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有洗衣机是在八十年代。在七十年代我读小学期间就开始洗自己的衣服,因此有差不多十年是不用洗衣机的手工洗。手工洗衣服的标配工具是搓衣板、肥皂粉/肥皂和盆。我只洗自己穿的从内到外衣服包括手绢袜子,而用的床单、被套、枕套、枕巾由母亲统一洗。没有见过父亲洗东西,就是母亲所谓“连手绢都不洗”。
洗衣服需要先“泡”。把衣物用清水浸泡。烧开水冲肥皂粉,等肥皂粉液冷却到体温或略高。把清水浸泡过的衣物拧干,泡入肥皂粉水。浸泡较长时间,例如一、两个小时。浸泡时要深浅颜色分开,先泡浅色衣物,后泡深色衣物,因为当时的衣服通常要“掉色”。
洗衣服的核心工序是“搓”。我一般都用搓衣板,特别不方便时也有手搓。据说有些人比较讲究或者衣物特殊,不用搓衣板。当年手工洗是不用搓衣板,现在是不用洗衣机。衣领衣袖裤裆等地方重点搓,不仅要使劲,而且是正反面都搓,还要用肥皂。不过后来又听说肥皂和肥皂粉酸碱性不同,不是互相加强而是互相抵消,让我有些困惑。其他地方也需要搓,但只是单面。有这种生活经历,高中唯物辩证法课上讲的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就很容易理解。衣服包括领袖与其它部分,是两点,领和袖是重点。所谓统一就是,衣服是有领和袖的衣服,领和袖是衣服上的领和袖。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搓过的衣服还需要“投”,就是用清水洗去肥皂。这个过程需要换几次水,就是洗数“过”,例如3“过”。这个过程有些优化问题。浅色衣物第n+1“过”用的水,可以用于清洗深色衣服的第n“过”, n=1, 2, 3。深色衣服最后一“过”用清水。用剩的肥皂水和清水可以冲厕所。从小做家务例如洗衣洗碗,通常会形成种局部优化的习惯,成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我的观察,在职业生涯中,天分和大局观很重要,但这方面凡夫俗子都差不多,而且本质上难教难学,提升空间有限。自觉禀赋异常的人,或许只是坐井观天所见有限。动辄讲“格局”的人,或许只是鹦鹉学舌说说而已。所谓“指导”,最重要的就是帮助把握大局。因此,就个人努力而言,成败往往就在于执行力,主要是自控能力和局部优化,前者保证时间,后者保证效率。我自控能力比较弱,但局部优化不错。
最后就是“晾”了。当年在北方,床单被套这种大件,要到外面去晾。衣服在家里晾就可以。衣服不容易搓,但放在衣架上晾很容易。裤子比较麻烦,用衣架还需要用夹子。衣物晾出后如果滴水,下面接个盆,不滴水后把盆拿走。
“晾”过后还有“收”和“叠”。这两道工序通常是母亲操作,我晾出后洗衣服就算结束了。
记忆中,洗衣服最难的是“拧”干,几个工序都多次需要。秋衣秋裤很厚,外衣外裤泡水后可能很硬,拧干都不容易。手上力气不够,手的大小也不合适。我母亲洗床单被套时,最后的拧干也需要我帮忙。两人各握紧一端,反向拧绞。我自己洗衣服,是利用水龙头。把衣物弄成条状,在中间对折,套在水龙头上,两端并在一处,双手用力拧绞。这种办法对裤子比较有效,衣服成条状时很短。此外,拧绞时我还有些担心会把水龙头弄坏。这或许是我最早明确遇到的强度问题,虽然并不知道如何求解。
俱往矣,有洗衣机之后,那些洗衣服的技能都变得无用。只有早期艰辛的回忆,或许还能增加现在幸福感。事实上,有洗衣机后,洗衣服变得很容易而且需要规模批量,我反而很少自己洗衣服了。平心而论,具体技能之外,思维方面的习惯,如抓重点作优化,在不洗衣服后仍起作用。或许就是教育本质,忘记了学过具体知识之后剩下的东西。当然,不是每个自己洗衣服的孩子都有这种习惯,正像大多数受教育者学到的也仅是知识,甚至连知识也没有学到。
附录:忆往昔系列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