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女生·妇人》是中篇小说《海滨故人》的改写和续写,由蒋丽萍根据程俊英四万多字的回忆录初稿完成。最初的标题是《落英缤纷—“五四”四女性肖像》,上部发表于《小说界》1991年第四期,下部部分内容(十余万字)发表于《小说界》1994年第三期。1995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附注“1992年9月21日一稿”“1993年1月6日二稿”和“1994年7月5日三稿”。2008年收入“白玉兰文学丛书”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本文引用的是该版。故事从1920年开始,结束于1945年。主要人物都有非常清晰的现实原型。《海滨故人》中就出现《女生·妇人》中仍是女主角“四公子”露沙、宗莹、云青和玲玉的原型分别是庐隐、程俊英、王世瑛和陈定秀。庐隐最初定亲的表亲天鸿、初婚的丈夫梓青和再婚的丈夫黎寄尘的原型分别是林鸿俊、郭梦良和李唯建。宗莹的丈夫师旭的原型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奠基人张耀翔。云青中意的情人赵蔚然原型是著名文人和收藏家郑振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所嫁丈夫常君默的原型是末代翰林、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张君励(他的妹妹是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玲玉的丈夫剑卿的原型是孔雀电影公司创始人之一程树仁。《女生·妇人》中也增加了人物,有些原型比较明显。上部出场的“四公子”同班同学冯兰菊的原型是冯沅君,提到的小说《旅途》其实是收入《菤葹》的《旅行》,旅行的伴侣后来求爱不成自杀的王槐青就是病故的王品青;她在下半部没有出场,不然就有《春痕》开始的快乐婚姻了。下部出场的体育专修科同学微音的原型是石评梅,也是庐隐小说《象牙戒指》中的女主人公张沁珠原型。女师大国文系同学和期刊主编韩素晶的原型是《蔷薇周刊》主编陆晶清。帮助露莎在上海求职的好朋友复旦教授瞿菊园原型为刘大杰。
《女生·妇人》的上部《女生》其实是《海滨故人》的改写,为几位女主人公的求学时代后期,1920年到1922年。虽然女主人公仍然是“四公子” 露沙、宗莹、云青和玲玉,基本的故事框架保持不变,但叙述视角由露沙转为宗莹。宗莹的叙述更有条理,而且《女生》的篇幅远大于《海滨故人》,因此前者也可以认为是后者的补充。除了补充“四公子”与各种男方交往的细节外,最主要的是交待了露莎已经在读大学前冲破家庭阻力与表哥天鸿订婚,但后来与那个工科男没有共同语言,在认识梓青后单方面解除婚约。补充了故事的背景,如实名出现的李大钊、胡适等教授的演讲等。也增加些细节。如著名的胡适贴的条子“闲谈者不得超过五分钟”,还有口头的补充,“女学生不在此例!(p. 6)”作为时代背景的一部分,也增加了些较为次要的人物和故事,如果同学冯兰菊的恋人王槐青自杀。此外,《海滨故人》开始的在海滨的聚会,其实是在“四君子”即将毕业,《女生》的结尾处。而《海滨故人》结尾的重访海滨则是虚构。
《女生·妇人》的下部《妇人》是《海滨故人》的续写。许多当年鼓吹争取“婚姻自由”的小说,到结婚就结束了。《妇人》写了“四公子”的婚后生活,从1922年到1945年。露莎虽然不再是叙述者,但经历最丰富,仍是女主人公。她与已有妻子的梓青结婚,正式名义是梓青过继给叔叔后叔叔的儿媳,梓青的原配就是父亲的儿媳。但回到老家后不仅受到家族的敌视,而且梓青的维护不够有力,他不仅与原配同房,而且后来与露莎行房时嫌她不如原配柔软。她们生了女儿后,梓青病逝。露莎送梓青骨灰回乡后,在福建的鼓岭中学教书,月薪五十元。一学期后,带着女儿到上海大夏大学附中当学监,月薪六十元并提供宿舍。被学生蔑视,又到北京编写平民识字课本。在北京时,拒绝了送她回福建的梓青同事沈中的追求,他是家里独生子人又年轻,后来娶了官宦人家的漂亮小姐,师范专科毕业的幼稚园音乐美术教师范玫烟。