经费方面。这一年个人实际支配的获批经费已经超过此前基金委项目总和。随后5年不能再申请基金委项目,对我而言基本上就意味着不用申请项目了。奖项稍有收获。各种平台和团队报了很多,有些只是友情支持。

 

今年的3个代表性工作。第一个是考虑非线性刚度和滞回阻尼的隔振器的动力学行为,特点是考虑了常惯性力(可以认为是放大的重力)的动力学效应,与滞回阻尼的耦合,导致复杂的静态和动态行为;牛牧青博士为第一作者,论文发表于ND;第二个是齿轮系统的不确定性动态分析,方法上主要是改进了区间分析法的实现方式,比较有意思的是进行了实验;魏莎博士为第一作者,实验工作在博士期间已经完成,我只是在表述成文和答复审稿意见等方面有些贡献,论文发表于MSSP。第三个是一种可调构型的非线性能量汇NES新设计,通过旋转改变NES的惯性;杨天智教授是第一作者,论文发表于JSV

 

韩国釜山大学的Keum-Shik Hong院士邀请合著轴向运动系统控制的专著Control of Axially Moving Systems。他有位团队成员参加,我也可以请一位。基本上是他们负责控制部分,我们负责动力学建模和分析部分,但框架由对方确定,对方负责联系出版社。我请杨晓东教授帮忙。我们承担部分很多是所发表相关论文改写,具体工作主要由晓东教授完成。书稿在去年完成就完成提交给Springer了,但出版要到今年年初了。

 

作为排名最后(第五)的骨干成员,参与段广仁院士负责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项目,“高阶全驱系统理论与航天器控制技术”。4月初提交申报书。5月上旬收到答辩通知,下旬答辩。因为疫情,线上答辩。可以个人在自己的办公室中上线,但段院士建议大家到北京答辩,正装出镜。我当时已经在沪上某高校参加校内评审,然后直接去机场飞深圳。我先回趟家,取了西装,再去机场,直接飞北京。所订航班取消,改后一班,夜里才到,住在北航的宾馆。翌日在北理工借了办公室答辩。基本上顺利,段院士讲得很好,提的问题多数在预料之中,有两个就是事先准备时我提出的模拟问题。尽管如此,毕竟难度很大,答辩后能否胜出也没有概念。8月中旬多数项目公布结果时,仍没有消息。后来收到通知, 10月中旬要现场考察,不过由于疫情,改为线上和线下结合进行,线下会场在北京,我又去北京一趟。随后哈工大官媒发了通过考察的新闻,说这是哈工大也是黑龙江的第一个基础科学研究中心。12月上旬,哈尔滨新闻网报道哈工大获批项目时称,“哈工大高层次科技团队项目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段广仁院士牵头,曹喜滨院士、魏毅寅院士、刘国平教授、陈立群教授为骨干成员的‘高阶全驱系统理论与航天器控制技术’项目获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资助直接经费达6000万元,是东北地区高等院校获批的首个科学中心,为构筑控制领域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高地跨出了重要一步。”在8月的考察会上,基金委领导鼓励说,如果完成得好,还有第二期滚动支持。项目执行期5年内不能申请基金委任何项目,如果再滚动5年并且没有被踢出团队,就是10年,我的职业生涯也结束了。到了退休前5年或10年,终于有了经费自由,不用再写本子了。当然,虽然总经费可观,但有设备费,又有开放基金,还资助些没有列名的实际参与者,真正分到每位骨干成员名下的差不多两个重点项目。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或者更准确地说,很多了。相关研究在去年已经启动,今年有了第一篇SCI论文。

 

