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已有 4986 次阅读 2019-11-1 22:52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学界小说, 随感, 札记

《方方文集·白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包括发表于八十和九十年代的6部中篇小说和一篇散文。这里只说八十年代的4部中篇,《白梦》《白雾》《白驹》《船的沉没》。故事发生在19861988年之间。这几篇其实都不是学界小说。九十年代那两部确实是,而且是很好的学界小说,因此以后另文专门谈。方方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家,她的作品有历史的真实感。

 

《白梦》写电视台的日常生活及其众人生相,发表于《中国》19868期。主要视角固定在叫家伙的电视台女编辑,并没有特别出彩的故事。形象最鲜明的是家伙的学妹苇儿,她花言巧语口是心非,几乎拿下所有需要的人,必要时卖掉其他人如家伙,最后如愿以偿到北京政府机关工作,而且有了文名。故事行文幽默。说到一人资历很老但因为负伤到地方任职。“左左右右的路线叫你分不清。满以为当左派,可别人说你右了。赶紧左一点,可又有人说太左。一辈子都左左右右地调整个没晚。……现在连左右手都常常弄混。(p. 19)

 

《白雾》发表于《人民文学》19878期,是一个更荒诞的故事。故事开始,航校教官贝贝意外身亡,使得他的生前的朋友田平和豆儿认识了他的女朋友李亚。李亚开始时是展览馆的讲解员,贝贝只是李亚的备胎,每次李亚与男友分手就找贝贝,直到交上下个男友;她一度想出家再还俗成名,但开不出介绍信没有成功;后来李亚与高官之子恋爱,当了电视剧导演,并调入电视台。那位高官之子有奇怪的毛病,事情都要在一年后才想起来。豆儿是报社记者,负责周末版“三教九流”栏目。田平原在科学院开大客,后来当了出租司机。因为有次想与女乘客合谋,要多些车费给更多发票;女乘客是正在竞争纺织局办公室主任的团委副书记,举报田平,当了精神文明标兵,也拿下了主任职位。田平经豆儿指点,乘势树立幡然悔悟浪子回头人设,后来与那位女主任一起参加演讲报告团,全国演讲;最后在李亚的婚礼上顶替新郎,因为新郎要一年后才想起婚礼。

 

《白雾》中也涉笔成趣地提到教授。一次是每月能赚四百元的田平开出租车“送一个白发教授去个什么地方讲学。田平先是战战兢兢,生怕巅坏了教授的贵体。待问得教授不过每月拿两百出头便大舒了一口气,下车时便怠慢好多(p. 77)”另一次是五十多岁的吴教授离婚。先是法院不判离婚,豆儿为此写了《正义的胜利》。随后教授不断出差,不在学校,重要的科研项目完不成。已经升任市长的校长让教授赶紧回来离婚,这次法院判离了。一个月后,教授与女研究生结婚,市长亲自去道贺。豆儿又做了教授的专访,谈科研工作的意义与新夫人的支持。为此得到主任表扬,“当记者就得有豆儿这样的素质。兔一样的快速,狗一样的机敏,牛一样的勤奋,羊一样的顺从,以及猪一样的超脱。(p. 97)”需要这种素质的,或许不仅是记者,也有教授和研究生。

 

《白驹》发表于《长江》19891期,是个构思精巧的悬疑故事。故事开始,化工厂车队的司机小男骑车钻到大客车下自杀。小男从小就是高干子弟金麦子的小跟班,烂人一个。麦子凭着老子的人脉,成了成功的企业家。麦子已经离婚但藕断丝连的前妻夏春冬秋,是市早报“社会临摹”栏目记者,不相信小男会自杀,开始调查。调查发现,那辆大客有安全隐患,不停车可能车毁人亡;推测小男为了救人失误被客车碾压;但这也不符合他的性格,虽然他已经成了英雄。进一步调查发现,小男与人合谋走私,给对方一千五百元钱,拿钱的人在车上。这一切就可以解释了,虽然无法写成通讯发表。在故事发展过程中,麦子和夏春冬秋似乎要言归于好。他们本来就是同一种人,但麦子觉得在一起太烧脑,找个头脑简单的流行歌曲歌星。顺便还吐槽一下教授。“灌盒式带电视台录音年节演出歌星会唱之类,所赚钞票每月顶十个教授不止。(p. 129)”夏春冬秋的舅舅是大学教授,曾给最后一届工农兵大学生麦子打不及格。