病后辞去课本编辑,到北京女一中当校长。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读学生也算年轻诗人黎寄尘热切地追求露莎,两人结婚。婚后先到日本游学,钱用得差不多回到上海。露莎要养一家三四口(有与梓青生的女儿,又有与黎寄尘的女儿),忙于写作煮字疗饥,让黎寄尘有些失落。“过去从来没料到,娶个女作家做妻子,看得最多的倒是她那块毫无表情的背影。(p. 345)”他不仅无所事事,而且也无意于创作,还跟邻居的舞女魏莉娜上床。露莎又托复旦瞿菊园教授帮她找个工部局女中教国文的职位,月薪一百五十元。露莎帮黎寄尘找到个在书局翻译的职位,但很快因为战争书局关门。两个孩子已经让他们难以应付,黎寄尘仍坚持再要孩子,露莎死于难产。
关于主人公露莎性格,小说中也多有分析,多是借其他人物之口。宗莹评露莎“你总是放弃了现成拥有的一切,非要去争取那不能到手的东西不可。你天生是个感情领域里的革命家。(p. 107)”“她本是一个极有锐气的青年,可惜,在她身上,似乎缺少一种深思熟虑的沉着,这原本是一对此张彼消的矛盾,充分展示了命运的残酷。(p. 137)”师旭和宗莹议论,“她这个人,头脑里有两个敏感区,一个是兼济天下的壮心,一个是个人的情感,动着那一个,都会使她比常人更投入了全部心思。(p. 391)”“在感情方面,她总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她过于一厢情愿……(p. 391)”“她常常为自己的感情所迷惑,而看不清对方(p. 391)” 云青预料到她第一次婚姻的艰难。“梓青这个人的内心深处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有一种随遇而安的苟且,但他又是不甘心安于现状的。这样的人,其实很难相处的。(p. 180)”而对于再婚的丈夫,宗莹初次见面就发现,“这个男人身上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欲望,这欲望带着一股孩子气的贪婪,同时又有一个成熟男人的浓烈(p. 410)”更糟的是,“他自恃甚高,却其实资质平平。(p. 393)”,而且基本上没有日常生活能力。宗莹判断,“这样的小男人,往往会始乱终弃,顶起码,会倚小卖小,不负责任,只顾自己浪漫,把生活的重担推给别人。(p. 318)”总之,露莎两次热烈的恋爱,其实没有得到较为持久的幸福。当然,这些只是对小说中人物的分析,这是小说比回忆录便于处理之处。
宗莹是生活和事业都成功的女性。自身条件好,才貌双全,家世好,父母也宠爱,能让她自己择偶。读大学时,有在师大兼课的北大教授师旭追求。虽然开始时师旭那种多少有些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方式给宗莹些困扰,但很快就掌握了主动。在接受求婚时与师旭“约法三章”为条件,“一是决不当官,二是决不参加任何党派,三是终身隐于教育,服务于教育。(p. 133)”因为宗莹自己早有打算,“不管世事如何,我们自己总要有一定之规,方不致于随波逐流。我是抱定宗旨,只以教育为终身职责。(p. 123)”这样,“这一对情侣又成了志同道合的同志。(p. 134)”毕业后,宗莹留校编辑校刊,还兼了附中的国文课。结婚不久,虽然大病一场,几乎瘫痪,也算有惊无险。然后随丈夫离开北京,在上海的暨南大学和南京的任教。在母亲病故后,宗莹也离开北京到暨南大学任教,后来也在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就是在大夏大学原址由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合并而成)兼课。虽然在日军进攻上海战火中生活困窘,儿子病故,仍然算过着幸福的生活。其中的原因,除了自身条件好之外,最主要的可能是有主见。将分手时,“四君子”的其他人就认识到,“在她们一群中,宗莹是个外柔内刚的人,她一旦认准了什么事,一般都会坚持下去的。(p. 123)”多年后,云青仍说,“当初我们几个人中间,你是顶有主见的一个,一点点也不肯委屈自己的。