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当时年少春衫薄—学界小说丛谈之《中文系》

已有 4179 次阅读 2021-5-5 22:59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李师江的小说《中文系》201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前发表于《当代》2010年第5期并转载于《作品与争鸣》2010年第11期。期刊发表版本与出版本略有些差别。最主要的是全本开篇的毕业十年后的同学聚会在期刊版本中没有,出版本也多些回忆和议论。以下引用的是出版本。作者附记,“写于北京宁德石后”“写毕于2010-4-6”“改毕于八都2010-6-28”。故事发生在1993年到1997年的北京著名的师范大学(推测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小说聚焦于中文系中的一个寝室321,其中有男主人公师师(本名李师江)和他的室友大师(本名不详)、梁档(姓梁,有超常的信息收集能力,活档案)和阳痿(本名袁伟),小说开始时那三位室友的绰号是大便、小便和狗,到15章与楼上数学系女生寝室421联谊时改用新绰号(期刊版本绰号没有改变)。另有因病休学一年的广东同学吴庆庆。男二号是二年级时住进被清华开除凯子(兀凯歌),是系学生会体育部长的同学。女主人公是中文系的左堤,出场较多的还有421的数学系女生赵颖、曹芳、刘璇、王小梅和秦春芳。教师中有青年教师李向阳和几乎是丑角的系主任黄教授。

 

小说的主体是个情场故事,男主人公师师追求女主人公左堤的曲折过程。虽然是十多年后的回忆,但本质上仍是《青春作伴》中所述的校园青春小说,叙述相对更客观,语言也更富有张力。师师看中左堤不知如何下手,经济上依赖师师的凯子主动请缨,帮忙追求,然后引荐给师师。大二暑假凯子拿着师师家教挣的六百元去看葛洲坝,其实是带着作为女朋友的左堤。知道真相后师师与凯子断交,但凯子说仍把他当朋友。后来凯子移情别恋,失恋的左堤自杀未遂。师师继续追求,被紧逼的左堤告诉他自己的男友是青年教师李向阳,他刚被妻子抛弃,她是复旦的博士生,爱上自己的导师。平静后的师师与左堤作为普通朋友继续交往。师师与家教学生的母亲陈姐有段暧昧关系,随着家教结束而终止。秦春芳一直在追求师师,两个寝室毕业散伙饭后,她坚持把自己的第一次交给师师,但师师过于紧张,还没有进入就结束了。最后在中文系毕业聚会时,左堤与师师真情倾述,对他有意,只是担心失去,不想发展太快。两人在草坪上亲密接触,偷尝禁果。两人分别在四川和福建工作,师师要左堤等他一年。在小说结束于香港回归的翌日。刚抵达福州(将到杂志社当编辑)的师师暗下决心,“此生我必须努力/只因为吹过牛逼/对着心爱的人儿/吹过的牛逼/……(p. 339)

 

书中主要人物的后来情况也有所透露,毕竟是十年后的回忆。梁档一直在追求秦春芳,但没有成功,除了秦春芳为刺激师师而故意表演;在本校读研后去哈佛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然后在大学任教传播东方文化,并娶了洋人,被中文系同学说“像戴安娜,五六十岁的戴安娜。(p. 311)”秦春芳毕业后留京当了教师。阳痿和王小梅闪电恋爱,一起去了女方的家乡当中学教师,在同学中率先有了孩子。大师则与赵颖分分合合。凯子不仅是恋爱达人,而且在十年后成了房地产老板,先后结婚三次。师师与左堤也没有终成眷属。在毕业十年聚会上完全没有提到左堤。后续的故事在续篇《非比寻常:中文系II》提到,左堤先是与他人结婚生子,然后干脆跳楼自杀。。

 

