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开的《三人行》已经写了两篇,《好怀渐向中年减》是泛泛而谈,《功名富贵岂偶然》专门谈了书中人物在学界职场得失。这次专门说说对职称晋升的描写。《三人行》以漫画式的笔触描写了职称晋升中的世态人情。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还没有“四唯”或“五唯”。从我个人的记忆,虽然小说有些夸张,但也基本真实。今后成功破除“四唯”或“五唯”,也可能又回到小说中描述的情形。顺便一提,网红作家艾米(《山楂树之恋》的作者)也有部《三人行:暗恋姐夫的奇爱之旅》(群言出版社,2009),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分上下册去掉副标题重新出版。该书写位本来暗恋姐夫的女留学生与她的因不育而离异老师的爱情故事,有花好月圆的结尾,不仅是教堂婚礼,而且成功有了试管婴儿。
现代大学,非升即走。因此“在职称上的失败,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失业。(p.156)”小说中写的是有别于现代大学的传统大学,对于职称竞争的失利者,有种种安慰。“有些人在学校里混了一辈子,到头来,老得都蜕皮了,职称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甚至临终了,也还是一块心病。为了满足这些爱好虚荣的退休老头老太太的虚荣心,学校有关部门设立的名目可谓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什么名片教授、资格教授、待退休教授、先上岗教授等,令人发璩。(p.189)”这个做法现在也不是完全没有,例如有所谓教学型副教授。退休前晋升标准稍微放宽些,也是人之常情。毕竟退休了就空出指标了。“在大学里,一个人要是退休了,就跟死了差不多。也许在其他地方也一样,但是大学里体现得更加明显。(p.202)”
职称是大学中人的科举,所谓“竞走墙前希得俊”。小说所写的职称晋升套路,似乎广为流传。“该打招呼的打招呼,该串门的串门,该进贡的进贡,该陪笑脸的陪笑脸。对于潜在的竞争对手,则是该下毒手的下毒手,该告密的告密。(p.34)”“对于评职称这样的事情来说,……走后门,联络感情,实际上还是很重要的事情。大家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难免会有感情色彩。(p.109)”“对于评职称来说,学术成果是次要的因素,思想觉悟至关重要,群众关系一定要好。(p.237)”我个人推测,这些情况无疑存在。过去更多些,有“四唯”或“五唯”时相对少些,以后也许会再多些。但到底有多大比例,我不清楚。从常理推测,研究性大学少些,其他高校多些,因为研究使得职称申请者的区分度更大。毕竟研究性大学中的教师有用脚投票的可能,因此事情不至于太过分。
从规则角度看,小说中所写的乱象,一方面是晋级的规定性必要条件太低,另一方面是没有第三方组织的外部评审。这似乎是现代大学职称有序晋升的必要条件。这方面其实还是在进步。如果小说反映的是真实情况,也就是在二十多年前,“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名牌大学”也将成为首批211大学这种档次的学校,也是乱象丛生。现在已经规范多了。当然,足够的年资也是必要。但不一定如小说所写,“在现在的大学里,职称这种事情,就跟从前食品供应困难时期排队买肉一样,只要你有耐性,慢慢地排着队,总会轮到你。(p.33)”有些人,拿不到副教授不得不离开。还有些人,以副教授一直干到退休。
小说对两级评审中的校级评委构成也提出异议。“高评委的组成就有问题。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里虽然都是权威,但是所有专业的职称评审,都要他们来投票,就显得荒唐了。……由于不同学科的专家乌合汇聚在一起隔靴搔痒,反而给了校领导左右局面以相当方便的机会。这样,所谓的投票,又往往都带有浓重的领导意志和领导色彩。(p.25)”不过,这是高校的惯例,美国高校也是如此。大家虽然不知道具体专业问题,但对专业贡献的水平和学术影响也能有基本的判断。至于说“所谓的高评委只是种荣誉,他们来自全校的各个系所,每次拿着两百元的补贴,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来无影去无踪。(p.197)”现在也不是这样。不同的委员会有明确的成员和确定的任期,而且现在的财务规定也不允许在岗教授领取校内评审的酬金。
小说还写到“特批”的问题。“原来在工作程序严格得表面滴水不漏的职称评审上,竟然还有这样一条栈道。……在大学的职称评审上,一直都有这种‘特事特办’的程序在内……一旦需要,人们就可以启动这个程序,撇开正式的评委,另外搭台唱戏。书记校长莅临,各位评委唱戏,走走过场就完了。(p.265)”“特批”也称为“破格”。其必要性也可以理解,凡事总要有经常,也要有权变。只是这种特殊程序应该公开化,包括启动程序的条件。
如小说所写,“评职称很有乐趣,这是大学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p.238)”仅仅是看看也很精彩。更何况对高校中多数人而言,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职称了,中外皆然。“在大学里,没有评上教授副教授,就没有一切:房子,工资,外加女人。……只要他还想在大学里呆下去,他就不得不正视这个事实。(p.20)”“职称还是钟种待遇,得到了职称,就得到了一切。(p.109)”如此重要,以至于“要让学校的老师在职称和爱情中做一个选择的话,百分之百的老师都会选择职称。(p.189)”这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了。职称很重要,但因为职称后来实际上被评滥了,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于是有了“帽子”,更为重要。在境外研究性大学或境内的多数重点大学,非升即走被广泛采用,不能晋升职称就要失业了。因此职称对青椒尤为重要。
事不过三。谈《三人行》已经写了三篇,就此打住了。还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学界小说写职称晋升,往往有非常冲突性的情节。这些或多或少是小说家言。在理工科专业,晋级其实非常程式化。我自己晋升讲师一次过关,晋升副教授和教授都是第一次没有成功,后来教授职称复议第一次也没有成功,所以有四次晋升申报(有次失败干脆没有机会申报)和两次复议申报。然后也担任晋升的评审。职称晋升通常由学科评议组决定。我是有副高职称的青椒时,就在所“双非”高校中当过学科评议组成员。后来在所211高校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的评议组中相继担任成员、副组长和组长,还是学校理工联合学科评议组的成员。也是所985高校校区学院教授会(有评议晋升申请的职责)成员。基本上每年都有职称晋升,但没有经历过任何戏剧化的故事,想拒腐蚀都没有机会。
小说作者叶开,本名廖增湖。1969年出生于广东。1987年考入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本科毕业在上海郊区一个职业中学教基础语文。后回华东师大读研究生,2004年在华东师大获得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为王铁仙教授,华师大的终身教授,曾经当过出版社主编和副校长。廖增湖到《收获》编辑部任职,后晋升副编审,现担任编辑部主任,同时从事评论和创作。他的学界小说只见过《三人行》一部,但其他长篇小说也与高校有些关系。《青春期》(《大家》2009年第二、三期)是校园小说,写“我”从南方某偏僻落后高中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后所经历性欲旺盛的青春期故事,滑稽猥琐。长篇小说《口干舌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戏说徐霞客。小说集《秘密的蝴蝶》(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中也有学界故事。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下):心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