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满56周岁,从“知天命”向“耳顺”迈进,行程过半。生活平稳,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有些特殊的一年。有些本来以为只是过渡性的安排,持续的时间比预料的长,而且可能再拖上几年。这可能是判断的失误,也可能是应对不够坚决。无法及时结束过渡过程,不仅让自己繁忙劳累,而且也有非常可观的直接经济损失。判断或应对失误,当然会有代价。在这一年中,得到的认可主要在教学方面,而最大的遗憾是在科研项目申报中。
这篇博文循例应该在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贴出。当时由于现在已经忘记了的原因(就是有原因但现在不知道了),没有贴出,其实基本上写好了。前些天牙床难受,开始准备1970年的回忆时,才发现去年的还没有贴。后来觉得将错就错也挺好。以后就在翌年的6月底或7月初贴出前一年的记录。所有数据信息仍截止于前一年年底。好处主要是链接能够更充分些,许多记录当年来不及贴出,多半年时间能多贴出些。这一篇可能是最新回顾中,链接比例最高的,特别是在贴出本文前几天,贴了需要链接的博文。另外,年底时各种年度回顾总结很多,没有必要凑热闹。7月底或8月初到11月底或12月初每月结束前后贴出50年前到10年前的回忆,这个与过去差不多。这样避开了12月底和1月初年度回顾总结博文特别多的时段。
“名师”
前年申报的“教学名师”在去年2月正式公布名单。这是继“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之后,第三个(仅指时间顺序)重要的职业认可,也是最后一个。虽然退休还要几年,也到了金盆洗手的时候。“君自不归归甚易,今犹未足足何时?”
前年8月下旬学科领导与学校有关方面沟通后,建议我参加“教学名师”申报。我最后一年的教学工作量没有达到申报要求,虽然近五年平均年度教学工作量是所要求的数倍。学校请示上级后推荐我入围,这样学校公示后推荐到上海市教委。这有某种“破格”是意思。当初我最早值得一说的职业成绩是“破格”副教授,在本系列还没有说到的1992年。这么循规蹈矩的人,职业方面居然以“破格”始到“破格”终。
前年9月上旬,市教委通知参加评审会答辩。赶紧准备PPT,很不在行。完成后依次请有当考官经验的本学科的校领导和教学名师帮忙看看。他们提出很多修改意见。甚至可以说推翻了我原来答题式的汇报。他们认为原来的汇报只有素材,缺乏主题。修改后形成主题,科研很强的教授,常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并取得显著效果。PPT呈现方面也有些改进,原来课件式的讲解缺乏冲击力。有的领导还给我答辩国家教学奖的PPT参考,但我水准太低,其实学不来。有位教学名师建议我还是要适当加强科研的阐述,我也补充了。总之,听取领导和专家意见后,PPT有显著改进,虽然可能还是不够好。PPT很弱,因此对单纯以PPT决胜负没有信心。
答辩要求提前一小时候场。我的排在16:41。我决定穿着运动的衣服走过去,到了在卫生间里换衬衫和长裤。网上导航预计走68分钟,其实50分钟就到了,我走得比较快,虽然那天我只是按自己最舒服的速度走。先到会场巡视一圈,分高教和中小学两个组。也试用下洗手间。就到学校的小花园喘喘气。碰到个很年长女士找我帮忙拍照。要求很严格,第一次拍了四张都说不好!第二次又拍六张。休息一会儿后去会场。
换了衣服后去签到。很吃惊的发现,答辩的都是非教育部学校的人。推测评委来自教育部学校,但不知道那些学校的申请者怎么评。或许这次只是初评,刷掉一批,再与那些学校的一起会评。但按道理,那场去答辩更合适。实在搞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材料的基本面应该有比较大的优势,PPT的技术面弱点或许可以得到弥补。
轮到我答辩时,里面有十来位评委。我讲得还算顺利,可能比预想的稍微快了些。在问答环节,坐在中间的女士,问我《力学与实践》是否是核心期刊,我答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核心期刊;又问教育栏目是怎么回事情,我解释说,主要刊登有力学专业特点的教学和教材研讨论文,不是一般的教育理论研究。推测她是来自华东师大教育相关专业的教授,很可能是组长。评委手中都有纸质申报表。另一位评委问我们的工作与国外同类工作比较怎么样,我先明确他问的是科研工作后,说运动结构振动是国际上最领先的课题组至少是之一,受邀为权威力学综述期刊AMR写长文;非线性能量采集方面也有特色,在全球力学旗舰期刊JAM上发表的论文,受到包括美国两院院士的同行正面评价,当时还不知道入选高被引论文因此没有说。还有评委问我论文的引用率,我推测所谓“引用率”是他说错了,他其实是问引用数。就回答说,SCI检索他引三千多次,谷歌学术引用七千多次。然后就没有问题了。看来我的PPT把教学还是讲清楚了,完全没有问题。或者评委并不太关注教学的工作。
答辩出来后,到卫生间换回锻炼的衣服。步行回家。
翌日下午,系里通知我网上提交材料。这时候才看到微信群里转发入围人选公示名单。有人在表示祝贺,我很惶恐,入围者或许只有一两成能入选。尤其是我排在中间,希望更渺茫。不过,理学院盛书记告诉我,名单是按姓氏笔画排列,还是数学家敏锐,我居然没有注意到。看提交材料的通知,搞清楚部属学校直接报送,所以上海教委公示15人为中小学或地方高校。网上提交时间很紧,总共不到24小时。请毕业答辩还没有离校的博士生臧健帮忙,折腾到半夜,填好网上的表格,准备好附件材料。附件需要准备,因为上传的文件大小等有要求。早起我稍微修改,看了附件让他上传,我就最终提交了。
前年11月上旬,收到同行微信祝贺,说是看到公示了,他朋友圈也转发了公示名单。原来是教育部教师司网站上公示。这批共103,包括两个军队系统不在名单上,3个政教老师单列。似乎没有找到其他的力学同行,略有些孤单。上海挺多,高校4位,中学3位。高校还有复旦、华理和上海海洋。以往除了音乐政法等高度专业性院校外,很少非教育部学校的教师入选,
去年2月下旬,收到学校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的微信祝贺。顺便一提,她与另一位上大的美女教授入选了科技人才。主任还给我个文件的截图,虽然不清楚来源。后来在网上看到了很长的名单。我用PDF的搜索功能才找到自己的名字。“名师”名单上103位,上海还是高教4位普教3位。
教师节,作为上海市“教学名师”的代表,到北京参加了教育部的表彰大会,会后受到领导人接见。开会前住了一夜,宾馆服务超出预料得好。例如,房门一开就有楼层服务员帮忙按电梯,客人走到时电梯已经开着门等了。又例如,出门时下雨有服务员打伞送到大巴上。服务员都能算是美女,周到得让我有些不适应。餐厅吃得也不错,错过了一顿晚餐,因为参加另外一个会议。只是房间里送得报纸太多,有近20种,我以最快速度浏览,也用了半个来小时。有《惜福》的习惯,既然送来了,总是要看看。
11月下旬,在北京参加2019年高层次专家研修班。上海市有四位参加。课有些很有意思,有些更适合“海归”听,还有些或许只是一家之言。因为不清楚哪些可以公开哪些不可以,博客上没有记录那些课程。直接有效果的报告是故宫博物院的前任院长所做。听后已经把故宫列为观光目标。同学们都比较年轻,本事也大,见识不是我这种书虫可比。伙食很好,并没有山珍海味,只是很对我这种中下层劳动人民的胃口。每顿吃饭时都是“天人之战”,嘴馋但怕增加体重。这或许也是培养意志力的一种方法。我没有能战胜自己,体重肯定是增加了。
如果算上这个人才计划的前身教育部“教学名师奖”,这个事情已经折腾12年。2006年获上海大学教学名师奖。2007年再次获上海大学教学名师奖,并报上海市教学名师奖,但未获批准。2009年报上海市教学名师奖,没有通过学校初选。2011年获上海市教学名师奖,在学校推荐到市里的3名候选人排名第一,也是唯一获奖者。申报三次后获得上海市教学名师奖,有资格申报教育部的“教学名师奖”。但等我有资格时,那个奖停了。当然也没有什么可抱怨,职业认可的追求本来就是职业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也包含各种不确定性。当初人们不理解商业广告的重要意义,现在人们不理解各种学术评奖的重要意义。这种不理解背后有着相似的逻辑,那就是线性思维。
