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十五年间春梦断—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塔》

已有 706 次阅读 2025-3-29 22:57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象牙塔》是广东旅游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小说。3.9万字,但出了118页单行本,这个系列似乎还没有说过这么短的单行本。这样短的篇幅,分成36节,覆盖了15年的时间,姑且认为是2004年到2019年。所谓象牙塔,是南粤大学(从名字推断在广东),没有博士点,硕士点也很少,但有博士后,每届6000本科生。女主人公是“我”,小说写她从名校博士毕业到南粤大学工作的15年。还有些校外的交往与活动。因此行文颇简略。篇幅不大,特别易读。叙述都是平铺直叙,议论也是直抒己怀。

 

虽然没有太多细节,但总体感觉入职如入坑。“初来乍到,没有基金,没有实验室,也没有学生,怎么做科研?(p. 5)”“学校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糟糕。(p. 6)”“学校一味迎合学生。(p. 8)”“一线教师地位是最低的,学生可以批评,领导可以斥骂,连秘书都可以经常训斥的。(p. 51)”刚入职不久的校长“不主张大学教师去做科研,他认为这是在挤压教学的空间。(p. 18)”其他校领导“坚决支持以教学为重,认为做科研不是本职工作,是老师的私事,真是不可思议。(p. 19)”后来的校长要人人搞科研。“新的考核差不多是要求全民科研。……副教授每个聘期都要申请到一个国家基金,还要发表几篇顶级期刊的论文。(p. 55)”学校如此不堪,学院似乎更糟。从开始“学院的管理是绝对的‘一言堂’。(p. 12)”“学院还是内斗奇多、人际关系冰冷(p. 36)”。换过三任院领导,似乎也没有改善。这种氛围,自然是“好多同事都在炒股。……没有条件做科研。大家除了上课,就忙着炒股。(p. 13)”因此青椒成长大受影响。 “年轻的博士老师疲于上新课,不停备课,无暇科研,几年下来,就基本上告别了研究。(p. 21)”这些问题都在情理之中,但吊诡的是学校还是有巨大进步。“学校发展很快,这些年进了很多优秀的博士老师,还有杰出教授,市里面现在给他们每个人都配有几百万元的启动经费,可以用来招博士后。学院的博士后数量急剧增加,有一百多个了,国内国外的都有。硕士生也开始扩招,本科生生源也好了很多,毕竟学校现在进步很大,排名爬升很快。(p. 103)”博士后在站人数不断增加,到2019年全国不到五万,2021年广东省博士后在站11100人。书中所述一个没有博士点高校的一个学院,有一百多博士后,人数超过许多名校的学院。

 

“我”的职业成长时间线不是特别清晰,有三处提到。五年后晋升副教授。十年后考核为基本合格后来转为教学岗,在这前后开始文学创作。工作十二年时,在学校书记参加的座谈会上发言,书上有超过五页纸。入职伊始,几乎是无米之炊地搞研究。“在分子自组装领域总算是探索出了自己的路。我确实比较能吃苦,也喜欢思考,有创造力,很能坚持,所以出得了成果。(p. 16)”“我一手一脚做实验、写论文,过了五年才评上副教授。周围的同事很尊敬地恭喜我,他们都知道我很不容易,也知道我是实至名归。(p. 21)”“我是从三万元的校基金起步,使用我们这里的免费仪器,自己做测试,一手一脚做出的这些成果。……我倒是有一个国家基金,不过我还舍不得用。(p. 51)”参加国际会议,“我去北京做报告了,主办方极尊敬我,看我的眼神都带着敬仰,礼数像是对待一个大科学家。(p. 51)”似乎是学校要全民科研的时候,“我”准备以“创作”挣经费养研究。此前只是“有时候闲下来,我也会写作。毕竟写作能够让人获得平静,我喜欢这个过程。(p. 48)”“我被逼着开始文艺创作了,想赚钱来支撑自己的科研。没有钱是做不了科研的,可是科研经费不一定能申请到。我有文艺才华,就试着用它来出书赚钱吧。我脑海里有许多科研的想法要去实现,不想放弃科研;宁可自己赚钱做研究,都都要把这些想法做出来。……觉得自己‘天生是个科学家,所以也难自弃’。(p. 63)”“差不多有一两年时间,我整天忙碌,节假日也不休息,逼着自己去创作。我期待着成名以后赚得版税,拿来做科研经费。(p. 64)”考核结果出来后,“我”就放弃了科研,先考虑调图书馆但似乎没有行动,然后在创作之外只搞教学。“考核结果出来了,……我也被核定为基本合格,基本合格是要扣工资的。我有那么多邀请报告,这期间还花心血写书,想自己赚科研经费,还打算将来用版税资助科学家,聘期内也发表了好的论文,却因为缺了个项目,就被核定为基本合格,真的是心灰意冷。(p. 70)”“我实在是一点都不留恋学术界了,做科研太辛苦,就算是杰青,还有……学者,他们承受的压力,都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p. 93)”“我真是完全放弃了科研。因为有病痛困扰,学院同意我转成教学型,只是教学,不再做科研。我每周有12个学时的课要上,也不轻松。(p. 109) 至于教学,开始上课时与学生有些冲突,以至于上课盯着后面墙上的挂钟避免有眼神交流。但后来似乎大有变化。“我拼命看书,上课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期待着他们可以活学活用。(p. 65)”“好多学生知道我出了书,有散文书、童话书,还有诗集,也知道我课上得好,对我非常尊重,甚至是敬畏。现在生源渐好,学生素质也高,大家很礼貌,上课轻松多了。(p. 89)”“学校不怎么管学生,自由得很。学生可以自律自强,成为学霸;也可以放纵不羁,成为学渣。总的说来,爱学习的学生真是不多。(p. 106)”“十五年间春梦断”,小说描写了条不同寻常多少有些耐人寻味的职业之路。