与多数校园青春小说不同,该书也写了些大学教师,当然是从学生的角度看。写得较多的是被误解为主人公情敌的青椒李向阳。“教我们当代文学史的李向阳博士,很有激情,年轻有为,比我们大十来岁,貌似给大学生。跟我们颇有共同语言。但是在评职称的问题上,他很失败,一是资格比他老但没评上副教授的老师还有一拨,总拦在他前面,二呢,大概是学术专著没有别人的厚。但他自认为才气逼人,所以总是怀才不遇的样子。后来他灵机一动,不准备在学术专著的厚度上跟人比拼了,来招新的,他搞了给当代文学大师的排行榜,把鲁迅、沈从文、金庸放在前三位。这个排行榜在报纸上发出来后,炸了锅了,李向阳博士跟着排行榜出了名。他原本以为出名以后会在评职称上有好处,但这种暴得的名气对职称体制毫无冲击力,反而得了哗众取宠的浮躁的印象。李向阳虽然没能靠金庸在职称上捞到一点好处,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他索性破罐子破摔,继续搞不务正业的学术,抱住金庸这棵大树,成为所谓金学专家,吃金庸,喝金庸,把金庸存进银行吃利息,这是后话。(p. 29)”他妻子王一波是本科和硕士的同学,两人自诩神雕侠侣,“不食人间烟火,携手踏步在学术论坛上(p. 47)”。后来王一波离开北京去复旦读博士,对她的誉满全球的博导过于崇拜,跟李向阳离了婚。“有学历饥渴症的女人不会在乎男人的年龄,更在乎男人的学术头衔(p. 47)”在职称方面也很坎坷。“李向阳虽然做学问方面没有问题,但论文这玩意儿不是好伺候的,一件事情明白清爽地讲出来,那不是学术,必须故作神秘地用术语论证出来,那才是论文,才是学术;前几年李向阳出了几本书,根据学理来讲,属于通俗读物,并非学术著作,更非教委组织的专业论著,算不得数的。(p. 189)”好不容易在学生大师的协助下,凑够了晋级的论文,并且在担任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职务的同乡过问下,晋升了副教授。随后又有人投诉他抄袭,原来是大师抄袭了东北某老教授发表十年无人问津的论文。可以预期,李向阳对现有学术体制很不满。“你们对大学失望,我也失望,大学教师只是个职业,而不是个理想,不是追求。有时候我觉得职称毫无意义,但是没有职称就没有身份,于是你不得不屈服,不得不花时间争得头破血流。(p. 47)”“他跟我们一样内心充满愤怒,不但认为教师的升职体制有问题,而且认为学校并没有一个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制度,基本上是培养奴才的方式(p. 188)”。

 

在现有学术体制中如鱼得水的是系主任黄教授。“他有张慈祥而庸俗的脸,在这张脸上你看不出他是古典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是唐宋文学,在学术圈颇有权威。从研究生开始,他一直躺在初唐四杰、李杜乃至唐宋八大家诸人怀中吃奶,古人的奶水,到了现在,营养不一定那么足,就跟咸菜一样,维生素含量肯定不如新鲜蔬菜。但是他执迷不悟地吃,吃饱了含一口喂给下一代,一直吃到快要知天命的年龄时,他突然醒悟,这么一辈子跟古人过招,实在是搞得很辛苦,又搞不出什么名堂。这一开窍,不得了,他摇身一变,变成行政处级干部,由纯粹的越教越廋的教授变成一个官儿了,结果也令他自己大吃一惊。有了头衔后,学问是少做了,但成绩更大了,项目容易拿,经费容易拿,奖项容易拿,在学术会议上容易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在媒体上更容易出人头地。……总结一句话,职称不如官位,搞学术不如搞行政。(p. 97)”此外还提到其他老师。例如东方文学简史的王老师,“一两节课中会有一两句记忆深刻的精彩语录。这些语录被我们流传开来,我们就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每节课都有语录这么精彩。我们对各个领域中的大腕的崇拜幻觉都是这么得来的:将精华部分误认为他的全部。(p. 25)

 

小说还表达了年轻人对大学的看法。这些看法未必有道理,但毕竟还是有些代表性,尤其是在学术体制外的人中。在凯子看来,“学校老师…….都是一群傻冒儿。脑子活络点的,就到处混,沽名钓誉,没心思教学;脑子不活络的,肚子里的学问跟闷屁一样放不出来,上课也学不到什么。(p. 12)”主人公认为,“曾几何时,中国大学已经停止了为人类贡献思想的生产线,虽然学术论文还一码一码摞得越来越高。这么说吧,中国的大学譬如海市蜃楼,外面看来是思想的发源地,进入里面,才知道是扼杀思想的地方。(p. 99)”“老师要混出来,还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比我们当学生混个及格难多了。怪不得很多老师都闷不吭声,一心只做论文和项目,对教课,几乎是走过场的态度。因为学生评分似乎不占什么分量。虽然我对各门功课皆不满意,但内心隐隐也有将来做学问的志向,无意识的,现在觉得当个老师做学问,一辈子全耗在职称、论文这儿,生不如死,还是罢了。(p. 273)

 

小说特别说到了学术委员会,“偏激而深刻一点说,现在一般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就由三种人组成:一种是有一定水平、但为人比较圆滑的教授;另一种是水平一般、资历老的老好人,他们在委员会中起润滑和平衡的作用;第三种就是没有什么水平、但和领导关系很铁、更加圆滑的教授了。至于水平很高、以至于自视甚高、不屑于拉关系、为人方正、一切都要按规定办的教授,是进不了学术委员会的。即使进了,也会被排挤出去。所以,学术委员会的教授,早都不是一根筋的人了,如果用褒义词来形容的话,就是他们都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高手。(p. 271)”或许我自己就是“水平一般、资历老的老好人”而当了委员,以后要注意发挥“润滑和平衡的作用”。