作为合作者,参与北京理工大学岳宝增教授主持申报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液体非线性晃动类在轨大型航天器刚液柔耦合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岳教授是刘延柱教授的博士后,因此广义上我们算师兄弟。比较逗的是我们都互称对方师兄,他叫我师兄因为我入门更早,我叫他师兄因为他是博士后我是博士生,而且他年龄稍长。3月下旬提交申报书。6月底收到答辩通知,7月中旬答辩。因为前一年已经进了答辩但还是出局,当年高度重视。PPT数易其稿。我提前三、四天到了北京。那个时间,本来准备作为Advisory Committee Chair参加VEH2021,也只能为答辩让路了。答辩前听了他试讲,并修改PPT,预测可能的问题。岳教授讲得挺好。报告后有五六个人提了八九个问题,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事先都有准备。因此答辩后我觉得可能性挺大。8月下旬,岳教授告诉我他收到所在学校的通知,项目获得批准,虽然经费比申请的少了约16%

 

还有一系列其他项目的申请,基本上都没有成功。11月牵头投标军口预研项目,没有中标。前年年底作为团队成员,参与同事主持的深圳市可持续发展项目申报,3月参加答辩,可惜未获资助。3月作为团队成员,参与课题组青椒的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未获批准。年初作为合作方,参与香港教授负责申报有澳门教授参与的深港澳科技计划C类项目,4月参加网上答辩,但未获资助。7月作为团队成员,参与牛牧青博士的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年底获得批准。总算在广东省有零的突破,但深圳仍然是零。此外,去年2月与深圳的著名民企接洽探讨合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可能性,但没有形成合作。

 

4月底,参加会议策划上海市教委前沿科学中心。后来决定以力学信息学申报,把我写为第三个研究方向带头人。6月中旬答辩,因外出参加会议,没能参加。数日后收到通知,入选培育项目。每年的经费是正式项目的三成,两年后评估,或者转为正式项目,或者取消。这个项目我只是形式上参与,不会有实质性的工作,当然也不会使用项目经费。上大申报的3个项目都是培育项目。

 

6月中旬,参与的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提交申报材料,我被列为实验室副主任和第三个研究方向带头人。10月下旬答辩。现场考察时间改了几次。其实现场评审只有否决权,没有打分权。最终仍功亏一篑。今年继续争取。10月前后还受邀参加另一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的申报,但后来没有找到跨校申报的机制,无法作为成员参加,只是担任了规划中的学术委员会成员。

 

6月上旬,收到上海教育工会通知,申报第四批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经与校工会和学院协商后,以“工程振动研究和教学工作室”申报。由丁虎和魏莎完成申报书初稿,我定稿后中旬上交。然后就再没有任何消息了,应该是没有获准。

 

7月下旬,经有关领导协商,安排我担任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模块化核工程力学”带头人。这个团队项目,上海市教委要求上次学科评估在B+以上的学科才可以申报,申报后按学科评审。学校又要求聚焦能源、微电子、智能运载等特定领域。因此土木聚焦在核工程,有些内容如减振与我有些关系。上海市团队的规则,带头人拿团队平均绩效,而团队中多数是年轻人,所以资深教授担任带头人绩效会显著减少。不幸的是,我牵头这个团队在学校就没有入围。随后我参加另外一个已经入围的实验方面的团队。非常不幸,那个团队在校内答辩没有通过。我简直成了团队毒药,沾上就不成。后来参加一个校内答辩通过的固体力学团队。事不过三,在上海市答辩也通过了。团队年轻人要占2/3,所以安插我这种老人也挺麻烦。

 

8月下旬,新的一轮“双一流”建设开始布局,上大仍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虽然据说现在不区分“一流学科”和“一流高校”了。要建设的学科是机械工程。有关领导们协商,部分力学教师包括我参与机械设计及动力学的方向,安排我担任学术方向负责人。我不清楚是整个机械设计及动力学的方向,还是力学方面的飞行器减阻、降噪、结构动力学和光刻机减振等具体方向。整理材料我基本上没有参与。出来与我有关材料的不同版本时给我看一下,但不了解整体的情况。后来开校学术委员会审查建设方案,我才知道在当时的版本上自己是第四个方向“高端装备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的带头人。顺便一提,后来这个方向又调整为第一个方向,名称为“复杂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我全然不知道。今年年中时因进展不好被校长批评,同时把整个力学学科整合到这个方向,而且要求今后每月开次大会半月开小会,由学科带头人召集。我决定引咎退位,由丁虎教授担任该方向带头人。

