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那个埋头读书的大学生,现在是大学讲师。年内满28周岁,在生日半年多前升级为父亲。一家三口与父母同住在三十五中后面的山脚下,园林路307栋7号的三室户。那栋房子现在仍在,还住着居民,去年五一长假《鞍山携女访旧之旅》去拍过照片。
当年最重要的事情无疑是女儿的出生,新的小生命带来许多喜悦和许多麻烦,更让我进入新的品德课堂,学习耐心、责任甚至善良。在认知方面也有启示,婴幼儿对外部激励敏感,其响应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但又不是完全的随机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陪伴小孩如此,理解混沌亦如此。
除了孩子出生外,这一年可谓平淡无奇,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女儿
女儿小时候的事情我在博客里写得很少,并非是没有材料可写,而是没有想好如何写。有女儿后,我喜欢与她在一起玩,并分享我最喜欢的如读书如走路,也给她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的帮助。以遗传基因而非生长环境论,我堪称“上海男人”。与女儿在一起时,这种居家经济适用男的遗传表达得最充分。因此,与女儿共同渡过的时光,有丰富生动的记忆,其中部分固化为文字记录。现在还没有想好如何使用这些素材。
女儿的出生及其时间,都在夫妻的计划之中。播种于前一年去秦皇岛和长春之间,收获于春暖花开之季春。五月上旬出生。出生前一天妻子入院,当天早六时进产房。十点一刻落地。新生婴儿体重3.4kg,身长0.52m。五天后出院回家。出生前已经《为女儿起名》,六月上旬办理户口和粮食关系,完成社会意义上的出生。今年三张照片都与女儿有关,虽然最后章照片其实是拍摄于翌年1月。顺便一提,去年贴的三张照片,其实有两张应该今年贴。
刚从医院回家时,女儿看起来很弱小。我们夫妻没有经验,简直担心养不活。特别是她常常半夜突然惊醒,大哭不止。不仅要父母抱着,而且要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等她很安静地睡着,要往床上放时,她发现了又哭闹,还得继续抱着。回家第一天走了大半夜。我们很绝望。过两天妻姐来看我们,说小孩很好,都是这样。接着摸索出一个窍门。她妈妈抱着往床上放,她通常会发现。我抱着放时,她就不太介意。推测是我抱着不舒服,与自己躺着差别不大。果真如此,那是缺点的充分利用,更有方法论的启示价值。重要的发现是她有些缺钙,因此半夜惊醒。补了钙之后,睡觉就安稳多了。除了缺钙外,另一个毛病是吐奶,就是起单向阀作用的贲门发育成熟晚。吃完奶后会往外喷,飞流直下三千尺。她自己也被惊呆了,喷过后有时候都有些对眼。对策是吃完后就竖着抱,轻拍后背,等打出几个嗝,基本上就安全了。这个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通常是我作。竖抱轻拍过程中还是可能吐奶,所以我们两人身上都围着破毛巾被枕巾之类,状若乞丐。再大些就自然好了。女儿总体上还比较健康,第一年似乎只是在9月中旬发过烧。
女儿很早就表现出与外界沟通的愿望。她睡的床边有一串声控的彩灯。她一喊,灯就亮一下。她有时候就一声一声地“啊”,然后看着灯亮灯灭。更常用的与外界交流方式是哭。我不想让她建立哭与父母出现的条件反射,因此尝试哭的时候不理睬她。不料她哭起来没完没了,累了就歇一会儿,但也没有停而是小声哭,共有三四种强度的哭,然后又恢复到最初的哭声。循环往复,周行不殆,典型的周期动力学行为。当时还给她录了音。父母最终认识到,她哭时不理睬不是可行的对策。这是对真相的认知,而不是对现实的妥协,很多人不理解其中的区别。此外,父母说话是声音似乎让她有安全感,最快入睡方式就是听父母说话,瞪着眼睛,似乎很用心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女儿刚出生后是母乳喂养。