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听《小诗经》半部

已有 1779 次阅读 2024-6-11 22:57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柳如是别传》听起来有些耗神。不能聚精会神的时候,听本轻松些的。选了阿袁的小说《小诗经》。两年前读过刊物上发表的版本《纵我不往》。后来听作者说,标题只是出版社的商业策划,未必是作者本意。因此听一遍,看看两种版本有什么不同。

 

不同倒是没有听出来,但没有听完。听过一半时,网上的音频资源突然消失了,推测是涉及版权等事宜。这倒是听书中未曾遇到的。听着听着,还没有听完,书没有了。

 

听这上半部,对系主任老尚更多些理解。虽然我从来没有干过院系领导,也觉得他们很不容易。至少我是干不了。书中的系主任老尚,便很有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他说到教学副校长,“我们杜校长这个人,有雅量归有雅量,却是很性情很性情的。”话不难听,意思也表达清楚了。不太理解,人们为什么认为性情中人是褒义,在我看来几乎是不讲道理的委婉说法。这与《我的家教讲理》相悖。莫非不喜欢讲理的是多数?细思恐极。

 

听书时还注意到风采各异的“师母”们,作者已经专门有部小说《师母》。女主最后也成了师母。具体就不展开了。事实上,配偶互为镜像。因此写师母,也就是写师母的老公。例如说尚主任“不是男人都有老尚这种福气的,有一个像尚师母这种三合一的拙荆:既精于庖厨,又身体好,还无比崇拜自己的老公。老尚有时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高瞻远瞩。”

 

虽然小说读过,重新听听还是挺有意思,可惜没有听完。与《柳如是别传》穿插着听《漫随流水》,篇幅很长的长篇小说。小说有些感人,但我不太习惯从那种比较热衷入世的视角看待生活,更习惯《朝霞》那种游离主流的视角。《漫随流水》固然易懂,但有些沉重。

 

 

听书系列博文

 

听书

 

青年中年老年--听古希腊古罗马史诗随感

 

管中窥豹的误解--听狄更斯小说随感

 

光芒万丈长—听七部社科类名著随感

 

听《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听《元白诗笺证稿》

 

听《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听《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听《柳如是别传》

 

听《六神磊磊读金庸》

 

蜂围蝶阵乱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师母》

 

重听《元白诗笺证稿》

 

听《诗经译注》

 

重听《诗经译注》

 

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

 

试听《楚辞》

 

三听《诗经译注》

 

听《罗马帝国衰亡史》之换主播

 

初听《罗马帝国衰亡史》

 

再听《罗马帝国衰亡史》

 

三听《罗马帝国衰亡史》

 

听《牛津英国史》

 

听《牛津古希腊史》

 

听《牛津古罗马史》

 

听《牛津法国大革命史》

 

听《高卢/法国历史》

 

听《玩笑》

 

重听三部意大利经典的解说

 

听《生活在别处》

 

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听《日本史》

 

初听《艺术的故事》

 

听《欧洲史》

 

听《女儿经》和《蓝屋》

 

听《牛津史前欧洲史》

 

初听《柳如是别传》全本

 

听《澳大利亚简史》

 

听《帆与锚:澳大利亚简史》

 

听《牛津拜占庭史》

 

听《牛津中世纪欧洲史》

 

听《牛津维金海盗史》

 

听《牛津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听《牛津第三帝国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437781.html

上一篇:成都青城山
下一篇:沈阳大帅府历代枕头展
收藏 IP: 113.87.160.*| 热度|

2 郭战胜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