 

小说中还涉及生活方面。“我”似乎有些特立独行。“学院氛围不好,我不喜欢和同事们一起玩,吃饭也不跟他们在一起,常常独来独往。这有什么,有创造力的人多是独来独往、不从众的。(p. 26)”“我”没有买房,也没有成家,只是提到参加户外徒步俱乐部爬山时,留心位“疯狂才子”,“我觉得他挺难理解,就发挥了理科女博士的特长,开始细细琢磨起他。(p. 37)”发现他有正牌女友但很花心。“我又继续发挥了女博士的优势,查资料来理解花心的心理原因。(p. 38)”后来不去爬山就没有后来了。有时候觉得,“我们这些傻博士们只知道闷头苦干,不晓得投机,大概真的是念书念傻了。(p. 24)”但“我开始修心养性,不放过心中任何一个念头。(p. 30)”因此信念坚定。“我专注得很,不肯分心;也天真得很,觉得这个世界不会亏待我。(p. 42)

 

这个故事和人物也是学界生活的一个样本,记录一下,立此存照。读时有些奇怪的感觉,也有些困惑。2004年全国博士毕业人数约2.4万,20052.8万,而且正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急需教师,因此那几年博士相当抢手。“我”的父母家到南粤要乘飞机,很难理解她一个名校博士为什么要去南粤大学。既然最开始就不理解,后面的职业生涯也让我费解就在情理之中了。

 

书中有作者简介,“朱槿,70后,非典型巨蟹座,热爱文学、徒步和摄影,有时候像小丸子,有时候像郭芙蓉。”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且在新年读旧书学界小说丛谈之缘起

 

听唱新翻杨柳枝—关于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华夏大学的肇始学界小说丛谈之民国大学

 

大师巨笔学界小说丛谈之《呐喊》

 

开山之作学界小说丛谈之《一日》和《洛绮思的问题》

 

先驱足迹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问题》

 

命题作文学界小说丛谈之《去国》

 

抒情自叙学界小说丛谈之《沉沦》

 

花开花谢学界小说丛谈之《海滨故人》

 

灼灼其华学界小说丛谈之《女生·妇人》

 

辗转反侧学界小说丛谈之《菤葹

 

骑牛觅牛学界小说丛谈之《纺纸记》

 

春蚕到死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戒指》

 

遥观当年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赵子曰》

 

云中锦书学界小说丛谈之《春痕》

 

边缘体验—学界小说丛谈之《沈从文全集》选

 

校园中的风月案学界小说丛谈之《漩涡》

 

望洋兴叹学界小说丛谈之《棘心

 

文人魅力学界小说丛谈之《冬的空间》

 

如鱼饮水—学界小说丛谈之《莫须有先生传》

 

学店学渣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大学生日记》

 

一段好春藏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英国情人》

 

大学小说丛谈之《南渡记》

 

危城内外学界小说丛谈之《双山》

 

“索隐”的尝试学界小说丛谈之《东藏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围城》

 

大学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学界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象牙塔学界小说丛谈之《杨绛全集(1)

