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常把记性好误当成聪明,其实两者还是有不小差别。在我看来,记性好是不忘已知的东西,聪明是想出未知的东西。当然,两者只是不同,并非一定矛盾,完全可能记性好而且聪明。因为人们的误解,小时候我常被误认为聪明,其实只是记性稍微好一些。
能表明自己小时候聪明的实例,现在我只想起两件。算是我小学期间的“代表作”吧。当然,我相信许多人比我聪明多了,只是他们记性差些,忘记了自己当年如何聪明。
一件是在期末考试中发现,在减号后面加括号要在括号里面改变加减号。当年学习毛主席教育革命的论述,有段话大意是,考试全对的,但答案很平常,给及格就可以了,有错误但有创新的能给满分。因此,我们班上算术考试也用些开放式题目,包括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完成加减混合运算。推测出题的本意只是用所谓交换律和结合律,运算顺序可以变化。但我在改变运算次序方面走得稍微远些,想出了这种算式:A-B-C=A-(B+C)和A-B+C=A-(B-C)。实际上是对(-1)的分配律。有了负数的概念就是很自然的做法,而那时小学还没学到有理数。这是能让自己兴奋了好久的发现。依稀记得老师并没有因此给我满分,因为还要考虑平时成绩,或许我还有其他运算错误。我还是很高兴,并不是很在意分数,也不很在意老师的评价。从小就缺乏对老师的敬畏,当年又经受过教育革命的洗礼,对老师真不是很佩服。
另一件是改进了一种玩具竹蜻蜓的概念设计。所谓竹蜻蜓,是一片竹制螺旋桨片。当时有本《青少年科技制作》的小册子,说到这种玩具。螺旋桨片上面钻两个小孔,在缝纫机线轴上钉两个钉子,去掉钉帽,把小孔对准铁钉,螺旋桨片放在线轴上。线轴套在圆棍例如筷子上,缠上线。拉动线,线轴高速旋转,螺旋片就能飞出去。做起来,其实有些实际问题。例如,钉与孔的配合,太松,线轴刚转就甩出去,飞不起来;太紧,脱离速度也受影响,也飞不起来至少飞不高。我想到核心问题就是让螺旋片转起来后自然脱离。为此,在螺旋桨片中间钻一个小孔,固定一个细圆木棍。把细圆棍放在手里搓,两手掌分开时,螺旋桨片自然解除约束,带着细圆木棍就飞起来了。这个设计成功实飞了。飞两米多高没有问题,在家里能碰到房间的顶棚。当然,我只是概念设计。具体加工制作是父亲干的。那个螺旋桨片,从个木板上用刀削,然后砂纸抛光。父亲是工程师,动手能力强。我是小孩子,只能动动脑。
两件“创新”,一个属于数学,一个属于物理。其实我很想再找出件来凑成三件,“三生万物”,“周期三意味着混沌”,但实在想不出来了。如前所述,我并不是很聪明,但记性不错。因此,可以推断,是真没有其他“创新”了,而不是有但忘记了。
附录:忆往昔系列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