随后启动了教学名师项目。先前获得教学名师奖的,如果年龄合适,在申报新的教学名师时自然有很大优势。2012年,学校推荐申报教学名师,未入选上海市7名候选人。2015年学校再次推荐,仍未入选上海市7名候选人。2017年未获得学校推荐。只有我这种习惯屡败屡战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其实也没有坚持到最后。2017年后,我已经放弃了,在上海大学没有本科生教学教学工作。当然,不是因为不想评名师了就不上课了,而是因为出访以及意外的护照签证耽搁。但我在决定出访时,确实清楚那意味着不满足申报名师项目的课时要求。毕竟已经没有成功地报过三次了,事不过三。不料在第四次成功了。当年报杰青也是四次。如果仅算在上海市入围,只是第三次。如果仅是在上海市出线,那就是一次成功,算是非常幸运了。
或许我能入选的最重要原因是前年起评选规则的变化,把部属学校和市属学校分开报了。教育部学校直接推荐入围,不参加地方初选。过去所有高校参加所在地地方初选。上海出线的都是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等教育部学校的教授。这当然也未必没有道理。教学本来就不具备可比性。如果从培养学生的质量看,教育部学校无疑更好些,虽然从培养质量的增量上未必完全如此,但增量很难估计。规则的改变使我有可能入围到教育部参选。2017年对我而言成功几率最大,但学校没有出去。前年有一年教学工作量不够需要“破格”,其实错过了最佳时机。整个职业生涯中,压力最大的还是争取“杰青”。后面的都是锦上添花,有了很好,没有也无妨。
我很开心,不仅因为入选该计划,而且因为自己对教学有着较为独立甚至有些异类的看法。就教学理念而言,与教育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主流共识不同,更倾向于以内容为中心的专业课程教学,强调教学的科学性或学术性而不是艺术性或表演性。主观上,我对学生只是尽到教师的职责;客观上,有些学生受益较多,是因为我们对共同的学术内容感兴趣而彼此交流。这或许有些落伍有些过时,但紧跟时代的人很多,少几个也无关宏旨。在对教师职业认知方面,与华夏“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传统相比,我认同教师的职业性,持证上岗,按资质执业,即在具有资质的有限范围内“授业解惑”,尤其抑制住“好为人师”的说教冲动。就与学生关系而言,首先是对学生的尊重,以谦卑之心服务学生;谦卑服务并不意味着曲意迎合,“礼闻来学,未闻往教”。我觉得理想的教育应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这其实也是华夏先贤的智慧。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甚至所谓“说一物即不中”。当然,表彰奖励都是“论迹不论心”,入选本身主要是基于教学和研究可以量化的某些业绩,并不意味着对这些理念的认可。
从来不隐瞒自己的主张,但也没有特别加以鼓吹。过去有一些报刊报道,《科研“不厌” 教学“不倦”》《平淡而充实的职业生涯》《研究与教育相结合,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当一名教学科学都优秀的好教师》《乐观为研 致力前行》《既见师者 如沐春风》《上海教育电视台访谈摘要》,其实也没有充分反映个人的教学理念。毕竟自己也没有完全想清楚。从去年开始,也尝试反思一下自己的想法做法,开始写《教育随想》系列博文,已写了四篇,《课程思政》《身体力行》《教学模式》《保底拔高》。过去偶尔也写些,如《大众·中众·小众》《教师对教材的态度》《通识课教什么?》。在具体教学方面,堪称“吾道一以贯之”,《教学的思考与追求》。以后或许新增加个系列博文《大师的教学》,讲讲科学史那些大师级人物的教学故事。
教学
因为出访而锐减本科生课堂教学的时段似乎过去。这个年度有了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和通识教育课。在哈工大深圳讲64学时机械专业“理论力学”,教材用哈工大《理论力学I(第8版)》;上课的一些琐事随手记录,有了新的系列博文《人之病札记》,这门课相关的有第1,3,4,6,8,9,10和11。讲了40学时博士生课“非线性动力学”,《人之病札记5》。还为力学专业硕士生课“力学前沿”讲2学非线性隔振。在上大参与40学时核心通识课“无处不在的力学”的教学工作。上半年的第一轮开课,讲2学时《周而复始与杂乱无章》,另见《周期与混沌运动通识课设计》和《人之病札记7》。下半年两个班第二轮和第三轮开课讲该课,在我负责的一个班另新讲2学时《力学简史和发展现状》,另参阅《人之病札记14》。我所负责的班,大量具体班级管理和服务工作由陆泽琦副研究员和硕士生顾伟完成。这个授课班的运行成本太高,如果不降下来,很难持久。尝试与顾伟一起设法建立学生自组织机制,减少管理工作。尚有进一步优化的余地。下半年还讲两个平行班10学时的新生研讨课《工程中的振动问题》。在秋季学期开设之际,在公众号“上大信使”上,应邀写了“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并按照推荐体例要求推荐一本书,我选的是冯·卡门的传记。这种命题作文比较难写,要找到个人偏好与公众兴趣的公约数。
5月上海大学硕士生孙耀辉、颜婷和董彦辰通过答辩。至此指导毕业硕士生21人。孙耀辉和董彦辰由张业伟博士具体指导,颜婷由杨天智博士具体指导。孙耀辉研究一类由飞轮激振系统的非线性能量汇减振以及与能量采集的一体化。减振的论文发表于JSV。他毕业后到航天科工下属的航天电器工作。董彦辰主要是把惯容器整合入非线性减振和能量采集一体化系统。毕业后到东航工作。颜婷研究夹层梁和运动功能梯度梁的横向振动,主要结果发表于AMSS。当时与他们一起入学的赵小颖转到丁虎研究员名下,同时毕业。10月,硕士生薛继仁获国家优秀奖学金。6月,张文勇在哈工大深圳通过答辩,博士后牛牧青协助指导。他研究整星的非线性消振,主要是考虑了常加速度的影响以及讨论了二级非线性吸振器。他是我指导的第22位毕业硕士生,也是在哈工大深圳的第一位。答辩后转入博士阶段,结合工业需求从事航天器的减振降噪研究。
7月,上海大学博士生张登博通过博士毕业答辩。他是我的第31位毕业的博士生,回到故乡的临沂大学任教。张登博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硕士导师是我的毕业博士唐有绮。入学后部分工作,也是由唐有绮协助指导。研究黏弹性运动结构,聚焦边界条件中黏弹性项对动态行为的影响,近似解析方法预测了稳定性边界和稳定响应都存在非常不规则之处,这个预测也有部分数值验证。主要结果发表于ND,IJMS和EJMA等期刊,还有些结果在整理中。与他同时入学的博士生张振,转到丁虎研究员名下,同时毕业,是他指导的第二位毕业博士生,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工作。丁虎指导的第三位博士生毛晓晔也在年底毕业,论文研究很出色,留上海大学工作。我的博士生的博士生估计超过十位了。博士生李响休学去UIUC联合培养两年。在杭州的国际会议上,与国外导师Vakakis教授讨论了他的工作计划。Vakakis教授邀请我方便时去访问并作报告,我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初步确定翌年九月出访。
9月哈工大深圳硕士生张文勇转博入学,崔建国通过审核攻博申请获批,也入学。崔建国是我在上海大学指导的硕士生,2018年毕业。在企业从事振动分析工作后,重新读博。两位是我在哈工大深圳的第一届博士生。崔建国倾向于继续进行硕士期间声学二极管三极管的研究,但实验条件需要进一步落实。应硕士生董俊辉要求,担任他导师。他2014年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我指导过的博士张海娟在哪里任教。随后他去非洲民营公司从事非专业工作,考取哈工大深圳学术性硕士生。初步计划他结合航天工程课题进行复杂结构振动仿真和实验验证。在上海大学招硕士生颜雄和施海天。颜雄毕业于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施海天毕业于江苏科技大学,是我指导过的博士姜文安的学生。两位其实是为当时尚未入职的魏莎博士代招,她在年底前顺利入职。等她有招生资质,两位学生将转到她名下。她除了完成本身教学科研工作外,也接替陆泽琦博士帮忙为我做些教学科研相关事务性工作。11月,我在哈工大硕士韩文举转硕博连读,我在上大的硕士生薛继仁通过了哈工大的博士入学审查,两人都将在今年秋季入学。韩文举将继续结合航天工程需求,研究非线性隔振。薛继仁项目的实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