长大些后也喝奶粉。开始喝国产奶粉,也是能当时的好牌子,但喝过后就腹泻。后来改用进口奶粉,就大为好转。当时觉得进口奶粉很贵,但具体价格忘记了。半岁多后,开始吃米糊。直接买的进口米粉,好像还补充了铁元素。两种奶粉和米粉的牌子还记得,但不知道现在还有那样。我主张按时喂饭,这样女儿就很饿,看到米糊很激动,大喊大叫。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我也开始大喊,还敲装米糊的小铁碗。那个时段,家里非常热闹。
女儿小时候很少见一次性的纸尿裤,至少鞍山如此。再说我们那时候也没有多少钱。因此她是用旧布缝制的屎尿垫包着屁股。我当然希望她定时排泄,但不太成功,有时候我把尿时她也很抗拒。大便更不可控她胃肠道弱,经常拉稀。大便虽然没有可控性,但有可观性。她大便时聚精会神如哲人沉思,大便后更有不知所措的呆呆傻傻。换尿布洗尿布基本上也是我的工作,特别是洗尿布完全是。为提高效率,每天只洗一次,换下来的尿布先扔在个大铝盆里泡着。那个大铝盆比我都老,我小时候在里面洗过澡。洗得时候,根据含屎量的多少分类,屎最多的是教授,以后依次是副教授、讲师和助教。每天要发布一下各类有多少。都洗好后,再放回洗干净的大铝盆,用开水烫一下,拧干挂起来晒。如果像现在用一次性的纸尿裤,每天就没有评职称的乐趣了。
读了不少育儿方面的书,特别是智力发育方面。例如,在女儿出生前两个月读了苏联作者的《学龄前儿题的智力发展》和英国作者的《儿童的智力》。真正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罗素的《论教育》,平实可操作。毕竟罗素不仅是学富五车的智者,也是结婚四次情人无数亲自养育过子女的实践者。假如康德写有育儿的书,我不会太当真,虽然康德无疑是比罗素更伟大的哲学家。还有些更学术性的儿童心理学,如皮亚杰和弗洛伊德等所作,都只是满足一下智力好奇心或求知欲,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专门家的话多悖。”
看孩子成长的过程,更能体会《老子》第二章所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考试
年初计划考北京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除了英语只考一门专业课,流形上张量分析。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专业和英语的成绩在同方向考生中第一,英语在全系考生中前十,按百分制的绝对成绩,专业是85-90,英语是70-80。有这个目标不是自信,相反是无奈,非科班出身,没有名校学历,也没有大牌的推荐人。用后来的话说就是,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在雨中拼命跑。不过,到了二三月份要正式报名的时候,打了退堂鼓。我联系的教授告诉我,他有两位很满意的硕士生(资格考试90分以上,课题完成得好)要直升博士,如果只能有一位直升,另一位与我一起考试。如果我考得好,他将争取录取我。我觉得考取可能性不大。当时学校规定,博士生只能报考一次,而且我到能报名的时间还差4个月。权衡再三,我决定过一年再报名。到下半年时,又在酝酿报名。这次各级领导都劝我不要考,他们说明年就能晋升副教授了。年轻同事如学长张树义和同学李荣刚都劝我考博士然后离开学校。学校同意我报考定向生,联系的教授也同意接受定向生虽然不是很情愿(他的经验定向生后面会有麻烦),但最终还是没有考,因为有个出国机会。
