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忆往昔之杀鸡

已有 4801 次阅读 2019-2-12 03:31 |个人分类:往事钩沉|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杀鸡, 回忆, 记事

最近才知道,在上海市区,杀鸡违法,将罚款万元。想想也是,很长时间,都是买杀好的白鸡。有杀鸡的记忆还是在我小时候。

 

四、五十年前,要吃鸡只能买活鸡,在家里自己动手杀。活鸡也很不容易,农民偷偷摸摸到城里卖,属于可遇不可求的。杀鸡的不是我自己,是我父母,我那时还是小孩呢。不过,杀鸡的过程我记得清楚,因为比较感兴趣。

 

首先,鸡要稍微饿一下,鸡嗉子空着,粪也排了,后面比较方便。有时候我要帮倒忙,喜欢喂鸡。

 

杀的过程有些血腥。抓住鸡的翅膀,把头和两只爪子也握在手里。这要求手足够大,只有我父亲胜任。变通方式也可以是另一个人例如我专门握住鸡爪。把鸡脖子上毛拔掉,然后用刀抹脖子。见血后开始放血。血放入装着盐水的碗里,边放血,边用筷子搅拌。搅拌的活我干过。要抓住鸡爪子,免得那碗盐水被踢翻。血要马上放尽,否则凝固了鸡肉就不白了。刚被抹脖子时,鸡还是在动。

 

然后就是拔毛。把鸡仍进去空盆。烧锅开水浇上去。这样毛拔得比较干净。这个过程,有些异味。对这个环节我通常会躲得远远。除了拔毛外,鸡冠和鸡爪都有层外皮,也需要剥去。

 

然后就是解剖了。这个环节我也不感兴趣,没有仔细观察过。最有技术含量的是找到鸡的苦胆,完整摘除并且扔掉。胆如果破了鸡肉会发苦。然后把鸡心、鸡胗、鸡肝等拿出来,有时候还有半成形的鸡蛋和鸡油。这些都能吃。我们家后来把鸡的肛门也切除扔掉,免得吃的时候紧张。

 

这样杀鸡就完成了,活鸡变成了白鸡。顺便一提,我们家也杀过鸭子,记忆中也就一两次。鸭子拔毛时比鸡臭多了。据说我很小时候,家里还杀过只鹅。我当时还是婴儿,杀鹅的故事是听父母讲的。带我的保姆说她可以杀鹅。父母买了只鹅。鹅很大,因此在院子里杀。保姆手起刀落,把鹅头就砍下来了。不料没有头的鹅并不死,保姆吓得转身就跑,没有头的鹅却在后面追她,彷佛要报仇雪恨。脑补一下,那场面真有些“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的意思了。

 

有白鸡卖真是社会的进步。《孟子·梁惠王上》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礼记·玉藻》说得更严重,“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君子要吃鸡肉,又不想杀鸡,只能买杀好的白鸡。

 

我以后或许开始个新的系列博文《庖人琐语》,说说烧饭弄菜的事情和体会。我面对镜子,总觉得看到了位厨师。当然,只是形似,不是我厨艺多么高明。致力做饭近五十年,就算厨艺不高,多少也有些感想。久病尚且能成良医,总烧饭也能算好厨子吧!而且厨子经验对我职业生涯有些启发,教大学若烹小鲜。如果我自己动刀杀过鸡,就可以归入那个系列了,可惜没有。看过与做过,毕竟不同。这就是大学教师为什么要搞科研。

 

 

附录:忆往昔系列博文

 

忆往昔之放鞭炮

 

忆往昔之穷游吃住

 

忆往昔之故友

 

忆往昔之初入幼儿园

 

忆往昔之母亲的工作

 

忆往昔之吃在幼儿园及对老师失望

 

忆往昔之吃在幼儿园续兼说家长老师

 

忆往昔之幼儿园小朋友

 

忆往昔之首次乘海轮上海往返

 

忆往昔之童年乘火车启示

 

忆往昔之生病看医生吃药

 

忆往昔之生病找护士打针

 

忆往昔之手术

 

忆往昔之手术补记今昔护理

 

忆往昔之门诊部医生闹的笑话

 

忆往昔之地震亲历记

 

忆往昔之地震亲历记2

 

忆往昔之地震亲历后记

 

忆往昔之挠痒捶背

 

忆往昔之小木匠

 

忆往昔之祖父家往事

 

忆往昔之外祖父家往事

 

忆往昔之母亲在祖父家

 

忆往昔之父母的忧虑

 

忆往昔之中学时的工作意向

 

忆往昔之家教讲理篇

 

忆往昔之家教惜福篇

 

忆往昔之家教独立篇

 

忆往昔之挨父母打

 

忆往昔之背主席诗

 

忆往昔之出师傅坑

 

忆往昔之小学试读

 

忆往昔之插班入学

 

忆往昔之抗大小学

 

忆往昔之无电视时的除夕夜

 

忆往昔之“反标”事件

 

忆往昔之小学时的“创新”

 

忆往昔之少年“军迷”

 

忆往昔之热极凉来

 

忆往昔之不敢下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161724.html

上一篇:春色满堂之己亥年
下一篇:看花老眼之柳州巴西野牡丹
收藏 IP: 84.253.145.*| 热度|

3 郑永军 刘钢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