在丁虎研究员名下入站的博士后李海涛的研究工作由我负责,联系导师不变。前一年入站的博士后Ammarah Raees要求提前出站,我只能同意。她入站的工作签证已经给有关方面增加负担,中途退站更引起不满。我因此受到告诫,以后接受博士后要严格掌握,特别是境外和在职,原则上不能接受。
作为第二作者的《振动力学(第3版)》在5月出版。这次修订主要是刘延柱教授完成,我参与做了些工作。除了具体内容的少量修订外,最主要的是所谓“新形态教材”,要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这方法其实有些勉强,优势还是在纸质教材的内容处理。高教社约请胡海岩院士审稿,他在充分肯定书稿的前提下,提出许多改进意见和建议,使该版质量有所提升。刘老师又开始了研究生教材《非线性振动》的修订。我协助做些工作,反而拖了进度。
教材教学研究方面发表《美国静力学教材分析》,另有三篇第五作者的系列论文《基础力学课程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一) ——国内基础力学教材基本情况简述》、《基础力学课程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二) ——国内理论力学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和《基础力学课程教材及教学体系分析(三)——国外材料力学教材及其教学体系分析》。我有实际贡献的其实只有第二篇。有些遗憾的是,第二篇文章只讲了静力学,就跳到高等动力学,缺了欧美意义上的动力学dynamics(包括运动学kinematics和动力学kinetics两部分)这个环节。以后有兴致分运动学和动力学各写篇文章补上。过去在课程论坛上的报告《60学时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收入《力学课程报告论坛百篇优秀论文(2006-2018)》(力学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9)。
10月下旬到南京参加第二届力学专业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研讨会。原计划只是交流一下振动力学教学,投了摘要《振动力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愿景》。主办者盛情邀请报告,原来的报告过于具体而且单薄似乎不适合在大会报告。大会报告为《上海大学力学专业:从综合班到钱伟长班》。按照我拟定的提纲和部分素材,郭战胜教授补充了素材并准备了初稿,我做了修改,请学院书记郭兴明教授看过,因此是三人合作。尚未入职的魏莎博士帮忙美化PPT。其实这种宏观的报告没有行政职务的普通教授讲也许不太合适。但建设时间从1995年开始,跨度很长,整个完全经历过的同事没有几人了。有些意外的是,郭战胜教授关于钱班的报告也是大会报告,而且排在我的报告前面。为避免重复,我修改了PPT,主要回顾综合班。积极些说是温故知新,“读史早知今日事”;消极些说,就是老年人的怀旧,“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其实我对综合班的停办有些惋惜,好在钱班又将启动,正所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本来还想加一页分析一下综合班的教训,与当时积极促成综合班的程昌钧教授交流一下,她有些误解我的个人看法。我觉得可能确实没有讲清楚,就没有写入PPT。口头发言说了。11月底在南方科技大学主办2019年的力学课程论坛,新时代高校力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没有来得及准备稿件,注册时写个题目《欧美工程力学教材对相对运动的处理及借鉴》,居然被安排分会场报告了。想想也有道理,已经投稿了,可以书面交流。没有投稿的,不报告人家就无从知道了。我早想写篇欧美运动学河动力学部分教材的述评,看了很多教材,一直没有动手。先拿个与国内传统差别比较大的内容分析一下。后来被邀请在2019年西南地区基础力学与工程应用协会理事会暨四川省基础力学教学研讨会上报告。原来通知我1小时报告,因此在前面包括基础上扩充了平面运动的内容,形成《欧美力学教材对运动学的处理及其借鉴》,这个报告可以扩充为欧美运动学教材的研究论文。有些内容也用到几年前在北大的一个教学会议上的报告。后来看到会议日程,只有半小时。
11月在哈工大深圳辅导学生准备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的第二届亚洲赛区比赛。讲过两次课,准备了校内选拔考题,以非常偷懒的方式。选拔出6人参赛,组成两个团队。学生时间有限,有其他课程考试和英语等级考试。因为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也没有随学生去考场。共有来自中国、越南、菲律宾的419人参赛,国内高校56所,原来985高校19所,原211高校16所。去年最后一天网络上公布了竞赛结果,个人赛特等奖一人(第五名,特等奖43人),二等奖5人(二等奖128人,前面还有一等奖85人),团体二等奖(二等奖有19项,前面还有特等奖6项,一等奖11项),团队赛两队都是一等奖(一等奖31队,前面有特等奖15队,后面有二等奖38队)。结果不太理想,但基本在预料之中,只是个人特等奖算是意外的惊喜。5年前我曾经辅导学生参赛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这次学生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准备的投入都有些不足。
8月初到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参加第七届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担任理论力学课的评委。只是我第一次担任讲课比赛评委,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听说(就是未经证实)今后不允许课指委组织讲课比赛。所见所闻所感写了4篇博文《初赛》《复赛》《见闻》《感想》。在上海大学参加力学学院的理论力学教学研讨会和参加力学教学研讨会各一次。前一次讨论理论力学课程特别是换教材后情况及其应对。换教材不是我倡议,估计也有比较大阻力,学院强力推进,我个人尽量做好技术性支持服务,争取平稳过渡。后一次其实是请叶志明教授点评几位青年教师的授课,相信对讲的听的都有助益。
教育部的“双万”计划,上大力学学科也积极参与。“理论与应用力学”申报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月教务处预通知,5月公示推荐专业,22个专业。力学学科因学科评估得B+而有资格直接入围。6月提交材料到上海市初选。准备材料我完全没有参与,我只是按要求提交了个人的简介。看到提交版本,我才知道自己是专业负责人。我的简介也有删节,或许是当初没有告诉我字数限制,我的初稿篇幅超了。推测专业负责人只是例行公事,作用不大。听说申报材料准备最后是在方岱宁院士亲自指导下完成。方院士是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我们在格局方面与方院士相比确实有所欠缺。经过有关部门按程序遴选,年初公布结果,力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海大学有15个专业入选。一流课程,学院让我负责“理论力学”申报,好几年不讲这门课了,似乎不便申报。参与丁虎研究员负责的“振动力学”一流课程申报。这也是我一直主张的,在非教育部学校中,振动力学相对优势大些。但学校内部没有通过初选,后来听说校外专家评分实际上与本专业另门课程相同,但综合考虑没有让我们的报。据说一流课程是个人项目,与过去团队式的精品课程不同;极端情况,即使同一学校的两位老师讲的同一门课程,也可以按两门一流课程申报。去年还参与教学相关的基地类申报没有结果也难以预期,就等有结果再说。
