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观相山》发表于《收获》2023年第2期。小说写当代都市普通专业人士的日常生活,属于比较广义的学界小说。女主人公邵瑾是省社科院期刊的副主编,男主人公范松波是高中数学教师,小说侧重写他们的生活而不是职业,包括从往事的缠绕中解脱的精神生活。故事发生在滨海避暑城市青岛,青岛没有观相山但有观象山。故事发生在疫情期间但防控措施并非很严格,课业教培被禁止,后来还有预测鹅乌能否开战的不同观点文章同时刊出,都说明时间是在2021年。
范松波和邵瑾是对五旬上下的夫妻。家庭情况复杂,范松波与前妻有一女儿,邵瑾与范松波弟弟范松涛未婚怀孕,后产一子。当初怀孕后不得已,与妻子出走而离异的范松波结成形式婚姻,但两年后假戏真作。范松波有两位老人要赡养,自己的父亲和叔叔也是范松涛生父。他们收入都不算高,尤其是不允许中学教培,更少了笔收入。女儿儿子都要操心。“爱这个事没法教授,不管父母如何小心翼翼,如何操碎了心,孩子们还是不可避免地要把人生路上该走的弯路都走一走,把该吃的苦都吃一吃,有的甚至还要多走几个弯,分外多吃几口苦。(p. 156)”经济负担、子女和父母养老负担,是中年的主要压力。在种种不利条件下,他们仍然过着平淡仍不失快乐的生活。“除了有时钱不够用带来的经济上的困扰,他们生活是很轻松的,是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轻松,背靠背的生活,彼此信任,却又不过分依赖对方。一点点开心的事,就能令彼此十分快乐。(p. 172)”原因主要是他们都是好人,“他们都不是会谈恋爱的人,他们只是在平淡的生活里努力去爱而已。(p. 189)”此外,如对女儿的忠告,“永远不要带着怨恨去生活,要是总带着怨恨生活,最终会伤害到你自己的。(p. 177)”
醉酒后车祸而意外身亡的范松涛在小说中始终若隐若现,是故事悬疑的主要来源。开始时是他为什么不愿意与邵瑾结婚,以至于邵瑾主动与他分手。为此邵瑾设法在联系他当年的朋友,收入当年并不喜欢这些朋友。后来又发现范松涛有童年创伤,变得自暴自弃,不敢结婚,也一直不肯原谅刑满释放的父亲。新的悬疑是他父亲到底做了什么,让他如此。这个悬疑到小说快结束时才揭晓。随之故事展开,男女主人公对他们之间的范松涛似乎也越来越释然。“邵瑾将自己的人生看成是一列越来越长的火车,每一节车厢都封存一段过去,有一节车厢是属于松涛的。中途停下打开车厢翻看无意义,而火车一直向前,每一节车厢将和她一起抵达终点。(p. 159)”“往事只应随梦里,劳生何处是闲时。”也只能如此达观了。在邵瑾影响下,范松波“对过去的一切,对自己、对周围的人,都更能理解和包容了。(p. 172)”过去的一切,应该包括抛弃他的前妻和他为之接盘的范松涛,以及范松涛得知在他们婚后的痛苦。
小说的学界直接相关内容是涉及杂志社的不多笔墨。作为省社科院杂志的副主编,邵瑾实际负责杂志,因为主编是院长挂名,院长也是她师兄,对她信任有加。顺便一提,我觉得杂志社副主编有些不通,应该是杂志副主编或杂志社副社长。杂志社并非很景气。“现在杂志社的年轻人都不容易,房贷车贷的,负担重。(p. 157)”“杂志社编制满了,有好几年没进新人,现有的几个年轻编辑唯一看重的可能就是编制,身在曹营心在汉(p. 161)”副主编不需要坐班,有些像大学教师。“这日邵瑾没有去杂志社,在家里审稿。几天没看邮箱,邮箱里挤满了稿件。她打开邮箱浏览了下,挑了几篇作者学术背景不错、选题稳妥、中英文摘要页写得规范的文章下载保存。现在她很少看自然来稿,作为杂志社副主编,她完全可以不看自然来稿的,这项工作向来是由年轻编辑负责的。再说杂志虽然不是核心期刊,但版面有限,名家来稿都要等上一年半载才能发。(p. 150)”