 

国家奖励政策调整,国家层面的奖改为两年一次。教育部也是两年一次。各地方政府有些还是每年报奖。7月参加张业伟教授牵头的辽宁省自然科学奖申报。9月下旬通知入围二等奖答辩,11月初通知一周后答辩。两天后因为疫情取消。12月上旬,再次通知一周后答辩。答辩发挥正常。后来公示通过了答辩,获奖证书在今年7月才发。

 

各种学者排名榜层出不穷。虽然都只是数据游戏,也可以看看自己数据的变化。每年还是记录一下。4月下旬Elsevier发布2020年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是本次新增了力学学科的高被引学者。10月下旬,同舟云公司推出的“全球学者库”有全球前10万研究者的排名,根据论文产出用文献计量学指标排序。引用数据用ElsevierScops而不是WoS,优势是国内学者的单位信息比较精准。对个人而言便于随时查阅。我的位置在2330023400之间。后来网上看其他统计,国内学者中在1750左右。数据动态变化,只能说大概位置。在年底时我自己搜索,力学学科有338人,我排在60位;国内66人,我排在第10位。上海大学有50多人,我排第12位。八月Ioannidis等更新100K top-scientists数据,由Mendeley数据发布,参阅August 2021 data-update for "Updated science-wide author databases of standardized citation indicators"”, (by Jeroen Baas, Kevin Boyack & John P.A. Ioannidis, Mendeley Data, V3, doi: 10.17632/btchxktzyw.3, 2021)2020年的排名在35747,比前几次都有提升(201747114201847557201941645),这大概也是通例。在退休前,越资深的研究者排名会越高。在所归类Mechanical Engineering & Transports学科(109724位学者入选923)中排194,比去年174 (92645位学者入选911)显著下降。我用的都是严格他引的数据,更客观些。research.com网站也推出一个Top Scientists Ranking。入选Top Mechanical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Scientists,似乎是基于H指数排列,用的是2014年到2021年底的数据,来自Google Scholar Microsoft Academic Graph,基数是166,880。全球列出1000人,其中有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机构工作的77人,但后者列出113人,我的位置是39029

 

服务

 

年初,由力学同行推荐,担任新创刊的Fundamental Research编委,参加线上编委会1次。该刊由基金委主办,论文发表后可在ScienceDirect上全文免费下载阅读。或许是力学不够Fundamental,稿件不多,因此暂时没有多少具体工作。3月,受邀担任更换主编的Springer旗下期刊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JVET)Associate Editor。推测是Lim教授推荐,因为他邮件给我,劝我接受邀请。由于些技术性的问题,我在这个期刊的工作近一年半后才走上轨道。6月,MDPISIC收录开源期刊Applied Sciences邀请我担任editorial board member。开始是Andrea Arena博士邀请我为他编辑的Applied Sciences的特刊Ropeway Systems Dynamics and Control: Analytic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towards New Design Strategies投稿。在罗马第一大学访问期间他曾陪我办有关身份手续,多有关照。既然他邀请,不好意思拒绝。后来他转达期刊的邀请,如果我同意担任编委,可以免掉特刊论文的处理费。我回复说愿意效力但没有多少时间,如果很费时间精力,我推荐了两位更年轻的同行供期刊考虑。期刊回复我不需要多少时间,还是让我来做。顺便一提,MDPI的另一家期刊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 Applications我曾是编委,创刊主编曾邀请我担任AE,我觉得力有不逮,后该主编因卷入国内纷争被捕不能理事,我一度帮忙处理稿件,后来新主编上任我就完全退出了。去年还有服务著名国际期刊的机会,我精力有限,推荐年轻人了。国内业界大佬找我,他受邀作Associate Editor,但太忙想推荐我。我虽然没有那么忙,但还是建议找更年轻的同行。内举不避亲,推荐我已经毕业的学生。但主要不是因为是我学生,而是因为合适。大佬接受我的推荐但期刊不接受,他只能亲自当Associate Editor,那位学生先任委员会成员,协助处理稿件。