在哈工大深圳由学院安排牵头申报省教学团队“基础力学”。7月学校布置,9月初着手准备申报。具体申报工作都是周欣烨副教授负责,我的信息牛牧青博士协助填写。我提了些建议,增加教学质量监控和青年教师培养部分并有专人负责。2019年9月下旬校内答辩,校内唯一申报。因为各学科只有力学申报了教学团队,我参加校内答辩其实没有什么竞争。主要是听取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材料后就提交了。9月底获得校内团队并报广东省教育厅。11月中旬公示,12月上旬正式获批。我授权给周老师管理经费,全体团队成员共同使用。主要是有些经费资助参加教学会议之类,参加南科大主办的教学会就是用这个经费。
研究
去年研究工作平稳进行。有几个有些意思的结果。按照惯例只选三个,分别是非线性减振、运动结构非线性振动和非线性振动能量采集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是分析平衡时系统静变形对非线性振动的影响。在线性振动中,静平衡效应与重力作用抵消,不必考虑。这个结论写入很多振动教材。在非线性振动时,这个结论不再成立。许多研究者常默认常力可以与静变形抵消而不需要考虑。我曾与Walter说起这个事情,他说这是很显然的事情,没有人会误解。以NES为例进行调研,结果是所有垂向振动研究都没有考虑重力的影响。因此还是有必要澄清一下。以垂向运动的NES减振系统为例,说明是否考虑重力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的稳态响应的结果都不相同,不仅有定量的差别,而且可能定性不同,分别是周期或混沌运动。这个工作也可以部分解释过去整星缩比模型NES减振实验中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差别,考虑重力后更接近实验室值。这个结果发表于JSV。该工作也表明,重力场中的垂向非线性振动,由于存在重力恢复力不对称,非线性中都有平方或其非奇函数项。
第二个是把过去轴向平动结构的非线性振动分析发展和应用于旋转结构。分析了由预变形的旋转叶片在强气压下的2:1内共振时的超谐响应。基于离散化模型进行多尺度分析,不仅揭示了典型的内共振现象,而且确定了不同响应模式的稳定性边界。解析结果得到数值仿真的支持。该工作发表于ND。
第三个是比较技术性的工作,把时域频域交替谐波平衡法发展到机电系统。该方法的特点是能自动生产谐波平衡的代数方程,尤其适用于有非多项式形式非线性因此需要高次项展开的情形。应用于一类非线性能量采集器的简化模型,揭示了幅频响应曲线同时具有软特性和硬特性的特征,结果得到数值仿真和实验数据的支持。该工作发表于MSSP。
积极尝试服务航天工程。立项一个小的横向课题。主要是博士后博士生在完成。立项过程还是很长见识。特别是第一次参加项目议价。虽然缺乏经验,准备不足,也对企业相关情况了解不充分,实现的报价比预期也只少了10%。参加过一次企业几个报奖项目的鉴定会。
除了上述横向小课题,大课题都没有成功。最可惜的是牵头申报科技部“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下半年在年轻同行积极提议和促成参与申报,虽然形式上我牵头,但我并非是发起人,甚至也没有起到主导作用。我推测自己不是他们的首选,但由于种种原因,更合适的人无法参与。上海、深圳、苏州几家单位合作,开会讨论过两次,网络会议两次,其他时间网上交流。在八月初提交预申请。我们进度有些慢,后来请学校科技处与市科委协调,勉强按时提交。九月中,见到公示函评专家,一个也不认识,感觉完全没有戏。本来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料收到通知,我们进了正式申请阶段,要在4周內提交。又赶紧准备。开过两次工作会议,3次网络会议。按照过去经验,通常4周后答辩,结果不到两周就安排答辩了。仓促应战,答辩当时还遇到些技术性的问题,我们还算处变不惊。PPT汇报一直是我的弱项。急来抱佛脚,答辩前我准备到凌晨三点,睡两个小时后起床继续准备。答辩时发挥出我自己的最佳水平,应该说差强人意,至少应该及格。虽然大家都尽了力,但最终没有正面的结果。
这个结果很令人遗憾,推测这可能是我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当然迄今我只参加过这一次,而且没有意外,也是最后一次。对于失败,作为负责人我应该负主要责任,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客观上答辩是我的弱项,而且我也确实不是那个行业里的人。主观上也真尽力了。为了熟悉行业,看了相关的三本书,MEMS,MEMS的力学和MEMS的动力学。其实我们的本子在选题立意等科技方面上有胜出之处,但胜出的对手综合实力确实很强,尤其是工程经验方面优势较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已经是我自己事先估计的最好结果了。
去年上半年参与提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提议书在前一年年底已经提交。收到通知进入答辩。积极准备,参加多次准备会议,并到北京参加答辩,但最终未获成功。据说离成功已经很近了,当然这是非线性,似乎很近,仍然还很遥远。有机会可能还会再申报,虽然不清楚队伍是否要调整,也就是说不清楚下次是否仍需要我参加。
3月参加上海大学力学基金委参加创新群体的申报,仍没有成功,甚至比前一次评价还有些退步。反思中。我觉得自己可能是负资产了,但比较遗憾我这个方向年轻人还未能更新换代。4月考虑参加广东省的人才项目申报,过程有些神秘,但缺少必备要件无法证明不是东北或者西部调入而放弃。这就是过渡过程拖泥带水的坏处,而且到年底时证明还有其他更大的坏处。
年初申报上海市科技精英。每两年申报一次,一直觉得没有可能,便没报。去年是我超龄前最后一年,以重在参与甘当分母的心态参加。年中公布正式候选人名单时没有入围。这也说明过去没有可能的判断正确。15年前在最后一年申报青年科技精英,也是没有入围。这说明不论是当年还是当下,在上海都算不上精英。说句题外话,上海的人才项目、奖项和荣誉包括教学方面的教书育人楷模等,都是难度大实惠少,俗些说就是性价比低。或许上海人有精品意识,限量保价。但在全国各地竞争的格局下,至少就短期效应而言,似乎不利于上海高校的发展,特别对在国际上和全国范围内竞争力有限的高校尤其不利。这或许也是上海高校在学科评估排行榜上呈现颓势的一个因素。再顺便一提,上海大学有两位美女教授分别荣膺精英和精英提名,可能是历届参评中的上海大学的最佳成绩。
5月参与外省自然科学奖申报,未通过初评。9月有合作伙伴推荐申报合作方所在省科技合作奖,未成功。也曾准备作为参与者参加本市自然科学奖申报,但负责人因为技术性失误,没有申报。
继续入选年初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归口还在机械工程领域,是2018年的数据。这是第五年入选,过去有的年度忘记记录。教师节前后,看到科学网的博文,介绍斯坦福大学John P. A. Ioannidis团队比较细化的引用排行,如剔除自引考虑作者排名等。这样从近700万学者中选出前10万名。袁天辰博士帮我确定名单上位置,我排在47114位,在所属Mechanical Engineering & Transports中排238。单位写的是SU,在SU排第五。第一位临床医学的不了解。第二位是海归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第三位看名字似乎是日本人不认识,第四位是受聘上大的澳洲院士。我自己看看2017年的排行榜,剔除自引的总排名27723位。这种排行多少有些游戏性质,不必太当真。
收到科技处转发的纪念章,以及上海市纪念章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贺信。纪念章上没有名字,贺信是统一打印,手填的姓名。推测是因为前年参加的那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领取过程有些戏剧性,见《70周年纪念章领取记》。
“模范”
