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次去诊所原来说是拆线和洗牙,其实是带牙套。去诊所之前,需要带套的牙有个临时的保护帽子,不知道为什么掉了,当时都没有刷牙。把这个情况报告给诊所,答复说没有关系,下次去就把牙套带上了。我这才知道,主要是带牙套,而不是上次听说的带临时保护的牙冠。此外,发的止痛药没有吃,因为不需要。消炎药只在回家当天晚上吃一粒,后来忘记了。幸好没有炎症。
保健医陪我乘地铁过去。这次走的是第一次去返程线路,比较近而且好找。提前几分钟到,刚给我们准备咖啡和开水,还没有来得及喝,医生就让我进去。后来保健医也跟进去,观摩一下,还拍了照片。
医生说牙套做得稍微大些,多一还是二毫米,这样和种的牙一起把两个牙的空缺补满。拆线不需要,因为线已经掉了。洗牙也只是稍微洗洗,下次去装种植牙时再洗。牙套先套上,说有些高,需要调整。也让我照照镜子,看看牙套,虽然也看不出什么。医师说我牙齿有些黄,牙套有些白,问我用不用把牙套弄黄些。我说不用,每天喝茶,牙套也会黄。医生把牙套卸掉去放胶,后来也往牙齿上凃了胶。保健医说,就跟补鞋差不多。如《鞋儿破,动身补》所述,她不久前补过双鞋子。牙套戴上粘牢后,咬过几次牙印。医生相应打磨了牙套。然后就结束了处置。
出来后,我把准备的温水喝了,然后离开。如果没有意外,四个月后复工。在牙根基础上加牙冠,并且再洗牙。我请护士提前两周通知,好让我有些准备。乘地铁回家。下车后到附近的公园转转。
顺便一提,保健医说当年在医大读书时口腔专业分数最高,而她就读的预防医学分数最低。不过“上医治未病”,因此预防医师是上医。这个梗在脱口秀节目中有人吐槽自黑。保健医提出要“正名”,以后改称“上医”。我准备照办。再说到我们家的上医,就是保健医,据说能“治未病”,就是治疗还没有的病。但已经病了就没有办法了,还是要找“下医”去就诊。
医疗保健博文汇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17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