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转眼快到三年,目前仍然是错综复杂。上海相对平稳。常态化管控主要体现在核酸检测。因此“疫时记事”其实没有什么可写,有“核酸检测”就足矣。最大的变化是出差减少。从我这边的情况看,既不是我不愿意参加,也不算单位不允许,主要是许多会议推迟或改线上。八月的《惶恐之旅》和《能走尽走》两次开会后,再也没有会议。《惶恐之旅》所到城市,走后不久疫情便严重,现在才解封。有个很小规模的会,还是决定线下召开,此前已经推迟了两次。本着“能走尽走”,我决定参会。
出发前一天傍晚《核酸检测142》。空腹去机场。早晨办理登机时,检测核酸阴性和到达省份的健康码。好久没有走那个机场,登机口要乘轻轨过去。在休息室吃“一碗面”和其它热餐。飞机上人很多,基本上满员。提供一个鸡肉汉堡,算是午餐。在航班着陆后,收到街道通知,有暴露风险,要三天三检和健康监测。出机场过三关。第一关是注册当地核酸码,我冲在最前面,路上便开始注册,所以是第一批出去的,能进前三名。第二关是检查当地绿码,在登机时已经看过,我也收藏了,出示一下即可。第三关是查验行程码,只有本地记录,顺利通关。出机场到达大厅后《核酸检测143》。
所到城市没有高风险地区,没有确诊病例,只有少量无症状感染者。会议规模很小,前期的会议十余人,后期的会议近三十人。这两点或许就是办会者的底气所在。预计人数起码都多一倍,但受疫情影响,无法参会。有些是出发地封控,如西安和沈阳局部,北京的单位不批准;还有些是航班取消。能参加的也颇费周折。临近两个省城的两位同行,都是辗转十多个小时,路上两三次核酸。这段会议实在太少,所以兴致很高。本埠相对开放而且航班方便,参加者占了总数近半。我就是直飞航班,很顺利。到达后办会方要一起吃午餐,我谢绝了。下午还有时间出去转转。
同样参加会议,有人收到当地通知要三天三检,我和其他人没有收到。我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说出发地也要求三天三检。在抵达落地检24小时后,《核酸检测144》。入住宾馆原则上进出都要扫场所码,但除了第一次进入扫过后,因为并没有人扫,也就从众从简了。
抵达第二天出发去附近的小岛考察主办高校的一个研究基地,渡船一个多小时。乘船也需要核酸报告,反正我们都有。在岛上住一夜,人很少。我们所在的宾馆号称准4星级,好几栋大楼还另有海滨别墅,只有一两个十人左右的小团。以至于早餐都无法提供自助餐,只能吃份饭。岛上核酸报告慢,本打算返回后再检测核酸。但机缘巧合,还是在岛上《核酸检测145》。
第三天晚上离岛。晚上开会。本来想到周边看看夜景,实在没有时间。翌日想在宾馆周边转转,但起床晚了,开会又早,也没有成行。开幕式把我按照在主席台,我穿着T恤。注意到有些报告人和到会领导是穿西装的。正好我没有带会议牌,原计划是早餐后先回房间,再到会场。赶紧回房间换件衬衫并挂上会议牌。到会场迟到了3分钟。拍照后溜回房间,收拾行装,并到宾馆门口完成《核酸检测146》。然后到会场听报告。本来我主持的第二个大会报告在茶歇前,前面超时了,改到茶歇后。茶歇没有吃东西。报告人是被科学家耽误的网红,写过10万+的网文。我完成自己主持的时段后,就退房(早上已经结账)启程去机场,践行“可回早回”的第二准则。当天的两个航班,晚上的取消了。听说后觉得我的航班不至于取消。
办理值机时还是要出示当地绿码,主要还是检测核酸报告。休息室比较简单,吃了泡面和点心。铁观音茶不错。基本上准时登机。飞机上客人不少,但还是没有满。空姐准备了生日蛋糕,很温馨。飞行中看云卷云舒,拍些照片,《白云深处有人行3》。在着陆后的常客反馈调查时给了正面评价。提前着陆,出机场先看外地健康码查验核酸报告,然后看本地健康码,最后核酸落地检《核酸检测147》。这可以算是返回后三天三检的第一次。
