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忆往昔之撒豆成兵

已有 3430 次阅读 2019-8-20 08:42 |个人分类:往事钩沉|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消遣, 记事, 回忆

过去说过,《白日说梦》是我小时候的消遣。这个消遣有一点点缺憾,需要听众。用《庄子·逍遥游》的话说,就是“犹有所待者也”。后来,我想出另一种消遣,自己就可以玩。那就是摆弄一些“傀儡”,让它们上演各种故事。就是标题所说撒豆成兵。故事无非是两派相争,还没有到三国演义的复杂程度。

 

当时住在鞍山市太平村。故事的场地是在住处的窗台。虽然不是飘窗,但是两砖厚的墙,窗台还是很大。靠窗台放着桌子,桌子比窗台平面低,而且桌子与窗台的墙靠不紧,因为中间有取暖的暖气包。我通常把窗台和桌面当成两块陆地,中间的暖气包则是条河。后来读历史知道,文明的起源与战争都发生在河流两岸。

 

“傀儡”或者“豆”也是演化的,从具体到抽象,由专用到通用。大致与人的心智发展一致。这个开始在幼儿园时代,结束则很晚。晚到我都不好意思说了。最早的“豆”是玩具娃娃之类,但这个局限很大,因为太少。这个阶段持续时间很短,我已经记不起细节了,勉强算是史前史。

 

批量生产的“豆”是折纸,特别是人和马,《忆往昔之折纸》中有照片。当时纸的来源主要是烟盒的衬纸,多数是深灰色甚至偏黑的一种似乎有一定防水的纸。锡纸有两种,都是有亮色的金属薄膜和白色的纸组成,不同是有的两者很难分离白纸也比较厚,另一种白纸薄容易与金色薄膜分离。前面那种才适合折小人,但那种锡纸的烟很少,国产的只有凤凰等过滤嘴言,还有被称为阿尔巴尼亚的外国烟也是。当然还有普通白纸折的小人。这些小人还可以有枪。最普通的枪就是火柴棍,高级些的是圆珠笔芯,最高级的是圆珠笔芯的笔头那是短枪。

 

除了人马枪,还有房屋车等,并且有横跨暖气包河的吊球,以及配套的车。房屋就是盒子,墙可以用积木或者类似麻将但叫算术牌(拼出算术等式为胜)搭建。吊球是用金属拼版做的,包括在上面行走的车。越是后来越复杂。战争已经在使用黑色火药了,我用威力最小的鞭炮爆破;也有火箭攻击,用猴皮筋发射纸折的火箭,并没有火。那种火箭可以装上打针用的针头,都真人都有杀伤力。凡是这种有危险的事情,都在窗台上进行。

 

“撒豆成兵”,变幻莫测,可以《三国》,可以《水浒》,也可以是现代神剧,其乐无穷。但有一点小问题。“豆”缺乏个性,没有动态,例如“三英战吕布”,最多就是四个人骑四匹马,摆在那里。

 

为解决这个不足,“豆”向抽象方面发展。用圆柱体代替折纸。圆柱体来源有两个,一个是象棋的旗子,另一个是各种瓶盖,包括母亲单位药瓶的塑料或金属瓶盖以及汽水瓶酒瓶的金属瓶盖。这样每个“豆”可以有一定个性,至少可以辨别。象棋的“帅”或者“将”就是曹操刘备之类的领袖,“车马炮”是五虎上将再加上魏延或者姜维。更重要的是,“豆”之间可以真正“比武”。分别用左右手弹两个棋子或瓶盖相撞,撞翻为负。这样游戏变得有些不可预测,因此也更有悬念,更有意思。操控的方法也不是没有,瓶盖比较容易。例如,汽水瓶盖里面有橡皮垫,可以把三个橡皮垫放在一个瓶盖里,那就是瓶盖中的大刀关胜了。只有一个橡皮垫或者没有的,一撞必翻。

 

后来的“豆”向更抽象的方向发展,也更小型化。用纽扣或者硬币。规则不变,仍然是撞翻对手为胜。早期的“豆”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毕竟搬了很多次家。硬币还在,好几盒硬币,难以置信地多。游戏中,对碰撞现象也有全面丰富的感性认识,当然小时候从来没有想到总结,更不知道惠更斯已经写出De Motu Corporum ex Percussione

 

棋子的“豆”也演化为其它形式。曾经用扑克牌为“豆”,那不能物理碰撞了,但可以比较大小决定胜负,还可以有平手的机会。最便携。另一种“豆”是笔,这样可以在学校玩。把笔当成长矛或者哨棒,双手比武。这种用笔的“撒豆成兵”,女儿小时候还陪她玩过。给她的笔都起个名字连同绰号。偷懒的时候就用《水浒传》里的,没有忘光一百零八将绰号姓名总算派些实际用途。有时候山寨一下,把《水浒传》的绰号改改。女儿似乎更喜欢后者,也是鼓励原创吧!旧瓶装新酒,故事完全变了。笔仍叫及时雨宋江,干的是华盛顿的事情。不是“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而是开会定规则。水泊梁山忠义堂成了Capitol Hill。不过,说实话,打打杀杀的故事比开会辩论的故事好讲,后者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由此也可以推论,戾气太盛其实是智商欠缺的标志。

 

这种“撒豆成兵”的游戏,似乎对我有深刻的影响。一方面,让我总可以自得其乐;另一方面,我不把听话看成种素质或美德。再听摆布,还能有当年的“豆”好摆布,也只是小孩子而且是比较呆比较宅的小孩子才有兴趣。

 

 

附录:忆往昔系列博文

 

忆往昔之放鞭炮

 

忆往昔之穷游吃住

 

忆往昔之故友

 

忆往昔之初入幼儿园

 

忆往昔之母亲的工作

 

忆往昔之吃在幼儿园及对老师失望

 

忆往昔之吃在幼儿园续兼说家长老师

 

忆往昔之幼儿园小朋友

 

忆往昔之首次乘海轮上海往返

 

忆往昔之童年乘火车启示

 

忆往昔之生病看医生吃药

 

忆往昔之生病找护士打针

 

忆往昔之手术

 

忆往昔之手术补记今昔护理

 

忆往昔之门诊部医生闹的笑话

 

忆往昔之地震亲历记

 

忆往昔之地震亲历记2

 

忆往昔之地震亲历后记

 

忆往昔之挠痒捶背

 

忆往昔之小木匠

 

忆往昔之祖父家往事

 

忆往昔之外祖父家往事

 

忆往昔之母亲在祖父家

 

忆往昔之父母的忧虑

 

忆往昔之中学时的工作意向

 

忆往昔之家教讲理篇

 

忆往昔之家教惜福篇

 

忆往昔之家教独立篇

 

忆往昔之挨父母打

 

忆往昔之背主席诗

 

忆往昔之出师傅坑

 

忆往昔之小学试读

 

忆往昔之插班入学

 

忆往昔之抗大小学

 

忆往昔之无电视时的除夕夜

 

忆往昔之“反标”事件

 

忆往昔之小学时的“创新”

 

忆往昔之少年“军迷”

 

忆往昔之热极凉来

 

忆往昔之不敢下山

 

忆往昔之杀鸡

 

忆往昔之童谣

 

忆往昔之吃蛋

 

忆往昔之养鸡

 

忆往昔之养鸟

 

忆往昔之养青蛙

 

忆往昔之白日说梦

 

忆往昔之养螳螂

 

忆往昔之养蝈蝈

 

忆往昔之折纸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194362.html

上一篇:游黔记之安顺黄果树景区
下一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收藏 IP: 101.228.5.*| 热度|

3 韩玉芬 郑永军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