 

山只是山学界小说丛谈之《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之后》

 

老大嫁做商人妇学界小说丛谈之《傲霜花》

 

耄耋说情爱学界小说丛谈之《师姐》

 

青蘋之末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归记》

 

士贰其行学界小说丛谈之《活动变人形》

 

树欲静风不止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的大学

 

学府变色学界小说丛谈之《红路》

 

学人入彀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

 

力争上游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

 

微动涟漪学界小说丛谈之《勇往直前》

 

溪云初起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玉骨冰姿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花好月圆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之后》

 

相煎太急学界小说丛谈之《牵牛花》

 

疾风劲草学界小说丛谈之《生命与爱情》

 

风刀霜剑学界小说丛谈之《马兰草》

 

昔日留学生的去留之间大学小说丛谈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天翻地覆学界小说丛谈之《朝云暮雨》

 

惊世骇俗学界小说丛谈之《半个月亮,半个太阳》

 

风起云涌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上、下册)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理想主义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大学反思

 

但是相思莫相负学界小说丛谈之《三生石

 

心事浩茫连广宇学界小说丛谈之《朝霞》

 

于无声处听惊雷学界小说丛谈外篇之《我的罗陀斯》

 

身世浮沉雨打萍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学界小说丛谈之《公开的情书》

 

红莲相倚浑如醉学界小说丛谈之《诗人之死》

 

大转折前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魂兮归来》

 

工农兵大学生的爱情学界小说丛谈之《起步》

 

师大三年学界小说丛谈之《黄花堆积》

 

由红到紫的工农兵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紫色学历

 

只是当时已惘然学界小说丛谈之《我的大学》

 

昔日娇子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英语教授的求学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

 

英语教授的工作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第二部)

 

回首向来萧瑟处学界小说丛谈之《人啊,人!》

 

时代伤痕的想象学界小说丛谈之《何直教授》

 

二十年后的同学相会学界小说丛谈之《土壤》

 

假作真时真亦假学界小说丛谈之《真真假假》

 

坎坷学者路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探索美的人

 

解开谜团学界小说丛谈之《女大学生》

 

混沌若教休凿窍学界小说丛谈之《浑沌加哩格楞》

 

与魔鬼交易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晕眩》

 

一地鸡毛的学界学界小说丛谈之《无爱的情歌》

 

梧桐应恨夜来霜学界小说丛谈之《空中的足音》

 

日暖泥融雪半销学界小说丛谈之《蓝眼睛·黑眼睛

 

英语青椒初入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真》

 

浮事新人换旧人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城》

 

满园春色关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恋》

 

思而不行的大学老师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侏儒》

 

情欲激荡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第十一诫》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从希望到惶恐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部分

 

万事到头都是梦学界小说丛谈之《漫随流水》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大学小说丛谈之《海之角》

 

困穷宁有此—学界小说丛谈之《表弟》

 

菲菲物竞华—学界小说丛谈之《承担:六〇后大学生》

 

雅俗熙熙物态妍学界小说丛谈之《苏黎红小姐》

 

惊雁失行风翦翦学界小说丛谈外篇之《绫罗

 

区区岂尽高贤意学界小说丛谈之《红拂夜奔

 

欲望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欲望的旗帜

 

何人可觅安心法—学界小说丛谈之《脑裂》

 

沧海桑田—学界小说丛谈之《裸体问题》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平生正被儒冠误学界小说丛谈之《暗示》(学界故事部分)

 

教授的“为”与“争”大学小说丛谈之《

 

一师两生三人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心界》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心界》

 

推枕黄粱犹未熟—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梦》

 

夕阳残照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楼》

 

冶金教授的似水流年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罗恒》

 

大学的历史转折—大学小说丛谈之《感受四季》

 

情似雨馀黏地絮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赵孟)

 

黑色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故事》

 

末世风流意转新学界小说丛谈之《二马路上的天使》

 

癫狂柳絮随风舞学界小说丛谈之《导师死了》

 

花开花落自有时学界小说丛谈之《爱似米兰》

 

言不尽意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潜龙勿用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与时偕行—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宿舍楼中的家长里短—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蔡小容)

 

人怕入错行学界小说丛谈之《婉的大学》

 

青青园中葵学界小说丛谈之《毕业生》

 

从新闻到漩涡—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之后

 

校园内外的几幅速写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逸事

 

好怀渐向中年减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功名富贵岂偶然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竞走墙前希得俊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读《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备忘》学界小说丛谈外话

