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一岁,六年前随父母住进冶金部第三冶金建筑公司的干师楼,在鞍山市铁东区南中华路健身路口附近,具体门牌忘了。共6层的小高层,我们家在一层,南北向两间,另有个厨房、卫生间和小门厅,全是水泥地。我自己住在北屋。也就是说,到了15岁,我才有自己的独立房间,早先从记事起就是套间的外屋。
考硕落榜
2月参加研究生考试。报考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应用数学专业群论和组合数学方向。考试科目是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数学分析、抽象代数、数学综合、英语和政治。分数最高的是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90,最低的是英语33.5。满分百分,60分及格。当然我没有考取。自己感觉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基础还不错,虽然是完全自学。具体数学基础之外,对数学少了畏惧,就算是暂时不懂,相信总是能学明白。
没有考取研究生对我也不算什么打击。我英语不好,早就知道考不上。当年我们班有两名同学考上。邹积国考取了东北工学院,邓召义考取了上海工业大学。前者在大家意料之中,后者多少有些出乎预料了。
本科毕业
7月鞍山钢铁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我一直以为自己读的是冶金机械专业,大四还有炼钢设备、炼铁设备(主要是起重机)和轧钢设备三门专业课,但毕业证写的是机械工程专业。
除了校高等数学竞赛第一名,大学期间没有获得过任何荣誉和奖励。大学课程中数学和力学成绩多数90分以上,其他课程考试成绩多数分布在76到80分之间,按照当时的换算,76-89为“良”,而考察课多数也是“良”。按考试分数在全班40人中能在15到20名之间。
毕业实习好像是去鞍钢某厂。到底是什么厂,做什么事情,完全没有印象了。
毕业设计是设计剪切机减速箱,要有设计校核计算书,当然也要把减速机的图纸画出来。画图在我看来是很乏味的事情。我的毕业设计成绩是“良”。成绩不高,但我很高兴那是我平生画的最后一张设计图。
带我们毕业设计的是候国强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这个组有五个同学。仅从设计图上看,我应该是比较差的,但可能比吕岩略好,至少不比他差。吕岩是我长期的饭友,他帮我买饭我帮他买菜。他经济条件与我差不多,脾气也很好。候老师很犯愁的是,五个学生中,一定要有一个在优良以下,一个可以是优。候老师宁可取个平均,都是良,但不行。忘记了也许当时就不知道他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我当时觉得,学机械是走了弯路,就像考到鞍山钢院,完全是高考中各种不利情况汇集爆发的“黑天鹅事件”。毕业,为这段历史画个句号。我的大学生活,有些悲情的开始,还算愉快的结束。
毕业研究
毕业设计的同时,也做些专题研究。结果就是我自以为的毕业论文,附在毕业设计计算书后面。
第一篇毕业论文是齿轮优化设计。优化要编程序上机,优化的子程序是从书上抄的,自己只编个主程序,特别是函数段。当时上机还需要专人打孔。我们这个组做项目的同学,在校外的一个设计院用计算机,离我家更近。打孔的程序员是设计院的人,对我们很友好,也算比较帮忙,但她们不懂专业,相当于打字员。算的结果和过程都让我有些失望,基本都在边界处取得最优值,而且对惩罚因子等不敏感。这种结果完全可以不用计算就得到。更糟的是,有些初值还算不出结果。这颇有些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意思。这种使用计算机的挫败感,让我有些心理阴影,对计算机的使用很长时间有畏惧情绪。
另一个专题研究是我自己感兴趣的剪切过程应力分析。为此学习弹塑性大变形理论等,完全是揠苗助长。这部分内容,我也照葫芦画瓢,写一部分自己的学习体会,作为第二篇毕业论文。毕业报告时我好像选了这部分报告,因为没有其他同学做。
有意思的是,我还有第三篇毕业论文,是教学论文,谈计算机应用的教学。鉴于我要当教师,我觉得有必要结合自己使用计算机的体会,给教学提些建议。说实话,我觉得自己的所学的计算机课程,对后面的计算几乎没有帮助。
瘦身成效
大学毕业时我的体重达到平生最小值。入学80公斤,毕业不到65公斤。随后体重回升。在当年春季的校运动会上,我报名参加了3000米和5000米两个项目,均坚持到底,但没有取上名次。
运动会上班级部分同学与学工老师合影
教研起步
我们班有两个同学留校。李荣刚去金工教研室,我去理论力学教研室工作。我起初的工作只是给讲理论力学课的老师当助教。第一个学期的助教任务是夜大机83两个班的理论力学课,具体是改作业,忘记了是不是有答疑。好像没有听课,讲课的就是我的理论力学老师,他说听过了,不用听了。自己开始钻研理论力学教材,做习题。当时的教研室文化,不能被学生问住,因此各种题目都要会解。我自己并不是很认同这种被问住就很没面子的观点,但也没有说出自己的异议。
