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春蚕到死—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戒指》

已有 5738 次阅读 2020-8-28 22:57 |个人分类:往事钩沉|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小说, 札记, 随感

庐隐的小说《象牙戒指》前17章发表于《小说月报》1931年第22卷第6-12(10期没有),全书在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单行本。比较新的单行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列入“中国现代中篇小说藏本”丛书。《象牙戒指》也收入多种小说集,例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象牙戒指》,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象牙戒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曼丽·象牙戒指》,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象牙戒指》,北方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忧思:庐隐精品文集》。我引用的页码是《庐隐小说全集(下册)(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864-1025)。《象牙戒指》全文十万余字,而且出过单行本,不论从篇幅还是故事的完整性都应该是长篇小说。当然不是学界小说,只是大学(毕业)生爱情小说,反映了当时思想比较开放的知识女性对爱情的向往和困惑。小说开始的时间是1928年,整部小说是对过去八年的追忆。故事发生在北京,作者经常称为灰城。

 

小说是真实故事的改写,改写与实际有多大偏离,我不能妄论。书中男女主人公曹子卿和张沁珠的原型分别是高君宇(1896-1925)和石评梅(1902-1928,乳名心珠)。两人于1920年认识,当时石评梅在与读北大的吴天放(小说中的伍念秋)恋爱,后因吴已有妻子分手。1924年高君宇与结婚十年的妻子离婚,但1925年就病逝了。三年后石评梅病逝。石高两人墓碑并立于现在的北京陶然亭公园中央岛。高君宇墓碑上有石评梅的话,“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在小说中改写为“我誓将我的眼泪,时时流湿你墓头的碧草,直到我不能来哭你的时候!”石评梅写过系列散文,讲述两人交往,有《夜航》《殉尸》《一片红叶》《象牙戒指》《最后的一幕》,其中的天辛就是高君宇。这些篇目我都读过,因此看小说《象牙戒指》时偶尔有似曾相识之感。似乎读过“百花散文书系”《石评梅散文选集》,但记不准了,因为那种情胜于理的散文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年出版三册本《石评梅全集》,我没有看过。小说中主要的叙述者露沙和素文,也都有其人。素文就是陆晶清(1907-1993),石评梅校友,在石毕业时入学;小说中是张沁珠的同学和室友。露沙就是庐隐自己,小说中有时称她“隐姊”或“隐”。在其他小说例如《海滨故人》中,露沙也是庐隐自己。陆晶清与庐隐等编辑石评梅的作品结集出版,包括散文集《涛雨》和散文小说集《偶然草》。此外,一些出场不多的人分别是高长虹、于赓虞、和向培良。过去看鲁迅的文章,听说过这些人。

 

《象牙戒指》的结构比较特殊。开篇素文拜访小说中的“我”露沙,两位青年女子追忆她们共同的朋友张沁珠,从午饭后聊到翌日清晨。“她的一生天然是一首悲艳的诗歌。这是一种完美的文艺(p. 866)”《象牙戒指》前十七章,主要是素文给露沙讲,后三章是露沙给素文讲。讲述过程中也有日记书信等,还嵌套张沁珠自己的回顾性叙述。早期小说作家似乎不喜欢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这种不断变化的叙述者,益处是有第一手的叙述,包括内心活动;代价是阅读时不仅要注意叙述者的转换,而且世故的读者会怀疑叙述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虽然小说结构复杂,但故事很简单,一位女子与两位已婚男子的爱情故事。实质性内容分三部分,与伍念秋交往(第二章到第六章),与曹子卿交往(第七章到第十五章),曹子卿逝世之后(最后五章)

 