及时赶回家,晚上去《上海文化广场》看歌舞剧《日出》,为此重读《日出》。本埠防控疫情新措施,外地返回要五天不进公共场所。事先联系过,剧场不是公共场所,不受五天限制,只要求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很高兴五天之限的公共场合不包括剧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是受益于新政。这个话剧网上购票后已经改期过一次。这次提前离会而且航班顺利才能赶上。如果我赶不上,女儿替补。
在话剧开演前,与我一起返程的同事和还在开会的同事都告诉我,有位参会者是密接,已经被隔离。他在参加会议的高铁上接近了感染者。按照过去的说法,我们可能都是次密接,也需要隔离。现在取消了次密接,就是还在会场的人,也没有受影响。这在任何意义上看,都是新政的直接受益。
进演出厅时还有些麻烦。扫场所码显示返沪在五天之内,就需要网上登记,包括上传核酸检测结果。然后就可以入场了。
返沪第二天,女儿回家共进午餐。饭后一起看《遇见乔•布莱克》上次没有看的部分。过去看过些,但有gap。这次补全了。跳过部分对白有两处挺有意思。一处是Death觉得人类很麻烦,有些人可以活但想死,有些人必须死还想活。另一处是大女婿跟Death讨论love时说,双方no secrets,意味着free to love。下午在离家比较近的核酸检测点采样《核酸检测148》。三天三采的第二次。
返沪第三天在接驾途中采样,完成《核酸检测149》。三天三采最后一次完成。按照规定,三天三采后就可以办理入校申请。
原来规定,返沪第四天去学校上课。课后有单位为每位员工拍摄宣传用照片,我又难得西装革履一次。有悬念的只是学校食堂的要求,能不能进去。但在前一天晚上得到通知,三天三检后可以入学,但不能线下上课。这样我就在家讲网课,不需要去学校了。傍晚在接驾途中《核酸检测150》。
第五天继续居家。傍晚在接驾途中《核酸检测151》。这既是翌日入校前三天三检的最后一检,也是外地返沪五天四检的最后一检。
第六天终于可以入校。讲了两节课,然后应约见位青椒、两位博士生和一位硕士生。我觉得出差已经正式结束了,其实没有。借用办公室的青椒告诉我,学校要求返沪后七天七检,还差两次。我赶紧就回家了,没有在学校吃午餐。下午收到3条短信提醒,在两处有暴露风险,要求三天三检。应该当天就检,但我偷懒没有检。
第7天早晨送驾时《核酸检测152》。这是返沪后学校要求的七天七检的第六检,也是有暴露风险的三天三检的第一检。第8天散步买菜时《核酸检测153》。返沪后七天七检全部完成。同时是暴露风险的三天三检第二检,也是下周入校前三天三检第一检。第9天散步时《核酸检测154》,完成了暴露风险后的三天三检,也是入校要求三天三检的第二检。
目前防疫属于调整适应期,有地域差别,也有变化反复。从个人角度,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备足药品、物资等,困守待变。如果大幅度放宽,还是尽量避免外出,就算是感冒得了也不好。如果因故突遭封控,也不会措手不及。女儿听了我的建议,囤了些菜。她告诉差点儿被封在酒吧里。她和朋友们去酒店的酒吧喝酒,喝完下到一楼出不去了,说有阳封闭了。后来有个好心的工作人员,悄悄告诉她们下到停车场可以往外走。她们从停车场往外跑,有人还拍了视频,记录她们从车行道路上逃走。妻子单位同事和大学时的同学都有人被封在家里,我们这里还是太平无事。
本地的政策相对稳健,连续性比较强。过去没有特别紧,现在放宽也非常有限。今天刚刚出台的是公交和公园不看核酸报告了。这或许是上半年的后遗症,即Laura Veldkamp所谓的scarring effect。我个人感觉,解封和核酸检测是两个问题。本地这种核酸不放松但封控不加码也挺好,是安全与效率之间的一种平衡。只是这种平衡并非唯一,也无法让人人如愿。就我自己愿望而言,境内外旅行能再放开些就更好了。
不管怎样,出差所增加的12次核酸检测已经全部完成。仍然要进行的核酸检测属于常态化管理要求,与出差无关。许多人的乐观估计不断落空,我比较保守。估计到明年春天不能出差了,至少今年之内没有机会。希望明年能够出国交流,目前已经有日本、意大利和法国的会议,计划参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