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3年

已有 1759 次阅读 2023-12-10 15:59 |个人分类:往事钩沉|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年内满30周岁,结婚5年,小孩2岁。一家三口与父母同住在鞍山的东山山脚下,园林路3077号的三室户,年底时学校分了房子但还没有搬走。女儿终于去了托儿所,她爷爷一语成谶,“家里四个大人在家,就是最小的天天要出去上托儿所。”

 

十年前那个努力争取考上研究生的大学生,变成了努力应试英语申请出国攻博的副教授。同样想逆天改命,同样地没有成功。2月考了GRE10月考了TOFEL,成绩都还可以。但翌年申请都有了回音,没有美国大学肯给资助。

 

学校的大大环境或许可以说是岌岌可危。所在机械系全年不进人。教研室的两位年轻两校学长,一位已经下海离开鞍山,另一位也准备去大连做房地产的施工监理。记忆中还没有到最差的年景,至少工资还能按时发,奖金的发放有各种传闻但似乎还是足额拿到了。随后一、两年更糟,学校现金流很紧。工资不能保证按时发,但按照上级要求不拖过月,因此通常在月底能发。报销更不能保证,但对我影响不大,没有多少经费。只是有了报销前先问问财务是否有钱的习惯,到了上海后才改,参阅《上海记忆之财务不缺钱》。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不应该再相信所谓“铁饭碗”。不论什么饭碗,里面都可能没有饭。“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约翰·克里斯朵夫》)

 

申请去国外大学攻博本身固然没有成功,但动了外出求学的念头,到1995年有了结果。虽然没能出国,但出省了。青春作伴好离乡,青春不再也可以离乡。如《滕王阁序》所谓: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认知

 

人的行为是基于其认知,不管是否意识到,也不管是否有认知。没有认知本身也是种认知。从大学时甚至更早,就读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抽象的书籍,无非是希望认识世界,认识和形成自我。年轻时的局限,书是书,现实是现实,两者并没有紧密关联。在年龄上的而立之年1993,当时的思考已在尝试通过书本认知世界,在行动中塑造自我。以下所写是当时而不是现在的认知,虽然未必有很多变化。

 

Murhy’s laws感兴趣,认为有些断言很深刻。例如, If anyting can go wrong, it will. 又例如,Whenever you set out to do something, something else must be done first. 我自己也有所总结。最重要的,我称为思行互补律,想象的快乐与实际的快乐不兼容。具体说,凡是可能不发生的好事,一旦想到必然不会发生;凡是有可能发生的坏事,一旦想不到必然发生。也就是说,想到好事越多发生的越少,没有想到的坏事越少发生的越多。快乐是恒量,想象的快乐越多,实际的快乐越少,反之亦然。另一个当时没有名字,或许可以称为失误上溯律。任何失误发生之后,回想起来总有很多机会更早发现。积极些解读,总是能更早地发现失误;消极些解读,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失误。我一贯重视复盘,强调反思过去的失败,发掘自身的失误之处。为过去的失误承担责任是种道德勇气,而从过去失误中汲取教训更是种智慧。A responsible man learns more from a few small failures than all his great successes.

 

就决策原则而论,我比较保守,追求最坏情况最好,或者最坏情况可能性最小。也就是说,出发点是避免最坏结果,而非追求最好结果。有优势时要稳健,尽量多做些事情。处于劣势时有韧性,尽量避免更大损失并争取走出困局。多走闲棋,少放正负手。更喜欢布局谋篇从长计议,不喜欢一城一地的“结硬寨、打呆仗”。后来指导学生研究,也是建议他们,先扫外围,后攻难点。

 

30周岁生日的日志写道,“今后最主要的是两点。其一是开阔的胸怀,不计较得失,不挂怀成败。凡感兴趣的事,认真去做,力求于心无愧。凡必须的事,努力去做,亦是求个心安。其二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尽量帮助别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戒与人抬杠的坏习惯,绝不为争论而争论。”用古话说,就是“明其道不计其功”,“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三十年后,仍觉得是生活智慧。战略性的“结硬寨、打呆仗”。

 

30岁生日的日志,列出随后10年中的10个愿望,现在看都在40岁生日前实现了。倒未必是生活赢家,只是当年的愿望微不足道。当然,人生其实并无胜负,最好能自己满意,别人佩服,前者远比后者重要。现在仍期望,All things come at last to the person who is patient and waits for them.

 

英语考试

 

申请美国高校特别是要资助,需要通用GRETOFEL,少数还要专业GRE,但我决定不考专业GRE。与多数人先考TOFEL不同,我选择先考GRE。这样考一次TOFEL可以申请两次。TOFEL有效期只有2年,如果先考第二年申请可能就需要重考,不想再考了。GRE的有效期是5年。

 

当时的GRE分语言、数学和逻辑三部分。每部分800分,分两节,每节答题时间30分钟。但考试时是7节,有一节是试验用不计分,但考试中不知道哪节不积分。三部分中,自然是语言最难。类比等主要考词汇量,阅读也不容易,内容专门,语言结构复杂,问题刁钻古怪。数学很简单,但要得满分也需要练习。介于两者之间的是逻辑分析,要拿满分也有一定难度,也非完全不可能。要达到目标2200分,数学和逻辑都要满分800,相对比语言拿600更容易些。

 

准备GRE在前一年下半年就开始了,11月已经办妥了报名。当时在学校里刚拿到副教授,可以暂时躺平,但我没有。家里小孩不到2岁,正是闹人的时候。GRE的复习极为艰苦。开始就是做最乏味的事情,背单词,有些令人绝望。每天记50个单词没有问题,但前面的总要忘。毕竟是快30岁的人,不比年轻时,而且年轻时目的性明确的记忆力也不太好。接着就开始作成套的模拟卷子。

 