与伍念秋的交往,时间大约三年多,从入大学不久到毕业教小学不久。伍是父亲过去的学生,也是大学生,受托照顾离家到灰城读大学的张沁珠。张沁珠是标准的女文青。素文说她“平日很喜欢小说中的人物,所以把自己努力弄成那种模型。(p. 965)”伍念秋似乎才貌双全,谈文学谈人生。展示生活愿景,热烈追求张沁珠,两人堕入情网。张沁珠后来发现伍早已有妻子儿女,伍念秋的妻子央求张沁珠不要拆散他们家庭。张沁珠忍痛与伍念秋分手。虽然伍对成家有两个孩子的事情遮遮掩掩,不够磊落,似乎也不能因此就认为他是花花公子。不过,后来得知张沁珠要与曹子卿订婚后,伍念秋在报刊上公开发表了当年他们的情书,这至少是有失厚道。两人关系对张影响很大。“沁珠自从和伍绝交后,她的态度陡然变了,整日活泼生动的举止现在成了悲凉沉默,每日除上课外,便是独自潜伏在那古庙的小屋中。(p. 912)”不清楚张沁珠是不是仍对伍念秋有想法。

 

真正的男主曹子卿是北大的学生,不仅是“一个很有才干和抱负的青年(p. 914)”,而且是有秘密使命革命志士,有次化装易容摆脱警察追捕去南方,用化名“长空”与张沁珠通信。认识不久,曹子卿苦追张沁珠,但张沁珠不允。与伍分手后的张沁珠有些玩世不恭,与男子交往,但不谈爱情。但在交往中还是慢慢恢复青春活力。张沁珠病了,他细心照料。曹子卿吐血住院时,她又给他些爱情的希望,帮助他康复。张沁珠喜欢热闹但拒绝爱情。“那些专喜谤责人的君子们,说我是个妖女,专门玩手段,把男子们拖到井边,而她自己却逃走了。(p. 965) ”曹子卿很认真,他也有妻子女儿,回家一趟离了婚。“‘神龛不曾打扫干净,如何能希冀神的降临?’不错,这全是我的糊涂,先时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多谢你给了我这个启示。现在神龛已经打扫干净了,我用我一颗赤诚的心,来迎接我所最崇敬的神明。(p. 68)”停妻再娶,古已有之。这种说辞倒是新颖。糟糠之妻是灰尘,清理干净才能迎娶女神。只是张沁珠仍不答应,曹子卿饮酒过度,第二次吐血住院。张沁珠不再矜持,答应了求爱。出院不久,不太清楚是不是与伍念秋发表情书有关,曹子卿第三次吐血住院。这次他要退还她的信件。随后不久就病逝了。临终前留下告别信,还有张大照片,题着“我的生命如火花的光明,如彗星之迅速。”高君宇确实送过石评梅照片,写着相近的诗,“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石评梅将这诗句刻在高君宇的墓碑上。顺便一提,这诗句对石评梅、对庐隐都可谓一语成谶。

 

最后部分渲染了张沁珠受到的刺激,以不同的表现方式。这种激烈的反应多少也可以理解,因为她一直拒绝曹的追求。在第十七章,叙述者素文完成了研究科,准备去南方;随后的叙述者是小说中的“我”露沙,她在张沁珠逝世前两年回到北京。曹子卿刚去世时,张沁珠曾绝食求死。后来又参加葬礼如仪。露沙见到她时,看上去不实际老十岁。她喝酒抽烟,学跳舞,与男生游戏。大受欢迎,连教她跳舞的棕色脸洋人都向她求爱。只是她不谈爱情,最多认“小鲜肉”梁自云为弟弟。张沁珠反省,“我是自找苦吃,我一生都只是这样磨折自己,我自己扮演自己,成功这样一个可怕的形象,这是神秘的主宰,所给我造成的生命的典型!(p. 1022) 在曹子卿去世三年后,患脑膜炎病逝了。真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最后的总结有些煽情,“沁珠呀!你为了一个幻梦的追逐,而伤损一颗诚挚的心,最后你又因忏悔和矛盾的困搅,而摒弃了那另一世界的事业,将生命迅速地结束了,这是千古的遗憾,这是无穷的缺陷哟!(p. 1025)

 