 

继续担任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副主编和Nonlinear DynamicsAssociate Editor。前者处理少量稿件。后者处理稿件比较多,一度非常被动,到年底时慢慢进入稳态。继续担任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ynamics and Control,《力学与实践》、《应用数学与力学》和《振动与冲击》编委。为相关国内外期刊评审了不少稿件。

 

年初任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onlinear DynamicsBoard of Directors成员,参加线上会议。继续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南昌前湖酒店参加理性力学与力学中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会议,确定全国应用数学和力学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由专委会推荐的魏莎博士入选中国力学学会青年人才蓄水池。继续担任力学名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网上参加第六届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主持工作计划报告和全体讨论,并主持动力学与动力学与控制小组名词审定工作安排和具体规划。继续担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广州长隆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继续担任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监事,虽然并没有什么事情可监。

 

在上海大学,继续担任校第二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3次。继续担任人事分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1次。继续担任教学分委员会的委员,参加线上会议1次。继续担任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第一届学术分委员会执行主任,参加委员会会议1次,参加线上会议和线上委员会扩大会议各1次,参与教委前沿科学基地申报准备会、高水平大学建设二期申报工作线上会议、力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和学院晨光项目线上预答辩会。应要求提出《对学院领导的建议》。继续担任联合学科评议组理工一组成员,参加职称晋升评审会议1次。继续担任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参加力学本科生教学研讨会,并发言《功利•竞赛•课程•公平•团队》。参加教学成果奖材料组织讨论会和线上讨论会各1次,参与“无处不在的力学”课程建设研讨会和“无处不在的力学”申报上海市思政课程示范项目线上研讨会。继续担任力工学院专业职务聘任领导小组会议和力学学科人事小组成员,参加会议2次,线上会议1次,线上面试应聘者2次。继续担任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委员会会议1次。继续上海大学非线性科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参加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座谈会、上海市高水平创新团队智能运载系统的力学基础建设年度进展交流会、上海市重大创新团队“信息驱动力学”会议和学院全体教学科研岗年度线上述职。此外,继续担任副理事长,线上参加知联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在哈工大深圳,参加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杰青项目预评审会、2020年度优秀博士后评审会和深圳市人才项目校内评审会。作为成员,参加理学院教授会线下会议4次,线上会议2次。参加理学院求职申请人线上二面2次。参加“理论力学”课程交流会。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函评,5月中旬作为评审专家到北京西郊宾馆参加数理科学部重大项目中期检查会议。担任一些省市基金或奖项的通讯评审。10月中旬作为评审专家到杭州最佳西方梅苑宾馆参加浙江省科技厅评审会。几次到本埠其他高校参加奖项或人才项目的会评。

 

交流

 

去年的交流活动受疫情影响不是很大。同行热情比较高,冒着风险办了些线下的活动。似乎比疫情的第一年即前年有增加,也肯定超过今年。疫情风险如《疫时记事:两次邂逅》所记。有些会议直接取消或推迟了。11月在苏州有个会议,安排我大会报告,但因疫情没有开。

 