再次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这次并非我主动申报。力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根据我报教学名师的材料写了就上报学校了。学校公示推荐到上海市,书记才告诉我。学校初选用的材料,我完全没有参与。报出的材料,我有很小的修改,都是属于数据更新性质,也删去少数我觉得过于高调的话。这个修订一稿学校没有通过,有关方面说没有故事,不感人。又起草了第二稿,这次主要是我起草,当然我也不会讲故事,只是淡化了数据的背景,有些比较虚(只是说无法用数据量化,并非造假)的成分。有关方面又说不要故事了,还是用修订一稿。这个就是后来公示的版本,所以我起草的版本其实没有用上。然后有两、三次,找我核对数据。据说,所有教学工作量和研究生等,都从学校教学系统中调出数据核对过。后来听到传闻,我的申报材料特别实在,全有数据支撑。上海市教委公示推荐人选,同时公开了申报材料。教育部网站上又公示获奖人选名单。
这次这个荣誉真是意外。他们报时也没有与我沟通,学校公示后才告知我。荣幸之余,马上表示了异议。最主要是十年前的2009年我已经当了全国模范教师,这种荣誉称号以及相应省部级劳模待遇终身有效,除非另行取消。没有必要再浪费学校的名额。因为过去当过,报了不批反而很尴尬。就是批个全国优秀教师也是退步了。学院领导说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我的异议,被告知申报通知特别说明,过去得过的,有突出成绩,还可以报。学校的决定在程序上肯定不会有问题,行政人员在这方面考虑通常比教授更严密。我只是从情理上觉得有些奇怪。不久前公布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者去报,把握其实更大。不管怎样,学校决定了,我也就只好报了,再推辞就矫情了,更何况这个荣誉也没有说必须本人申报。
我异议的主要原因还不仅是没有必要,而是觉得希望不大,很可能浪费一个机会。教学工作量那个栏目,最近两年是空白。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多优秀,特别是近两年,由于种种原因,功劳苦劳都不如从前。
顺便一提,学院要为我申报校长奖,我敬谢不敏。负责人直接让我们课题组成员准备材料,我仍劝阻。不知道最后是否申报,反正最后没有得到。那个奖本质上是笔钱,不是不想要,只是没有可能性。
与十年前相比,似乎宣传力度更大。记者写了篇报道《既见师者 如沐春风》,教师节那天发表于《解放日报》上。前面说入住的宾馆房间报纸多,正好在第八版看到报道。据说《上海大学校报》也转载吗,但我没有看到。记者采访了我的一些同事,但我出差不在。这个标题让我想到《诗经》“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篇报道在东方网、上海热线和上海教育新闻网上都有转载。在上海大学的官方微信发布了同一报道,但增加了照片,我称为多图版。搜狐上有转载。这个多图版也有纸质,收入教师工作部等编印的《泮池之师2019》(p.50-52)。十年前当全国模范教师,《文汇报》上的报道《科研“不厌” 教学“不倦”》似乎没有这么多转载,目前只见于新浪。我推测但没有依据,与我和记者以及报道都无关,只是网络发展程度不同,或者也与学校推动有关。此外,媒体的报道有其自身的逻辑,不是被报道者所能左右。
教师节当天上午,出席了教育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表彰大会,但不是作为模范教师,而是作为上海市教学名师代表。这可能是有些是微妙的名实关系,如果不是全国模范教师,未必有代表的资格。这个活动真是独一无二,准备另外写系列博文记录,但比较难写。十一前收到通知参加上海市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要求佩戴全国模范教师的奖章,自然也是因为模范教师而受到邀请。
教师节后一天下午,学校开表彰会。安排我登台现场答问。因为路上堵车,稍微有些迟到,但还是赶上登台。本来准备半分钟的回答,进场时告诉我要六分钟。现场发挥,勉强讲了3分钟,《教学的思考与追求》。请已经毕业工作的袁天辰博士到会,讲我指导他们的“小故事”,其实也没有讲出什么故事。不是他不会讲,确实没有什么故事。“担水劈柴,无非妙道。”再说,我觉得最好的导师,就是让学生在得到恰当指导的同时,没有感到导师的存在。同一个会上,还因为人才项目登台一次,这样就收到两束花。我借花献佛,给小袁博士一束。另一束给太太了,正好我打车到她单位接她下班。
年底时,市教委安排参加上海教育电视台的系列节目“沪上名师访谈录”。这种安排,我推测主要是被评为“模范”,而不是入选“教学名师”。第一次进电视演播厅,也是第一次《化妆》。我尽量把回答限制在教学和研究的职业范围内,虽然不得已也回答些对科技发展看法之类更宏观而我没有资质回答的问题,参阅《上海教育电视台访谈摘要》,全文我还没有整理出来。这种访谈其实我很有压力,真是好事不如无,难就难在要“从心所欲不逾矩”。
服务
前年上海大学成立第二届校学术委员会。由于个人原因,我不希望担任委员,但又不能不为力学学科占个位置。当时我还是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准备会议上推荐力学学科的年轻人。但作为候选人,我收到回避通知不去参会,就缺席被推荐了。后来学术委员会下设若干专门委员会,我是教师评价专委会的成员。去年参加5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参加1次专委会会议。因原组长调走,担任数学物理力学土木工程学科评议组组长,参加过2次会议。参加联合学科评议组理工一组职称评审会一次。力学学科从理学院独立成了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因此推测自然卸任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力工学院新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在主任方岱宁院士领导下工作,但几次会议都错过了。继续担任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学术年会和同时举行的能源工程力学研讨会,并做报告《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系统辨识》。参加哈工大深圳理学院教授会会议3次,缺席3次包括年初的一次。
参加基金委数理学部力学学科发展规划工作,是秘书组成员。在8月下旬杭州、9月上旬北京和12月下旬南宁参加三次会议。在最后次会议上还讨论了学科代码的修订。动力学与控制部分改动较大,与相关专家和领导沟通协调,形成初步意见。个别方向名称很出彩,如“重大装备中的动力学逆问题”,希望能起到某种引领作用。也有的差强人意。条目数量有限制,要考虑到学科内在逻辑,还有考虑学科队伍历史现状,更要便于分内容送审。难度很大,力不从心。参与力学学科评议组力学学科发展调研工作,1月中旬会在北京参加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发展报告讨论会。
继续担任Acta Machanica Sinica,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和《力学学报》副主编,4月中旬在北京参加AMS编委会会议。继续担任Nonlinear Dynamics的Associate Editor,2月下旬在罗马参加编委会会议。处理各期刊的稿件送审等事宜,尤其是NODY的稿件量偏大,似乎超过工作合同约定。有时候网络还不太顺畅,挺有挑战性。继续担任《力学与实践》编委,也处理了不少稿件;1月下旬在北京参加主编扩大会,4月中旬在北京参加创刊40周年纪念活动,八月下旬在杭州参加编委工作会议。继续担任《应用数学与力学》《振动与冲击》《力学季刊》编委。都只是评审过少量稿件。