小说标题的“象牙戒指”象征着对人的束缚。故事中为曹子卿在香港所购,送张沁珠一对,“我很爱它的纯白,爱它的坚固,正仿佛一个质朴的隐士,想来你一定也很喜欢它,所以现在敬送给你,愿它能日夜和你的手指相亲呢!(p. 958)”自己也留了一只,逝世时仍带着。张沁珠送素文一只,曹子卿逝世后,也开始带,直到自己病逝。素文感慨,“这件不值什么的小玩具,然而它却曾监禁了一个人的灵魂(p. 865)”。

 

虽然是言情小说,但在开始几章也提到当年的校园生活。有对教师的不满。“什么轮理学,那些道德论我真听腻了,……. 他也太爱请假了。拿着我们的光阴任意糟踏!(p. 876)”“那个教手工的小脚王呢?她虽不告假,可是一样地糟踏我们的时光。(p. 876)”也有学生中的八卦。“但有一部分的同学,她们懒洋洋地坐在绿栏杆上,每人身上披了一条绒线的围巾,晒着太阳,款款地谈着。最近,她们得了一个新题目就是研究‘恋爱’。在她们之中有一位叫常秀卿的同学,新近和一个某大学的教授来往得非常亲密。(p. 889)

 

作者庐隐别名黄英,原名黄淑仪,1898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03年到北京生活。1912年考入女子师范学校,1916年毕业。毕业后被北平公立女子中学聘为体操家政园艺教员,一学期后辞职。1917年应邀到安庆省立安徽女师附小任教,一学期后回到北京。随后被推荐任开封女子师范教员,一学期后暑假再回北京。1919年,以旁听生资格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国文部,一学期后经过考试转为正式学生,在大学期间交往无政府主义作家郭梦良,1922年毕业。到安徽一所中学任教半年。1923年与有夫人的郭梦良在上海举行婚礼,生育一女,1925年郭梦良因胃肠病逝世。送郭灵柩回乡时居住郭家,在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与婆婆不合,带女儿到上海。担任大夏大学的女生指导,并在附中任教。从上海到北京,担任北京市立女子中学校长。翌年辞职,到北京师大附中教书。1928年认识比她小九岁的清华大学学生也是青年诗人李唯建,1930年两人结婚并东渡日本,住在东京郊外。1931年回杭州,生育第二个女儿。半年后到上海,经人介绍进工部局女子中学教书。1934年难产手术在上海大华医院去世。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且在新年读旧书学界小说丛谈之缘起

 

听唱新翻杨柳枝—关于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华夏大学的肇始学界小说丛谈之民国大学

 

开山之作学界小说丛谈之《一日》和《洛绮思的问题》

 

先驱足迹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问题》

 

命题作文学界小说丛谈之《去国》

 

辗转反侧学界小说丛谈之《菤葹

 

遥观当年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赵子曰》

 

边缘体验—学界小说丛谈之《沈从文全集》选

 

校园中的风月案学界小说丛谈之《漩涡》

 

望洋兴叹学界小说丛谈之《棘心

 

文人魅力学界小说丛谈之《冬的空间》

 

如鱼饮水—学界小说丛谈之《莫须有先生传》

 

一段好春藏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英国情人》

 

大学小说丛谈之《南渡记》

 

危城内外学界小说丛谈之《双山》

 

“索隐”的尝试学界小说丛谈之《东藏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围城》

 

大学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学界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象牙塔学界小说丛谈之《杨绛全集(1)

 

老大嫁做商人妇学界小说丛谈之《傲霜花》

 

耄耋说情爱学界小说丛谈之《师姐》

 

树欲静风不止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的大学

 

学府变色学界小说丛谈之《红路》

 

学人入彀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

 

力争上游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

 

微动涟漪学界小说丛谈之《勇往直前》

 

溪云初起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玉骨冰姿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花好月圆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之后》

 

相煎太急学界小说丛谈之《牵牛花》

 

疾风劲草学界小说丛谈之《生命与爱情》

 

风刀霜剑学界小说丛谈之《马兰草》

 

昔日留学生的去留之间大学小说丛谈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天翻地覆学界小说丛谈之《朝云暮雨》

 

