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口特别好,什么都爱吃,这样就对美食先天缺乏鉴赏力。常看老派文人写过去的吃,非常令人神往。但我写不出来,缺乏那种精细。更何况,我一直以为,所有文人笔下都是过去的东西好吃,原因其实是他们那时候年轻胃口好,而且未成名时也吃不到什么好东西,所以吃过的印象深。当然,这可能是以吃货之腹,度美食家之心。
小时候家里基本上不去饭店吃饭。不算在幼儿园,大学之前,只在鞍山的家里、上海的亲戚家里和朱泾的亲戚家里吃过饭。在朱泾吃的可以排第一,是私房菜美食。上海的排第二,主要是里弄食堂的美食。鞍山的排第三,主要是家常菜,逢年过节的菜,或许接近上海美食。
朱泾美食印象最深的就是鳝丝,好吃得无与伦比,也无法言传。其实鳝鱼在鞍山吃过,最简单的红烧鳝鱼段。也很不错,但比鳝丝就差查远了。或许这是我最初意识到食材的不同加工方式对味道有如此大的影响。后来鳝丝也经常吃到,但与小时候的记忆相去甚远。这固然有开篇时提到的主观原因,但有次在苏州观前街得月楼吃的鳝丝颇有小时候的味道,所以多少也有客观性。
朱泾的美食还有软炸里脊。当年还住在原来东林寺的县委大院里,用煤球炉烧菜。据大人们说,姨夫的软炸里脊烧得比舅舅的好吃,但说实话我没有能吃出差别。这个在家里很少烧,因为需要很多油来炸。后来在饭店里吃软炸里脊都挂汁,在上海称为咕咾肉稍有些甜,在东北称为溜肉段。现在也觉得好吃,不论是否挂汁。女儿也喜欢溜肉段,吃东北菜必点。
在朱泾吃的其它美食印象不深。也是好吃的太多,“少则得,多则惑。”哥哥姐姐印象深的是我自己吃了整只猪蹄髈。蹄髈在鞍山也吃,我确实很爱吃。但一定说朱泾的蹄髈更好吃倒也未必。
印象更深的是在鞍山吃的朱泾美食,从朱泾寄来的美食。只能就饭吃的是蟹黄猪油,滈制的猪油,里面放上螃蟹的黄和肉。烧菜拌饭都很香。寄来好几瓶,冬天放在窗外,能吃很长时间。介于零食和菜之间的是干虾,虾很大,干了之后也有现在基围虾那么大。虾的壳比较硬,吃时需要剥掉。我平时吃着玩,有时候也就饭吃。父母喜欢泡醋,我觉得不好。纯粹的零食有干毛豆和干蚕豆。毛豆剥了皮,有咸淡。蚕豆可以连皮吃,虽然皮有些硬。两种豆子都比较硬,父母不吃,都是我吃的。干虾我吃的也比较多,只有我当零食吃,而很少当菜吃。猪油父亲和我都爱吃,母亲似乎不爱。
这些我现在还是爱吃,但肯定没有想象中的好吃。索性不吃了,保留美好的记忆。
附录:忆往昔系列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