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适是“但开风气不为师”的帅才,引领时代。仅就文学创作而论,他倡导“文学改良”而引发“文学革命”,出版了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创作了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话剧《终身大事》。在胡适的大量著述中,小说创作很少,但也留下了学人故事《一个问题》。该小说发表于《每周评论》第31号(1919年7月20日) ,结集于《胡适文存》(上海东亚图书馆,1921),收入《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卷二(617-623页)。虽然系列博文“学界小说丛谈”限于长篇(包括有单行本的中篇)或者中短篇结集,但有历史重要性的作品,不妨破个例。《一个问题》是继《一日》之后第二篇以学界为背景的小说。
《一个问题》中的问题,表面上是哲学问题,“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p. 618, p. 623)”。实际上更可能是社会学问题,读书人如何在社会上谋生。小说中,“我”从英国留学归来,遇到了八九年未见的大学同学朱子平。因为“我”学哲学,子平就问“我”上述问题。他常问这个问题,被人们视为疯子。随后子平讲述了自己在遭遇,以解释他为什么要问。那就是小说的主要情节。
他们从高等学堂毕业分手后,子平回故乡武汉病了一年半。发生了辛亥革命,家里经济破产。为谋生,他经同学介绍,到北京给他高等学堂时的老师陈老先生教孙子,包吃包住,月薪二十元。由陈老先生提亲,并把老先生在女学堂兼的每月三十元课让给子平,他迎娶了女子师范毕业的新婚妻子。她在蒙养院(为三到七岁儿童开的最初级学校,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教书,也有十几元月收入。开始生活尚可,还雇位保姆。不久,妻子怀孕,请同事代课,保姆也增加一位。产后不久,妻子重新上班。陈老先生突然去世,儿子去了乡下,没有了二十元的家教收入。第二年时因为“议论太偏僻了,不便在女学堂教书(p. 621)”被解聘。同学帮忙找到了大学堂事务员的职位,每月三十块。他辞了奶妈和添雇的保姆,生活节俭。过一年又生孩子,不雇奶妈,妻子奶水不足,孩子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因为身体不好,妻子无法在蒙养院教课,也找不到其他工作。又生个女儿,儿子长大了吃得更多,货币贬值,愈发困难。托同学找校长求加薪,涨到四十元。打个七折,实际是二十八元(这个可能涉及当时法定货币信誉等,鲁迅的《坟·灯下漫笔》中似乎说过)。固定开销房租六元,伙食十五元,保姆工钱两元,只剩下五元。晚上写小说赚钱,过去妻子不许他十二点后睡,现在也不管了。“现在卖文的人多了,我有没有工夫看书,全靠绞脑子,挖心血,没有接济思想的来源,做的东西又都是百忙里偷闲潦草做的,那里会有好东西?所以往往卖不起价钱(p. 622)”刚卖了篇小说的收入是五元。他不禁感慨,“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子,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p. 623)”
子平问人生为何的问题,被人视为疯子。个中原因,小说中的解释有些道理。“现在的人最怕的是有人问他这个问题。得意的人听着这个问题就要扫兴,不得意的人想着这个问题就要发狂。他们是聪明人,不愿意扫兴,更不愿意发狂,所以给你一个疯子的绰号,就算完了。(p. 618)”不过,小说描述现象背后社会经济问题,读书人何以穷困潦倒?从小说看,主要是早婚和多子女。或许也不是那么简单。
小说中各种收入和消费的具体价目挺有意思,反映了时代特点。这个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七或八年,就是1911年到1918或1919。那个时期,有本科文凭的大学办事员月薪30元,专科毕业的幼儿园教师月薪15元左右,保姆月工钱2元。当年教育不普及,受过教育者工资高于其他人。
在我看来,读书人的潦倒落魄,除了早婚多子女外,还有其他原因。首先,读书人要尽可能在知识密集性而安定的地方生活,朱子平离开北京回到武汉,赶上武昌起义,就是与同学拉来差距的开始。其次,要注重所从事职业的知识含量,而且在职业中要履行职责而不是放飞自我。最后,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对此朱子平也认识到了,但有不得已。“大学图书馆里虽然有书有报,但是我一天忙到晚,公事一完,有要赶回家来帮内人照应小孩子,那里有功夫看书阅报?(p. 622)”早婚、多子女、远离学术中心、非知识密集行业、把职场当成个人展台、缺乏继续学习,这些职业上发展的陷阱,现在的脑力劳动者其实也是要引以为戒。尤其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受教育者的相对收入已经下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承受着更大的经济压力。
至于“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这个问题,或许没有人人普遍适用的通解,但每个人都可以给出自己的特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自己去求索通解,尤其在年轻的时候,但没有必要接受其他人的通解。我自己的特解庸俗但实用,开心就好。人生在世,是为了快乐。这当然也不是我的原创,只是我服膺的一种观点。这里就不展开了。
胡适,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1891年12月出生于安徽徽州。1906年考取上海中国公学,1908年离开公学自办中国新公学,并担任低级班英文教师。1910年考取庚款生留学美国,入康奈尔大学读农科。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约翰·杜威,1917年通过博士资格考试,1927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22年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兼文科代理学长。1928年,任中国公学校长。193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1938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1942辞职,旅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1943年,应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1944年9月,在哈佛大学讲学。1946年7月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学校长。1950年3月初到华盛顿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会议,被推为该会干事长,应聘为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亚图书馆馆长。1957年11月拟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58年4月返回台湾定居上任。1959年兼任台湾长期科学发展委员会主席。1961年2月心脏病猝发逝世。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下):心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