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授的黄昏》2015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列为作者“北京时间”系列四本书的最后一部。该书曾以《教授》为标题,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又由工人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收入“三味文学馆·当代小经典”丛书。作者的标注,2007年4月11日至9月18日一稿,2007年10月8日至2008年1月28日二、三稿于北京,2013年12月修订。三个版本我都看过,看不出有什么差别,可能完全相同。2008年版有刘震云的前言,2010年没有,2015年版又有只是换了小说标题和落款时间。
虽然标题叫《教授的黄昏》,其实与教授以及与大学都没有太密切关系。作者要写的是所谓“新富人”,有一定纪实风格。文学教授步入老朋友经济系教授的圈子,帮忙打离婚官司。同时文学教授在追求一位艺术系副教授,并从位女巫般的行为艺术家处听启示。本质上应该属于官场小说,甚至是黑幕小说,夹杂着些软色情和探案的成分。因此,看上去有些光怪陆离,恰是当代社会的一种反映。故事的时间很明确,就是2008年。
作者笔下先富起来的教授的生活场景构成小说的主要情节。经济系教授赵亮和文学系副教授段刚(“我”)参加经济学家和文学家对话论坛,赵亮请段刚洗浴和按摩。赵亮夫妻邀请段刚到家里吃饭,带着他想追求的刚离婚不久的艺术系副教授杨琳。赵亮的妻子曾莉是留学归来的精英女律师。家住千万的豪宅(那是2008年,现在千万可能也算不上豪宅),收藏大量艺术珍品。总之那是奢华之家。家宴不仅有房地产大亨庞天书夫妻和家电业巨头章太恒夫妻参加,还有人口超过八百万的沿海经济发达大市南澳市(深圳?)市长张良基和他侄女,她要读赵亮的研究生。赵亮想要个孩子,妻子曾莉不愿意怀孕,请人代孕。赵亮请段刚帮忙了解和照顾代孕母亲,一位在北京密云工作的来自安徽农村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段刚见了代孕母亲乌梅。段带着杨参加在北京的开盘仪式,遇到各界名流。段与封闭中的女行为艺术家交谈,忽然得知乌梅带着腹中的胎儿逃跑了。这导致赵曾夫妻矛盾的爆发,两人动手打架。赵亮应张市长邀请去海滨度假,请段刚同去。度假中私聊承认妻子强势,他无法满足她。也请段刚找侦探公司拿到他妻子出轨的证据。段刚拒绝了小姐,再次邀请杨琳前来,并梦见两人要做爱。他们与地产商杜飞龙乘豪华游艇出海兜风。赵亮在南澳报告门票五千元,鼓吹中国经济向好,股票会涨。回北京后段刚找了私人侦探,一起打高尔夫球,研究侦探所的初步报告,又让自己的学生黑进曾莉的邮箱。看女行为艺术家闭关生活直播。曾莉找段刚告诉他掌握赵亮包养情妇的证据,并给媒体和学校里的领导和对头,促使段刚把曾莉邮件交给赵亮。段刚偶然发现同事造假,经过犹豫,还是揭发了他,同事离婚并调离高校。段刚受赵亮委托见他过去的情妇韩樱子,她同意暂时离开。在交谈中发现赵曾夫妻找的是同一家侦探事务所。再去事务所证实此事,但事务所说明都是独立调查,还提供了现场捉奸的线索。韩樱子失联。与杨琳的关系稍有进展,但她的前夫变本加厉地骚扰。赵亮带着公证员和警察朋友,闯入曾莉与人做爱的旅馆房间。段刚与闭关结束的女行为艺术家聊天,送她回家,不知是真是梦两人云雨。赵亮告诉段刚张市长被双规了(2009年深圳市长被双轨),自己也被纪委约谈,给段刚几百万私房钱,请他帮助捐给贫困地区大学生。赵亮消失半个月后突然出现,原来纪委找他只是协助调查,然后去泰国找人妖做爱去了。赵曾两人的离婚案开庭,段刚想象的双方公堂激辩的场景并没有出现,两人在法官主持下协议离婚平分财产。赵亮包养情人的事情被学校里的对头上告,也被媒体曝光,学校开除了赵亮。赵亮把离婚分得的巨款也让段捐献,然后就消失了。段刚被杨琳前夫突袭打成轻微脑震荡。前夫被行政拘留。段刚假装头晕需要照顾留下杨琳,两人首次做爱。再去看封闭中的女行为艺术家。段刚与杨琳到马尔代夫度假,接到赵亮从冰岛打来的电话。他们都需要思考人生。
小说的主人公赵亮教授最初和“我”一同读中文系,第二学期赵亮转入经济系。在美国东部的大学获得经济系博士学位,导师是诺贝尔奖得主。九十年代后期回国。在小说中的社会角色其实主要不是教师,而是所谓当代社会中的新富人。小说展现了他的沮丧、狼狈、激动、软弱、丑态、阴暗、激动、扭曲、猥琐、执拗、阴险、直率、盲目、复杂、崇高(这些都是小说里的词汇)。这种大牌教授以其专业知识和声望交结官员和老板,实际上是参与了统治集团。因此,其他教授干的活如做研究、写论文、争经费、带学生等在这种教授眼里都不值得去做,他一场讲座能挣50万。在统治集团中,最强势的是官员,媒体绝对不敢招惹;其次是富人,媒体偶尔要去敲诈一番,但用钱也很容易摆平媒体;最弱势的就是教授这种知识精英,最容易成为媒体人势利、媚俗和嫉妒的受害者。正如小说所描写,教授包养情人的事情被媒体曝光,导致被学校开除了。最后的结果未必符合2008年大学的现实。教授不是领导,婚外情对象是没有利益关系的成年人,并非很大的问题。到小说中赵亮教授那个层次,给政治局上课而相当于南书房行走,包养情人更不是大问题。学校不仅不会开除,而且不能有任何实质性的处分。毕竟就算是在传说中的蔡元培治下的北大,嫖娼养小也一样当教授。