(p. 311)”露莎也说,“她是我们四个人中最有主见的,最不能委屈自己的。和她相比,我们对待生活简直太轻率了。(p. 415)”宗莹的丈夫师旭是心理学教授,这样分析,“你内心坚强,却不以强示人;你渴求爱护却又不盲目;你有很好的学识,但你从不以才女自居;你平日为人热情,但又自律甚严,故而言谈举止俱有度……莹,你是个心智强健的女人,你懂得一种根本的道理,所以,你总是能把握住自己。(p. 226)”因此,“我们的关系不光是夫妻,还是情人。若光是夫妻,那会流于责任和习惯,双方都会对对方麻木起来。只有情人,才会在对方身上找出激动心魄的优点来,从而使感情经常处于一种推陈出新的状况。(p. 226)”当然,这未免没有恭维娇妻的成分。顺便一提,师旭见识比较通达。如探索心理疾病起源。“大凡某种机能愈使用,这种机能愈易混乱,某种情绪愈发达,属于这种情绪的疾病也愈易发生。忠、孝是古人最提倡、最发达的情绪,所以由此引出的变态也特别多。今人最发达的情绪是性爱,所以由性爱所产生的心理疾病也特别多。(p. 131)”
“四君子”中的云青和玲玉,婚姻都不如意。云青因为父母的反对拒绝了自己中意的赵蔚然。她毕业不久父亲荣归故乡任教育厅厅长,她也随行,以后在家照顾弟妹等。后来到上海任教。由露莎和梓青介绍,嫁给出身世家的德国海归常君默。常君默有钱,送云青的弟弟等出国留学。她也辞去教职,后来随丈夫到北京。生活优渥,住着过去的王爷府,但并不快乐。与丈夫没有爱情,特别是前男友蔚然愈发出众,让她黯然伤神。丈夫对她也不是很挂怀,并没有绯闻,只是忙于事业。迁往四川时,遇到泥石流去世,小说在宗莹收到通知她去世的信后结束。玲玉的命运更为凄惨。在《海滨故人》就出场的美国海归剑卿并非是佳配,两人性格不合。宗莹很后悔介绍。“叔叔平时为人豪放,但,有时也因此任性,难以顾及他人。(p. 174)”师旭推测,“玲玉是个敏感而娇弱的女子,非要十分温柔体贴她才行。或许你叔叔过于强悍(p. 174)”露莎则认为,“玲玉怕是过于自爱了,不能给剑卿以情欲上的满足。(p. 223)”“男女之间,贵在两情相悦。玲玉始终不明白这个道理,结果,弄得自己毫无乐趣可言,剑卿是男人,自然不会不替自己找乐。(p. 317)”本来剑卿的资本是玲玉家提供,她可以很强势。剑卿有了外室,战火中公司破产,在外面养不起外室,就到家里同住,后来死于难产。剑卿离家出走,遗弃了玲玉及其孩子。后来玲玉癌症去世。顺便一提,这两个人物,其实与原型有些差别。云青的原型是1945年去世,但不是死于泥石流,而是难产;与丈夫的感情,外人也难知其详。玲玉的原型,丈夫确有外室,但离家出走是在49年去了台湾,癌症去世则是在1952年。
小说的上部《女生》主要在北京,与《海滨故人》一样。下部《妇人》在上海更多。几位上海市井社会中的女性登场,与“四君子”这些总体上算上层家庭出身的知识女性不同。玲玉丈夫剑卿的外室柳蝶依,出身小公务员家庭,以职业女性走上社会,终于以色相事人。她把剑卿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玲玉的弟弟都认为姐夫与她在一起更合适。这样,住在一起时,她有挑战“正室”的勇气和资本。露莎为减轻经济压力,把三楼借给为他出书的南国书局老板养年轻15岁的情人何玉莓。她也是知识女性,先上教会学校,又读女高师。她也知道自己要什么,通达人情世故,宜其室家。露莎觉得她是低配版的宗莹,“她们两人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即所谓的外柔内刚。只不过,宗莹不像她这么精于计算小处,而她,也无有宗莹的远大志向。但,无论如何,何玉莓是一个有头脑的人。(p. 366)”何玉莓对男人的认识比露莎深刻,“男人,是要不断有生活的压力上去,他们才会对生活诚惶诚恐的。你若一味迁就,他们反而会自我放纵,得寸进尺,无自知之明。(p. 366)”还有露莎的邻居,舞女魏莉娜,风情万种而且手段老练,露莎的小丈夫寄尘很快就拜倒在石榴裙下,而且完全不是对手。如魏莉娜说他,“上海滩上像你这样的男人多的是,我看都看够了。(p. 354)”
