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古有滥竽充数,今有滥听充数!性质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古之需要用嘴吹(配之以手来奏乐曲),而今之需要用耳听(配之以手来记笔记)。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听到或看到有关大学生现在不听课了、在课堂上沉默了等相关推文、话题。与同为大学老师的同事们一聊到这个话题,那也是深有感触,无不频频点头、感慨万分!
一、“滥听充数”
昨天去上课,在电梯里遇到两三位大学生在聊天,其中一个问“今天的课在哪个教室上?”另一个说“好像是507”,第三个说“不对吧,501吧”。接着,问在哪上的那位学生说“你们也真是,我天天不上课也就算了,你们俩天天去竟然也不确定,到底在哪上?”。随即,那两位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501”!很快,她们出电梯上课去了!
前一阵子,有一位大学生也跟我说过,现在有一种大学生兼职,可以“代课”(我当时立马想到了“代驾”),就是替别人去上课,可以挣一点钱。
这两个事儿,让我想起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
其实,挺有意思的,不少大学生去上课的目的也就是保证自己的签到率(就是保证每一次签到时不被老师记个缺勤、没来上课),而不是去听课,这就相当于去充数。因为,有的大学生直接说过“我去上课就是去凑人数,至于听不听课那就不好说了”之类的话!可想而知,如果学校、院系、辅导员或教师不要求考勤、签到,那么上课的学生人数可能会大打折扣!
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滥听充数”。确实有冒充大学生去上课的,比如代课的;更多的是看似在教室里上课,其实压根就没有听课,只是为了签到、考勤,只要老师考完勤了,那就万事大吉、自己也就安全了,其余的班级教学活动与自己也就无关了。如果老师不点名或不通过什么App、小程序等签到,还会出现有些大学生感觉很遗憾、这节课白来了的现象!这些情况都可以统称为“没有在真正听课的大学生而混在教室里凑人数”这一“滥听充数”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也不是什么新情况、新问题,代课早已有之,很多大学生不听课更是早已有之!
二、“滥听充数”引发的沉思
首先,这里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出现“滥听充数”这种现象呢?
从线上的很多评论来看,很多网友认为大学生不听课的主要原因有:大学里水课太多,听着没意思、无聊至极;课堂上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到了社会上、工作上更是用不到;鉴于就业形势不好,大学生对于未来出路不抱多大希望,所以也不好好学习了,更不用说听课了;大学生都到各个“B站大学”上学习去了,所以压根就不用听课;游戏、短视频、空间等各种娱乐性活动既多又好玩,大学生的主要精力被分散或占领了,所以玩手机、平板等的特别多,根本无心听课;现在课程数量太多了,学业压力大,好多课程作业、任务也多,再加上院系、社团等安排的各种任务,以至于很多时候只能在课堂上完成,就顾不上听课了;等等。
其次,出现这种现象到底意味着什么?换句话说,出现了这种现象到底在警示着什么?
从高校管理方面来看,考勤、签到真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学生上课、听课的好办法吗?如果大学生压根不听课而只是为了签到才进教室去上课,那么这种管理方法的实质意义又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让大学生老老实实地出现在教室里就行了吗?只要大学生在教室而不是在外面就行了吗?
从教师教育教学看来,如果教师认为只要完成签到了而不管是不是学生本尊、学生时不时在听课就万事大吉了,那么这样教学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教师只要完成了教的任务、而学生压根不听不学,那么课堂教学的价值又在哪里呢?退一步讲,教学任务真的完成了吗?进一步讲,高校课堂教学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水课”真的有那么多吗?
从大学生学习方面来看,如果这种滥听充数的现象较为普遍,那么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又能学到什么呢?如果大学生不能或不愿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学习,那么课堂教学、高校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呢?还有就是,大学生到底在干什么呢?通过什么途径或渠道进行学习呢?有没有认真学习呢?以及,大学生到底想学什么呢?想从课堂上听到或学到什么呢?
以上种种,如果不认真对待、不能得到有效的改革,我想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大家,包括学校、院系、辅导员、教师、学生等在内的所有相关方,都在自欺欺人、例行形式,管理方例行签到的形式管理、教师方例行任务的形式教学、学生方例行出勤的形式上课!这样的结局无不是一种警示!
三、我们做的难道不够吗?
可能会有人说,不可能所有学生都不学习、不听课,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认真听课!这种看法看似很自然的、很合理的看法,其实,只不过也是一种想继续维持现状的妥协,或者说无可奈何的无奈!因为要改变这样一种现象,需要各相关方费心思、动真格、下功夫,但多年来的努力好像又仅仅是治标不治本!