作者笔下的叙述者,在我看来是小说中最耐人寻味就人物。当然与作者没有任何关系。这位副教授是不甘或不适应科现代职业化科层化的大学的学院人,甚至也可以作为许多媒体人的代表。其突出特征是社会认知的狭隘、道德高尚的自欺、想象丰富的意淫、难以名状的失落以及百无一用的犹豫。如经济学家所谓,“好多事情,你都不懂,其实,你一直活在你的审美世界里睁不开眼,你对你周围的世界根本就不了解,所以,我需要引导你,让你看看,这个世界如今已经变成了什么,不是说漂亮话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p.7)”尽管那位副教授是被作为正面人物描写的,但在小说中很被动乏味。与颇有风采的经济学教授成为鲜明对照。副教授一直坚信自己是个好人,他的好人标准只是动机好,效果如何就不管了。不仅把自己想像成正直,而且能干,甚至可爱。副教授自以为被漂亮女学生追求而全然不知这种追求背后的企图,自己追求离异女同事却只能在梦里遗精而有床第之欢。在日益世俗化的社会中,因没人待见而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界可以被改变,因为,人还是可以改变世界,关键是人类现在正在处于可怕的昏昧当中,自高自大,为所欲为,没有节制和任何敬畏心。(p.398)”虽然小说没这样写,这种人往往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时候就是没有胆魄,做事情瞻前顾后,过于认死理,成不了大事情。(p.390)”我自己其实也有这种毛病。当然,文学副教授的个人人品应该无懈可击。“一般人不太常有的认真劲儿,和自省意识,内心里的那种对自我不断拷问的意识,你很善良,也有很强的同情心和悲悯心。(p.351)”
小说中提到的与高校有关的事情,完全是小儿科,属于整个小说中最薄弱的环节。汇集了现实中一些案例。著名社会学家、传统道德文化倡导者孔繁林教授以带夫人访问的形式帮人偷渡美国并收取费用。文学院副教授苗逢雨为晋级套用其他的书号造本假书。这种事情想必也是真事。经济系副教授陆梅被卖到偏僻山区给坡脚人当老婆一年多还生个儿子,被解救后还到处发表文章说这段经历。左派副教授倪栋梁家暴,妻子离异,与同样反对全球化的韩国女生恋爱,追到首尔晕倒,长期不归被学校除名;与韩国女结婚后又家暴,再离婚。平时很淑女的研究生晚上在娱乐城打工当坐台小姐。研究生论文抄袭被同门师弟揭发。揭发的师弟受不了压力跳楼自杀。集体造假的大学教学审查评比。多是网络上的传闻。当然也有真实的背景。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郑家栋,以研究和阐述新儒家思想而著称,2005年6月,他以伪造结婚证等手段帮助6位“妻子”骗取赴美签证使4人成功离境4人拿到签证,被法院以骗取出境证件罪,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6个月。副教授被卖到农村不记得看过,好像有女研究生被卖到农村的案例。副教授及其韩国女友,应该说的是2007年前后时任清华大学文学系副教授的旷新年,以及先后在仁荷大学韩国学研究所和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任职的白池云。至于研究生的各种事情,背景没有太留心。不管怎样,作者似乎缺乏对高校生活的独特切身体验。毕竟作者是职业作家,没有在高校的工作经历。
小说对现代大学教师职责的质疑还是有些道理。“传道、授业、解惑,这过去大学教师引为法则的职责,现下多少都变了味道。如今的大学扩招和大学收费,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忽然变成了买卖关系。授业和解惑当然基本可以做到,给学生们传授专业知识,给他们教授生存的基本技能,这一点还是可以做的,但是传道之道早就不存在了。……我不知道道是什么,我的学生就更不知道了。(p.71)”或许认为能教学生社会生存技巧还是有些过于自信了。
小说对于人性、对于世界还是有一定洞察力。“世界永远都是灰色的,不好也不坏,人性永远也都是灰色的,不好也不坏,而人性中的善和恶,都是比较极端的表现。(p.49)”“谁吸引了大众—就是最为广大的傻子们的注意力,谁就可以捞到最大的好处(p.8)”“人变成了自恋到极点的小东西,人变成了只是崇拜自己、膜拜自己、喜欢自己的小东西。……这还是整个人类的普遍处境,一切神圣和稳固的东西都在瓦解和烟消云散,一切巨大的东西都在变得渺小,没有伟大的人物了,没有神圣的事物了,也没有了巨大的纪念碑和伟大的战役,没有了伟大的爱情和永恒的信念,人民都开始蝇营狗苟,都矮小成了侏儒,被别人消费。(p.251)”顺便说一句,在我看来,“没有了巨大的纪念碑和伟大的战役”正说明人类的成熟,虽然物壮则老。
作者邱华栋,1969年出生于新疆昌吉市。1988年被破格录取到武汉大学中文系,1992年毕业。曾任《中华工商时报》文艺部主任助理和《青年文学》杂志执行主编,2012年起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下):心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