2月中旬在网上参加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Nonlinear Dynamics Conference。我是会议的Steering Committee成员,其中三人包括我还是the Award Committee for the 2021 Nayfeh Prizes成员。原来计划在米兰召开,我准备顺访罗马第一大学,也去米兰看看《最后的晚餐》真迹。疫情改变了一切。《会前抱佛脚》准备PPT上传会议网站。开幕式上听了《有启发性的艺术史讲座》。参与过程中难免有《网会不适应》。作Plenary Keynote LectureInternal Resonaces and Applications in Vibratory Energy Harvesting。在分会场Rotating Systems II作了15分钟的口头报告Internal resonances of a rotating pre-deformed blade under a harmonic gas pressure。此外与Sotrios Natsiavas教授共同主持了分会场Computational Nonlinear Dynamics II。参阅《NODYCON2021报告和主持》。受会议主席邀请,为申请Nayfeh Prizes的论文打分。参阅《NODYCON2021评奖的打分》。

 

还有些其他会议报告或交流报告。8月下旬在珠海蛇口口岸旁的珠海来魅力假日酒店参加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Nonlinear Dynamics, Vibration, and Control (ICANDVC-2021)。作大会报告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enhanced by internal resonance;作为会议顾问委员会成员,在闭幕式上为获奖者颁奖。3月下旬在天津利顺德大酒店参加2021年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研讨会。作大会报告“内共振中的双跳跃现象及其在振动能量采集中的应用”。10月下旬在江苏大学参加“智能·绿色·融合”砼力高端学术论坛暨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创新发展大会,代表兄弟单位《嘉宾致辞》,并作报告“减振和隔振的非线性设计”;参会本身算是行礼如仪,但会前的《核酸检测17》有些惊心动魄。12月中旬,为第三届全国能源与环保博士生论坛暨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分论坛作线上开幕式报告“压电圆板振动能量采集器:实验辨识、近似分析和数值仿真”。4月中旬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战术武器事业部学术交流,并报告“减振隔振的非线性设计和基于高速成像的微小振动放大方法”。5月中旬到东北大学理学院交流,报告“内共振的双跳跃现象及在能量采集中应用”。

 

还线下参加一些没有报告的会议。3月下旬在大理古城兰林阁酒店参加2021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非线性振动论坛。4月中旬在长沙湖南宾馆参加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发展研讨会4月下旬作为工作组成员在北京友谊宾馆参加力学学科战略报告定稿会。5月上旬在广州长隆国际会议中心参加15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暨第18届全国非线性振动会议,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5月中旬,在沈阳辽宁大厦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七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和第十五届全国分析力学联合会议,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5月中旬在虹桥假日度假酒店参加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bration Engineering (ICVE2021)9月下旬作为特邀代表在长沙湖南宾馆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术研讨会,与参会青年学者座谈时有几分钟的即席发言《原创•多元•规划》。

 

阅读

 

阅读有些降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不太动脑筋的文学作品居多;其二,开始了系统性听书,如果继续降级就该刷视频了。

 

学界小说看的最多。包括《文人》《春尽江南》《中文系》《月落荒寺》《二马路上的天使》《导师死了》《所谓先生》《遗忘》《涂自强的个人悲伤》《隐身衣》《海滨故人》和《女生•妇人》,重读了《红拂夜奔》《真真假假》和《公开的情书》。也看了其他小说如《红高粱家族》,以及现代小说史《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和《中国现代小说史1》。

 

其他书读得就很少了,读《申江胜景图》和《徒然草》,重读了《繁花》《拜伦诗选》和《神话选译百题》。

 

去年开始听书。可以利用做家务或走路的时间,真是“三上”可用,“枕上”一般不听。主要是陈寅恪先生的著作。《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元白诗笺证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柳如是别传(未完)和《元白诗笺证稿(重听)。其他的还有《师母》《六神磊磊读金庸》和《诗经译注》。

 

读书听书之外,还看过些电影。因为疫情,影院去得少,只看了《唐人街探案3》《速度与激情9》《007:无暇赴死》和《丛林奇航》。在家里网络上看了《爱丽丝漫游仙境》和《缉魂》,重看了《史密斯夫妇》和《死神来了5》。在飞机上看了《速度与激情8》《神奇女侠1984》《刺杀小说家》和《木兰(2020)》。

 

看了两部话剧《繁花》和《钱伟长》。

 