女主人公的形象最为鲜明。在生活中,邵瑾无疑是个善良的人,善待所有的人。“邵瑾勉力做到绝对不和周围任何一个人发生口角,他从未听她抱怨过谁,说谁的半点不是,但同时她似乎也在努力与所有的人都保持某种距离,……一个从不被自己父母关注的孩子,可能已经养成了平淡生活的习性,自立、自理,不给别人舔麻烦,也收敛自己对他人的好奇心。(p. 172)”从学界职场的角度,邵瑾有些缺乏进取心,也缺乏大局观。“这些年只想把手上的活干好,还没想过别的,没时间想,也不敢想。(p. 156)”本质上,她是随波逐流的人。“什么也不懂,就知道读书,从小镇到县城,从县城到省城、他乡。大学毕业,有机会读研就读了研,读完研出来到杂志社,人生就像溪水从山顶流到山脚一样自然。(p. 209)”或者如她自己所认为,她怕承担责任。“毕业的时候,她没想过去司法系统,不想碰刀把子,也没想过去学校,怕误人子弟。这两项工作都责任重大,她单是想想便觉得心慌。知道自己考进杂志社了倒是欢天喜地。现在邵瑾发现自己真是有些懦弱的,那么怕承担责任。(p. 220)”不过,她的状态让书中收入颇丰的成功律师羡慕。“看看人家邵瑾,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人家取一瓢,有家庭有事业,好歹还是个副主编。你忙乎那么多瓢干什么呢?撑不死你还能累不死你?(p.205 )”这真是很无奈的事情,时代精神似乎是累死自己、饿死别人。
其他人物也各具特点。男主人公是妻子眼中的君子。“每天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养家糊口,一个为生活疲于奔命的人,还能葆有一点理想主义的品质,和对他人的温柔之情,这个人,不是君子,还有谁是呢?(p. 198)”他自己也不断反省。“教了快三十年书,职称也快到顶了,突然发现自己的教学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点受打击呢。(p. 198)”有时还有口吐莲花般的妙语。“《美丽新世界》……这样的故事跟数学模型有共同之处。……时间向前,把我们遗弃在超稳定结构中。(p. 151)”“数学老师是不怕犯错的,‘改错是进步的阶梯’(p. 161)”还有些相对次要的人物,如女主的师姐和闺蜜程凌云是成功的律师,“勇于承担重担的人,多重也担得起。(p. 220)”在家修行的妙一,“一个心里干净的人,看什么都干净的吧。(p. 203)”还有男主的前妻老曹,“一个小时候找父母要学费都要下跪的人,在她看来这世上可能没有不下跪就能得到东西,何况她还跪了也没有要到那笔学费呢。(p. 176)”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几个比较主要的人物,邵瑾、范松涛、程凌云、老曹都有不愉快的童年记忆。
小说描述那种忙碌拮据但又简单快乐的生活,让我挺有共鸣,是自己二三十年前的回忆。当然,现在还是简单快乐,甚至也忙碌,但不拮据了。当然,比起必须有戏剧性的书中人物要幸运些,类似于大多数现实中的人,童年没有阴影,青年有挫折但不至于形成伤痕,中年有艰难但没有困苦。与书中男女主人公一样,我也觉得“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青壮年时赶上了人类历史最好的时代。与他们一样,怀着感恩之心。“把自己所有的好运气都归功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时代的山没有砸到他们头上,时代的灰落到他们头上,也还没有变成山。(p. 209)”同感的还有,“以前那些令人头疼的书,哈耶克也好凯恩斯也好,如今读着都好像变得更好懂了?……有生活做注解了嘛,要不这些年岂不是白活。(p. 151)”
作者艾玛,本名杨群芳。1970年出生,本科学历史,硕士和博士学法律。曾在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任教,2014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下):心界》
红尘染尽春衫色—学界小说丛谈之《女招商局长》(学界故事部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