10月下旬,师资科长告诉我说有出国的可能性。先考VST,就是过去的EPT。11月上旬报名并获得批准,中旬领到准考证和考试大纲。12月下旬到大连考试。离考试还有六周。我制订了突击复习计划。三周强化,在用两小时背单词三小时练听力的前提下,进行大量练习。第一周分别进行填空、改错、词汇、阅读和综合填空练习,第二周刷手里的TOFEL模拟题15套真题21套,第三周刷EPT模拟题10套真题9套。接着用两周巩固,重新作错了的题目,并准备作文。随后用一周总复习并调整状态。考前三周,妻子带女儿到岳父家住,以便我专心考试。我的目标是120分(满分160分)。在考试前,根据以往成绩测算,最不利时也不会低于120分,发挥好可以超过130分。奇怪的是,考试推迟了四周,改到翌年一月中旬考试。考过感觉很不好,觉得过130分没有希望了,甚至担心到不了120分。但2月下旬公布成绩,得了130分。这个成绩当时在钢院空前,推测也很可能绝后。成绩通知单和考试预测成绩都夹在考试报名手册中,遗憾的是一时找不到了。如果我没有记错,预测成绩是125,最大下偏差4分,上偏差9分,就是在121到134之间。
虽然考试很成功,但是后来出国并没有成行。典型的赢了战役但输了战争,人生大抵如此。这大概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谓,人可以做他所想做,但不能要他所想要。我可以考好英语做好研究,但不能因此得到出国名额。尽管考试本身徒劳无功,但VST考试的备考,为以后考TOFEL和GRE等坚定了信心和提供了范式。随后参加的这类标准化考试,堪称“从胜利走向胜利”,一直到五年前的雅思,《雅思复习日志》。从来没有上过考试的培训班,说明我确实不喜欢也不善于听课。这类考试的准备,我都是双目标,其一成绩达标,其二考前预测准确。后者说明前者不是偶然。
年初还考了另一场英语。1月下旬看到鞍山市首届外语大赛通知,2月上旬报名英语非专业组。没有特别准备,当时正好在准备考博士的英语。竞赛也没有样题。4月中旬考试。觉得考题太简单,题量也小,没能充分发挥。满分160分,我得了104,最高成绩137。具体地,笔试70分(满分100,最高84),听力34(满分60,最高54)。勉强进入口试复赛,5月上旬考试。分数线是100。高于104的有55人,在100与104之间的有17人。随后的口试44.3分(满分60)。没有进入决赛,自然也没有获奖。
还有场即兴式的考试。3月下旬,中午时通知我当天下午参加学校的晋升副教授职称的英语考试。我小时候学的教育革命有关论述中,这叫以学生为敌,搞突然袭击。当然领导只是想多给我个机会。印象中只考翻译,我带着几本字典就去了。其实也不用,提前挺多时间就交卷了。后来知道成绩是92分,满分100。
除了英语考试,还听了英语课。9月初,钢院请了外教来给青椒上课。外教是位年长女士,称为Miss Grace。每周4次8学时。我编在A班,周二和四的56节,周三和五的34节上课。周五节有本科生课,与讲线性代数的杨老师调课,改为12节上。写过Why I Love My Country, The Spiri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这类作文。讨论话题有Is the Dreamer Happier Than the Realist和Younger People Make Better Leader等。从她那里借阅Wilde的分类语录The Wit of Oscar Wilde。记了读书笔记,但是找不到了。外教要求我摘录5个句子在课堂上讲解。教学期间有人要求改变教学方法。师资科召集一个讨论会,我首先发言,充分肯定教师所用的方法,也提出小改的建议,得到大多数发言者肯定。我请外教到家里吃饭,那天正好岳父岳母也来了,欢聚一堂。
自修
我想报考北大数学系博士生的方向是力学与控制中的几何方法。在我看来,几何方法发展到流形,从局部到整体,主要是处理非线性问题。当时的愿景,透彻掌握几何理论,由力学而到理论物理,便可达到研究自然界最基本问题的前沿;或者由控制理论也可以转向大系统研究社会经济等。因此这个方向有广阔的选择空间,是理想的“內圣外王”。准备工作是学流形上的分析,属于大范围微分几何。