年初时,模拟卷子已经作差不多,但还剩些。平均到1960分。完成所有模拟题就进入“真题”阶段,用往届的考卷练习。各种题目,都是纸老虎,“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背单词是真老虎。做真题时尽量模范实际状态,严格控制时间每节不超过29分钟,拆一套真题各节补入其它套真题,使得像考试一样是7节而不是实际的6节,多了试验节。得分起伏比较大,有200分左右,但都能过2000。预测成绩是2100,误差范围[-80,50]

 

考试前3周拿到了准考证。考试前一周,妻子带女儿回娘家,让我闭关冲刺。她们没走前几天,我到妻子学校的办公室复习。提前两天动身去大连,考试点在大连外国语学院。到大连后先去旧书店转转,然后就去大外,住外招二部。六人一间,都是考生。一位是鞍山考友,似乎是妻子同学,应届考取复旦了,当时是硕士毕业;我们考试前就认识,交换过准备GRE的资料。后面还交换过准备TOFEL的资料,主要是他借给我。另外四人都来自沈阳。有两位特别用功,让人很有压力。考试前一天去看了考场。桌子很窄,用的answer sheet与我练习用的不一样,最主要是中间休息只有3分钟而且不许上洗手间。因此考试那天早上,我先吃了包泡面,又干吃两包泡面,既顶饱还吸水,足以四个小时不饿还不用去洗手间。

 

八点整进入考场。20分钟后考试。第一节是数学,有道题,长考3分钟,这样占了后面的逻辑部分数秒时间。逻辑部分比较难,而且有道题目看错了,后来重分析。后面几节基本上正常,第七节语言,也就是加节语言试验。总体上逻辑有一节有些失常,没有超水平发挥的部分。感觉稍有些失手(分析没有答好),估计20004月初公布成绩后没有那么糟糕,2050分,其中语言520(73道题目错27),推理730(50道题目错7),数学全对满分。在预测范围之内,但逻辑不理想。当然,真正的不利因素是没有准备TOFEL就考GRE,功力上有欠缺。

 

考完试后去见妻子大学时的好朋友,她先生公派出国一年,正在设法办理逾期。她送我到车站,与考友同车返鞍山。正是正月十五,车上人很少。

 

稍微休整后,2月下旬开始考虑准备TOFEL的计划。当年的TOFEL包括听力、结构和阅读三部分,每部分换算后最高分都是67分,总分是各部分总和除以3乘以10,就是满分670分;另有当时刚推出供参考的写作,最高6分,不计入总成绩。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争取660分,保证620分,写作4.0。比较而言,阅读是我的强项,要争取满分;结构也不错,尽量争取满分;听力是弱项,多下功夫提升空间比较大。写作只是试验,基本上放弃了,或者说顺其自然。计划10月考试,这样申请学校在先,TOFEL成绩出来后直接寄到所申请学校,更不能失手。真正系统性复习到7月中旬暑假才开始,妻子带着女儿到岳父家住。开学后又忙各种申请的事务性工作,到10月初才全力以赴地最后冲刺。

 

7月初得知,10月下旬的考试,函报在7月底开始,8月中旬完成,报名费35美元要到中国银行汇款,很麻烦。顺便一提,寄GRE成绩免费寄4所外每所学校13美元,也要银行开支票,自己寄给GRE-ETSGRE的考试费是92美元在前一年11月报名时交。10月下旬到大连考TOFEL,总体上发挥正常,预测630分,误差正负15分。具体考试过程没有书面记录。记得在归程与几位本来不认识的考友聊得很开心,下车时杯子差点儿忘在车上,他们追着递给我。12月下旬收到成绩,还是下限,考了623分,听力57,后两项都是65,估计各错了1道题目。但写作考砸了,仅得3.5

 

准备TOFEL时相对轻松些。与考GRE要争取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不同,TOFEL是确保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准备TOFEL的最大问题是精神压力大,听力总会丢分。因此,结构和阅读都要满分。考试的成败不在答对多少,而在答错多少。听力下了很大功夫。翻录往年真题和模拟题中听力磁带时,把direction等都删掉以节约时间,把的两题间停顿由12秒都改为10秒、8秒或6秒以节省时间并提高难度。

 

与准备没有直接关系,但与英文特别是口语有关,参加口语班。学校请了两位外教,每周6小时课。老师讲的能懂95%,能不太流利地与教师对话。准备TOFEL的听力练习,对口语还是有帮助,但口语课对考试帮助有限。

 

按我的年龄、英语基础及没有参加任何专项培训而论,EPT, GRETOFEL考试都应该算非常成功。成绩单参阅《事因经过始知难》。最主要体会是准备考试一定要按考试实际要求成套作练习,结束后一起核对答案。当然,英语水平是考试的基础。我不太欣赏单纯准备考试,因此没有参加任何考试培训班。准备英语考试,形成和验证了我的人生经验,捷径在费力最大的方向。学习英语的策略总体上是薄利广收以量换质。

 

学校申请

 

陆陆续续给各大学写信,索要学校介绍和申请材料。要得比较多,估计有三五十多所高校。有些学校说明新生没有奖学金,有些要专业GRE成绩,就不考虑了。真正认真敲定学校,还是在10月下旬考过TOFEL后。

 

4月底徐州会后去北京,见到也在申请美国高校的堂哥儿子。他说GRETOFEL分数膨胀,把握比较大是2200/620之上,肯定不成是1900/580之下。他自己成绩不高,1970/607,但拿到2个助研和1个奖学金。建议我多申请,15所左右,但只挑可能性最大的7所交申请费。堂哥后来给我写信说经验,交足费,填好表,选冷门专业。后者对我似不可行。申请阶段能做的只有相关的文书。6月中旬,妻姨告诉妻子,如果需要经济担保,她可以提供。

 

8月初,起草了钢院机械系系主任、硕士导师和东大力学系系主任的三封推荐信,请北京的堂哥帮忙修改。8月中旬改回,他基本上认可,但改得挺多,改过确实好多了。他不仅有帮儿子申请学校的经验,也是《水利学报》的英文编辑。还有个小插曲,7月中旬请位副校长写封推荐信。他很认真,亲自动手,我还提供论文目录什么的。但推荐信比较空洞,甚至还有语法错误。权衡以后决定换个推荐人。汲取教训,这次自己动手写,只请推荐人签字。同学王多公派去美国在9月中旬成行,他也帮我改推荐信。