 

读后也回想了自己大学时代,毕竟人老了喜欢回忆。让我有些感慨的是男主人公自觉的差生情怀。“努力使自己成为差等生,拥有迟到、旷课、不记笔记、偷看、对老师横挑鼻子竖挑眼评头论足,一个学期只有最后一个月拿来学习应付考试等等的权利。(p. 7)”“虽然我的目标是当个差生,但差生也要拿学分,不同的是别人用90分拿学分,你用60分来拿,一分也不让老师赚。每天晚上,我也借了一些笔记来抄,带着崭新的课本去教室复习,看一些从未见过但也并不以为奇的理论,把一学期的功课压缩在一个月里,噎是噎了点,但也能吃得下去。(p. 67)”我在本科时候没有差生情怀,但在专业课方面(除了数学力学和政治课)其实也是差生。虽然我不迟到不旷课不偷看,但我上课不听讲不记笔记作业穷对付。不过,我一般只在考试前三天突击一下,不需要一个月。成绩则是越高越好,目标是超过75分。如果低于75分的科目太多了,可以毕业但没有学位。整个四年,我只失手过一次,电工学需要补考。最后的综合成绩在全班四五十人中还能排到十五名左右。我也认同男主人公对英语课的感受,“最耗人精力的是英语,要不是狗日的四级,大学生活不知道有多悠哉。(p. 35)”虽然我们那时候不考四级,两年四学期的基础英语让我付出不少时间,更糟的是还没有学好。此外,男主人公的下列议论我原则上也赞同,虽然确实有些天才是例外。“古板的课本知识教我们要有骨气,从小就有大爷范儿。结果到了社会上,一身酸气,处处受敌,贻害终身。世界上所有的大爷都是从孙子做起来的,总不能都要求别人对你点头哈腰满足你的虚荣心,而自己就从来不想当孙子?拍马屁正是谦虚为人和谐处事的一种手段,是从孙子到大爷的必要利器,切记切记。(p. 85)”只是知易行难,“学人言语,未曾十分巧。”当然,也确实有些人到老都有那种大爷范儿,什么事情都知道,什么人都要怼,这类人只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器小易盈而已。至于小说中写的男欢女爱,我完全缺乏个人经验。我在班上年龄最小,成熟也晚,因此不知道追女生,当然也没有女生追。

 

作者李师江1974年出生于福建宁德。199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7年毕业后到福建某机关工作。2000年辞职去北京。随后为自由职业者,主要从事诗歌和小说的创作,也发表文化评论文章。除了《中文系》,他还写了多部以学术体制外文化人李师江为主人公的小说,包括《中文系》的续篇《非比寻常:中文系II(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1997年毕业后的机关工作经历,还有《逍遥游》(远方出版社,2005) 2000年京漂文化人的生活。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且在新年读旧书学界小说丛谈之缘起

 

听唱新翻杨柳枝—关于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华夏大学的肇始学界小说丛谈之民国大学

 

大师巨笔学界小说丛谈之《呐喊》

 

开山之作学界小说丛谈之《一日》和《洛绮思的问题》

 

先驱足迹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问题》

 

命题作文学界小说丛谈之《去国》

 

抒情自叙学界小说丛谈之《沉沦》

 

辗转反侧学界小说丛谈之《菤葹

 

春蚕到死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戒指》

 

遥观当年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赵子曰》

 

云中锦书学界小说丛谈之《春痕》

 

边缘体验—学界小说丛谈之《沈从文全集》选

 

校园中的风月案学界小说丛谈之《漩涡》

 

望洋兴叹学界小说丛谈之《棘心

 

文人魅力学界小说丛谈之《冬的空间》

 

如鱼饮水—学界小说丛谈之《莫须有先生传》

 

学店学渣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大学生日记》

 

一段好春藏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英国情人》

 

大学小说丛谈之《南渡记》

 

危城内外学界小说丛谈之《双山》

 

“索隐”的尝试学界小说丛谈之《东藏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围城》

 

大学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学界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象牙塔学界小说丛谈之《杨绛全集(1)

 

老大嫁做商人妇学界小说丛谈之《傲霜花》

 

耄耋说情爱学界小说丛谈之《师姐》

 

树欲静风不止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的大学

 

学府变色学界小说丛谈之《红路》

 

学人入彀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

 

力争上游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

 

微动涟漪学界小说丛谈之《勇往直前》

 

溪云初起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玉骨冰姿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花好月圆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之后》

 

相煎太急学界小说丛谈之《牵牛花》

 

疾风劲草学界小说丛谈之《生命与爱情》

 

风刀霜剑学界小说丛谈之《马兰草》

 

