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然草》向往已久。周作人很推重作者兼好法师,并称该书是日本南北朝时代(1332-1392)的代表性文学作品,也是读者最多的古典作品之一。见到徐建雄的译本(三秦出版社,2020)就买了本,书中还有近现代版画大家川濑巴水的16幅版画,颇有禅意。
《徒然草》包括二百四十三则随笔。作者是法师,自然有传道弘法的成分,但有更多的世俗智慧和情趣。既揭无常之相,也解寻常之惑。最基本的思想,在我看来,颇类似于《旧约·传道书》,主张世事无常。“为万事难料的身后之事而劳神费心,是多么的虚妄无谓啊。(二十五p. 44)”“人心善变,如同清风尚未吹尽便已褪色的花朵一般。(二十六p. 45)”“凡事都不可指望。愚蠢之人总想指望些什么,所以免不了怨恨与愤懑。(二百一十一p. 307)”
既然世事无常,修道须趁早,行乐要及时。不仅没有颓唐厌世,反而常有种兴致勃发的风流隽永,颇有些《世说新语》的意韵。但比《世说新语》更虚无多疑。作者的思想似乎也源于华夏,特别是道家。“孤灯夜读,与古人为友,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慰藉心灵的呢?所读的书,可以是意味深长的《文献》各卷、《白氏文集》,乃至《老子》之言、《南华》诸篇。也可以是本国的博学之士的著作。古典作品中,意趣盎然者颇多。(十三p. 21)”当然,作者的功力,读书之外,还有行路。在作者看来,“无论去那里,只要出门旅行,就会有豁然之感。……出门在外,我们会敏锐地关注所有的事物。……有本事的人会显得比平时更有本事;长得好看的人会比平时更好看。(十五p. 25)”
周作人推重《徒然草》时强调其趣味性。对趣味的体会往往因人而异。我只引段我觉得很有趣味的轶事。第四十五则(p. 71)说,有位僧官(是级别最高的僧正),其僧房里有棵大朴树,就被人们称为“朴树僧正”。他不喜欢这个称呼,就把朴树砍了,只剩个树桩。他又被人们称为“树桩僧正”,他更不高兴,就让人把树桩也刨掉了,成个大坑。人们称他为“树坑僧正”。还有些风花雪月的感怀文字,妙处更是不可言传。以下摘录些反映世俗智慧的内容。
作者强调“中庸之道”,从反面着手,留有余地。“造房子,就该在看似无用的地方下功夫,这样的话,不仅看着妙趣横生,也能平添诸般实用。(五十五p. 86)”“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得满满当当,其实不见得是什么好事。留一个未完成的‘小尾巴’,有时候会更加有趣。(八十二p. 125)”“万事做到了极致,也就离衰败不远了。(八十三p. 126)”“别老想着胜。应该想怎么才能不败。看出了哪一手是败着,就不使这一手。要遵从缓败的原则,即便只比对方缓败一目,也就行了。(一百一十六p. 164)”“参拜神社、庙宇,都以在常人不去的日子前往为宜。夜间参拜,更好。(一百九十二p. 284)”
作者很推崇“专业化”,强调专精的重要性。“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还需要内行指点的。(五十二p. 81)”“各行各业顶尖高手的事迹,常会被外行人吹得神乎其技。但内行人是根本不信的。因为他们知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而这二者之间又往往是大相径庭的。(七十三p. 112)”“即便是闻名天下的高手,一开始也都有些差评,有些严重缺陷的。但是由于他们都能恪守正道,不任性胡为,最后终成世所公认的权威,成为万人之师。这个道理在各行各业也都适用。(一百五十p. 227)”“真正精于某行的人,往往十分清楚自己的不足,所以绝不会自满,更不会自夸了。(一百六十七p. 248)”“所有行业的专家,即使是技艺尚不精熟之人,也要比高明的外行更胜一筹。…..愚钝之人,只要专心致志,就能成功。而灵巧之人看似挥洒自如,定会招致失败。(一百八十七p. 275)” “‘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这是一种人生智慧,也即人要有自知之明,不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明明年老体衰,偏要用力逞强,则难免一病不起。(一百三十一p. 195)”(引文中的引文出自《礼记·曲礼》)