 

7月中旬开始写Statement8月下旬请堂兄改。他觉得写得太差,推倒自己另写。据他说,“文句力求简单,用词尽量大众化,但要得体恰当,文句有洋气。”而我写的正是“用华丽辞藻堆砌的不够得体的土气文章”。9月上旬给我。我又请外教Mrs Strode修改一下文字,但感觉改后有些不得要领。毕竟Statement不仅仅是语言问题,也不是洋人都能写好。顺便一提,翌年2月请过外教Mrs Strode到家里吃饭。那时不仅申请等都忙完了,而且外教的口语课也结束了,没有conflict of interest之虑。那次岳父岳母也来了,比较热闹。家里老一辈中,岳父英语应该最好,到境内读大学之前,在香港教过一段时间英语。

 

还有大量学校相关的材料,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及其它们的英译。这有许多额外甚至棘手的工作。9月下旬第一次去硕士学校开成绩单,要单位介绍信;打印推荐信,学校的公用信纸据说还没有印出来;沈阳之行无功而返。工作单位又要求我走公派,自费公派,否则不出介绍信等就进行不下去。10月初交了自费公派的申请。学校同意,待遇是出往返机票,但工资停发。事实上,在当年2月下旬,冶金部有公派名额,日本西欧各1名。3月中旬就知道结果,学校认为上次已经报过我了,这次就不上报了。

 

当时条件很差。我想激光打印申请用的简历,还要去学校的印刷厂。打份供修改的纸质稿也需要找人帮忙,有时找考友。正式打印更复杂,为稳妥不同推荐信等用不同打印机。岳父当时受单位委托办个公司,有喷墨打印机,打印些证书英译等。还有些材料找在钢校工作的本科同学帮忙打印。堂哥帮我激光打印东大系主任的推荐信,要好多份。找硕士同学帮忙,在省委统计科研所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导师签的推荐信。有些还要打印在表格上,只能不同打字机打上去。

 

11月中旬起,相继寄出材料到Yale, Minnesota, Caltech, Cornell, VPI&SU, Rutgers, Collumbia, UFlorida。结果翌年才来。只有VPI&SUMinnesota录取,这两所学校都是ETS免费寄的GRETOFEL成绩。两校没给奖学金,也没有助研,助教有可能但要入学后再说。

 

这个结果应该在情理之中,甚至也在预料之中。申请资助很不容易,尤其是我本科的学校很差,硕士的学校一般,读书时的考试成绩不算好。GRETOFEL还不错,申请文书也应该挺好,但仍不足以拿全奖。妻子亲属帮忙担保,I-20表都拿到了。我自己临阵脱逃,没敢去尝试。没拿到全奖没有什么可抱怨,但没有自费去闯闯,后来时常觉得挺后悔。VPI&SU的非线性振动和Minnesota的分岔理论很强,从专业看都是不错的学校。

 

放弃的原因还有签证可能性。妻子有位表妹在西安无资助凭担保攻博被拒签。那位GRE考友5趟去沈阳领事馆观察,都没有送签。据他看,全额资助全签,此外都拒签;全额资助中生化类比例大、女生比例大。不过,他第6次去时,送签并获批了。真是耐心和运气的胜利。

 

是否要自费出国,我还是信孔夫子的话,“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所谓“道”“行”对于凡夫俗子而言就是受重视与否。作为青椒,有自己的标准。在学术上看能否获批自然科学基金,在职业上看能否晋升正教授,在学校重视方面看是否给我宝钢奖教金。每年学校有两个名额,奖金五千,当年是笔超过我月收入十倍的巨款。“重视”与“爱”一样,从来在行不在言。如果有一项,我就不去拼搏冒险了。但在随后两年中,一项也没有。于是我别无选择地“浮于海”了,只不过是上海的“海”,不是海外的“海”。顺便一提,9月底,我有位硕士时数学系同学为我用所谓四柱预测法卜测,94年不能成行,95年能。也可以认为都算对了。

 

教学

 

当年课很多。一方面机械振动课我接手了,但原来的理论力学也没有人接;另一方面,教研室同事下海离职,课也需要人上。我接他们的课可以,但要把课算在我名下,不是替人上课,哪怕有额外酬金。或许比上课更为重要的是,开始理解何为职业的教学,不再囿于例如我的老师们所认为传统的教学。

 

上半年就是1992-1993学年的第二学期有50学时机90(1,2)机械振动(80)70学时电92(1)工程力学(40)34学时机制91理论力学II(40)。下半年就是1993-1994学年第一学期50学时机91(1,2)机械振动(14)74学时机92(1)理论力学I(40)。全年纯课堂讲课278学时。

 

机械振动是新讲的课。原来讲机械振动课的高金民老师退休。十年前为申请免修我自学机械振动。我不仅接了他的课,而且也用他的办公桌,我原来的办公桌紧靠门,最新来者的位置。教研室主任由叶会达老师担任。90级和91级机械振动听课人数的骤减,是因为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第一次讲过机械振动后,要求学生写学习总结。总体上当然肯定我的教学,但有些学生提出的意见很中肯。具体包括,对学生估计过高,基础知识不加说明地引用;板书少,尤其是文字乱,有时有错误;讲话快,缺乏幽默感;作业不批改,又不发标准答案;与学生接触少;对学生要求不严格。

 

写了几篇教学论文,但多数都没有发表。有篇“加强点的运动的分析方法”被摘录成一段话发表于《理论力学教学与教材研究》,执行编委是浙江大学费学博教授。5月投短文“求任意干扰力作用下受迫振动的一种新解法”(发表时改名为“一种推导单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杜哈梅积分的方法)到《力学与实践》, 7月上旬投出“关于求解运动学难题的解析法”到《理论力学教学与教材研究》,执行编委是清华大学贾书惠教授。这个期刊是没有刊号的内部出版物,8月下旬重新组织例题以“用投影-求导法解运动学综合题”投稿到《教学与教材研究》。这两篇都在1994年发表。按照投稿顺序,应该前者先发表,内部出版物修改充实后再投公开出版物,没有问题。实际情况是后者先发表了,这多少有些尴尬。具体处理稿件的是天津大学的邓惠和教授,他看到了《教学与教材研究》刊出的文章,给我些具体的建议,修改后还是发表了。可以说除了idea相同外,基本上没有重合。参阅《关于<理论力学教学与教材研究>