 

安得广厦千万间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先生》

 

当时年少春衫薄学界小说丛谈之《中文系》

 

才女的冷傲—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女生》

 

无可奈何花落去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囚徒》

 

拣尽寒枝不肯栖学界小说丛谈之《午后的诗学》

 

末俗纷纭更乱真学界小说丛谈之《遗忘》

 

天才的误区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男生》

 

教学型高校流水账—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大学女教师的手记》

 

青春作伴学界小说丛谈之校园言情小说

 

谈笑有鸿儒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教授》

 

隔离—学界小说丛谈之《爱你两周半》

 

教授的硬功夫和软实力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教授(修订版)

 

轻薄桃花逐水流学界小说丛谈之《桃李》

 

学者的素质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先生》

 

留连戏蝶时时舞学界小说丛谈之《红城》

 

杜鹃啼血猿哀鸣学界小说丛谈之《高等学府》

 

九曲黄河万里沙大学小说丛谈之《大学门》

 

满纸荒唐言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出家》

 

家贫无供给学界小说丛谈之《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无端却被秋风误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塔下

 

花自飘零水自流学界小说丛谈之《郑袖的梨园》

 

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独在异乡为异客—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会当车载金钱去—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人面不知何处去学界小说丛谈之《桃花》

 

红尘染尽春衫色学界小说丛谈之《女招商局长》(学界故事部分)

 

蜂围蝶阵乱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师母》

 

流年冉冉功名误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大学》

 

校园外的奇遇—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的黄昏》

 

不识庐山真面目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潜规则》

 

墙角数枝梅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女博士》

 

求荣争宠任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鱼肠剑》

 

甚爱必大费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之死》

 

十有九人堪白眼学界小说丛谈之《文人》

 

江山有恨销人骨学界小说丛谈之《梨园记》

 

红粉暗随流水去学界小说丛谈之《春尽江南》

 

博士之难学界小说丛谈之《缺氧》

 

传言送语当风流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是座城》

 

当时黮黯犹承误学界小说丛谈之《变革》

 

事如春梦了无痕—学界小说丛谈之《月落荒寺》

 

万人如海一身藏学界小说丛谈之《隐身衣》

 

师生关系的极端案例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王刚)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步步寻花到杏坛—学界小说丛谈之《弦歌》

 

可怜光彩生门户学界小说丛谈之《打金枝》

 

无边落木萧萧下学界小说丛谈之《子在川上》

 

一场春梦日西斜—学界小说丛谈之《应物兄(上,下)

明经

曾经沧海难为水学界小说丛谈之《上邪》

 

往事只应随梦里学界小说丛谈之《观相山

 

可能俱是不如人学界小说丛谈之《纵我不往》

 

何谓大学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大学理想的幻灭历程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无用”学科的危机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洛奇的教授小说

 

海外学子的艰难处境大学小说丛谈之《考验》

 

北美版的儒林情史大学小说丛谈之《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失聪教授生活片段

 

日本教授的漫画学界小说丛谈之《文学部唯野教授》

 

英美学界影视剧学界小说丛谈外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479879.html

上一篇:南京六朝博物馆
下一篇:潮州广济桥
收藏 IP: 115.63.170.*| 热度|

6 张晓良 许培扬 王涛 郑永军 王安良 郭战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IP: 223.72.67.*   回复 | 赞 +1 [2]许培扬   2025-3-30 06:27
《象牙塔》作为一部聚焦当代中国高校生态的学界小说,其独特的文本形态与叙事策略值得深入探讨。《象牙塔》以其独特的叙事策略与问题意识,在学界小说谱系中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尽管文本的简略性可能限制人物塑造的深度,但其对高校体制的切片式解剖,尤其是对地方院校生态与女性学者处境的关注,具有重要的现实批判价值。这种"春梦断"的集体叙事,不仅是个体学术理想的挽歌,更是对高等教育异化的尖锐质询。在"非升即走"渐成常态的今天,此类写作或将获得更强烈的时代共鸣。
回复  立论的AI没有看过这篇小说。曾与AI讨论过,也是用望文生义的套话敷衍,我直接问是否知道或读过,AI承认不知道这本书。
2025-3-30 22:58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27.17.255.*   回复 | 赞 +1 [1]张晓良   2025-3-30 05:19
十五年间春梦断
回复  应景的宋词
2025-3-30 22:56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1/1 | 总计:2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 1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