学界小说丛谈之《半个月亮,半个太阳》

 

风起云涌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上、下册)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理想主义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大学反思

 

身世浮沉雨打萍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红莲相倚浑如醉学界小说丛谈之《诗人之死》

 

“文革”的大学理念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时代背景

 

大转折前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魂兮归来》

 

工农兵大学生的爱情学界小说丛谈之《起步》

 

师大三年学界小说丛谈之《黄花堆积》

 

由红到紫的工农兵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紫色学历

 

只是当时已惘然学界小说丛谈之《我的大学》

 

昔日娇子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拨乱反正学界小说丛谈之1977-1989年的大学

 

英语教授的求学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

 

英语教授的工作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第二部)

 

回首向来萧瑟处学界小说丛谈之《人啊,人!》

 

时代伤痕的想象学界小说丛谈之《何直教授》

 

二十年后的同学相会学界小说丛谈之《土壤》

 

坎坷学者路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探索美的人

 

解开谜团学界小说丛谈之《女大学生》

 

与魔鬼交易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晕眩》

 

一地鸡毛的学界学界小说丛谈之《无爱的情歌》

 

梧桐应恨夜来霜学界小说丛谈之《空中的足音》

 

拨乱反正中的大学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蓝眼睛·黑眼睛》

 

英语青椒初入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真》

 

浮事新人换旧人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城》

 

满园春色关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恋》

 

思而不行的大学老师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侏儒》

 

情欲激荡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第十一诫》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从希望到惶恐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部分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大学小说丛谈之《海之角》

 

困穷宁有此—学界小说丛谈之《表弟》

 

菲菲物竞华—学界小说丛谈之《承担:六〇后大学生》

 

雅俗熙熙物态妍学界小说丛谈之《苏黎红小姐》

 

惊雁失行风翦翦学界小说丛谈外篇之《绫罗

 

欲望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欲望的旗帜

 

何人可觅安心法—学界小说丛谈之《脑裂》

 

沧海桑田—学界小说丛谈之《裸体问题》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平生正被儒冠误学界小说丛谈之《暗示》(学界故事部分)

 

教授的“为”与“争”大学小说丛谈之《

 

一师两生三人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心界》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心界》

 

推枕黄粱犹未熟—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梦》

 

夕阳残照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楼》

 

冶金教授的似水流年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罗恒》

 

大学的历史转折—大学小说丛谈之《感受四季》

 

情似雨馀黏地絮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赵孟)

 

黑色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故事》

 

言不尽意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青青园中葵学界小说丛谈之《毕业生》

 

从新闻到漩涡—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之后

 

校园内外的几幅速写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逸事

 

才女的冷傲—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女生》

 

天才的误区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男生》

 

教学型高校流水账—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大学女教师的手记》

 

青春作伴学界小说丛谈之校园言情小说

 

隔离—学界小说丛谈之《爱你两周半》

 

教授的硬功夫和软实力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教授(修订版)

 

学者的素质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先生》

 

满纸荒唐言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出家》

 

无端却被秋风误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塔下

 

花自飘零水自流学界小说丛谈之《郑袖的梨园》

 

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独在异乡为异客—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会当车载金钱去—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墙角数枝梅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女博士》

 

求荣争宠任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鱼肠剑》

 

江山有恨销人骨学界小说丛谈之《梨园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步步寻花到杏坛—学界小说丛谈之《弦歌》

 

可怜光彩生门户学界小说丛谈之《打金枝》

 

无边落木萧萧下学界小说丛谈之《子在川上》

 

一场春梦日西斜—学界小说丛谈之《应物兄(上,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学界小说丛谈之《上邪》

 

何谓大学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大学理想的幻灭历程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无用”学科的危机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洛奇的教授小说

 

海外学子的艰难处境大学小说丛谈之《考验》

 

北美版的儒林情史大学小说丛谈之《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失聪教授生活片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248318.html

上一篇:徐家汇公园冬色新拍
下一篇:泰山雾中
收藏 IP: 101.87.45.*|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