 

首次获得教学成果奖,虽然只是校级三等奖。这多少有些意外,而且整个进程都是随波逐流,按领导的吩咐做。6月上旬,系里开会启动教学奖申报,先交课程小结。我提交2800字“九零级机械振动教学改革小结”,那时91级的课还没有开始。教研室讨论时,周瑞礼副主任提议我报教书育人奖,我推辞,叶主任觉得一人报两项也不合适,便作罢。7月初教改项目先请教研室的汤昌义副教授评审,她有否定性态度而拒绝评审。又请已经调到教务处的王洪鹏副教授评审,他以不了解该课程为由也拒绝评审。我现在理解,让教务处领导作为初评不合适。后来由没有高级职称的教研室正副两位主任叶会达和周瑞礼写了评审意见,算是教研室推荐,不过两位在9月份都晋升了副教授。又说要有学生反馈,我从学生总结中挑出4份附上。7月中旬,填“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项目表”。9月初得知获三等奖,系里有3个项目获一二等奖。三等其实符合我的预期,毕竟我新开课而且只讲一轮。10月初得到奖金50元,下旬拿到获奖证书。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9月下旬,系里让重新立项,以后争取省级或者部级奖励,但让我带上位实验室的女老师。10月上旬交了新的“机械振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立项表。下旬得知已经在省里立项,钢院立了8项,只有我有教学内容方面改革的工作,或许这是立项成功的原因。系里管教学的王德春副主任告诉我,省里二等奖的奖金是2000元。这是我四、五个月的收入算不小的数目。我准备把补充的内容先印成讲义,已经讲过两三轮。11月中旬,完成“辽宁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立项书”。然后准备写《机械振动补充教材》,但年内没有完成。顺便也说一下结局。不知道什么原因,1995年获得了1994-1995年度的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但辽宁省的教学成果奖没有让我报,推测97年应该有一批。可能是在1996年获得了冶金工业报的教学成果二等奖。再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要到2014年了。

 

首次从中国力学学会获得荣誉称号,证书其实是下属的教育工作委员会用印,但当时不知道其中差别。7月中旬,省力学学会的理事材料力学教研室的曹万昊教授推荐我报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的“优秀力学教师”。这个应该就是现在的徐芝纶优秀力学教师奖。填了相应的申请表。9月下旬从学会秘书长处得知各校报上去的都能获得省学会的优秀力学教师,从中遴选4推荐到中国力学学会。10月中旬曹老师透露,各校共推荐44人,其中6人有排序推荐到中国力学学会。我排在第一,原因却只是我年轻。19941月才知道获奖,收到证书称“在力学教育事业中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据说辽宁省有两人。被推荐到省学会的都拿到辽宁省科协用印的“辽宁省优秀力学教师”,证书上日期是199310月。3月底才拿到“力学优秀教师”证书,但证书上日期是1993年的12月。后来看到名单,有北大王敏中教授、清华范钦珊教授等名宿,还有复旦宋家骕教授、北工大李骊教授、西工大赵今诚教授等我学习过他们著作或译著的前辈,觉得自己侧身其列实属侥幸。

 

到了这一年,教学工作算是全面展开了。不仅有课堂教学和撰写教学文章,还有教学的立项和报奖,教学奖又分项目奖和人物奖。或许这就是职业化的教学,与传统上对教学理解不完全相同。我不是固执的人,愿意与时俱进。更何况,“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名声可以算精神上的富。更为重要的是,我认为教学中要强调学术,是所谓“学术派”,不能把奖项都让给强调教学艺术的“艺术派”或者“表演派”,更不能都留给号称关心学生的“关爱派”或者“煽情派”。带引号几个派别的名称是我的杜撰,但熟悉教学的应该清楚所指(signified)

 

在教学中,我有自己的行事准则,主要是有所不为,借用《围城》中的话说,“大学者的放任”而非“小学教师的琐碎”。课前不点名,课上不表演,课间不要求学生擦黑板,课后不统计作业,学生没有要求不去答疑,备课时不背书,考试时一般不照顾,偶尔有照顾保持公平。最后一句的意思,有人加分,所有相同分数或者更低分数的都相应加分,更高分数的酌情处理。例如,分数开方乘以10。特别是与学生关系,严格而不严厉,宽容而不放纵,平易而不亲密。这个知易行难。后来,我简化为孟子的话,“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孟子·尽心》)

 

研究

 

这一年主要在准备英语考试和申请学校,还有繁重的教学工作和日常的家务等,能用于研究的时间很有限。结果自然是乏善可陈。

 

按惯例说三个工作,虽然有些勉为其难。首先是概述性文章“非线性问题研究中的数值实验”,科学革命往往伴随着实验方式的更新和实验概念的扩展,如上个世交之际物理学革命有思想实验;该文暗示的是非线性问题研究兴起是场科学革命,发表于《自然杂志》。 第二个工作是“非惯性系中变质量力学系统的变分原理及应用”,用我主张的加惯性力的方法处理非惯性系问题,与当时其他学者都用的相对运动分析的方法不同,还用了我提出广义非惯性势,发表于《鞍山钢铁学院学报》。最后的工作是“含二次非线性项准周期激振系统的混沌”应用推广的Melnikov方法建立了含二次非线性项系统准周期受迫振动和准周期参数激励振动存在混沌的必要条件,发表于《科技通报》。

 