4月初应邀接受《短暂访谈》,据说是出镜一个宣传片。但最后是否出镜不知道,没有看到那个宣传片。

 

博客兴致不减。开始一个新的系列博文“墙外行人”,该系列《缘起》所述“低调的豪放,积极的超脱”是我所欣赏的人生境界。2021年贴出了366篇,比去年略少,与去年年终的估计相同。感觉今年会略有上升,成为历史新高。

 

旅行

 

去年有疫情,还是没有境外旅行。但境内旅行创历史新高,飞出两个航空公司的金卡,这个没有想到。既然飞得多,难免出问题,有《第三次误机》。下面记的其实不是旅行,而是观光。纯粹的工作旅行,就不记录了。过去观光部分直接链接博文,这次尝试每个城市写博文汇总,年度回顾中只链接博文汇总。为尽可能多地有博文汇总,这篇年度回顾比往年晚了一、两个月,汇总也没有完全写完,本埠的嘉定和外埠的青岛照片没有贴全。

 

夫妻在周末出去几趟。3月下旬同游天津,《天津记行2021》。6月上旬西安汇合,分别到西安,她参加单位的休养,我开会,但一起过了周末,《西安记行2021》,其中一起去看的只有网红书店。7月上旬北京,《北京游2021记行》,其中一起去故宫和圆明园遗址,而北理工校园是我自己看的,宾馆是过去的博士生送我过去一起转转,树村郊野公园则是我自己10月中旬去北京时与那位前学生同游。10月上旬,同游青岛,照片除了《青岛栈桥观海鸥》,都还没有贴。

 

夫妻也在本市嘉定过几个周末,1月下旬、5月下旬、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下半年的照片还没有帖,因此尚无法汇总。《嘉定博物馆:练祁河上的桥》及其所附从《嘉定州桥老街:冬日傍晚》往后的博文为去年的照片。5月上旬,与妻子家亲戚在崇明岛住两夜,参阅《聚会流水》。去年学院还有次团建要去崇明岛,因行程冲突,我没有去成。家附近的都是夫妻散步同行。1月上旬走过留下《凯文绿地夜景》。7月下旬在《台风中和台风后》走过徐家汇教堂前的圣爱广场。8月下旬,看《徐家汇公园夏日》特别是《天鹅》。12月上旬和中旬,看《哥伦比亚乡村总会旧址》及其《夜景》。今年尚没有出游的计划,本市的观光可能转向松江。

 

我自己借交流之机也走过些地方。3月中旬到大理,参阅《大理记行2021》。5月中旬和12月中旬两度到沈阳,参阅《沈阳记行2021》。5月上旬到广州长隆,阅《广州长隆记行2021》。6月下旬到南昌和井冈山,参阅《南昌记行2021》。7月下旬到青岛,《青岛一日游2021》。8月到下旬珠海,基本上是工作之旅,在会场附近转转,《珠海记行2021》。4月中旬9月下旬长沙,后一次还去了韶山,《长沙记行2021》。10月下旬借参加会议,《镇江江苏大学校园一瞥》,其实镇江应该转转,但当时的疫情有些风声鹤唳。7月下旬我自己去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看《东校园台风后晴日》。

 

2021 1.jpg 

 

家事

 

家里总体上算是太平无事。事情当然也有,但都不是大事,也没有严重后果。

 

女儿依旧在原来的公司打工,她似乎遗传有父母的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安居乐业不折腾。8月《晋升副总监》,算是公司中层。晋升后总体上工作压力变小,或许是工作的能力含量或职业含量增加,劳力含量降低。她还是在外面租房子住,周末节假日与我们聚会聚餐。五一长假进行《家庭团建》,我《老学乒乓》,又打起羽毛球,《重上球场》。

 

 2021 3.jpg

 