继续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编委。所负责的振动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类词条进度较慢。十月以来组稿写稿比较抓紧。非线性动力学部分已经全部完成。我新写的中条有《初值敏感性》《李雅普诺夫指数》《横截同宿点》《梅利尼科夫方法》《什尔尼科夫方法》《KAM定理》《测度熵》《拓扑熵》《准周期环面破裂》《阵发性》《混沌类型》,短条有《洛伦兹方程》《上田振子》《埃侬映射》《虫口模型》《斯梅尔马蹄映射》《斯梅尔-伯克霍夫同宿定理》《阿诺德扩散》《柯尔莫哥洛夫含混吸引子》。除个别例外,我自己对这些条目初稿很满意。振动控制部分的中短条与牛牧青博士合作,已经交稿,包括《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被动控制》《模态控制》《消振》《隔振》《减振》《阻振》《吸振》《力传递率》《位移传递率》。振动力学其他条目仍在赶写中。也许是我把这些条目看得太重,有些用力过猛,写得很不顺利。继续担任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编委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大众力学丛书》编委,但没有做具体工作。
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会和上海力学学会理事会换届,都没有连任。这是否是种预示,职业中开启了“退出”模式?10月中旬,中国力学学会2019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第十一届理事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11月中旬,中国振动工程召开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12月上旬,上海市力学学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都因日程安排冲突,没有参加。我本来就没有理任何事,换届后倒是名至实归。暂时还是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8月下旬在杭州参加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会议。继续担任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1月中旬,承办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2018-2019学术年会,在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图书馆会议厅开会。但我因时间冲突,没有参加。
为多种国内外期刊评审大量稿件。由于经常奔波,而且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有各种问题,评审完成情况不如以往。一方面相当比例稿件直接拒审了,另一方面,有些同意审稿的稿件也不能按时完成。希望随着硬件更新完成以及逐步适应奔波,以后能有显著改进。参加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校的博士生毕业答辩。
通讯评议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和人才项目、基金申请和一些学校职称晋升材料。会评教育部人才项目。有些会评因为时间冲突无法参加。因为邮箱更换,有些评审邀请没有及时收到,除非是相关部门短信通知或者后来专门电话落实。
交流
去年出国参加会议两次。2月到罗马第一大学学术交流两周,并参加The First International Nonlinear Dynamics Conference (NODYCON 2019),做分组报告Parametric and internal resonance of a transporting plate with a varying tension,替注册但缺席的合作者做分组报告Vibration suppression by a new inerter-based nonlinear energy sink。服务方面是Steering Committee成员,并与Rega教授共同主持了分会场Modal Interactions and Energy Transfers II,与Habbib博士共同主持分会场Nonlineare Vibrations Control II。写了系列博文,《开幕式》《大会报告》《参与记》《闭幕式》,还有会前的宣传。两年后第二届会议(NODYCON 2021)仍在罗马举行,还计划参加。6月到圣彼得堡参加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Conference “Advanced Problems in Mechanics”,做分组报告Effects of weights on vertical nonlinear oscillations。这是年度会议,计划2021年再次参加。在罗马第一大学的合作伙伴Walter教授也出席了会议并作大会报告。在分组报告会上见到孙博华教授。
在境内参加国际会议4次。5月在长沙参加the 8th Symposium on the Mechanics of Slender Structures (MoSS2019),胡海岩院士是会议的两位主席之一。作Keynote Lecture, Energy Harvesting Enhanced by Double-jumping: an L-shaped Beam Case;也是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成员;还代表主办方之一Chinese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致辞,并主持Keynote Lecture。多位熟悉的海外同行到会,包括罗马第一大学的Walter教授,马里兰大学的Zhu教授等。7月在上海参加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ibration and Energy Harvesting Application (VEH 2019),会议主席是上海微系统和信息所的李昕欣教授等;作Keynote Lecture, Analysis on Vibratory Energy Harvesters via Harmonic Balance。3月在苏州参加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in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CMMM 2019),会议总主席是香港城市大学的Kim Meow Liew教授;做分组(S9 Modeling of Energy Harvesting Systems) invited talk,Experimental Identification, Approximate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a Circular Piezoelectric Plate Energy Harvester。10月在杭州参加The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 Workshop on Acoustics and Vibration (ISWAV2019),会议主席之一是Wayne State University的Chin An Tan教授,他通知我参加,到会的Alexander Vakakis教授也希望与我讨论联合培养博士生事宜。报告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on a vibration isolator containing high-order stiffness and Bouc-Wen hysteresis with account for a constant external acceleration。
5月在南京,参加第17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14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担任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任。7月在上海航天科技交流中心参加航天工程与力学研讨会,作大会主题报告《隔振和减振的非线性设计》。