应该提一下与硕士时同届同方向(但不同导师)王多的研究合作。我们有非常实质性的合作,我出主意提建议,他具体做,我写文章。他有些像美国人,喜欢动手干,做实验,做仿真。而且他在沈航有小型机可以用,也有实验室,具备基本的条件。专业上我们互有所长,私交很好,但合作效果平平。我们只在《力学与实践》上发表了两篇小文章,1993年的“呈现混沌运动的一个实验装置”和1994年的求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数值解的Taylor展开法。还有个更有意思的工作,研究含倒数非线性系统,数值计算了Melnikov函数,确定了出现Smale马蹄的必要条件,而且数值揭示周期运动也存在初值敏感性。这个工作投《固体力学学报》,审稿要求修改图形等,王多已经去美国了,只能放弃了。

 

3月上旬申报冶金部教育司基础理论研究有偿与资助经费课题,邀请了数学的王际达和于永新参加。5月下旬得知没有获得批准。3年后,我申请到了这个项目,当时我已经在上海交大定向攻博。

 

当时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每月发50元。那时工资低,50元是不少的钱。还没有当成特别重要的荣誉,一方面是不懂,另一方面获得人比较多,不能物以稀为贵。4月学校初选,包括我共22人上报冶金工业部。只有9人获批准,不包括我。后来特殊津贴更是种荣誉,毕竟是有国务院用印的证书。而且很稀缺,不是每年评,上海大学这类地方高校只能报到上海市,每次可能没有,最多也就一、两位。1993年首次失败之后,还有3次失败,20年后才获批。

 

现在回顾,研究产出量和质的下降,主要是产品的更新换代没有及时完成。原有产品销路不行,新产品还没有开发出来。这是最直接的原因。新学到的数学力学知识,基本上没有体现在研究结果中。这既可能是学习的不足,也可能是研究的不足。当然,因为考试等无法保证用于研究的时间,无疑是未能及时更新换代产品的根本原因。

 

交流

 

这一年只参加了一次学术会议。4月中旬,到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参加第5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MMM-V)。这不仅是我第一次参加MMM系列会议,也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以前只参加过全国性的青年会议或者地方的会议。在这个意义上说,也可算是质的变化。其它会议就没有参加,虽然常去沈阳,都是办事,没有开会。

 

鞍山都是过路车,票很难买。我先去了解一下,早上八点开始时有座位票,通常要很早去排队。我早晨五点半到车站排队,在前十名左右。这样买到座位票。然后乘车去开会。

 

在会上见到很多大家。只在报纸电视上见过的“三钱”之一钱伟长先生是大会主席。陈至达先生似乎是组委会主席。最有名士风度的蔡树棠先生,衣服只是比济公稍微规整些,而且好多东西不能吃。两位前辈在大会开幕式上就有分歧论辩起来。钱先生各打五十大板平息了争论,既不能说抓住主要矛盾就能解决所有矛盾,也不能因为还有其它矛盾就否定有主要矛盾。不是原话,大概意思如此。我当时只是远远看着,没有说过话。“远远”未必仅是物理距离,更是心理感受。

 

在会上说过话的大家是郭仲衡院士。我曾联系他的博士生,但后来没有报考。我跟他表示歉意,耽误他时间。他说我在本职工作岗位中好好干也挺好。这只是短暂客套一下。出乎预料的是,郭先生后来爬了五楼到房间来找我们,讨论非完整力学中约束处理。当时三人一间,薛纭与我都在。郭先生从变分法角度,导出了vacco模型,文章在《力学学报》发表后陈滨先生发表了商榷文章。郭先生给我们讲了他的思路,还有进一步的工作,似乎是用凸分析来讨论但我没有听明白。具体内容记不清楚,只记得郭先生特别谦逊,有学者风度。看我们困惑时,就问“我说清楚了吗?”这是 “你听懂了吗?”的绅士说法。这个印象最深。顺便一提,对等的回答是“我明白了”或“我不明白”,特别是后者不能直接回答没有说清楚。都是所谓反求诸己。郭先生后来也闲聊几句,当时在上钢三厂工作的薛纭,工资比他还高。

 

会上还第一次见到了梅凤翔先生。我在分析力学领域从事研究,就是《梅先生的专著引我入行》。《非完整系统力学基础》是在沈阳太原街书店所购,而且归类在机械,不是数理。后来发表的论文也多引用该书和梅先生及其合作者的论文。没有向梅先生请教具体的学术问题,只问问他的合作者情况,我本来以为是他学生,其实早些的合作者多是他同事和同学。梅先生还提到他学生刘端,我们过去开会时已经见过。

 

我的工作交流倒是乏善可陈,只是没有收入论文集的口头报告。我试图讨论受横向准周期激励的屈曲梁的混沌,需要把Marden提出的无穷维Melnikov分析从周期推广到准周期。虽然结论比较显然,但数学处理还是有些技术性的困难。时间比较有限,只是汇报一下思路。听众似乎也没有什么兴趣。

 

金基铎教授也参加了会议。他是王多的师兄,日本海归。我读硕士生时问他借从日本带回的混沌书籍复印学习,对我帮助很大。我们一起乘车去北京,是夜行车,好像有卧铺。他跟我聊到很晚,主要是他在讲。有他自己的经历,也有对王多的一些议论。尽管具体内容时过境迁已经想不起来了,但当时对我理解学术职业还是很有帮助。金老师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现代职业研究者。给我讲个人经历的职业研究者,金老师是第一位,随后两年交往较多的钢院林炳昌教授是第二位。钢院其他名教授如李培廉先生,更像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只是读数学物理书而不是经史子集。总体上,是现实生活中普通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真实图景,完全不同于我过去读过的那些天才学者传记所描述。更何况,后来我读更专业些传记才知道,通俗传记本身也并不准确。

 

第一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的经历似乎是种隐喻或者启示。会议交流很重要,但交流并非限于学术,学术之外的交流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

 

阅读

 

因为在准备考英语,原则上不看汉语书,但实际上做不到。还是看了一些。此外,8月上旬投稿“读英文书”到《文汇报》,11月刊出。编辑有删节,我对照比较过,删节后可能更好些。

 