妻子的工作基本上跟过去差不多。在努力和幸运之下,她任编辑部主任的期刊入选科技核心期刊。这本来是她退休前争取完成的目标,提前两年实现了。这样退休也算是功成身退。下个目标就是中文核心了,那真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了。

 

 2021 2.jpg

 

母亲基本上太平地在养老院卧床。疫情期间,她所在的养老院严防死守,一直没有发生感染。养老院所在的小区有不少阳性,养老院的努力更显得难能可贵。母亲“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不受影响,家属的代价就是牺牲了探视。唯一的不太平,是4月一天,母亲突然显得生命体征全无,赶紧送医院抢救,参阅《入院记》。当时我在外地,非常被动的是一时没有人护理,无奈之下准备请位过去的学生在万不得已时帮忙,好在找到的护工及时到岗了,参阅《请人记》。顺便一提,那位学生3个月后晋升副教授,她有些过于佛系,毕业6年才副高,属于我学生中的异数。返沪后,我去医院探望母亲,并见主治医师。疫情期间,也是不同寻常的经历,参阅《探视记》。后来为办理在退休前单位医保报销部分费用,去过医院两次复印病例等所需要材料。

 

春节期间拆除软间壁,把卧室恢复为餐厅,参阅《庚子除夕拆房》。继前年停了主卫热水器和维修冰箱后,去年继续进行家电维修,《以旧换新之洗衣机》和《以旧换新之电视机》。本来还准备换掉净水系统的,但因为疫情等,没有实现。

 

一度成为被告,后来经过《法官调解》,双方和解。先后见过两家银行的《理财经理》。一位是新上任,另一位是前面三年多前就上任但一直没有见过。

 

这一年身体情况总体尚好。7月和8月两次预防性小手术,《预约记2》《手术记2-1》《手术记2-2》。两次手术之间,牙确切说是牙套出了问题,《真是老掉牙了2》,多少与疫情有关,现在还没有处理。12月有次《无名低烧》,与前一年4月的《低烧过》症状类似。年底在深圳《体检2021》,《体检结果2021》总体上与前一年差不多。从年初开始,按照间隔时间要求,进行了3次新冠疫苗接种,《疫苗接种1》《疫苗接种2》《疫苗接种3》。另外,去年测了14次核酸,已经比前年增加一倍,但与今年三位数的常态化核酸检验相比,就不值得一提了。

 

根据手机运动软件的年报,2021年全年走了4377583/3180公里,比2020年多走93396/120.9公里,其中287天步数过万,627日年内最多单日步数,28317步。也就是2021年日均11993/8.7公里,2020年的数据是11737/8.4公里。体重的记录,2021年年初2月下旬是84.0kg,年底12月下旬测体重,84.8 kg,似乎可以说是高位徘徊,有上升趋势。

 

后记

 

近三年,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生活,至少出境旅行完全停了,境内旅行能否成行要凭运气。造成改变的当然不仅是疫情。我更愿意回到20年前,15年前也好,虽然当时也有许多不如意不满足。这或许仅是老年人的非理性怀旧,但也未必没有理性判断的基础。说实话,到底是世界的变化还是内心的变化,并不容易区分。庄子都分不清自己和蝴蝶,常人更分不清幡动、风动和心动。

 

去年的心情,与现在的心情,其实差不多。最简单地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是必定要落去的,“花开花落自有时”。但燕是否能归来?归来的是什么燕?都不知道,甚至也不想知道。这种不确定和无奈,有些像50年前。只是那时候的小孩儿,现在已经是老头儿。当时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期望几年后也会“玉宇澄清万里埃”。更希望自己能以不变应万变,想得开、放得下,卷得起、躺得平。

 

 

过去已经写过51篇的链接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7之脱单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7年之读硕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8年之结婚篇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9年之日常篇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7年之读博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7之离鞍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7年之入沪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2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352653.html

上一篇:白云深处有人行2
下一篇:扬州片石山房
收藏 IP: 101.87.43.*| 热度|

3 郑永军 张晓良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