 

写于1987年的《船的沉没》(原发表期刊不详)是很纯粹的爱情故事,我觉得有些俗套。1972年,自责和悲伤的徐楚在船上认识了吴早晨,她16岁,她24岁,彼此留下深刻印象。分手后三年,两人偶然重逢,徐是工人,吴是小学教师,开始交往,萌生爱意。1977年,徐楚想考大学,因吴早晨反对而放弃,很痛苦。翌年吴支持她高考,考取武汉的师范学院。读书期间,两人继续交往。吴的母亲竭力反对,为此装病半年。吴早晨屈服,与徐楚分手。与离异回城的女子结婚。1986年,没有交其他男友仍是单身的徐楚,在30岁生日第二天得知吴早晨病逝。他一直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且父亲被误当作地主枪毙,使他无法报考大学。在两人交往中,徐楚骄纵任性,吴早晨容忍但有些自卑。也难怪吴早晨母亲坚决反对,徐楚性格中有很坚硬的成分。“我仍然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人。我从不无端地结交名流雅士,也从不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我不想通过什么途径改变自己的地位,亦不想写一些充满溢美之词的文章来博得许多人的好感。我只想凭我自己的本事走完我自己的人生。它能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这样在我死的时候将面无愧色。我能说我尽到的是我自己的力量。……我珍惜我的自尊,我的尊严。(p. 187)”。这不知道是不是也是作者的自白?

 

散文写于1989年的《祖父在父亲心中》发表于《上海文学》19904期。其实不是小说。作者在《自序》中称,“全然取材于我的家史……其中80%是完全真实的(p. 3)”。既然不是小说,这里就存而不论了。

 

这几个故事虽然都不是学界小说,但也谈到读书人。《白梦》中家伙感慨当代生活的庸俗化。读书人无力清高。“这时代,无论当官不当官,都根本不存在什么清高之士了。又不可能像魏晋名士那般大彻大悟后便游名山,泛沧海,筑室畎川,量力守志,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过自给自足的生活。见人则或翻青烟或翻白眼。这年月首先你游名山沧海得陪着笑脸求人帮买车船票。其次你自己根本没有土地,没土地你得工作,你工作就得同领导搞好关系。这个关系意味着晋级、住房的顺利以及运动来时不会轻易被打成什么分子。(p. 34)”那个故事结束时,家伙去寺庙采访,听见和尚也在抱怨自己资历最老但没有被提为方丈。《白驹》中,夏春冬秋的舅舅也分析了读书人在当代的窘境。“读书人的历史便是清贫的历史。到了现代社会也不可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首先,抽水马桶要坏,自来水要停,出差要领钱买车票,做学问要复印资料以及论文,诸如此类,全不敢有似乎贵族气。(p. 122)”徐楚从她男友性格推广,“他的强烈的自尊心之后是强烈的自卑感。…….除了干部子弟和产业工人之外,很多很多的中国人都是如此。委琐的知识分子和谦卑的农民都是在自卑的背景下做出自尊的姿态。前者因为自知地位低下,后者则自知孤陋寡闻。(p. 223)”这些看法或许过于悲观。欧美的发展已经证明,华夏的现实正在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相当部分读书人在大多数时间可以清高体面地生活,只要他们确实还有“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的精神。

 

前面三篇小说,女主人公都是电视报纸等媒体工作,似乎与作者在湖北电视台工作经历有关。其中的人物或多或少有些玩世不恭莫名其妙,是当时初步富起来或者至少是吃饱了之后的空虚无聊,有些类似于“迷惘的一代”。开这种风气的是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也包括方方的《白梦》等。后来发扬光大的就是王朔和徐坤。那个时间段的小说我读得不多,也许说得不贴切。

 

作者方方,本名汪芳。1955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74年中学毕业待业半年后在民办企业“运输合作社”当装卸工。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被分配到湖北电视台。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也是成名作《大篷车上》。后来与其他短篇结集仍以《大篷车上》为名出版,我还保存着一本。1989年调入湖北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1994年创刊《今日名流》任社长兼主编。2007年任湖北作家协会主席。2012年任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主任。以学界为场景的小说在方方的大量作品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主要有中篇《行云流水》《无处遁逃》《定数》《树树皆秋色》等,以及长篇《惟妙惟肖的爱情》。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且在新年读旧书学界小说丛谈之缘起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华夏大学的肇始学界小说丛谈之民国大学