3月上旬,在深圳麒麟山庄主办动力学与控制深圳论坛。上海大学和哈工大深圳毕业或在读的课题组学生30余人到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广泛的讨论。顺便一提,3个多月后,那个山庄已经不对外开放。
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学术交流,为教师、研究生或本科生报告。
阅读
读得多的还是比较广义的学界小说。包括《莫须有先生传》《英国情人》《杨绛全集(早期中短篇小说部分)》《傲霜花》《师姐》《朝云暮雨》《半个月亮,半个太阳》《知识者生存》《苏黎红小姐》《绫罗》《方方文集·白梦》《表弟》《毕业生》《桃李》《郑袖的梨园》《大学之林》《桃花》《教授出家》《象牙塔下》《梨园记》《打金枝》《桃夭》《子在川上》《应物兄(上,下)》。
读了《安东尼传》《鲁克丽丝受辱记》《世界文明史》(俄罗斯部分)和《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徐霞客游记•游黔日记》。重读了《明夷待访录》《自私的基因》《合作的进化》《爱经》。《新约》和《变形记》在年底时都仍在重读中,也就是还没有读完。
重新对艺术史有兴趣。重读了《世界美术名著五十讲》《人类的艺术》《艺术哲学》和《罗丹艺术论》。结合博物馆观赏,写了看美术名作的系列博文《名作过眼》:《波提切利的古典题材绘画》《波提切利的宗教题材绘画》《达芬奇的绘画I》《米开朗基罗的雕塑1》《米开朗基罗的雕塑2》《拉斐尔的壁画《雅典学院》》《拉斐尔的油画I》《提香的画》《鲁本斯的画I》《鲁本斯的画II》《伦勃朗的画I》《贝尔尼尼的主要雕塑》《卡诺瓦的雕塑》《卡诺瓦的雕塑(补充)》《罗丹的雕塑》。
去年读的主要是消闲性书。今年在消闲同时也要增加知识含量,读物要有挑战性。准备了几本书,所谓《去年旧约》。主要读些历史的书,尤其是了解强盛帝国坍塌和瓦解的过程。争取读完《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奥斯曼帝国1299-1923》《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用我小时候听到的“两报一刊”元旦社论的话说,“一座座火山爆发,一顶顶王冠落地”。在这“百年未见之大变局”中争取未雨绸缪。不过,现在看能读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去年看电影相对比较多,这或许也是衰老智力退化的标志。在3D电影院看《惊奇队长》《复仇者联盟4》《蜘蛛侠:离家》《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在电影院看《绿皮书》《新喜剧之王》《南方车站的聚会》《唐顿庄园》。在电视上看《西游记之女儿国》。在飞机上看电影《使徒保禄》《我的间谍前男友》《致命引擎》《玩具总动员(1和2)》《人性的污点》《让子弹飞》《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谍中谍5》,应该还有其他电影,但记不准了。在电脑上重看《列宁在十月》和《埃及艳后》。
3月下旬听《费玉清告别演唱会》。5月中旬《附庸风雅听交响2》,到贺绿汀音乐厅听彩虹交响乐团的音乐会《“礼赞青春”第七季--“最后一块拼图”》。还打算看场话剧,但《看话剧未遂》,先说改期,后来干脆取消了。
博客兴致不减。全年写了368篇,平均每天一篇,比去年略多,为历史新高。不觉得需要调整,以后继续顺其自然。
旅行
去年旅行较多,虽然国外旅行在近五年为最少或次少。拍摄大量照片,多数仍在整理中。以后尽量及时完成照片整理和贴出,以便写入当年回顾。
国外旅行主要是利用开会之机,在2月中下旬第三次游历了罗马,在6月下旬夫妻首次到圣彼得观光。罗马常游常新,圣彼得堡一见倾心。罗马和圣彼得堡都是历史名城,并有顶级博物馆。值得反复观光,以后有机会还会去。冬宫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收集有全世界的艺术珍品,只贴出最顶级的展品,《文艺复兴“三杰”作品》《鲁本斯的画》《伦勃朗的画》,后两者是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特色,似乎超过我去过的其他顶级博物馆如梵蒂冈博物馆和大都会博物馆。现代艺术也是其特色,在冬宫旁的参谋本部大楼展览。看到收藏最多的马蒂斯的作品还没有整理,博客已经贴出了《莫奈的油画》《康定斯基的油画》《毕加索的画》三篇。俄罗斯博物馆收藏俄罗斯艺术家作品,已经贴出了三篇,《希腊诸神雕塑》《其他雕塑》《卡尔•布鲁洛夫的油画》。罗马照片太多,第二次的还基本没有整理,去年的第三次游照片也不多。圣彼得堡的风景只贴出了《涅瓦河夕阳残照》。下面那张两人合影,就是白天在涅瓦河畔。如果有机会重游,在此之前应该把照片整理贴出;如果以后没有机会重游了,也不妨慢慢整理照片回味。这也是两难。
1月上旬在沈阳,游《慈恩寺》、《大佛寺》和《般若寺》,看《九一八纪念馆》;在鞍山,《游二一九公园》,《夜游人民公园》。5月中旬在南京,住《励志社旧址》旁,重游《明故宫遗址公园》和《午朝门公园》,细观《明故宫石狮》;中旬还去北京,游《清华大学荷塘》、北海公园(《北海》、《西天梵境》、《阐福寺》、《小西天》和《琼华岛》)和《北航绿园》。7月中旬又去北京,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园;下旬在贵州,游安顺《黄果树景区》包括《黄果树大瀑布》和《陡坡塘瀑布》,兴义《万峰林》、《万峰湖》、马岭河峡谷、《永康堡》和《奇香园》及其《蘑菇酒吧街》,《盘州乌蒙大草原》。8月在《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看网红《向日葵》。9月下旬河北正定半日游,走马观花隆兴寺、天宁寺、开元寺、《临济寺》、广惠寺、古城墙和赵云庙。10月中旬夫妻同去洛阳,游龙门石窟、鸾川老君山、登封少林寺和《嵩阳书院》、白马寺及齐云塔院等,夜游丽景门和洛邑古城;下旬在南京,晚上走过《夫子庙和秦淮河》。11月上旬夫妻去大连,游旅顺《东鸡冠山》《老铁山》和白塔山,重登童牛岭,看水族馆,游海滨和体育公园;中旬在沈阳,重游《沈航》和《沈师》,看《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下旬在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去《西山国家森林公园》。12月下旬去成都,再次环行《西南交大镜湖》,游武侯祠和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南宁,游青秀山包括《天池》《苏铁园》、龙象塔等,首次见到了久闻大名的《曼陀罗花》,游伊岭岩的岩洞。
深圳几乎都是故地重游。3月上旬住麒麟山庄看《阴天景色》,《重游深圳湾海滨雨中远望》。3月下旬夫妻《重游欢乐海岸》和《红树林公园》,重访《麒麟山庄》,入住《麒麟疗养院》,在《天鹅湖》畔散步。5月上旬全家在麒麟疗养院度假,重游《天鹅湖》,并一起游欢乐海岸和红树林公园以及西丽大学城特别是《清华校区》。我还几次接待同行,游览西丽大学城。11月下旬游《民治公园》,12月上旬夫妻在麒麟疗养院见香港友人并陪游西丽大学城。
上海市内主要是在家附近步行距离内的公园或校园。特别是新手机启用后,拍照较多,所谓重游新拍系列,《华东理工大学校园》《华山公园》《光启公园》及《南春华堂》《交大徐汇校区》《徐家汇公园》《衡山公园》。当然,附近的公园并非每次走过都拍照,而且拍摄了照片也有没有贴出的。经常路过的《徐家汇天主堂》,也在春节中进去转转。上大宝山校用旧手机拍过《秋日》,用新手机拍过菊花节时《晨景》《菊花展》《上大菊文化节2019》。也有几趟稍远的市内游览观光。1月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月夜游豫园,《观灯》《望月》。3月夫妻游嘉定秋霞圃和《孔庙》,也看看上大嘉定校区。5月游《广富林遗址公园》。6月夫妻同游中山公园看《牡丹花》,同游《南园公园》《南园滨江》《上海西岸》,7月同去《上海科技大学校园》。
家事
去年还算是平安无事的一年。人老了,心态保守(或许年青时就保守),无祸就是有福。“Wer spricht von Siegen? Ueberstehn ist alles.”
