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集中封闭,吃当然没有问题,睡觉也没有大问题。地铺不舒服,但毕竟有空调。发了垫子被子,还有人家里送去睡袋等装备。最大的问题是洗澡。浴室开放,但校园里人很多,而且最紧张时不能出楼;办公楼洗手间有淋浴,但那不是为全楼的人都住在办公室准备的,肯定不够用。这到让我想起个问题,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洗澡成了习惯?就我现在记忆所及,是1995年秋季到交大读书开始。不过,这是个long story,要从小时候说起了。
过去的家庭住房都没有洗澡设施,洗澡要去公共浴室。称为澡堂,就像吃饭的地方称为食堂。汉语有意思的地方,澡堂又称为澡堂子,但食堂从来不说食堂子。顺便一提,我是独生子女不用下乡,能想到的留城最差工作,就是在澡堂工作,所谓看澡堂子。小时候在鞍山太平村住时,我们家楼下不到50米就有澡堂。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从来没有去过。事后推测,我主要是由母亲管,但她不能带我去洗澡。妻子小时候就去澡堂洗澡,跟小伙伴一起。我记忆中,在东北工学院读研究生时,才去过学校的浴室洗澡,但也很少去,从小没有去不习惯。从小到大,在公共浴室洗澡次数是个位数,还包括198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的公共浴室中洗了一半停水了。
小的时候,我在家里洗澡,家里有只大铝盆。现在说不准到底多大,推测直径一米,深度15到20厘米。最开始整个人可以坐在里面。长大些后,就要分段洗。还是坐在里面,腿放到外面,洗身体和上肢;然后站在盆里,洗下肢。频度大致是每周洗一次。顺便一提,用盆洗澡(沪语“打腰”?)似乎是上海的传统,我到上海亲戚家,用木盆洗澡,那木盆比我们家铝盆还大。我父母说东北太干燥,木盆要裂。
用过一种简易的淋浴器。只是一个蓬头和一些塑料管道。要在厕所里安个很高的水龙头,然后准备一暖瓶热水。水龙头打开后,虹吸作用抽出热水,蓬头出来的是温水。如果动作快些,一暖瓶热水就够了。记得因为塑料管可能浮起来,热水少时抽不到,还绑了根细铁棍。这是工程师思维的雏形。这种简易淋浴器夏天很方便。冬天不行,冷水太凉,厕所室温也太低。
我父亲买了种橡胶的浴缸,冬天洗澡用。很大,真正能泡澡。那个浴缸放在厕所里,下面有个凸起,与蹲便前面凸起的地方相容。水要人灌进去,温度也调好。用毕下面有塞子,水可以直接放到蹲便的下水道。然后把空浴缸拿走。那时候我已经大了,摆浴缸收浴缸灌水都是我的任务。因为水多,整个厕所温度也不低。还可以准备壶开水,开始取暖,后来加进去提高水温。因为洗一次太麻烦,所以泡的时间也比较长。我有时候在里面思考些问题。别的记不住了,洗澡时给自己订个“小目标”,到30岁时发表30篇论文。这个浴缸用了挺长时间,结婚后还在用。我需要准备四缸洗澡水。这种大动干戈的洗澡,每周最多一次,有时候可能两周一次。那个浴缸,后来底部裂缝漏水了,粘了又用段时间。
每天洗澡是95年到交大读书后。博士生宿舍带卫生间,蹲便器上面有水管,不仅没有蓬头,而且没有笼头,下面有个旋转的调节阀门。因此最初的洗澡,就是凉水水柱冲。凉水澡在鞍山钢院读本科时也洗。踢球结束,在宿舍水房里穿着游泳裤,用脸盆从头到脚泼凉水。那时候男女生住在不同的宿舍。到东北工学院读硕士时,发现博士生宿舍和女研究生宿舍在同一栋楼,真有些莫名惊诧。上海夏天热,每天冷水冲几次。冬天不冷,所以一年四季都可洗冷水澡,而且是每天都洗。
博士后公寓有电风扇、脱排、煤气灶、洗衣机、冰箱等,但没有热水器。既然养成了每日洗澡的习惯,“由奢入俭难”。就在卫生间里放盆水,用毛巾浇着洗。这种洗法我也熟悉,结婚后,在岳父家就是这么洗。
自己买了房子搬出博士后公寓,才有条件洗澡。卫生间有浴缸,但很少泡澡,都是冲淋浴。也安装了热水器,可以洗冷水澡了。慢慢就开始天天洗澡了。
更让我诧异的是有些人早上洗澡,而且洋人大多如此。最早知道这种习惯是在二十年前出国的时候。合作教授说每天早上洗澡,主要为了洗头。不过我没有追这种时尚,一直是睡觉前洗澡。女儿现在也早上洗澡,她自己回忆,是读大学期间改的,难怪我不知道。
附录:忆往昔系列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