 

遥观当年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赵子曰》

 

校园中的风月案学界小说丛谈之《漩涡》

 

大学小说丛谈之《南渡记》

 

危城内外学界小说丛谈之《双山》

 

“索隐”的尝试学界小说丛谈之《东藏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围城》

 

大学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学界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象牙塔学界小说丛谈之《杨绛全集(1)

 

耄耋说情爱学界小说丛谈之《师姐》

 

树欲静风不止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的大学

 

学府变色学界小说丛谈之《红路》

 

学人入彀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

 

力争上游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

 

微动涟漪学界小说丛谈之《勇往直前》

 

溪云初起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玉骨冰姿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花好月圆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之后》

 

相煎太急学界小说丛谈之《牵牛花》

 

疾风劲草学界小说丛谈之《生命与爱情》

 

风刀霜剑学界小说丛谈之《马兰草》

 

天翻地覆学界小说丛谈之《朝云暮雨》

 

学界小说丛谈之《半个月亮,半个太阳》

 

风起云涌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上、下册)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理想主义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大学反思

 

身世浮沉雨打萍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红莲相倚浑如醉学界小说丛谈之《诗人之死》

 

“文革”的大学理念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时代背景

 

大转折前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魂兮归来》

 

工农兵大学生的爱情学界小说丛谈之《起步》

 

师大三年学界小说丛谈之《黄花堆积》

 

由红到紫的工农兵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紫色学历

 

只是当时已惘然学界小说丛谈之《我的大学》

 

昔日娇子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拨乱反正学界小说丛谈之1977-1989年的大学

 

英语教授的求学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

 

英语教授的工作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第二部)

 

回首向来萧瑟处学界小说丛谈之《人啊,人!》

 

时代伤痕的想象学界小说丛谈之《何直教授》

 

二十年后的同学相会学界小说丛谈之《土壤》

 

坎坷学者路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探索美的人

 

解开谜团学界小说丛谈之《女大学生》

 

与魔鬼交易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晕眩》

 

一地鸡毛的学界学界小说丛谈之《无爱的情歌》

 

梧桐应恨夜来霜学界小说丛谈之《空中的足音》

 

拨乱反正中的大学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蓝眼睛·黑眼睛》

 

英语青椒初入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真》

 

浮事新人换旧人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城》

 

满园春色关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恋》

 

思而不行的大学老师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侏儒》

 

情欲激荡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第十一诫》

 

从希望到惶恐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部分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菲菲物竞华—学界小说丛谈之《承担:六〇后大学生》

 

雅俗熙熙物态妍学界小说丛谈之《苏黎红小姐》

 

惊雁失行风翦翦学界小说丛谈外篇之《绫罗

 

欲望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欲望的旗帜

 

何人可觅安心法—学界小说丛谈之《脑裂》

 

沧海桑田—学界小说丛谈之《裸体问题》

 

教授的“为”与“争”大学小说丛谈之《

 

推枕黄粱犹未熟—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梦》

 

冶金教授的似水流年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罗恒》

 

大学的历史转折—大学小说丛谈之《感受四季》

 

教学型高校流水账—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大学女教师的手记》

 

教授的硬功夫和软实力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教授(修订版)

 

花自飘零水自流学界小说丛谈之《郑袖的梨园》

 

墙角数枝梅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女博士》

 

求荣争宠任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鱼肠剑》

 

江山有恨销人骨学界小说丛谈之《梨园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步步寻花到杏坛—学界小说丛谈之《弦歌》

 

可怜光彩生门户学界小说丛谈之《打金枝》

 

无边落木萧萧下学界小说丛谈之《子在川上》

 

一场春梦日西斜—学界小说丛谈之《应物兄(上,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学界小说丛谈之《上邪》

 

何谓大学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大学理想的幻灭历程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无用”学科的危机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洛奇的教授小说

 

失聪教授生活片段

 

海外学子的艰难处境大学小说丛谈之《考验》

 

北美版的儒林情史大学小说丛谈之《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昔日留学生的去留之间大学小说丛谈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大学小说丛谈之《海之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204452.html

上一篇:杭州小瀛洲
下一篇:创世纪之力学所版—遥贺力学所成立35周年
收藏 IP: 180.154.115.*|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