英语小说看了两本。Lucky Jim非常有趣,几乎爱不释手。更经典的Dr. Jekyll and Mr. Hyde,看过后觉得内容平平,只是Afterword(Who is Hyde?) 见解精辟,很有启发。看了几本实用的英文书,Background to the USA, Medical Learning in North America, Rhetoric for Chinese Students: A Practical Approach, RA Day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 (3rd. ed.),很有用。还读几本真正的书。刚收到邮购的《停滞的帝国》,史料详实,见解文笔均上乘。《中国纪行》,见解平庸,可能有史料价值。《波普思想自述》,非常有吸引力。重读一些书。《负暄琐话》和《负暄续话》,神往书中文采风流之传统学人境界,年内后来又重读仍是爱不释手。在考GRE前后的时间重读《宽容》。还有《龙虫并雕斋琐话》和《老子》。

 

因为特别忙,好多书都是“草草翻过”。《人道主义的僭妄》,多数观点颇赞成。《周作人传》,颇佳,后来又翻阅过,总是百感交集,惋惜传主在关键处缺乏决断。流沙河《庄子现代版》,文笔甚佳。《科学与反科学》,挺有意思。《西方的智慧》,文笔甚好,见解亦精辟。在沈阳时借阅写鲁迅许广平和朱安的《三人行》,返鞍后读《鲁迅景宋通信集》,感慨许广平从学*运头头到学*运对头。沈阳往返途中读《魔鬼辞典》,很深刻,撕开人类文明外衣暴露其劣根性。《禅外说禅》,乐而忘返。意犹未尽又读《禅宗与中国文化》,似不陌生,就没有完卷。《世说新语》的原文,不含古注今注。还有新购《当代的精神处境》《张爱玲散文全编》《梁遇春散文全编》。

 

比“草草翻过”更粗线条的的是“翻阅”或“偶翻”,推测是有些内容略去没读。《生命之舞》,其中“道德的艺术”颇有趣。《中国人史纲》感觉国史就是相斫书,联想到女儿应该先读世界史和文化史,有世界性眼光再读华夏史。《丑陋的中国人》《柏杨谈男人和女人》,感觉有基于史学修养的洞察力,重事实重因果,轻规范轻判断。评论集《泥土与蒺藜》道理平实。《忧伤的情欲》在7月初决定停止中文阅读,其实没有停。《钱钟书传》分析肤浅,材料寻常。

 

年底最后一周狂读武侠小说。金庸《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古龙《风云第一刀()》《九月鹰飞》《猎鹰·赌局()》《护花龄()》。古龙的武打小说更像童话。情节离奇,故事性强,但人物刻画较简单,也较单纯。文字简洁但文采不足。此外,年初读古龙《风云第一刀()》,书中的逻辑怪圈,要练成杀人的绝世神功要先学会爱人,但只有有绝世神功者才有资格爱人;所谓爱心所谓恕道都以本领为基础。武侠小说都是学校图书馆借的,因此有时候不成套,或者先读了下册后读上册。

 

看影视很少。记录仅有电影《帝国反击记(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和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应该是1982年的陈玉莲版,现在完全没有印象),当时觉得都颇精彩。

 

女儿

 

女儿的教育比较理智。我看过些书,特别是罗素的《教育论》,还有《怎样养育0-6岁儿童》《孩子的心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等。用处不能说没有,但非常有限,毕竟Grau ist alle Theorie / Und grün des Lebens goldner Baum.

 

进托儿所是孩子社会的肇始,同时也将父母等解放出来。在前一年秋冬季失败的尝试后,当年春天继续尝试。5月上旬送女儿去托儿所,还是鞍钢铁东医院附属的托儿所,硬件设施比较好。这次做了充分的准备,送进去前,带着女儿去看过几次,描述过托儿所内与小朋友一起的生活。进行必要的心理建设之后,就送了进去。前两天还是有些不适,到第五天时情绪好转。非常不幸,很快就病了,发烧。虽然有心理建设,但生理准备不足。托儿所孩子的父母多是铁东医院的医护人员,携带细菌病毒等想必不少。妻子秋季开始脱产学英语,也不是天天有课,决定先不送托儿所了。成功送入托儿所是1994年春天,这次不去医院附属托儿所了。住处旁边有对老夫妻开家私人的幼儿园,童乐幼儿园。女儿是第一个小朋友,有段时间也是唯一的小朋友。幼儿园有不少玩具,都是新的,女儿很开心。幼儿园老板姓马,女儿叫他马爷爷。马爷爷下午时领着女儿在外面玩。有次在小卖部买了种乳酸饮料给她吃。可能是过期了,女儿严重腹泻,在家休息了好几天。我们跟马爷爷说,吃的东西不要在小铺买。我还编首儿歌警示女儿以后不要吃。“吃了XX哈,小肚就要拉;拉得是什么,全是稀粑粑。”女儿很开心地背诵着。虽然有这个小插曲,女儿继续去童乐幼儿园,也挺开心。后来去的小朋友多起来,女儿就变得不太开心了。不过,她有自己的办法应对,真是无师自通。小朋友都在玩时,她睡觉;等小朋友都睡觉了,她起来玩。或许因为她是幼儿园的元老,马爷爷允许她特立独行。这样度过了她的托儿所阶段。到了1994年秋季,就升入鞍钢第十幼儿园。硬件肯定比托儿所好多了。女儿也有新的困难。例如,那种像条大沟的厕所女儿不敢跨上去,如何心理建设的我忘记了。又例如,女儿怕尿裤子经常去厕所,老师声称要用塑料布把她屁股包起来。女儿早上忧心忡忡地问,她能不能不去幼儿园了。问她原因,她说老师要用塑料布把她屁股包起来。得知她经常去上厕所后,妻子给她讲了人体结构,有个称为膀胱的袋子可以盛尿,不用总去厕所。女儿很开心,喊着我有膀胱啊!这是知识战胜恐惧的例子,我印象深刻。还有些小朋友之间的冲突,有些小朋友抢女儿的手绢。我们在家里演习,如何把手绢抢回来。总体上,女儿能接受幼儿园,后来还挺快乐。特别是升班开始学习后,因为学得会学得快,她很开心。知识就是力量,能力使人快乐。

