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大学》200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故事发生在位于B省省城的奇才大学。B省多荒山荒漠又多风,推测在西部。时间没有明确说,也比较难估计。从学校的总体氛围特别是办公司等看像在2000年前后,但是又有教学评估,第一轮也是迎评动作最大的是在2003到2007年间。确切的时间线索是“上面来了文件,说教授必须要给本科生上课,两年不上课的,要取消教授资格。(p. 163)”这就是在2007年之后了。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只要求,“高等学校要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课程。” 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 才规定:“被聘为教授、副教授后,如连续两年不为本科生授课,不得再聘任其教授、副教授职务。”在小说中,教学评估在这之后,因此时间线索上似有矛盾。不管怎样,可以推断小说的故事发生在2007年前后。从标题看,只是关于大学的故事,其实只是主人公为高校教师也主要发生在高校的官场故事,还有些男婚女嫁的调剂。当然,高校本来就有官场的成分。只是大学越差,所在地区越不发达,官场的成分越强,职场的成分越弱。
该书的主要故事为男女主人公如何谋发展走仕途。男主人公胡增泉出场时为任校长助理和科研处长的教授,兼着校办企业奇才集团的董事长,校内行政职务调整后任校纪委的副主任,最后有望离开学校去西阳市担任主持工作的发改委副主任(正处级);仕途很多时候不是自己能掌控;胡增泉两次报考副厅级干部都以第二名落榜;自己推测校长书记都可能推荐他出任副校长,但校内职务调整从有实权的科研处长到闲职纪委副书记;最后能到校外任有实权职务,则靠帮助已经担任市长的老领导校长摆平检察院。女主人公杜小春出场时是得知晋升副教授出局的经济系讲师,后来在胡增泉帮助下晋升并且兼任校财务处计划科科长;参加省组织部副厅级干部考试后,有到县里挂职担任副县长的机会,但她放弃了。除男女主人公外,还有他们的对手。胡增泉的官场对手是叶天闻,出场时是经济系主任,兼任奇才集团总经理,并兼任没有行政级别的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后来担任奇才大学副校长。胡增泉的情场对手是杜小春后来离异的丈夫马长有,开始时是食品加工专业的新晋升副教授,后来担任奇才集团副总经理兼下属两个食品加工厂总工程师,一度因受处分想调走,经胡增泉操作后撤销处分,还担任了学院副院长并在人才楼分房子。几乎人人都有官当,而且都有升迁,皆大欢喜的结局。
小说中的故事有些发生在高校内部,如教师晋级、校办企业、中层领导换届全部就地卧倒由全校处级以上干部和副教授以上教师投票初选、迎接教学评估准备各种材料等。也有些发生在校外,如省里组织选拔副厅级干部考试、与省委办公厅或组织部的官员交往等。涉及到日常教学和科研的也不多。这当然也可以理解,一方面小说的主线是官场故事,另一方面那些日常活动确实没有什么故事好写。
小说中的男女关系有些狗血。胡增泉的妻子高洁患癌症中途故世,临终前要求他娶自己的妹妹高歌。高洁是校财务处计划科科长,高歌是食品加工专业的教师,她们的父亲是退休的学校中层干部,当年提携过胡增泉。由于高歌开始不同意,胡增泉准备续弦离异不久的杜小春并且已经谈婚论嫁,只是他的儿子和她的女儿都不好搞定;高歌后来改了主意有心嫁给他,他又抛弃杜小春与高歌结婚,小说结尾时高歌已经怀孕。杜小春与丈夫马长有离异后,准备嫁给胡增泉但未成,过去的老师和婚姻介绍人叶天闻想找她当情人,她似乎有意与前夫复婚。马长有离异后,一度追求高歌,但被拒绝。高歌最初也另有男友,后来到北京读博士,争取与他的前女友复合。小说中所有男女关系,除了生物本能,就是现实利害,几乎完全没有精神层面的交流。人物关系的特征是高度封闭,就这么几个人,全在同一所大学里,各种排列组合。这也是小说所写“所谓大学”的缩影,封闭的一潭死水。
小说称为“所谓大学”,主旨自然是对大学现状的批判。“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像个名利场,什么职务、职称、获奖、评优、评估、考核、考绩、论文、奖金、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奖优罚劣等,没完没了地填表,没完没了地检查,搞得他都有点头昏脑涨心惊胆战,不仅无法适应,而且有点深恶痛绝。(p. 357)”在小说中,大学完全是官本位,官大学问大。“比如大家都是教授,如果你是系领导校领导,人们当然就会认为你水平很高,而且校领导的水平要高于系领导;如果你什么都不是,不管你学问有多大,人们也会认为你一般,要不然怎么什么都不是呢。(p. 60)”这就是“前‘帽子’”时代高校的特征。报酬也是向行政倾斜。“学校的奖金是学校自己制定的,行政干部拿固定奖金,校领导每年三万八,正处级两万六,副处级两万。教师的奖金则要按工作情况来定,大体是分三部分。