准备考试的教材是Abraham R, Marsden JE, & Ratiu TS的Manifolds, Tens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前两位也是经典著作Foundations of Mechanics的作者。该书其实就是那本经典前面数学基础的扩写。我没有这本书,图书馆也没有,向李培廉教授借的书。专门回忆过李先生,参阅《此情可待成追忆5—钢院李培廉先生》。顺便一提,该书的第2版收入Springer的Applied Mathematical Sciences丛书,我有了纸质版。努力理解书中的内容,必要时自己补充略去的推导,也考虑一下习题,虽然不是都能补充出来,题目也不是都会做。我的计划是先通读一遍,回头再处理不清楚之处,就是古人所谓“未晓不妨权放过”。最终的目标是翌年的入学考试,考出90分以上的成绩。此外要完成分析力学几何方法方面的论文并发表于权威期刊,提高数学力学的成熟性。
流形的最重要基础,多元微积分(欧美称为“高等微积分”)我掌握的不错,薄弱的是经典的曲线曲面微分几何以及张量代数和分析,虽然也都看过书。弥补知识准备的欠缺,需要条理分明、选材精当的现代教程。在学习那本书同时也看些更基础的书,如基础的英文微分几何书,Differential Geometry of Curves and Surfaces,作者Manfredo P. do Carmo是陈省身指导过的博士。张量看了郭仲衡的《张量(理论与应用)》,从多重线性代数的角度讲张量。还学习了陈省身和陈维桓的《微分几何讲义》。这本书很好,但初学者不容易体会其好处,或者是本来也不是为初学者写的。陈维桓写过好几本微分几何、微分流形、黎曼几何的书,包括为初学者写的《微分几何初步》和本质上相同的《微分几何》。
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也下了很大功夫学习Frank Warner的Foundations of Differentiable Manifolds and Lie Groups,该书属于Springer的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丛书。这本书我没有,图书馆也没有,向冯冠民(1990年的回忆中说到他)借的。这本书条理特别清晰,我作了阅读笔记,因为没有书。只是前后难易程度差别太大,前面4章读得很顺利,流形、李群基础和流形上积分都不难,但后面两章同调论就无论如何也学不明白,最后也是最核心的指标定理也没有读到。或许是买椟还珠,虽然多少也有收获。
通过这一年以及前后各一两年的学习,还是打下些微分流形和李群的基础。读相关的论文能基本上理解主要思路,但自己使用还是有困难。能看懂和会应用之间其实有条鸿沟,就是无法做到“舞起来”。分析力学的几何理论方面,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只写了少数非常形式化的论文。
教学
也许是我忙于准备考试,这一年特别是上半年的教学任务很轻。甚至影响到了晋级,后面会专门说。
年初结束了机械系3个班的机械振动助课,这是在钢院助课的结束,后来就没有助过课。当然,在交大当博士生时又当过改作业的助教。年初采矿89班60学时理论力学结束。那时我第一次主讲的正式课程,之前上过英语阅读。
3月开始的91春季学期上88(1)班0/2英语阅读课,20学时。9月开始的91秋季学期,主讲机械90(2)理论力学60学时,要到翌年年初才结束。理论力学用的教材是哈工大第四版。我读书时没有用这本教材,但我留校时已经采用,因此我准备考研等都是看得那本书。教学的不足是我说话太快,学生和听课的高老师都这样说,其实讲课的语速已经比我所习惯的慢些。后来系主任也跟我说,上课讲话太快,其他都很好。
1991-1992学年担任机89的班导师,9月下旬上任。我晋升讲师刚过一年,其实没有资格指导学生。只是那时候副教授很少,教授几乎没有。许多老师,退休时还是讲师。因此领导认为,讲师已经足以为学生在各方面答疑解惑了。班导师工作折合20个课堂教学时数。其实也没有干什么事情,学生都认不全记不住。不像当班主任的机84(2)班,好多同学名字现在还能想起来。不过也没有与学生聚会过。