小说的重要主题是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知识女性的出路。宗莹不赞成完全回归家庭。“我们现在要读书做学问,将来要服务社会,若是这样落入婚姻家庭的巢穴,哪里还谈得上别的呢?我们辛辛苦苦冲出家庭到学堂求学,弄到后来,不过嫁人为妻,那还不如在家中读《女四书》,学学女红,也省得这番折腾了。(p. 45)”露莎的对策是“狡兔三窟的方法未尝不可行。……既当作家又教书,也要做贤妻良母。(p. 45)”后来宗莹发现,“这样的口号听上去很完美,却是让女性背负更沉重的负担,这是不亲身体会所不知道的。(p. 409)”确实,那本质上是全攻全守的打法,非常消耗体力。似乎不用亲身体会也知道。从小说看,女性的出路其实还是要嫁对人,只是这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对女子来说,嫁个什么样的丈夫,几乎就决定了她会有什么样的生活,这样举足轻重的事情,却是在事先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决定的,这事儿其实太轻率了。(p. 174)”
顺便一提,小说还说明了作家创作的小说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露莎婚后有些失落。“她简直不敢回忆恋爱时的光景,那种心心相印的融洽彷佛只是在梦中一般。带着这种惆怅、怨恨却又暗暗祈祷求好转的心情,她写了一部篇名叫《昨日琴弦》的短篇小说,写一个已婚女子在怀念过去的时光,面对判若两人的丈夫和琐碎庸俗的生活,这个女子反反复复吟叹‘昨日的琴弦已经绷断,今日的生活便是一个无歌的世界了……’写完这篇,意犹未尽,又写篇《彩虹》,说的是一个女子,婚后发现丈夫爱她并不如先前那么至情至性,心中抑郁,不久便病倒了。(p. 169)”她两段婚姻之间,还有位家世清白的追求者,被拒绝后另娶读过师范专刊的官宦人家小姐。“露莎将这一段经历写进她的一部中篇小说,题目叫《无处话凄凉》。(p. 251)”云青与前男友的故事,“露莎后来据此写了一部小说,题为《憔悴西风》,里头的男女主人公就是云青和蔚然,只是在结尾时,男主人公得肺病死了。(p. 76)”还有位早期女留学生的经历,曹女士的故事“直到许多年以后,露莎才把这个故事写成了小说,小说用了这么一个题目:《寂寞庭院花正红》。(p. 109)”这些小说标题都是假托的,我不熟悉庐隐的作品,因此看不出真正的标题。
蒋丽萍,1954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70年中学毕业,1971年到崇明农场务农。1978年入上海第四师范学校学习俄语。1980年至1981年在吴淞中学任教师。1982年至1989年在《新民晚报》任新闻记者,并在上海和杭州应邀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1989起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2010年去世。程俊英,1901年出生于福建福州。1917年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后改名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1922年毕业。1928年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1944年在大夏大学沪校(大夏大学迁往贵阳)兼任中文系教授,不久后兼任中文系主任。1951年参与华东师范大学筹建,1956年首次评定职称定为教授。1960年担任中文系副主任。1973年被系工宣队要求退休。1978年复职并招收研究生。1986年退休并返聘。1993年去世。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下):心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0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