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始建于1171年(乾道七年),初为86只船架起的浮桥,中有石洲,称为康济。其后从东西两岸分别向江心依次增筑石墩,分别称为济川桥和丁公桥,中间浮桥相连。随后多次扩建,也有多次毁损。1435年(宣德十年),全面加固重修,并在桥上建亭屋和楼阁,但江心流急处,用24艘船连成浮桥,定名为广济桥。1513年 (正德八年,也有说1530年嘉靖九年),减少浮桥用船六只,形成民谣所谓“十八梭船廿四洲”格局。随后仍有多次损毁与修缮加固。明代进士李龄《广济桥赋》云“诺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搏浪,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向遏行云,声报林木,游人歌驿客吟也;风啸高冈,龙吟痒海,士女嬉而萧鼓鸣也;楼台动摇,云影散乱,冲风起而波浪惊也。” 清代进士郑兰枝 “潮州八景”诗写“湘桥春涨”
湘江春晓水迢迢
十八梭船锁画桥
激石雪飞梁上冒
惊涛声彻海门潮
鸦洲涨起翻桃浪
鳄渚烟深濯柳条
一带长虹三月好
浮槎几拟到云霄
清代诗人丘逢甲(1864-1912年)写有《广济桥》四首
其一
垒洲廿四水西东
十八红船铁索中
世变屡新潮汐改
驿程依旧粤闽通
五州鱼菜行官帖
两岸莺花集妓篷
莫怪桥名工附会
江山原已属韩公
其二
城东锁钥俨天然
雁齿虹腰递接连
一水官如分界守
四朝人不及桥坚
长消难准仙无碣
开闭当关吏有权
何处骑牛寻醉汉
凤凰山上日云烟
其三
花里秦云事岂诬
中桥有庙祀清夫
此江驱鳄关文字
终古飞虹化险途
石鲤春浮洲浪活
铁犀夜立舫灯孤
题诗莫误传仙笔
湘子桥头一钓徒
其四
汀赣循梅万派强
济川终赖此津梁
涨痕雨急三门信
夹道风喧百果香
江水岂能流石转
神仙原为渡人忙
乘潮怕有潜蛟起
独立飞亭看剑光
目前所见为广济桥经2003年至2007年维修。桥上有楼阁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左通、右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鉴、升仙、仰韩,各不相同,左右也非对称。前述李龄《广济桥赋》有记,“五丈一楼,十丈一阁;华税彤撩,雕榜金桷,曲栏斜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
广济桥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四大古桥,据说曾被茅以升先生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傍晚看拖船拖走浮船,使得河道在夜间通航。
1/1 | 总计:1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 0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