教学文章方面,在还算主流的教学期刊《教材通讯》(后来更名为《教学与教材研究》,又更名为《中国大学教学》)发表了第一篇教学内容的研讨论文。主要说明振动系统是否存在耦合取决于坐标的选择,但具体的耦合形式如惯性耦合或弹性耦合,与建模方法有关。在同一组坐标下,用动静法推导动力学方程。不同的矩心选择,能导出只有惯性耦合或只有弹性耦合或两者都有的形式。当然,如果要求刚度矩阵和惯性矩阵对称,那还是与坐标选择有关。最后一点写文章时并没有意识到。如去年回忆,有“每课一文”的设想。其实是希望每讲一轮课,都要有总结有提高。教学文章是其体现,不管在什么刊物发表,甚至不发表。在钢院期间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离开钢院后事情比较多,就不坚持了,虽然可能还是能达到。
7月底,但庄河参加辽宁省力学学会的1991年学术交流会。交流了教学论文《工科理论力学教材绪论初探》,收入翌年由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在会上不仅重逢了导师王铁光教授,而且认识了师兄袁惠群,他是关立章教授的学生,王老师是他的副导师,我是王老师第一个正式的硕士生。钢院材料力学的曹万昊教授和流体力学的陈忠基副教授也参加了会议。他们都给过我诸多支持。曹老师的学校在省力学学会的唯一位理事。陈老师后来担任过力学教研室的主任,包括我短暂的副主任的任期。他还是机械工程系的末任系主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首任院长,成立学院是已经正式离开了。
因为振动课教材不太好买,每次都要换。当时打算写本机械振动的讲义。期待的特色有:1 突出“力学模型”思想,强调振动问题的工程背景;2 充分和恰当地利用数学工具,主要是线性代数和积分变换;3 取材精简,除了离散线性振动,只包括非线性振动和随机振动的简介;4 附有文献评述及每章有推荐读物;5 个别的细节(如耦合问题)有独到见解。这个讲义并没有写出来,只是写了补充讲义,包括力学模型化方法、连续体振动简介、非线性振动简介等,与只讲离散系统线性振动的教材配合使用。
研究
研究工作包括继续硕士生期间关注的混沌动力学中的Melnikov方法应用,也包括继续考虑读硕士之前关注的非完整系统动力学中的某些问题。混沌方面有个比较实质性的进展,积出了两类同时含有平方和立方项的两类系统(线性和立方项异号有鞍点)的同宿轨道,计算了考虑线性阻尼和周期扰动时出现横截同宿点的条件,论文发表于《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AMSS)》。这个工作技术性比较强,积分同宿轨道和异宿环都有一定技巧性;广义积分的计算技巧性更综合,后来我还把这些数学技巧方面的工作整理一下,在《鞍山钢铁学院学报》上发表篇论文。
分析力学方面的工作,把过去提出的万有D’Alembert原理新形式加以完善,主要是扩展了可包括Appell用加速度能的形式,论文发表于《力学与实践》;这个工作有国内比较主流的研究者引用。还推导了受定轴转动约束的变质量力学系统的方程,主要的特色是用加惯性力方法推导,论文发表于《鞍山钢铁学院学报》。这种加惯性力的处理与通常用相对运动推导的方法不同,大家似乎不太在意。我现在仍认为,这种方法更为简单,特别是后来我认识到所加惯性力是广义有势力,处理就更为便利。证明惯性力是广义有势力的文章不到一页,发表于《力学与实践》的教学园地栏目,但被俄罗斯的《力学文摘》摘录。我觉得是个比较基础性的贡献,可以算是一个亮点,虽然很小。