 

手绢对女儿有异于旁人的重要性,那是她的安全宠物。很小的时候,女儿用她的小夹被对抗外部世界的恐惧。她手里总是抓个被子,在鼻子下嗅,以此带来安全感。稍大些,遇到挫折,也用被子排解。例如她的要求被父母拒绝,她觉得没有希望时,便会大喊,“要花花被呀!”然后拿着被嗅。那些夹被虽然不大,但终究不是很方便。父母因势利导偷梁换柱,先用与夹被花色差不多但更小的花布代替,后来就变成了手绢。女儿只要拿着手绢在鼻子下嗅,就有安全感。这种安全宠物的需求持续很长时间,但拿手绢已经没有什么不便了,我们就由着她。在特殊场合,她甚至能放弃手绢。后来全家去大连送阿姨乘船返沪时,去看望妻子的好朋友。她女儿比我女儿大两岁,抢走了女儿的手绢。女儿很抓狂,我悄悄告诉她,我们不要了。女儿便学舌,不要手绢了。反而让那个小女孩不知所措。这是舍弃的智慧,放弃换来主动。归根结底,父母才是孩子的安全依托。

 

学习的快乐可能是从认字开始。年底时妻子听她英语班的同学说,与女儿同岁的孩子已经认识了十多个字,我们觉得也可以教女儿认字。买了不同的识字卡片,一种是小的正方形,另一种是长方形扑克牌大小,都是一面有字和拼音。我们包括她爷爷一度走过物质刺激的歧途。准备了“小脆脆”就是膨化食品或者锅巴之类,女儿认对了,就给一个。有些像马戏团训练小熊或者小猴子。但女儿更聪明,她觉得没有必要通过认字来争取,直接问大人要就可以,特别是好说话的爷爷。爷爷的对策是把“小脆脆”掰得很小,但是也没有太大用。后来就不管她认字的事情了,她自己拿着识字卡片摆着玩,玩着玩着,那些字全认识了。不仅卡片上字认识,而且无师自通。有次,她指着桌子上本有关卫生知识的台历,念“可怕的癌”,这个“癌”字从来没有人教。反正女儿的识字,既是有意种花,也是无心插柳,后来就不用家长操心了。

 

女儿看书很早,没有识字时就看有图的书。印象深的是套50种的“漫画大世界”,都是著名的童话故事,我只能记住很少几种,如《小红帽》《小黑人桑巴》《尼尔的狗》。还有套10册迪士尼故事,《斑比交朋友》《小飞象成功之路》《101条花斑狗》等。我尤其欣赏这套书的价值观,自信、勇敢、友爱等。从这些童话中我自己都受到了教育。关于童话我写过几篇,如《蚂蚁与蝈蝈》《小鸭找朋友》。《尼尔的狗》印象尤其深,但与内容无关。女儿小时候不会发g,大哥哥叫成大dede。因此她读出来就是“尼尔的dou”。有趣的是,她听时能分辨,我学她说“尼尔的dou”,她还要给我纠正,“‘不是尼尔的dou’,是‘尼尔的dou’。”很奇妙的是,女儿不认识字时,就知道那50本书。如在《1992》已经说过,只露出书名文字时,她也能准确指出大人提到的书名。只能推测她是把书名作为图形来记忆。

 

没有观察过的人可能不容易理解,识字与阅读是两回事儿。女儿认识不少字,但还是不会阅读。每天她临睡时,我都给她读几本书。最简单一套书4本,每册几页,每页一句话。是个叫“小力力”的男孩子,想上天入地下海的情况,都是以“小力力想”开头。每次都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念给女儿听,那些字她全认识。终于有一天,她灵光一现,知道了阅读就是把每个字连起来念出来。当然,阅读的实质并非是理解语言,而是获得信息,包括并没有明确陈述的信息。阅读能力提升的路还很长。女儿能阅读之后,一起读书更是满足感情需求的亲子活动,不仅是智力活动。

 

除了阅读,还做些益智类练习,例如走迷宫。但可能不是93年,而是稍微大些。我不相信这些练习能提高智力,但专注做些事情总是好的,至少让父母省心。女儿在走迷宫时有个独到的发现,反过来画。从出口向回画,很容易走通找到入口。或许以后设计迷宫,应该完全对称,不设定入口出口。

 

女儿从小规则意识比较强。我们家规定,饭前不能吃糖。女儿也能遵守。到岳父家时,可能就有情况。女儿告状,“大姨犯错误了!”虽然大姨不归我管,我还是要问问。女儿说,“大姨给我吃糖了!”也许为说明问题性质的严重,女儿还反问一句,“你说饭前能吃糖吗?”我问“糖呢?”女儿说,“我吃了。”先把糖吃了,再举报。尊重规则,超越规则。女儿也比较理性,不到一岁半就能被说服如吃药等。没到两岁就能领悟因果结构,例如,脱衣后起床感冒吃药打针难受,又例如,书扔在地上摔坏没有看的。发现或构建因果关系是教育的重要方面。由于教育的欠缺,有些成年人都缺乏对因果关系的体认,所谓“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关于女儿的未来,我不希望她空负“聪明”虚名,要有“实绩”,如跳级发表作品等。尽早考取名牌大学,然后出国留学。至于专业,最好不与父母同行。按照钱锺书的说法,同行不易盲目崇拜,甚至会盲目蔑视。很神奇的是,按照我那位硕士时数学系同学卜测,我将从事学术职业,我妻子两可之间偏向于非学术职业(当时她还是大学教师),女儿不会从事学术职业。

 

其它

 

家庭进入考试模式。从年初开始。太太参加了晋升中级职称的英语考试,不仅通过而且是所在单位鞍钢医专的第二高成绩。参加教学比赛,获得医专第一名。参加英语竞赛,似乎名落孙山。参加英语口语班考试,全鞍钢第3名。这个很不容易,用的是省通考的工科教材,她本来看的是医科教材,后来一度说是文科教材,考试3天前才知道是工科教材。秋季学期起将脱产学习英语一年。《1992》也提到进修英语1,应该是记错了,只进修过一次。

