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大学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已有 5576 次阅读 2016-10-8 20:46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后, 校园小说, 《未央歌》

写了《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就要说说具体当代作品了。按初版时间,我读过的除了《围城》就是《未央歌》最早了。虽然我读的时候不很欣赏这部小说,还是尽可能公平地说几句看法。这也是些这个系列的初衷,并不只谈我喜欢的作品。

鹿桥的《未央歌》完成于1945年,但直到1959年在香港通过人生出版社自费出版,1967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后来多次再版,到1973年已经出了第8版。2008年,黄山书社推出了大陆的横排繁体本。我当年看的就是这个版本。

“未央”是表示未尽、未完的古语,如《诗·小雅·庭燎》有“夜如何其?夜未央。”《离骚》有“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书名的意思,大致就是没有唱完的歌。该书护套上将该书称为“二十世纪总共最经典、最唯美的校园小说”,似乎勉强说得过去。至于声称“在我们阅读《青春之歌》的年代港台海外华人青年捧读的是《未央歌》”,或许在读者的广泛性方面两书可以相比。但就精神本质而言,大陆方面堪与《未央歌》相提并论的是王蒙的《青春万岁》。两者都有那种仿佛微醺的精神焕发和自以为是,都盈荡着饱满的激情和诗意,但缺乏思考的深度和力度,也就缺少启发性和预见性。例如,读《未央歌》,难以理解这些风华正茂的学生以后何以将要历经磨难,不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正像读《青春万岁》,难以理解这些学生后来怎么会在“十年浩劫”中害人害己。当然,相比而言,《未央歌》更和谐、更唯美、更细腻。我在读大学时几乎难以卒读《青春万岁》,而我教了20多年大学时,再读《未央歌》,尚能终卷皇皇七百页的大著,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呀!

多年前看过一遍,后来就再也没有看过。因此内容完全记不清楚了。总体上,就是描写西南联大校园上的一批俊男靓女,过着单纯理想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他们追求进步,掌握知识之余,更享受着纯洁的友谊,并渴望着追求着爱情。在作者笔下,校园是个乌托邦,无论写景、状人、记事、抒情,都是田园诗笔法。如果我在20岁之前读了,难免也心向往之。事实上,我对西南联大的历史也略知一二,当年的校园也并非那么简单。

当然,也不能苛求作者,开始创作这本小说时,作者只是刚毕业的学生。据说书中主角之一的小童的原型就是作者吴讷孙,笔名鹿桥。写完14年后,仍有自费出版的兴致,或许跟作者的经历有关。他出身世家,西南联大之后去耶鲁大学攻读美术史,然后就在美国大学教书。在象牙塔中,远离战乱和动荡的故国,因此可能未失赤子之心。耐人寻味的是该书出版后的大热,人们往往对逝去的年代有着过于美好的想象。《未央歌》或许既是促成也是寄托了人们对于西南联大的美好想象。可惜,“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从单纯的诗意角度看,《未央歌》可能确实是汉语校园小说难以逾越的巅峰。

作为描写大学的小说,《未央歌》与《围城》截然相反。《未央歌》写学生,没有一个坏人,都是积极向上的有为青年。《围城》写教师,除了没有什么用处的方鸿渐外,没有一个好人。赵辛楣其实不错,但从传统观念,淫人妻子,也不能算好人。浪漫主义的《未央歌》650页只写了校园的风花雪月,现实主义的《围城》不到百页写出校园百态世道人心。我很喜欢《围城》,看过无数遍,但可惜过了欣赏《未央歌》的年纪,只读过一遍,还是勉强终卷。

没有在追求和欣赏诗意的年代,及时读到《未央歌》,让我觉得很遗憾。

附:有关大学小说的博文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短篇

忆来唯把旧书谈:王安忆笔下的校园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中篇1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中篇2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洛奇的教授小说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大学小说丛谈之《围城》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007470.html

上一篇:福州江滨公园夜景
下一篇:雅典卫城:近观伊瑞克提翁神庙
收藏 IP: 101.80.217.*| 热度|

1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