去年说的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评选首届青年优秀论文有了结果。前述AMSS的论文,辽宁省力学学会推荐为一等奖。鞍山市物理学会推荐前一年发表在《物理学报》上的论文,辽宁省物理学会推荐为二等。省振动工程学会把那篇在东北大学60年校庆上的报告,就是后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科学中混沌概念的演化》,推荐为三等奖。在省科协,只有力学学会推荐那篇评为二等奖,另外两篇都是三等,每人限一篇不兼得,因此我最终获得了二等奖。专门开了发奖大会,应该有领导讲话之类,不记得了。这是第一次在科协系统申报论文奖的经历,印象比较深。后来辽宁力学学会又搞了各种评奖,而且证书上盖辽宁省科协的公章。我发表于《固体力学学报》中文版上的一篇分析力学的论文,获得这样评出的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顺便一提,这些科协系统的获奖,只有证书,都没有奖金。只有最早青年优秀论文,还有奖品,是套不锈钢餐具,当时市场价72元。顺便一提,七八年后,我有篇论文被在上海市力学学会的青年力学学术讨论会上被评为优秀青年论文二等奖,奖金似乎是一千现金,对比很强烈。虽然在交大读书时有五千元(税前)的奖学金,已经觉得震撼了,但没有直接对比。我个人对钱没有什么概念,甚至也没有特别的喜欢,但我理解报酬体现着社会有效需要。我本能地不相信那些自称凭情怀做事情的普通人,总觉得他们没有准备认真做,而且也过于主观。情怀听起来很高大上,但也有可能是错的。
11月中旬鞍山钢铁学院开始新的一轮校内论文评奖。本质上是发放1989年12月到1991年11月期间论文的奖金。如前所述,发放奖金,说明学校有需要。作为敬业的员工,自然要设法满足学校这种需要。我交了各类论文20篇。翌年4月下旬有结果。一等和二等各7篇,三等6篇。一等论文的数量尤其突出,占全校的16%,本系的65%。其他人,发表4篇一等的有两位,三篇的有三位,除了后来当校长的副教授发表4篇外,另外三位都是正教授。所谓一等论文,是只发表于国家级期刊获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的论文,奖金每篇30元;二等论文是发表于省级期刊和全国性会议上的论文,奖金每篇10元;三等是其他论文,不论几篇,发纪念品相册一个。我拿到了280元奖金,算是不小笔钱,工资每月才六十多元。四五年后到交大读博士时,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奖金是一百元,占工资的比例差不多,可能还有下降。
那时候已经有对多发表论文的异议。不知道人家怎么说我,因为没有听见有人当面说。但我知道旁人议论化工系一位青椒,他好像有1篇一等六七篇二等论文,人家说他“有论文,没科研。”意思是说他没有科研项目或科研经费。我在研项目只有学校的青年基金,前一年申请冶金部的经费没有成功。至少是接近于“有论文,没科研。”那或许是研究的初级阶段,若干年后就进入了“有论文,有项目”的正常阶段了。顺便一提,我觉得“有项目,没论文”也是研究的初级阶段,未必比“有论文,无项目”高明,当然也未必不高明。当然,我也不觉得写论文有多重要,只是种个人爱好而已。除了写论文,我也写信,写日记等。那时候真是字面意义上的“写”,都是用笔往纸上写。有些短的论文,我可以不用打草稿,直接写在稿子上,然后投出去。
职称
前面说过,3月时突然通知我参加当天下午的职称英语考试。通知我的是陈四海老师,当时的机械系主管教学的副主任,我入职时是教研室副主任,随后当了教研室主任。从系副主任任上到学校,后来似乎任校党委的组织部长。考试后他告诉我,这次“破格”不占指标,不占工资额,由部里直接拨款。我正常晋升年限不够,按破格条件论文够,但教学工作量不够,没有讲过两门主干课程。让我先申报着。我自己乐观估计有一半的成功希望。
我准备的抓手是草拟份《述职报告》。其中谈了自己对青椒的职业发展的理解。以提高自身学术素质为中心,以教学和科研为两个基本点协调发展。这也是我后来一贯的主张,青椒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学术素质。学术素质包括:1 一般的文化修养,2 对相近学科和工程背景的了解,3 外语和计算机能力,4 开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教学主要包括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内容(内容现代化和体系科学化)、教学教材研究和学生思想工作。那时候初生牛犊,与学生打交道时比较自信也比较主动。现在没有那种自信了。
