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昨天所记,《看话剧<钱伟长>》。话剧其实只演了三场,现在演出已经结束。说说观后感,有些剧透应该也没有关系。
开场时,晚年的钱伟长回到故乡祖屋,遇到了海外学成归来的中年钱伟长和即将去北京清华求学的青年钱伟长。谢幕前,晚年的钱伟长再次见到了中年和少年时的自己,还见到了已经去世的妻子。这让我倾向于认为,整个话剧,是钱老弥留之际的回想与追忆,包括一些散文化的片段。这些片段包括,与四叔钱穆商量是读书还是挣钱养家,到清华后说服吴有训教授从历史系转到物理系,参加学运时认识了孔祥瑛,在西南联大与室友林家翘和郭永怀一起准备考庚款留学生,在西南联大在吴有训主持下与交往时间不长的孔祥瑛结婚,与室友林家翘和郭永怀均考取庚款生并在船上对外国船员让华人角斗博彩表示愤慨,日本投降后在美国与郭永怀商量决定先行归国,归国后生活困顿大量兼课但拒绝再次出国,在钢厂劳动改造期间搞实用发明并得知郭永怀因公殉职的消息,出任上海大学校长后筹划宝山新校区,与40岁的化学基础课教师谈话拆除“教学”与“科研”的“墙”,与大学生谈话倡导自学拆除“教”与“学”的“墙”。
全剧的亮点,在我看来是以钱老的梦境为背景的叙述框架,钱老不仅是主人公,其实也是叙述者,颇有匠心。因为本质上是钱老的梦境或者说回忆,因此片段场景之间不是很连贯,结构相对松散。也因为是老人的回忆,只需要有逻辑的合理,不需要细节的真实。郭永怀、钱伟长、林家翘三人同时考取了本来只有一个名额的庚子赔款力学留学生是事实,但三人是室友并且共同复习很可能是想象,至少钱老的《八十自述》没有提到这一佳话。顺便一提,剧中以夫人李佩致信的方式让钱老得知郭永怀飞机失事,但对林家翘似乎没有再提起,其实可以在晚年时提一句林家翘也回国定居清华任教。这样多些呼应。当然,梦境的便利之处就是不需要呼应。早年出场的四叔钱穆、老师吴有训还有物理系的同学等后来也都没有提到。
整个剧本,我特别不能接受的只有一处,就是中年钱伟长在工厂劳动改造时的几位青年炼钢工,完全没有那时产业工人的气场。当年首都钢铁厂那种大国企的工人,相当于现代西方社会中的中产阶级,或者是传统西方社会的绅士甚至贵族。该剧那几个人物的塑造有些不堪。还有些白璧微瑕。例如,钱老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拆除“四堵墙”,剧本中说成了“打破‘四堵墙’”。另一处让人困惑的或许是,钱老在规划新校区时,要多建女卫生间,其实男女卫生间是相同的,只是女卫生间面积大些位置多些。这只是听说,是否属实我并没有比较过。当然,这些细节都无关宏旨。
总体上话剧《钱伟长》已属难能可贵,至少在送票的演出中或许算是佳作,自然远不能跟《繁花》那种卖票的话剧相比。框架结构方面,如前所述,还是有几分匠心。钱老生活片段撷取方面,当然见仁见智。台词我个人不太欣赏,有些不够生活化,常让我出戏。表演中规中矩,只是所演钱老神韵风采方面,不仅低于我个人对钱老的想象,也低于我个人对该话剧的期待;相对而言,老年钱伟长演得比青年和中年好些。但实在也都说得可以理解,钱老一代大师,难以舞台再现,也是情理之中。
看过话剧之后,觉得对钱老的生平了解还是不多,除了钱老自己的《八十自述》外,就是几部文集导言或附录的传记资料。戴世强老师正在写三部曲的《钱伟长传》,想必包含更多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