我在高校从教也八年了,八年来,通过学习、观察和粗略调研以及参加相关培训等,也从中可以看到:在教师上课的条件上,相关硬件(电脑主机、投影仪、智慧屏等)、平台、资源等升级了又升级、更新了又更新、智慧了又智慧,就连教室里的监控也是更新换代、高清全景了;各种优质、精品、金课、示范、智慧等课程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技能大赛、教研项目、规划项目、专项项目等也是琳琅满目、推陈出新!
然而似乎这些努力并没有提高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抬头率,反而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不同专业背景的高校老师们都在线上或线下谈论大学生现在不听课了,不论是理工科专业的还是人文社科专业的课程,大学生似乎都不怎么听了,更不用说公共课、选修课了。尤其是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那就更惨了!我也与一些老师交流过,现在大学课堂听课状况确实不好,而且大家的一个共识是:自从疫情过后,大学生普遍地不怎么好好听课了!就连各种教学活动、小组研讨、翻转课堂等学生也不愿意参与了,也是各种玩、各顾各、各玩各的。在交谈中、评论里,可以明显地觉察出包括很多老师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担忧。此处,关于疫情期间的线上上课,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在的大学生上课的心理和行为?或许真的需要认真研究一下!
从学校管理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来看,我们现在似乎已经沦落到紧盯教师的“讲”与大学生的“听”这一种关系上来了,而且还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即老师讲老师的,可能也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量;学生听不听,学生自己决定,去上课或许也就是为了考勤!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教学已经为这种关系、这种“滥听充数”现象发愁、担心的话,那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高等教育的痛点!
四、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消解这个痛点呢?我想,首先要重新审视数智时代的教育教学,厘清其中教与学的关系、讲与听的关系。有大学生直接说过,“有些课程很难,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我也听不懂,我只能求助于各种网络资源,课下看视频,看其他老师的线上课程,有时候可能需要看多个平台的不同老师的教学视频”。可见,有时候大学生不听课并不代表不学习。可能在于教师的教不能通达学生的学,继而学生也不会听。
这种情况下,就不用过多担忧他/她听不听课了!而是需要各相关方打通各种数字平台,从供给侧为大学生提供免费或普惠的学习资源。高校任课教师也要提高相关数字素养和技能,在努力打造好自己课程教学体系的同时,以谦虚、包容、开放的姿态为大学生介绍或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教师与大学生也可以共同参与搭建教学体系。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各种线上、线下途径,做好学情分析,充分知晓大学生的需求,在需求侧发力,通过拓宽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搭建一种多元立体的教学新生态,实现教学生之所要学的、学教师之所教的。这里的“教”,不再仅仅是任课教师自己教,可以是众多教师通过数智平台所组成的高校教师教学共同体;同样,这里的“学”,也不再仅仅是大学生在课堂上学,而是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不同时空下的学,同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也可以相互学。最终实现由不同教师、学生参与共建的多元、立体的教学共同体,这是数智时代所要求的,也是数智时代能够做到的。
其次,要重新审视整个大学生培养阶段里,课程数量与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关系。确实有不少大学生反映课程太多,并且有些课程内容重复、陈旧,而自己想学的课程不开或者听着不理想。还有些课程不是因专业、因学生而开,完全是因教师的专业背景、考核工作量而开的。这就需要从社会、学校、专业、学生等方面综合考量,打通课程方面不合理的设置与障碍,有些课程完全可以互通、共享,互认学分,这也是早已从技术上能够实现的。只要大的方向、原则性、宗旨性没问题,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课程资源能用尽用,以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
关于大学生培养质量,其实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要让大学生自觉地意识到课程的兴趣性、意义性、价值性,且是符合大学生未来期望的意义与价值。我们虽然不能一味地屈从于大学生及其家长、社会的有用甚至功利的观念,但是,提高课程之于大学生出路的重要性、大学生未来的支撑性、大学生人生的意义性等至关重要,这或许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抬头率、听课率。
最后,要把握好大学生学习这一中心任务和其他非中心任务的关系。很多和学生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无关的活动进中小学很招人嫌,国家相关部门均予以治理。而针对大学生的各种活动也是很多的,很多大学生可以说是“烦死了”“压力山大”“苦不堪言”,可谓是不堪其扰、不堪重负。从我上大学时到如今我观察到的,大学里的各种各样的、层出不穷的、来自各个口的、与学习不怎么相关的活动、任务确实很多,并且很多活动、任务或许真的没意义、没必要,学生也很反感,尤其是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而言,更是难以应付。有不少大学生直呼“搞得都没有时间学习、休息”“整个精力都耗在学习以外的事上了”“要不是必须签到谁会参加”,诸如此类!
为此,大学生自己应该认清一些与学习无关的非中心任务,各种社团的、兼职的如果真的应付不了就别参加了。最为主要的是,学校、院系等应主动为大学生在各种非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实习类活动、任务上减负,让学生抽出更多身心、腾出更多精力用在基础知识或基础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实习上。
以上内容只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大学老师的浅见,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5: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