要正式报名时发现硬性条件不满足。“破格”也有自己的“格”。五个条件需要达到三条:1 国家级奖获省部级二等以上的奖,2 负责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 有3篇国家一级杂志论文,4 参加编写教材、著作或译著, 5 主讲两门以上主干课或研究生学位课或协助指导研究生。特别突出的三条中可以有一条没有达到但接近。
对照我自己,论文的第3条算是非常突出,但最容易满足的第5条有些问题,英语阅读课不算主干课程,因此只讲过理论力学一门。获奖有省科协的优秀论文奖,勉强可以算有相关材料但没有完全满足的情况。
后来回顾,晋级失败的主要责任在教研室的课程安排。89年秋,机械振动有3个班合班和1个单独班。我是助教。90年秋,机械振动有3个班合班。即将退休的主讲教师是讲师,我是新晋升的讲师,我仍然当助教。只要给我一个班主讲,就满足了两门课的条件。这种提前一年晋升副教授的可能性,是我写回忆时才注意到,过去从来没有想过。我自己当时并没有积极争取讲课。同事们也知道我在忙于准备考博士等,能不排课就不排了。当然,不论是教研室还是我个人,都没有认识到这门课对晋级的关键作用。归根结底,还是我自己考虑欠周。92年春,我开始讲机械振动。
年底时系主任平鹏教授跟我说明年破格晋升副教授没有问题,我也不敢尽信。说到底,还是晋升的愿望不是很迫切。一直比较被动,领导让申报,就申报,就是现在所谓的佛系。那时候没有非升即走,所在教研室超过半数的老师是以讲师退休。我觉得能在三十岁前当副教授,四十岁前当教授,已经很快了。有没有谋划,效果差别很大。因为有早期晋级时的教训,后来争取“帽子”时就主动些,紧赶慢赶,在超龄前拿到两顶。这也可以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或“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阅读
如前所述,这一年事情比较多,读书就少。除了真正读书少外,还可能有读过的书特别是没有读完的,没有记录。我对这个事情比较敏感。昔日的好朋友王多看我读了些书洋洋自得,就预言等我有了孩子,就不读书了。我对他的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不想读书的人总是有各种原因,想读书的人自然也有各种条件。
先说说看过的数学书,主要是传记。包括Wiener自传的下部《我是位数学家》和Ried所写的传记《希尔伯特》。Wiener是神童,但职业生涯也不顺畅。当年我最崇拜的近现代数学家就是Hilbert,现在更崇拜庞卡莱,只是庞卡莱不够长寿,我喜欢长寿的人。Hilbert的“硬”书,后来我只看过与Courant合著的《数学物理方法》第一卷的一部分,那书其实主要是Courant所写,Ried也写有Courant的传记《一位数学家的双城记》。那年读了本Hilbert的通俗读物《直观几何》,《直观在数学中的作用随想》就是当时所写。还看了Mathematical Discovery II的部分章节,那是George Polya的“微观”数学方法论系列著作中的中级读物。此外,还读了Nobel生物奖得主Barbara McClintock的传记《情有独钟》,虽然不欣赏Barbara的性格,但传记本身写得挺好。这本书与数学的关系仅在于作者是生物数学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中行的《负暄续话》有深刻印象。不仅是我久已向往的北大红楼前辈所写红楼故人与往事,而且作者是中西合璧的人物。在思维层次,已很大程度西化,似乎还受过分析哲学的洗礼;在动机与行为层面上,则是颇为地道的儒学信徒。唯觉遗憾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活价值体系津津乐道而似有“讲道”之嫌,尽管我对其价值观本身并不反感。当时可能还不知道或者没有在意,张中行是《青春之歌》作者杨沫的前夫,因此被认为是小时中余永泽的原型。《负暄续话》是三部《负暄》中最先读的。后来我陆陆续续读了张中行的几乎全部作品,包括《文言与白话》《诗词读写丛话》这类专门的语文书。除了《负暄》三部外,长篇自传《流年碎影》《禅外说禅》《顺生论》都留下深刻印象。主要原因就是三观同,趣味和。
