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以篇幅论堪称巨著。全书154万多字,三卷本共两千一百多页。该书的突出特性是资料性强,据该书介绍(我没有数),分章节论述的作家有110余人,涉及作家600余人,涉及作品2000种。可以认为展现现代小说的全貌,至少从特定角度展示。该书虽然不断重印,但初版是在1986年。总体上仍然是传统的现代文学史,特征是以所谓“鲁郭茅、巴老曹”为主线。
阅读时作些笔记,主要是供自己检索和阅读学界小说时参考。该书作家似乎分成四层次,最高的是专章论述,只有“鲁郭茅、巴老曹”的鲁茅巴老四位,毕竟郭和曹不以小说见长。其次是专节论述,有近五十位。还有些是分节论述,也有近五十位。其余的作家只是提到。我的笔记主要记录些比较广义的学界小说,包括并非发生在学界的学人故事。所谓学人,只是读过大学的人,并不是狭义的学界小说中往往都是博士。
第一卷分八章。首章是“五四”之前的小说理论和创作及其社会思潮,属于现代小说史的史前时代。第二章是“五四”运动以降现代小说的开端。第三章专论鲁迅。这三章很少有没有读过的学界小说,没有记笔记。第四章是现代小说开创阶段的几位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大多看过,只是简略记录。第五章是以文学研究会代表的人生派。第六章是乡土写实派。最后两章是创造社代表的浪漫抒情派,由郁达夫、郭沫若所开创。笔记主要是后四章。
女作家群讲了七位作家。冰心和庐隐各有专节。过去说过冰心的短篇小说集《去国》。庐隐的说过中短篇结集《海滨故人》和长篇《象牙戒指》,还有长篇《女人的心》以及一些短篇可能要谈谈。还有一节讲了冯沅君、凌叔华和苏雪林。冯沅君的两部书《菤葹》和《春痕》都谈过。凌叔华的小说似乎与学界无关,丛谈中没有涉及,不过她是小说《英国情人》中的女主角原型。苏雪林的自传体长篇《棘心》说过,或许短篇小说结集《绿天》也可以看。还提到了陈衡哲和石评梅。前者的小说谈过《一日》和《洛绮思的问题》。该书认为《一日》不能算新文学第一篇小说,因为发表时对国内新文学运动没有影响。问题是第一篇小说一定要有影响才算吗?程俊英和蒋丽萍的长篇小说《女生·妇人》,其中女一号(女二号原型是程俊英自己)原型是庐隐,两位相对次要(就是女五号之后)的角色原型是冯沅君和石评梅,也许还有苏雪林,但我没有看出来。
人生派一章专节说了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和王任叔。叶绍钧的长篇《倪焕之》“全书凡三十章,十七万言,连载于1928年《教育杂志》二十卷一至十二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8月印行。小说以小学教员倪焕之在人生道路上的摸索为主线,眉目清晰地勾勒出自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再到‘五卅’运动和大革命失败这十余年间社会状况和时代思潮的变迁,并在这个广阔的背景下,展示了教育界形形色色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着重捕捉了以倪焕之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由企图以教育改造社会,到接受组织民众以转移社会的观念这个相当完整的心灵历程。(p. 319)”我有该书的英译本,但还没有看。叶绍钧还有些写学界的短篇小说。如“《搭班子》写一个小学校长想改革学校积弊,着手解聘一批教员,但是穷教员登门恳求留用,县议员和教育局长硬塞私人,使他重新搭班子的方案成为泡影。(p. 331)”还有该书没有提到的《英文教授》。王统照的“长篇小说《一叶》上、下篇共九万言,商务印书馆1922年10月初步,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它是我国现代文学最早的长篇之一。主人公天根出身旧族,……他入京读大学,寓于舅表家,性情忧郁,复受外国哲学博士关于悲观主义和命定论的讲演的感染,对人生深感凄惶和苦闷。(p. 340)” 另一部“长篇小说《春花》,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初版。……它描写‘五四’运动退潮期北方省城坚石……等一群青年学生的分化浮沉。(p. 353)” 许地山短篇小说“《三博士》讽刺当时留学生界那种冒虚名、无实学的风气。他们在国外做的是《麻雀牌与中国文化》、《油炸脍与烧饼底成分》等等生吞活剥、不伦不类的 博士论文,回国后便追女人、拉裙带、钻狗洞,博士帽下原是一个德才俱劣的皮囊。(p. 377)”该小说收入《危巢坠简》(商务印书馆,1947)。王任叔“《某夫人》(武汉日报社1935年版),以一个倔强的知识女性的追求和幻灭,展示大革命前后的社会政治风云。(p. 401)” 该章还提到郑振铎,“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上海远东图书公司1928年初版,收小说十四篇;开明书店1929年版增补二篇),多写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情趣和悲苦,记录了动荡时世中小人物投食无门、漂泊无依和旧家庭的破落。(p. 302)”他是前述《海滨故人》和《女生·妇人》中女三号前男友的原型。
