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读《巴黎》

已有 553 次阅读 2024-11-18 22:58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巴黎》是“欧洲旅行指南”中的一种,作者为意大利人Alessandra Rozzi等,据说是欧洲老牌旅行指南编写团队长销之作。我看的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汉译本,译者为卢征。全市分三部分。首先是传统与文化,较为简略地说明城市的历史(或许过于简略)、多样文化的居民和美食等当代巴黎的城市生活。其次是巴黎的方方面面,概览了巴黎的公园、街道、博物馆等47个著名景观,构成该书主要内容。穿插在书中还有若干专题内容,是巴黎的购物、电影戏剧、绘画雕塑和历史建筑的特写,图片很多。

 

巴黎被称为“光明之城”。法国现代作家儒勒·列那尔 (Jules Renard1864-1910)有句有趣的文字游戏,Ajoutez deux letters a Paris: c’est le Paradis. 巴黎加两个字母就是天堂。我觉得用英语更有意思,巴黎加上广告就是天堂。Add ad to Paris: Paradis. 顺便一提,我只读过列那尔的散文,百花版的选译本,并非很喜欢,因此没有读他的小说和戏剧。巴黎其实是数字或者数学之城。用螺旋线顺时钟展开的方式,以卢浮宫所在为1区,将巴黎分成20个区。这个分区规则我是读了该书才知道。整个巴黎的形状像只蜗牛,因此引言(“光明之城”)后的第一节就是“一只疯狂的蜗牛”。去年《别三国五城》中就有巴黎,代表巴黎的照片有两张,一张是夜幕中的埃菲尔铁搭,另一张是卢浮宫展出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当时住了7夜。后四夜住在9区,步行走过了巴黎的1-10区和16-18区,也就是20个区中的13个,可以说走过大半个巴黎了。当时起早贪黑,几乎没有在十点前回宾馆。

 

47个景观中,《巴黎》作者认为特别重要的有5个,奥赛博物馆、中世纪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圣母院和埃菲尔铁塔。其中奥赛博物馆进去看了,虽然时间有些仓促。埃菲尔铁道只上到第二层,由于技术性失误没有登顶。圣母院维修中不开放,只能外面看看。另两个博物馆没有去。作者标记为特别有意思的有21个,凯旋门(看过但人太多没有排队登上去)、布格捏森林、万塞纳森林、蓬皮杜中心(路过没有进去)、香榭丽舍大街(走过)、福尔布-圣·欧诺雷路(似乎走过)、西岱岛、圣路易岛、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荣军院(路过没有进去看)、植物园、卢森堡花园、马莱区(这个似乎部分走过,不确定)、卡纳瓦雷博物馆、先贤祠(去过)、协和广场(去过)、旺多姆广场、拉丁区(走过圣米歇尔大道,进过圣塞芙韩教堂)、圣厄斯塔什教堂、杜伊勒里公园(去过)和拉维莱特。其它景点也有去过后路过的,如国民议会(在外面看看)、巴士底(走过)、大皇宫和小皇宫(路过)、法兰西研究院(路过)、玛德莲教堂(进去仔细看过)、蒙马特高地(进过圣心教堂,看来我爱你墙)、加尼叶歌剧院(在入住的宾馆附近,路过但没有进去)、圣日耳曼德佩(圣日耳曼德佩教堂在外面看看,在“存在主义,我的爱”中提到的花神咖啡馆吃过晚餐)、索邦大学(路过)。《登高望远》中有几处就是在前面提到的地方眺望,蒙马特高地、先贤祠和埃菲尔铁塔,还有是在凡尔赛宫旁边的高地。当然还有书中没写的地方,也走过。

 

专题也有景观,我觉得更为重要。卢浮宫去过,从中午一直到晚上十点关门被赶出来。凡尔赛宫在外面看看景观,然后看烟花表演,没有进房子里面。巴黎迪斯尼、拉德芳斯商业中心、拉雪兹神父、蒙帕纳斯和蒙马特三个公墓都没有去。景观之外的主题有购物、人物和电影。提到的人物和影视戏剧基本上都没有听说过。与当代巴黎至少是巴黎的大众文化很隔膜。此外,第一部分美食的晚餐推荐有PROCOPE,是巴黎最早的咖啡馆,1686年开业,去吃过晚餐。

 

读《巴黎》还知道些历史掌故。协和广场方尖碑处,就是大革命时期的断头台。去过协和广场,知道断头台,但读该书才把两者联系起来。在现在的协和广场,30个月里砍了1119颗头。开始有法王和王后,后来有砍国王头的丹东和罗伯斯庇尔。这些领导人,从砍别人头开始,但自己被砍头结束,形成闭环。总体上,《巴黎》的历史叙事有些薄弱,毕竟只是针对一般游客的指南。下次如果有机会再去巴黎,重新看看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在去巴黎前很久,就看过。我觉得旅游观光应该是“三有”,有预期、有感受、有回忆。那就不能不读些书加持,出发前或返回后。

 

这套书已经看过《布拉格》《罗马》。情境完全不同,读《布拉格》时还没有去过布拉格,而读《罗马》时几乎已经走遍《罗马》,真正步行走遍。巴黎去过,但时间只有一周,而且随驴友同行,没有自己走印象深。接下来还会看该系列的其它城市,首先是《伦敦》。情境与巴黎有些类似。去过5次,4次路过(分别在剑桥和南安普顿开会的转机),一次开会。如果一切顺利,可能会再去一次。时间比前几次加起来还要多,但也多不了多少。算是急用先学,助力“三有”观光。

 

 

初读《布拉格》

 

读《罗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460657.html

上一篇:沈阳辽宁省博物馆之皮影戏展掠影
下一篇:天津利顺德博物馆
收藏 IP: 114.93.180.*| 热度|

3 杨正瓴 王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