母亲仍住在养老院,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最高等级的护理。前一年的脑梗后基本失去语言能力,她的话别人基本不懂。更糟的是她也基本上不认识人,偶尔能认出我,更不经常也认识女儿,还可能把她当成我。气色很好,或许近于“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的境界。
太太仍然在辛勤工作,办那本还不是核心期刊的刊物。工作繁忙依旧,虽然期刊从学界聘期了位资深专家担任执行主编,也招聘了一位应届本科生。去年进了两个国际数据库,希望今后能继续斩获吧!也有些挫折和困难。其实我的期刊服务包括不同的角色,副主编、AE、编委、审稿人等,有时候也可以给些建议。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以瞎出主意,乱当参谋。
女儿工作尚好。公司合并已经完成,对她那种比较底层的员工影响似乎也不大。每年晋升的初期职业发展已经结束,继续当经理。上面还有高级经理、副总监、总监、群总监、办公室总经理、副总裁和总裁。一共12级,只比高校教师的13级少一档。她一度到上海分部的总裁办公室工作,基本上相当于总裁助理。据说公司里总裁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的工作都是开阔眼界、提升格局、学会与人打交道的好机会。因为她和她母亲两人的办公室比较近,有时候中午可以约饭。偶尔我也专程过去参加。我几次饭后让她带我去总裁办公室看看,她说什么都不肯答应。经过历练后,年底重新回到业务部门。似乎业务部门更忙,但有KPI,容易出业绩。下面的照片,妻子和我特意穿了二十来年前的衣服,女儿当然不行,她长大了。
个人身体情况尚好。首次在深圳年度体检,体检项目似多于上海的,参阅《体检2019》。如《体检结果2019》所述,血脂血糖等主要指标都正常,但也有隐患。大病没有,小伤小病偶尔有。年初做个小手术,《预约记》《手术记》《愈后记》。6月腰莫名疼痛莫名好转,《动力学疼痛再现》。8月《病有双至》,然后《疗疴五日》。9月底和10月初意外受伤,《流血》《长假的伤和痛》。年底左小腿又莫名疼痛,《把痛留在2019》。
去年第一次有完整的年度步行数据记录。年日均行走6.8公里,11143步。最高月均日行8.3公里,步数14196步,都是在6月。周均最高11.2公里,19176步。在6月最后一周。单日最高是5月13日,15.6公里,26235步。除了最高周均,数据全面低于去年。
体重控制比较失败,全年负下降。几乎从历史低点到局部高点,增加了约7 kg。当然,也给翌年一个容易的起点。
更新
懒得折腾,能对付尽量对付,能不换尽量不换。去年真是到了对付不下去的程度,因此软硬件多有更新。
最大的变化是邮箱的更换。可能是服务器的原因,上海大学的原来邮箱不能用了,换成新的邮箱。这个真是牵一发动全身。国外投稿系统以及一些研究ID等都是用旧邮箱,国内许多管理部门如科技部奖励办教育部人事司等也是留的旧邮箱。一度造成很大混乱。目前只能说大致解决,可能还有些问题。
手机也是大限已至。年初春节里就是《手机急救》。9月上旬在出差前关键时候,又出问题,虽然最后《手机死而复生》。9月中旬,终于下了决心,《换手机》。照相机也故障频发,换手机后同时也是《相机报废》。以后拍照不用相机了。今年争取把旧手机的功能逐步转移到新手机,在年底停止使用旧手机,结束八年多公用私用两部手机双轨制。这样观光时大为简便,由两部手机一部照相机变成一部手机。
影响更大的可能是换电脑。从去年开始,电脑使用就是3+1模式,3台台式机另加便携式本机。文件的共享保存等都颇有压力。这本质上是保险行为,平时花些时间拷贝文件,避免出现事故时不可挽回的数据损失。大体上已经运行比较正常,有一台电脑和一个移动硬盘做备份,任何足够重要的文件包括拍摄的照片都至少有两个备份。10月时,用作备份的家里电脑突然《电脑黑屏》,虽然后来《电脑修复》,至少显示差些。已经购置了新电脑,还在办公室试用中。因此,换电脑其实还没有最后完成。另外两部台式机都是新机器,希望能在我后面退休。
后记
回顾个人经历,以7、8和9三个数字结尾的年份似乎是我的收获期。例如,87-89年(开始发表论文、硕士学位)、97-99(开始发表国际期刊论文、开始出版教材、博士学位、教授职称、博士后),07-09年(杰青、“长江”、全国模范教师),17-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当然,也有些重要职业成绩不在这个收获季,特批副教授(1992)、全国优秀博士后(2005)、政府特殊津贴(2012)、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5)。这些年份里,真有些“时来天地皆同力”的意思。如果说前几个收获期个人的判断和努力成分大于运气成分,目前2019年运气的成分甚至占主导地位。
我的年纪,已经能对茨威格的话有深切的理解,“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在以感恩之心回顾过往的同时,对未来深怀戒惧。“运去英雄不自由”,更何况不是英雄的凡夫俗子。在幸运年已逝之际,心情如《诗经·小雅·小旻》所云,“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未来十年的愿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过去已经写过39篇的链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