乡土写实派的学人小说比较少。专节有王鲁彦,他收入《小小的心》的短篇“《他们恋爱了》写师生之恋,是含有鲁彦本人的某些经历和感受的。(p. 437)”专节还有废名,已经说过他的《莫须有先生传》,还准备说《莫须有现实坐飞机以后》和一些短篇,如该书提到的《李教授》,还有没提过的《张先生与张太太》和《文学者》等。分节介绍的作家中也有些学人小说。许钦文中篇小说《西湖之月》“主人公方子英是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到……中西医务学校教英文,每天过着单调、无聊而又经济贫困的生活。(p. 466)”另一中篇小说《赵先生底烦恼》(北新书局1926年12月初版,副题“描写三角恋爱的日记”)“描写赵先生的妻子与他的学生恋爱,她实行一种‘丈夫是丈夫,恋人是恋人’的生活原则。(p. 468)” 黎锦明“第一篇小说《侥幸》载于1924年12月4至10日《晨报副刊》。它描写十三岁的亢夫考上北京的图画专科学校图案科,因教员保守、腐败和教程死板、枯燥,天才被压抑,生病返籍了。(p. 489)”“成名作《四季》,刊于1925年3月《小说月报》第十六卷第三期。它按冬、春、夏、秋四季时序,描写一个学生青年由漠视恋爱,到初恋、热恋,终至失恋而发疯的心理过程。(p. 489)”《社交问题》“写一个清贫的知识青年和一个女学生相好三年,却被一个交际场上的好手,以一顿西餐、一次麻将牌和一番甜言蜜语,便轻而易举地夺走了他的爱人。(p. 490)”“《献身者》正文是二十七封书信。朱鼎生博士通过热烈追求,和王璋君订了婚。当他在北京西山租好共度蜜月的雅舍后,王璋君却通知他,她早已同张博士有婚约,经过反复选择,只好与朱毁约了。(p. 490)”此外,“抗战期间,许杰写了《诱惑》。主人公李末青身为大学教授,生活穷困潦倒。(p. 504)”“《梦的埋葬》是作家的心灵自传。(p. 504)”“在现实主义底色上,闪烁更为耀眼的理想主义火花的,是《一个人的铸炼》。它探索‘知识分子灵魂的受难和他的出路’(p. 504)”。
浪漫抒情派分两章,前一章三节分别是郁达夫、郭沫若和张资平。郁达夫的早期代表作《沉沦》已经说过。郭沫若“缠绵悱恻的书信体小说《喀尔美萝姑娘》,追求‘欲灭不灭的幻美’。一个留学日本的工科学生,痴恋日本街头卖糖食的姑娘。他理智上尊重贤惠的妻子,感情上却倾心于街边的美人。幻美的追求热切得变态,他为此可以抛开贤妻娇儿,荒废学业和职业。(p. 568)”“以带自述传性质的《漂流三部曲》和《行路难》为代表,记录了一个急进民主主义者兼穷困诗人的行状和心声,满腔悲愤以汪洋恣肆的文笔尽情倾吐,似烈日,如巨风,章法松散,元气淋漓。(p. 569)”张资平“《冲积期化石》(上海泰东书局1922年2月初版)为现代文学最早的长篇。……小说带自传性,卷首题词标明是献给作者的亡父的。它对辛亥革命前后教育界、政治界和家庭制度的弊端有所针砭,对贫苦学生的求学生活深表同情,带有一定的民主倾向。(p. 581)”“《飞絮》(上海现代书局1926年版)是一幕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反对自由恋爱的刘教授把女儿刘琇霞赔给有洋博士头衔的吕广君,但琇霞热恋文学青年吴梅,对这爱情始终不能忘怀。婚爱相逆,遂使苦情不绝,悲剧迭至。(p. 584)”
浪漫抒情派的后一章都是分节讨论的作家。“陶晶孙的处女作和代表作《木犀》……描写一个大学生在初秋的古庙之旁,偶闻木犀花的香潮,感到其中有他热烈欲燃的欢爱存在。从而回想起他初中时,与一个秀美聪明的女教师,由接近、亲昵到奇特的恋爱所体会到的温馨与甜蜜。(p. 596)”“自叙传小说于《音乐会小曲》和《浓雾》二集,约占半数以上。(p. 597)” 倪贻德“小说不多,收在《玄武湖之秋》和《东海之滨》的短篇小说共十三篇另有一卷中篇《残夜》。(p. 609)”“他笔下的人物为上司所怠慢,受经济的压迫,遭世人的讥评,没有温饱和安定之时,往往诵古人哀感的诗词以抒怀,思正直的古人以寄志,梦寻中国式的家庭温暖以求安慰。(p. 611)” 王以仁“《孤雁》是他的代表作,是由六封可以独立成章的书信连贯而成的中篇。全书以孤雁一般的凄苦潇清的哀音,抒写一个知识青年(作者的化身)的教员位置被人侵夺,流浪沪杭,备尝困苦,返回故乡,又饱受冷眼,精神因之变态,沉溺在赌博和酒精之中,终至染疾而死。(p. 627)” 腾固“《葬礼》描写一个大学教员,因学校受军阀战争影响而欠薪,负债累累。(p. 635)”“自叙传性质的中篇《银杏之果》……描写书香人家的子弟秦舟,与H小姐恋爱,但嫡母以为两人辈分不合,破坏了他们的婚事。他求学上海,又与对楼的Y小姐一见钟情,但Y早已为父母订婚于一个房产主家庭。她因家庭生活不如意,与秦舟同居,又受世俗舆论中伤。秦舟唯有带着内心的创伤,只身赴日本留学。(p. 637)” 刘大杰“大学读书时代的小说,包括《黄鹤楼头》和《渺茫的西南风》两个集子,多是带自叙传性质的主观抒情作品,记录‘生命途中的创伤’,宣泄个人内心的苦闷。(p. 649)”刘大杰《女生·妇人》中一位教授的原型。顺便一提,在刘大杰分节,提到胡云翼早期小说集《西泠桥畔》和《爱与愁》。我查了一下,还有《结婚之后》。其中有些小说反映了大学生活。刘大杰以研究文学史闻名,而胡云翼也是古典文学特别是宋词的专家。
最后简单说说阅读时的感受。没有看出什么独到精辟的见解(也许有,只是没有看到),因此没有特别的启发。但内容还算详实,作家和作品的简介有信息量,可以增加些知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