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昌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一个探索美的人》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小说从主人公1932年出生开始,重点是1952年考入上海的S大之后,到1980年春。从作者的经历看,S大就是复旦大学。作者于1983年去世,该小说堪称他的“天鹅之歌”。小说出版部分是王东明从60多万字的原稿压缩到30多万字,因此有少数叙事不完整之处。还附有作者的小传,在职场和学术研究方面,小说与传记几乎一一对应,都展现了坎坷的学者之路。
《序曲》说男主人公史可夫罹患胃癌,晚期已经转移,仍在与病魔顽强抗争。老同学李锋为支持他,准备以他为主人公写部小说。但小说写好后,用了主人公的名字。在《尾声》中,他通读了书稿,同意出版,并自己确定了书名《一个探索美的人》。《序曲》和《尾声》之间,就是小说的正文。
在职场上,男主人公不断有作品发表,但在历次运动中几乎都是运动员。“几乎”就是一次有例外,在“洗澡”中,他是大学生,班级团支部书记,属于积极参加的革命群众,帮助在国内有名气的中国文学史专家陈丰文教授改造了思想,还与学生党员徐清联名在报纸上发表了批判陈教授的文章,得到他本人认可。诛心而论,他也未必敢不认可。大三刚开学,在杨之岗教授帮助下完成的论文《论“美”》在重要期刊《哲学战线》上发表,为学校墙报所写的十余篇谈美随笔在《青年生活》上发表。随后赶上批胡风,他的批判文章在《江南文艺》上发表。在杨之岗教授指导下,完成了12万字的毕业论文《论鲁迅的美学思想》,准备修改后作为专著出版。三年大学时代,真是开挂的超级学霸。
超级学霸卷入政治风云。杨之岗教授成了胡风分子,主人公也受到牵连,临近毕业时遭公安局逮捕,并被开除团籍。在监狱里,仍思考美学问题,不能读书不能写字,就打成腹稿。关押一年后释放,被定为胡风影响分子,他本人还不知道。分配到中文系资料室工作,恢复团籍。1956年底,分别在《哲学战线》和《文艺研究》上发表了在监狱中构思的论文。1957年在《文艺研究》上又发表篇论文,因提意见被打成右派,开除团籍,送到农村劳动改造。毕业论文改写的专著被退稿,稿件被系办公室主任窃取,抄袭两章内容在期刊上发表。1960年,右派摘帽,回学校资料室工作,开始撰写专著《论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61年,有位青年教师看到他的手稿,剽窃其观点在期刊上发表文章。1962年在《哲学战线》上发表论文。前述专著完成,有45万字,但后来被出版社退稿。开始研究中国美学史,与室友也是大学同学合作在《文史论坛》上发表论文。1963年,因为右派问题申诉被批判,受到留职察看处分,每天半天从事农业劳动和打扫卫生。1965年开始撰写《中国美学史论丛》,由十篇专论构成,1966年完成。1967年文革中受到批评。1968年两部专著手稿被工宣队和红卫兵抄家抄走。后来因议论毛林会师的画被关隔离室15个月。1971年林彪事发后出隔离室,劳改中偶然发现被窃的退稿和被抄走的两部手稿,都偷回,随后去“五七干校”1974年因病回大学,后诊断为胃癌,手术切除并接受化疗。1976年开始修改书稿。1979年,《论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和《中国美学史论丛》出版,右派和胡风影响分子平反。1980年,《论鲁迅的美学思想》出版,破格晋升教授,加工资两级,按教授待遇分配住房。当年还没有现在的学界“帽子”,职称、工资和住房,就是对学界精英的肯定了。当年的超级学霸,终于成了成功学者,只是身体垮了,青春时光也一去不返。
职场之外,小说也叙述了主人公的爱情和婚姻。在大学时,他与善良美丽的同学李玉芝暗生情愫,但发现她有男朋友,就模仿小说《怎么办》中男主人公,假装爱上另位女生,结束两人关系。李玉芝后来到出版社工作,丈夫在文革中死去,帮助主人公出版三部著作,并任责编。假装爱上的女同学叶吟秋真爱上他,开始他因为叶不漂亮有些犹豫,后来真心接受了她。但在他蹲监狱时,分配到师范学院当老师的叶与他中断了关系,与他人结婚。出狱后发表所发表两篇论文的读者杨玲慕名来请教,她是已故音乐学院教授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在教育学院当助教。两人交往很愉快,但女方突然中断了关系,只能推测是发现主人公政治上的污点。在农村时,救了谭文静的命,她高中毕业没有考大学当了小学教师。开始女方非常主动追求他,但了解他的过去后,也终止了关系。最后结合的是章小茭。她是主人公中学寄宿房东的女儿,六岁时父亲准备把她卖掉,被主人公劝阻。在与谭文静交往期间,两人在船上重逢。章投考大学没有成功,在铁路文工团工作。被谭拒绝后,两人交往,后来结婚,并生有一女。两地分居,后为照顾主人公,请长假,最后调入大学在图书馆当清洁工。她是真善美的统一,完全符合主人公的美学理论。
