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是持久战。我个人的底线思维,要以月为尺度考虑封闭的时间。粮食能放,家里存粮能保证一年以上。冰箱的冷冻柜比较大,而且作为北方长大的人对冻过的肉和鲜肉差别不敏感,因此肉鱼虾等存货能保证半年左右。需要不时补货的只是蔬菜水果鸡蛋。根据冰箱冷藏柜的容量,基本预期是蔬菜水果能放开吃两周,节制些一个月。鸡蛋不能冷冻,享受蔬菜水果待遇。基本存货量应该是60个以上。只要低于这个标准,就要及时补货。
封闭应该说在预料之中。上月中旬封闭四五天又放开。在还开放的日子里,一直在抓紧补货。终于在月底开始预计至少是20天以上的封闭。到后来风声比较紧时,超市菜架空了。
幸运的是,除了正常的补货外,封闭前还有单意外进货。《禁足七日》所说疾控发放的农副产品也到货。早上出门,一堆东西,没有总包装散放。令人想起疫情早期“扔下就跑”的梗。小区已经收紧了快递,都放到小区门口,自己去取,不知道这批货怎么就送到了家门口。当时急着出门送人,收了进来。回来后清点一下。两箱牛奶。一保温包肉,包括肉糜、大排、带皮肉各450克,还有一盒猪油300克,用两个冰袋降温。一箱子果蔬,包括竹笋、黄瓜、茭白、芸豆、西葫芦、娃娃菜、杏鲍菇、圣女果、蚕豆、舞茸和橘子。另外还有油和花生酱各一小瓶。到底是疾控的单子,蔬菜还附有农药残留检验报告。先前已经屯了些菜,所以觉得冰箱有些小。那些肉没有冻都煮了。
封闭以后,为避免坐吃山空,妻子每天早上六点在网上抢菜,但从来没有成功过。只有一次,在全市分区静态化前页,房屋中介的小哥,帮忙买了些面。还帮忙买了些菜,但给亲戚送去了。他们是对八九十岁的老夫妻,没有意识到形势的严峻。小区还没有封,但菜市场等都关了,超市可能也关了,他们要断菜了。中介小哥从路边摊贩买了两个茄子、一个西蓝花、一个包菜、一把芹菜和一斤芸豆给他们放在楼下。妻子参加小区的团购群,每天有20份菜。她抢了一次,显示排在第二十一名。封楼后,那个群断了货源停止运作了。
有两单意外收获。亲戚送来不少菜,主要是绿叶菜,还有茭白等,没有拍照。街道也发了次福利,如照片所示。另外还有次试验点了东北馆子的外卖,溜肉段、芸土排和炒豆腐皮外加两个韭菜盒子。都是家常菜,没有拍照。
前两天,抢菜大业终于有实质性进展。成功下了一单。迟迟没有发货,让人有些担心。今天终于到货了。特别是六十只鸡蛋,不但一下子补足仓位了,而且超出冰箱存储容量。把半数进货制成茶叶蛋。对鸡蛋价格比较熟悉,基本上与封闭前差不多。第一次送货缺了杏鲍菇和柑橘,前者补了货,后者没有货退了款。那个杏鲍菇特别大,因此拍照时放个鸡蛋作为比较。
女儿也封楼在家。没有封楼之前,居委会有驿站可以买菜,虽然要去得较早才有货。封楼之后,她参加团购。到底年轻人是网络的原住民,常成功地买到菜。社区也发了次吃的,如照片所示,后来还补发了挂面和油等。现在倒是不叫外卖了,租的房子没有炒锅,吃得很健康。我们常互相晒菜品的照片,切磋技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