文学类的书还有其他几本。张岱《琅嬛文集》,晚明小品的名篇,自然妙趣横生。钱锺书的《围城》和《写在人生边上》,这两本书都读过无数遍,如果是1991年第一次读,真比我想象的晚。杨绛的《将饮茶》,被《读书》文章誉为“智者的回忆”和“充满机智的回忆”,我个人觉得作者聪明的成分更大。《闲情》是冰心的选集,当时以为选得不算理想,后来觉得那其实也就是这样。读了金庸的《雪山飞狐》上下册,可能是首读金庸,这个开场不太理想,以至于我没有跟进。《雪山飞狐》总体上是比较传统的武侠小说,后来才理解,最有光彩的人物其实是其貌不扬的程灵素,她为救单相思暗恋的胡斐而死,真是可惜了。董乐山《译余废墨》讲翻译和西方文坛,如看西洋镜,却也长些知识。
历史类读物也主要是传记。《雅斯贝尔斯》简述了雅斯贝尔斯没有任何传奇性的平静一生,用全部精力思考;在纳粹暴政下,他不卑不亢举止从容,偶尔说过谎话,但从来没有说过任何可能被理解为支持纳粹的话;他的学术生涯始于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学,转向哲学史和逻辑,在生存哲学有突出建树后,终于世界哲学;毕生追求科学的纯洁性、信仰的明晰性、传统的实在性和理性的可依赖性。《认识萨特》读后对文学家萨特多多了认识,但对萨特的哲学语焉不详。《一个政治家肖像》写法国大革命时代的政客富歇,其成功的秘诀是冷静和机敏,而且专一,除了权力别无所求,能量之大常出乎预料。《托尔斯泰传》是罗曼·罗兰“三大英雄传”中的一部,似乎没有《贝多芬传》和《米开朗基罗传》有名,但也同样深沉有力;这种深度和力度在华夏国粹中比较罕见;从这个角度,或许能理解鲁迅先生为何主张年轻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年轻人更需要精神力量和想象力,至于国粹中的权谋、世故、智慧之类,晚些再学也来得及。读大学时读图书馆借阅的《邓肯自传》很激动,看了邓肯自传的补篇《没有讲完的故事》,反而无动于衷;不知道是书不好,还是我变了。《白宫岁月》是基辛格的回忆录节译本,涉及的差不多是我读《参考消息》的时代,因此也算是致敬自己的童年。传记还有流沙河的回忆录《锯齿啮痕录》,读时如入噩梦中;作者态度诚实,文词可观,但见解较为寻常。同样性质的还有陈白尘的《云梦断忆》,动人稍逊,但仍可读。此外,历史书还读了《大国的兴衰》 以丰富的历史材料说明国家先成为经济强国,然后是军事强国,接着开始衰退;但我觉得该书的缺点是对现实的预见性不足,完全没有预测出苏东的巨变。
其他的书还有些。李泽厚的《美学四讲》可读、有趣、非正式。蔡志中的漫画《韩非子说:法家的峻言》和《中庸:和谐的人生》。大致翻阅《心的概念》。借阅《离婚在今天》,虽无新意却有普及宣传作用。看弘扬佛法的小册子《不二法门》。重读Alexander《语言教学法十讲》。此外,在电视上看电影Belovable Scoctt,是说Fitzgerald临终前几年的一场“婚外恋”。
这一年除了去趟庄河都在鞍山,是在钢院工作期间唯一一年全年没有出省。基本上就是我们家到岳父家或学校的往返。学校只是有事情才去,妥妥宅男。曾想把日志取名《五兼堂札记》,人兼雅俗,志兼进退,学兼文理,语兼中英,堂兼多用。那不仅是愿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现实。
过去已经写过48篇的链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