 

这一年还是与父母同住。父母帮忙照看小孩。总体上是父亲跟女儿玩,母亲做全家的饭。父亲除了让女儿认字外,领她摆小人或者小动物,女儿很开心。父亲有童心,比较会玩。6月中旬,阿姨从上海朱泾来鞍山出差,看完我们,在家里小住。我们一家三口送她返程,到大连上船。然后又去妻子那位好朋友家玩。

 

真正与物理意义上居家相关的是申请住房。10月中旬,向学校要房子。交了“职工住()房申请登记表”。申请两室户,不要一楼和顶楼。如果批准需要交近1.5万。学校有三室户24套,两室户12套,一室户4套。我是有高级职称的无房户,有很大可能分到两室户。年内没有结果。到翌年4月才有最终结果。月底校长要找我谈话,给钥匙。但校长指定的时间,我正好有课。因此就错过了向校长当面致谢的计划,有局部办事部门给我钥匙。入室后发现施工质量比较差,还需要维修。随后陪父母去看过,也赔妻子及其岳父母等去看。这基本上是我能接受最差的房间,建筑面积60平,实际两居室共21平,厕所厨房厅19平,七楼的六楼,东西向,西面厨房外有阳台,所靠北山墙有些漏水。位置挺好,在市中心。校长书记系主任等都在同一栋楼,但是房型更好的南北向单元,三室户。当时对房子的重要意义没有认识。我们也没有马上搬入。后来在父母催促下,才有乔迁之喜。《1998》又在同一栋楼里换过房子,《1999》在上海购房时卖掉了鞍山的房子。房产证一直是由学校保管,买家自己想办法办理了过户等。

 

学校为改善教师生活,偶尔发些东西。我的单位发过1(20kg)面粉,还发过价值50元的虾和肉。妻子单位发过鱼。往家里运不是很方便。特别是我们单位有时候发的东西很大,如一大筐苹果或一大捆葱。我有位同事,就是看到学校最有威望的李教授用自行车推着发的东西,费力地往家走,就毅然决定辞职下海了。

 

8月上旬,研究生时的同学曹观法在辽宁为所在苏州丝绸工学院招生到鞍山。让我在钢院找学生宿舍借宿。正好高中同学聚会,为杨斌去美国读书送行。小曹陪我去母亲的单位取她退休金。路过同学聚餐的饭店,我们打个招呼,没有入席,便走了。出来后曹观法说应该进去吃饭,以后可能还需要这些同学帮忙。我缺乏这种深谋远虑。

 

10月底在鞍山的钢院同学聚会,十余人参加。崔岩林和史春亮省党校短训结束。当时不明白,他们是要升官了。他们自己肯定知道,但是没有说。午餐后去歌厅,那种转着的灯光很不适应。前一年高一同学聚会可能是第一次进歌厅,这次是第二次。耗了一下午,回家后头疼。随便一提,此前910日钢院45年校庆,听说我们班只有项英华一人参加。11日听说去千山途中有辆日本进口高级面包车翻车。没有幸灾乐祸,但想像那些成功校友突然摔个跟头,还是有些讽刺,也是人生的缩影。

 

没有找到当年自己的照片,只有合影。选3张贴在下面。

 

 1993 1.jpg


 1993 2.jpg


 1993 3.jpg

 

三十而立?

 

从结果看,三十未立。1993年是平淡的一年。奇迹没有出现,逆袭没有发生。如果成功得到全奖而得以负笈美利坚,那就是我人生的转折点,1993年将成为奇迹年。但事实上本年度争取翻盘的努力劳而无功。这个结果,再次证明了成长轨迹的路径依赖甚至初值敏感。“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从过程看,1993年是非常幸苦的一年。考过GRETOFEL,完成7所美国高校的申请,主讲5门共278学时本科生课,申报并获得校教学成果奖和中国力学学会优秀教师奖,撰写发表教学和科研文章共十余篇,申请冶金部科研项目申请和国务院特贡津贴(但都没有获批),首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见到以往只在书上读到名字的钱伟长、郭仲衡、梅凤翔等前辈,引导女儿阅读伴她成长,自己也读了几本书。这些事情,每一件都不足为奇,但在同一年完成,应属难能可贵。

 

在将说到三种意义上说,把1993年称为而立之年也无不可。其一是英语能力。GRETOFEL给近10年的英语学习画上句号,从此摆脱了英语之忧。后来博士入学考试和博士期间英语课程,都没有太大压力。英语的某些方面如论文写作后来成为强项,在53岁时急来抱佛脚仍能考过IELTS,《廉颇老矣,尚能雅思否?》。其二是对现实的认知,以及直面现实的诚实态度。既有本文开篇“认知”部分对社会对生活一般性的认识,也有对教学对研究比较具体的认知,当然后者还有待于不断深入,而且永无止境。其三是“多能鄙事”的职场风格开始形成。小步慢走但不停脚,没有功劳有苦劳。这或许是弥补学术出身“少也贱”的可能对策。更堂皇些说,就是“学有定规,积细流成大海;研无异术,格实物致真知。”

 

圣人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勉强算“十有五而志于学”,但三十未立,四十仍惑,五十还不知天命。“六十耳顺”似乎能做到,而且没有到六十就做到了。凡夫俗子,不顺又能怎么样,只是徒增烦恼。

 

 

过去已经写过60篇的链接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6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2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3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7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2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3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7之脱单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7年之读硕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8年之结婚篇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9年之日常篇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2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7年之读博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7之离鞍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7年之入沪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9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2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0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2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4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5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6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7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8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19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20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21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202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413238.html

上一篇:秦皇岛鸽子窝公园
下一篇:南京瞻园之楼宇
收藏 IP: 114.93.183.*| 热度|

4 王启云 夏炎 王安良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