一部分是教学的课时数,教多少学时拿多少钞票;第二部分是科研,项目多成果大,得的钱也相应的多;第三部分就是论文教材部分,发表一篇文章拿一篇的钱,而且发表论文刊物的级别不同,得钱也不同。像他们这种既是领导又要带点课的,科研既拿领导的固定奖金,又可拿带课的奖金。(p. 227)”连评个优秀教师,“评出来的优秀,也大多是院系领导,真正老老实实教书的教师,反而不一定就能被评上,即使能被评上,大家也不一定能够认可。为什么,这大概就是文人相轻,文人自傲。(p. 243)”教师是学校的底层。“教书容易吗?如果教书不带长,不但任何一个领导都可以管你训你,如果教不好,学生都可以批评你甚至砸你的饭碗。(p. 57)”教师落入这种境地,一方面是自己能量有限无法穿过势垒用脚投票,另一方面缺乏流动也缺乏“帽子”之类平衡行政权力的机制。
虽然总体上是发生在大学的官场小说,但马长有有些接近大学职场人物,耐人寻味。他最初没有经费也没有后台,职业发展只能靠写论文。非常勉强地晋升副教授,连妻子都看不起。“只走写论文这条路根本行不通。其实别的路他也想过,比如科研比如仕途,但搞科研需要经费,入仕途需要伯乐需要求人,不用经费不用求人,只能自己看书自己写论文。(p. 29)”他山村做题家出身,对复杂现实缺乏足够的认识。“出生在山村,从小就没怎么接触过社会,进入大学有只读死书,然后一切都相信书本上说的,一切都是理想化的,根本没有把社会和书本结合起来。(p. 288)”自己愿意停留在舒适区。“看书写论文,那都是自己愿意做的,而且这些事情既不用求人也不用看人的脸色,根本不算吃苦和钻研。干自己不愿意干的,特别是办事和人打交道,那才算工作,才算吃苦耐劳。(p. 31)”心理也比较脆弱。“自以为不求人活得清高,活得洒脱,其实是一种失意和自卑。失意和自卑往往导致自闭和自我欣赏,但其实质往往是脆弱敏感和自卫。(p. 34)”因此似乎“善良正直,而且还有一股不服输的钻研精神,现在看来,这都是愚蠢固执。(p. 287)”当然,他慢慢地也开了窍,例如知道了“许多研究就是这样,钱花完了,研究也就完成了。能出一个成果更好,出不了成果也没办法。科学研究不可能都取得成功,失败了,写一个失败的报告也没什么不可以。(p. 31)”
该书的实用性在于说明了大学里面各级领导考虑问题的习惯和角度,以及行政和党务系统的运作机制。作者长期在高校工作,因此对于现实的复杂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看问题的视角也较全面。尽管高校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现在仍多少有些参考意义。例如,不能只看到行政领导的收益,也要理解他们的代价。“干了行政,整个人就泡在行政这碗烂肉汤里,外面看着香,里面要受多少煎熬,谁又能知道。(p. 17)”有些可以作为官箴,“任何时候担任任何职务,都不要谋求一手遮天一人说了算,因为一手遮天是放纵自己骄奢淫逸的祸根,独断专行是走向失败和灭亡的开始。如果当领队不能约束自己和接受别人的约束,看起来很自在很得意,其实那是在一步步走向监狱和死亡。(p. 52)”有些则反映了人性,“没有不需要钱的人,不是说宋校长要钱有多大的用处,而是钱在某种程度上能体现一个人的成就和价值。(p. 44)”“一般来说领导都比较自信,比较容易认为自己是正确的。(p. 61)”理解小说中相关内容,尤其对在欠发达地区较薄弱大学工作的青椒多少能有些帮助,至少有助于对冲那种一厢情愿、空谈论道的书生意气。小说描写与当今现实的差距,也说明高校还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发展得不够快,现在的问题仍很多。特别是有些青椒对过去不看论文、没有“帽子”的前职业化时代有过于浪漫的幻想,该书是清醒剂。
作者史生荣,1963年出生于甘肃武威。1984年武威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甘肃农业大学子弟学校任教,1985年调研究生科任干事,1988年在学报编辑部任编辑、编辑部副主任,2000年评聘副编审。其间于1984年参加兰州大学主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1990年获大专文凭;1992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继续教育成教班,1995年获本科毕业证书。2002年到人文学院中文系任教,晋升教授,主要从事写作方面的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讲授基础写作、文学创作、马列文论等课程。发表以大学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所谓教授(2004)》《所谓大学(2009)》《大学潜规则(2010)》和《教授之死(2014)》,还有些高校外的官场小说。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下):心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