昔日留学生的去留之间大学小说丛谈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天翻地覆学界小说丛谈之《朝云暮雨》

 

学界小说丛谈之《半个月亮,半个太阳》

 

风起云涌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上、下册)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理想主义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大学反思

 

身世浮沉雨打萍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红莲相倚浑如醉学界小说丛谈之《诗人之死》

 

大转折前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魂兮归来》

 

工农兵大学生的爱情学界小说丛谈之《起步》

 

师大三年学界小说丛谈之《黄花堆积》

 

由红到紫的工农兵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紫色学历

 

只是当时已惘然学界小说丛谈之《我的大学》

 

昔日娇子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英语教授的求学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

 

英语教授的工作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第二部)

 

回首向来萧瑟处学界小说丛谈之《人啊,人!》

 

时代伤痕的想象学界小说丛谈之《何直教授》

 

二十年后的同学相会学界小说丛谈之《土壤》

 

假作真时真亦假学界小说丛谈之《真真假假》

 

坎坷学者路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探索美的人

 

解开谜团学界小说丛谈之《女大学生》

 

与魔鬼交易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晕眩》

 

一地鸡毛的学界学界小说丛谈之《无爱的情歌》

 

梧桐应恨夜来霜学界小说丛谈之《空中的足音》

 

拨乱反正中的大学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蓝眼睛·黑眼睛》

 

英语青椒初入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真》

 

浮事新人换旧人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城》

 

满园春色关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恋》

 

思而不行的大学老师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侏儒》

 

情欲激荡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第十一诫》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从希望到惶恐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部分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大学小说丛谈之《海之角》

 

困穷宁有此—学界小说丛谈之《表弟》

 

菲菲物竞华—学界小说丛谈之《承担:六〇后大学生》

 

雅俗熙熙物态妍学界小说丛谈之《苏黎红小姐》

 

惊雁失行风翦翦学界小说丛谈外篇之《绫罗

 

区区岂尽高贤意学界小说丛谈之《红拂夜奔

 

欲望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欲望的旗帜

 

何人可觅安心法—学界小说丛谈之《脑裂》

 

沧海桑田—学界小说丛谈之《裸体问题》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平生正被儒冠误学界小说丛谈之《暗示》(学界故事部分)

 

教授的“为”与“争”大学小说丛谈之《

 

一师两生三人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心界》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心界》

 

推枕黄粱犹未熟—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梦》

 

夕阳残照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楼》

 

冶金教授的似水流年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罗恒》

 

大学的历史转折—大学小说丛谈之《感受四季》

 

情似雨馀黏地絮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赵孟)

 

黑色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故事》

 

言不尽意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宿舍楼中的家长里短—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蔡小容)

 

人怕入错行学界小说丛谈之《婉的大学》

 

青青园中葵学界小说丛谈之《毕业生》

 

从新闻到漩涡—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之后

 

校园内外的几幅速写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逸事

 

好怀渐向中年减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功名富贵岂偶然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才女的冷傲—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女生》

 

无可奈何花落去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囚徒》

 

天才的误区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男生》

 

教学型高校流水账—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大学女教师的手记》

 

青春作伴学界小说丛谈之校园言情小说

 

谈笑有鸿儒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教授》

 

隔离—学界小说丛谈之《爱你两周半》

 

教授的硬功夫和软实力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教授(修订版)

 

学者的素质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先生》

 

杜鹃啼血猿哀鸣学界小说丛谈之《高等学府》

 

满纸荒唐言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出家》

 

无端却被秋风误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塔下

 

花自飘零水自流学界小说丛谈之《郑袖的梨园》

 

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独在异乡为异客—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会当车载金钱去—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校园外的奇遇—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的黄昏》

 

墙角数枝梅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女博士》

 

求荣争宠任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鱼肠剑》

 

江山有恨销人骨学界小说丛谈之《梨园记》

 

红粉暗随流水去学界小说丛谈之《春尽江南》

 

博士之难学界小说丛谈之《缺氧》

 

师生关系的极端案例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王刚)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步步寻花到杏坛—学界小说丛谈之《弦歌》

 

可怜光彩生门户学界小说丛谈之《打金枝》

 

无边落木萧萧下学界小说丛谈之《子在川上》

 

一场春梦日西斜—学界小说丛谈之《应物兄(上,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学界小说丛谈之《上邪》

 

何谓大学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大学理想的幻灭历程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无用”学科的危机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洛奇的教授小说

 

海外学子的艰难处境大学小说丛谈之《考验》

 

北美版的儒林情史大学小说丛谈之《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失聪教授生活片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285185.html

上一篇:看电影《爱丽丝漫游仙境》
下一篇:崇明岛某小区人工湖
收藏 IP: 113.87.162.*|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