开始浏览阅读图书馆的中文力学期刊,如《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力学与实践》和《上海力学》等,包括过刊。只是了解研究概况,还谈不上真正研究。
理论力学教研室气氛还不错,多数老教师都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工作之余就下象棋等自娱自乐。对年轻教师也只是强调过教学关。完全放任,没有任何压力。
刚留校当教师过教师节时在学校正门
我很清楚,自己还要考研究生。留校时就说清楚了,只能考力学专业的研究生。学校好像也有规定,只能报冶金部系统的学校。往往就是东北工学院或北京钢铁学院。前面力学师资班毕业留校工作的三人,戴学斐和张树义已经在东北工学院读研,邢佐宇准备翌年考。我英语比较差,翌年考恐怕还不能及格,因此准备86年考。
班主任
留校便担任新生班机842班班主任。当时学生管理的体系很复杂,班主任是兼职,职责好像也不是很明确。另有专职的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和兼职的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好像就是我当学生时候的辅导员,学生时很少打交道。副书记李守源副教授是教过我液压传动,因此比较熟悉。很多学工事宜我不知道怎么办都问李老师,他肯定知道我当不好班主任,但也对我耐心指教。与我工作有关的还有系里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平鹏副教授。我实在不知道自己的上级是谁,但感觉与团书记和辅导员没有什么关系。也许想错了。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在班级内是管理,在班级外是干各种杂事。学生干部的任免是我做决定的。其中很艰难的决定是免去了第一学期成绩不好的班长,这个学生后来有降级之虞。我发自内心没有任何惩罚的意思,只是让他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团干部是不是我决定的不记得了。助学金是我主持评的。个别学生生活有什么临时性困难,我要启动相关救助的程序,但没有决定权。如果学生对任课教师有意见,或者任课教师对学生有意见,我要协调沟通。还一起参加学生班到军队的锻炼。
我的班主任工作应该算勤勉,但可能不很胜任。从高中开始就没有当过班干部,缺乏与人打交道时的洞察力,更缺乏服务和管理的能力。而且也年轻,刚工作还没到20周岁,比班上同学大不了多少(原则上应该大4岁,但我上学早,早期学制短,所以比正常的学生只大一、两岁)。更主要是没有经验,不仅没有教学经验,也缺乏生活经验。例如,我除了买书外不知道什么叫缺钱,在食堂吃饭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用的东西基本上可以从家里领。试想一下,一个从来没有领过助学金的人要给学生评定助学金,这该有多难?更何况,一个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读书时很少住宿舍,自己回家住)的人要组织学生集体活动。现在回想起来,班主任忙忙碌碌,甚至有些心烦意乱,但没有什么成就感。谢天谢地,只干过一年就再也没有干过。这也是正常交接,当时就说好留校后当一年班主任。
顺便一提,机842班有位学生白敏冬,后来成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当然,对她的职业和专业成就我没有任何贡献,只是碰巧她读大一时我是她所就读班级的班主任。说实话,大学一年级,她的学业成绩似乎也没有过人处。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她是其父亲的崇拜者,入学就要当父亲那样的科学家。
休闲
毕业后马上报到,并享受首个有薪假期。暑假到上海探亲旅游。
在上海与亲属游戏
读闲书仍然带给我很大乐趣。考研前比较烦闷的日子,我反复读过《红楼梦》。好像还写过篇分析其中人名的短文,没有发表价值。还读其他什么书现在想不起来了。总体上,大学前三年读国外文学和哲学书比较多,因为买不到,也没有许多钱,外国小说(汉译本)主要从图书馆借阅,图书馆的小说也不多。图书馆里最多的俄国小说我没有全部读,只是读过所谓“多余人”的相关作品,如《叶甫盖尼·奥涅金》、《当代英雄》、《罗亭》、《奥勃洛摩夫》,这些书对我的人生还是有警策作用。更多的还是欧美小说,以后再说。后一年读中国的古书如《论语》、《老子》、《庄子》和中国哲学史相对多些。《论语》熟读,多数警句牢记。《老子》可以默写。《庄子》只是看过几遍,主要故事耳熟能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