作者不仅如前所述,师法老庄,也认同孔子的好古呐言。“凡事总是古代的才令人向往,叫人留恋。当今的种种事物,只会一味地流于庸俗、粗鄙。(二十二p. 37)”“静心想来,唯有怀旧之情,是最为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二十九p. 49)”“只要对自己所不懂的东西夸夸其谈,都会叫人在一旁听着既觉得难受,又为他感到难过。(五十七p. 89)”“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要现出自己十分精通的样子来。有修养的人,即便心里明白也不会得意洋洋地夸夸其谈的。……即便是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言语也应该慎重。人家没向你请教,你就不要主动发表了。(七十九p. 120)”“凡事都要标新立异,故作高深,是没教养之人必常干的事情。(一百一十六p. 173)”“有些老人洋洋得意地说些不懂装懂的话,别人心里不以为然,却碍着他年事已高不好意思当面反驳,真是情何以堪啊。(一百六十八p. 249)”“与其迎合他人而故作风趣,还不如实实在在、平淡无味呢。(二百三十一p. 337)”“要想万事无过,最好的做法就是坦诚待人,恭敬少言。……所有的过错,都源自世故圆滑、高人一等、无所不能的做派和瞧不起别人的嘴脸。(二百三十三p. 339)”
作者甚至也发挥了孔子女子难养的说法。“女人的本性,仅是乖僻、执拗而已。她们偏执于人我之相,沉溺于万般贪欲,不明事理,巧言令色,水性杨花。问到一些无关紧要的的小事,她们会默不作声,故作深沉。而一些耸人听闻的奇谈怪论,没人问也会主动传扬。她们善于故弄玄虚,貌似心思缜密,似乎比男人更聪明。却不知道很快就会露出破绽,原形毕露。总之,女人即虚伪,又愚蠢。因此,所谓男人要迎合女人心思的做法,实在是可悲可叹的。既然如此,男人又何必要在意女人的看法呢?如果这世上真有所谓聪明的女人,则定然是毫无魅力,令人兴味索然的。男人只有在色欲迷心而讨好女人时,才会觉得女人是既优雅又可爱的。(一百零七p. 159)”毕竟作者是出家人,虽然传说有红粉知己,与女子打交道的经历有限,或许难免以偏概全。就我的个人感受而言,不同年龄的女性,都有聪明、优雅、可爱以及兼而有之者。这也说明经历的重要性,“绝知此事要躬行”。
周作人一直强调的“道义之事功化”,在书中也有类似倾向。“哪怕并非真心诚意,只要能努力效仿贤人,也就能被称作贤人了。(八十五p. 128)”“凡是为难别人、强迫别人的事情都应该加以节制。(一百二十九p. 191)”“凡事不与人争,能做到曲己从人,先人后己,就是善之善者。(一百三十p. 193)”
还有些话也是道破世情人心。摘录如下:
“被名利所役使,不得片刻清净闲暇,一辈子困苦劳累,实在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三十八p. 60)”
“从别人那里听来,或自学而来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智慧,正所谓‘可不可为一贯’。(三十八p. 61)”(引文中的引文出自《庄子·德充符》)
“好好的赏心乐事,非要故弄玄虚,那就定然会弄巧成拙,败兴而归。(五十四p. 85)”
“世上的谎言很多。但是,只要看得平常,见怪不怪,也就无甚大碍了。一般而言,在下层民众中所流传的奇闻轶事,往往都是耸人听闻的。而正人君子则不语怪力乱神。(七十三p. 113)”
“有些人会因为单身独处,无事可做而寂寞难耐,我真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我倒觉得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才是最佳的状态。因为丝毫也不受外界的干扰啊。(七十五p. 115)”
“人们往往会喜欢一些与自己的身份相距较远的事情。(八十p. 121)”
“重做一遍依旧没用的事情,就不必重做了。(一百二十七p. 188)”
“人生在世,要想过得顺风顺水,首先要学会把握时机。……必须懂得凡事见机而行的道理。(一百五十五p. 232)”
虽然只是较为匆忙地通读一遍,开始于飞机上。感觉还是很不错,读起来很开心,不管有没有收获。以后或许再重读。在重读该书之前,还是先重读《枕草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