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晓声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大学》发表于《小说界》1986年第3期。该书似无单行本,曾收入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梁晓声精品集》,我看的是电子版。不太理解为什么非要叫这个名称,与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最后一部撞车。必须承认,高尔基的三部曲我没有看过,除了童年时期看过连环画,看后多少有些心理阴影。小说写主人公在1974年到1976年是复旦大学当工农兵学员的经历和见闻。
小说是自传体,因此“梁晓声”也就是“我”为主人公。这种第一人称的写法比较容易写心理活动。当然有些心理活动,只看行为也可以推断。例如,他读大学后,三位农场女同事给他写信,他一并答复。不用说,这是他不准备进一步发展与其中任何一位的关系。小说从主人公到上海开始,通过回忆说明了入学既有运气的成分,也有他已经发表些作品并且对文学有一定基础。入学后,他因直率和单纯而得罪了主流势力,又由于被人认为可能分配到北京而遭到有意去北京同学的暗算。读大学的过程有些压抑,但结果很光明,不仅分配到北京,而且取得了“与‘四人帮’进行过斗争”的政治资本。也写了与中外同学的友谊还有他的初恋。与当清洁工人的音乐学院教授女儿,“一个很清秀很文静的姑娘”。因为双方对家庭的责任感,他们的感情无疾而终。他自己总结复旦三年,“自己仿佛和一个娼妓鬼混了三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亦是假。假亦是真。只有对一位姑娘的爱,是不打什么折扣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有意思的是主人公对复旦学习经历的感悟。“复旦是不能满足我强烈的求知欲的。它可以给予我的只能是另外一类东西:入党,理想的分配去向,政治垫脚石。想要多少块?它可以给你多少块!但需用等量的‘实际行动’去换取。”“大学没教给我什么正经知识,却教给了我不少‘防人’的经验,或曰‘常识’。那便是—尽量将真实的‘自我’包裹起来。包裹得愈严密愈安全。”这其实也不仅是对工农兵大学生如此,其他大学也差不多,只是方式不同。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职业和专业发展的起点,还是人生成熟的开始。
与其他反映工农兵学员生活小说不同的是,小说中出现了外国留学生,来自瑞典的申·沃克。他对当时的境况有强烈的不满。“我们留学生从各国来到中国,绝不仅仅是为了学到中国文化!我们还非常想要接近中国人,了解中国人!对于我们,这是同了解和学到中国文化一样重要的!哪怕让我们真实地了解一个中国人也行啊!可是你们中国学生见了我们留学生,无非就是点头、微笑、‘您好’、‘请’,仿佛你们都是机器人,就会说这么几个简单的词汇!难道我们是到一个机器人国家来留学的吗?有时我真想把你们的思想从你们头脑中挖出来!难道你们中国人的头脑里当真什么都没有吗?”“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将自己封闭得那么严。中国人,作为人,一个个也将自己封闭得那么严。使我感到要在中国真正了解一个中国人,与一个中国人建立诚挚的友谊,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坚决要求与中国同学同吃同住。为了解沃克,有关部门派主人公与朋友小莫与他同住,还有位专打小报告的H同学。沃克有独立思考,又直言不讳,常常让主人公和小莫很为难。后来沃克因保护贴大字报批驳张春桥和姚文元而被殴打的物理系三年级女生,自己也遭到围攻。失望地黯然回国。
小说中写到了各种同学。口是心非不择手段往上爬的东北老乡C女生,找男朋友都假公济私鬼鬼祟祟。把文化很低从来不知道文学为何物的人培养成作家的试验品小樊女生,她自觉抵制试验者,毕业时还是写不出任何东西。为抢主人公的进京名额,不断打小报告的H同学,在误传地震时自己跳楼逃生而摔死。为进京说谎陷害主人公的V同学,后来又求他同意留校让出名额,仍然谎称进京是为与女友团聚,其实他们已经分手。
梁晓声是大作家。学界小说包括《我的大学》虽然算不上他的主要作品,但质量仍然很高。人物形象鲜明,那怕只是用很少笔墨。但另一方面,人物形象与人们包括我自己的“文革”想象大致相同,不由得怀疑创作时是否也有“主题先行”。当然,仅是存疑。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1968年高中毕业后,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工作7年。1974年起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文学编辑。1988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起,任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为三年级学生讲文学写作与欣赏。创作过大量小说。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