主人公始终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下生活。出生时父母没有钱,就准备溺死他,因为是男孩留下来。随后辗转求学,都很困难。大学毕业后本来可以好转,但种种政治帽子都有严重的经济后果。
小说还写了主人公的师长、朋友和对头。小说中小说的作者李锋是主人公的大学同学,受他连累被开除团籍,分配到西安,后来成了作家。比较有戏剧性的是女同学赵丽珍。开始出场是嫌刚到大学的男主人公脏和臭的娇小姐,连团员都不是。在批判胡风运动中火线入党,留校当了党务领导,便一直压制男主人公。直到文革,也被打倒,想不开投河自尽了。
对主人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研究,我当然是很敬佩。但阅读时不能认同作者的态度。缺乏批判,缺乏反思,完全是一种审美的观点。仿佛生活中的种种残酷,只是在砥砺主人公的品格。如书中的鹅卵石之喻,“像从山崖上滚下来的石头那样坚强,敢于长期地在哪溪流的冲击中形成这样美丽的鹅卵石。(p. 273)” “我就是要与命运作斗争!(p. 214)”“一定要在这种种痛苦的考验之中,不断锻炼自己。有一天我生命也会象这个鹅卵石一样,闪烁着美丽的光亮吧。(p. 215)”人在困境中,这样鼓励自己,当然是明智的做法。事后复盘,似乎就不应该停留在这个阶段。在我看来,牵连进胡风案,确实是飞来横祸。但后面的右派等,都是主人公对社会的认识比较幼稚,他不理解,他衷心爱戴绝对信任的种种社会建制,其实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对他产生影响。结果帽子越来越多,境况越来越差。这当然不是主人公的过错,但也存在更明智选择的可能性。
作者施昌东,又名施昌骥,1931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951年高中毕业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就读期间在《文史哲》上发表论文《论“美”是生活》,在《文汇报》上连载十篇《谈美》。还完成《鲁迅美学思想》20万字书稿和毕业论文《朱自清》。1955年毕业前夕,因受教师贾植芳牵连,因“胡风嫌疑分子”入狱一年。出狱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资料室工作。发表多篇有独到见解的论文。1957年被打成右派,1959年摘帽。六十年代在发表多篇论文的同时,开始研究中国美学史,完成《美学论稿》和《先秦诸子美学思想》同百万多字的书稿。文革收到冲击。68年与远在四川西昌的女友结婚。1976年确诊胃癌,并动手术,但癌已扩散。76年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组副研究员。在与病魔搏斗的同时,定稿多部专著。《“美”的探索》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和《汉代美学思想述评》由中华书局出版。癌症复发,做第二手术胃全切除。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集《在美学研究的道路上》,与潘富恩合著《中国哲学论稿》(重庆出版社)和《中国古代认识论史略》(复旦大学出版社),并完成传体小说《一个探索美的人》。1983年癌症第三次复发逝世。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有些美学家似乎命途多舛。如上所述,施昌东坎坷的学术之路基本与小说主人公相同。与施昌东同辈的美学家高尔泰的经历也很坎坷,不过他没有写小说,出了自传性文集《寻找家园》,前两卷的删节本2004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三卷全本在2009年由印刻出版社出版。读过他早年的著作,《论美》(1982)和《美是自由的象征》(1986)。更年轻的由“黑马”而“黑手”的已故和平奖得主,博士导师是黄药眠先生,专业文学理论广义也算美学吧。读过他的《选择的批判——与李泽厚对话》(1987),可能还读过《形而上学的迷雾》,但记不准了。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