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那个硕士毕业重新入行的青椒,这一年博士后出站再次担任教师。年内我满了36周岁,年轻档的人才计划35岁划线,我已经超龄了。出站后全家仍住在博士后公寓中,平型关路旁的一栋老公房的顶层6楼两室无厅套间。新购了房子,完成了最简单的装修,还没有入住。女儿过了8周岁,仍在大宁路小学就读,秋季升入小学4年级。全家已经启动融入上海的历程,当时对这个过程的艰巨性和挑战性都认识不足。我们似乎都是那种简单但幸运的人,没有想太多,日子过得也还不错,至少自己觉得如此。
出站
博士后的出站比先前硕士毕业博士毕业都复杂,不仅有完成博士后报告等学术方面的任务,还要确定自己的工作单位。当年博士博士后还比较稀缺,因此找工作不难,需要比较的是不同单位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具体困难的力度。
博士后研究报告不是主要问题。只是把过去发表的论文整理一下,公式图表等重新编号。有个很具体的困难是文档中图表都带着数据,文件很大,打印很慢,有时候还打印不出来。因此我的博士后报告打印很少,自己都没有纸质留档。当然,出站要求的都准备齐全了,包括给合作导师程昌钧教授的一本。如果我没有记错,出站报告是所里Seminars的一次,也就是向全所师生汇报。具体细节,我现在完全没有印象了。当时忙其他事情,完全不像博士毕业答辩那样重视。8月完成了出站报告。9月启动出站程序,包括报告送审等。10月中办妥出站手续。
在程老师手下做博士后也算胜任愉快。她当时担任力学系主任,高调干练身体也好,比刘老师更有追求。当然,两位导师都是都是有理想有追求。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别人虽然要求比对自己宽松多了,但还是让人感觉严格。我入门比较晚,年纪也大,对我算是格外客气。况且我有自己的经费,虽然很少,但也够用。我没有被严厉批评过,只有一次例外。我一直觉得以程老师的学术根基和能力,担任系主任是浪费。不仅是她个人的浪费,也是学校甚至国家的浪费。看她太忙于事物性工作的时候,就随口说不值得。说过几次后,程老师终于很严厉地批驳,说我不知道体谅她的难处,钱伟长校长调她来,她就是要鞠躬尽瘁。当时确实也是学校的风尚,委任业务精英以行政重任。我那种吹冷风负能量,确实不合适。以后我就不再说什么,但保留自己的看法。
出站后的工作单位,博士导师刘延柱教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程昌钧教授分别希望我去上海交大和上海大学工作。我在两位导师手下都工作两年,对他们都有感激之心。从与导师研究方向的重合度看,我个人更倾向于去交大工作;但我对自己也不是很有信心,如果在上大压力小些,我觉得也挺好。我跟两位导师都非常明确地说明,我出站单位的决定性因素其实是妻子的工作,希望他们理解我的任何抉择。
交大已经不负责解决博士后配偶工作。我出站前几个月,刘老师用他私人的关系,推荐妻子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上海预防医学》编辑部工作。为通知妻子与人事部门等面谈,刘老师打电话给程老师,程老师给同楼一楼的翁培奋,他又打给同在六楼层的卢志明,她夫人到家里来找我们。这是我们当时生活的一个缩影。面谈后觉得她还可以,但《上海预防医学》并不缺人,推荐到同属疾控中心的《劳动医学》编辑部,让她去试用。她当时还是鞍钢的正式职工,在上医进修但不需要坐班。她前一年到上海后,一直在上大卫生院工作,工作了一年左右。去市疾控中心试工,就离开上大卫生院。但一直到我出站时,早就过了三个月试用期,市疾控中心的工作始终没有落实,甚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确定。妻子的直接领导不愿意找上级促成此事。那种事业单位,上下级之间关系远比学校里森严。她自己直接找疾控中心的主任询问。主任很不客气地回答,如果现在要结果,只能是不行;如果等下去,也许可以;要等多长时间,说不准。但或许还是没有白找,后来决定招大学新毕业生时一并考虑她的入职,当时还有事业编制的问题。
上大态度要积极得多,同意她在学校工作,需要自己找接受她的部门。程老师提供一个保底的岗位,在力学系办公室做行政。妻子已经在校卫生院工作一年,卫生院陈英院长对她的表现很满意,也很关照,愿意接受她长期工作。
与上大和交大也谈房子的问题。上大据说有三室房子,位置不好,在西宝兴路火葬场附近。有同事吐槽说,如果自己觉得不行,就可以走去火化,不给家人添麻烦。交大有古美的房子,数量不多,但估计九月入职能赶上。后面的房源尚不确定。房子只是询问一下,其实不是我考虑的主要因素。我们没有经验,还不知道房子的重要性。就是感觉总是会有地方住,因此没有特别用心。
因为刘老师帮忙联系的工作在出站时仍无法落实,还有些其他因素,我决定出站后到上大工作。我向刘老师解释了我的不得已。其实刘老师主要觉得交大对我而言是更好的位置,既然不得已放弃,也只是惋惜而已。上大给妻子工作单位单位发了商调函,她调到校卫生院工作。
留在上大,理论上还有去力学所还是力学系的选项。7月程老师已经告诉我,把我留在力学系,已经报人事处。一方面我想搞教学,另一方面她也需要“接班人”。后来的发展证明,教学确实搞了,应该说搞得还可以。但她系主任的班,我没有接。开始或许是我不太情愿,后来有了更合适的人选。言归正传,8月出站前就准备教授复议材料,那年材料比前一年要强多了。10月出站后报到入职。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职称又不需要复议,退回已经交的400元职称评审费。拿到教授任职资格证书要半年多以后。据说我拿到的是上海(抑或只是上大)最后一批教授任职资格证书,以后就改聘任制了。教授只有聘书,没有任职资格证书。11月下旬,妻子女儿办妥上海户口。我们全家成了新上海人。
顺便说明,上海户口办妥不久,12月妻子在疾控中心的工作就确定了。于是她从上海大学调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现在一直做编辑工作。
教学
博士后还没有出站,我就承担了本科生的教学任务。9月到12月初的秋季学期,为上海大学首届(1996年入学)力学专业本科生讲50学时“振动力学”。是综合班招生,分数学、物理和力学三个专业,力学专业有15人。当时宝山新校区还没有投入使用,乘班车到嘉定去上课。刘老师等编著的《振动力学》前一年刚出版,正好用做教材。
在随后的冬季学期,为1997年入学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讲40学时“理论力学B2”,班上50个学生。教材是哈工大的《理论力学(下册)》,如果我没有记错,用的是第6版。我先去在鞍山钢院用的是第4版。没有觉得有特别大的差别。
编著教材还是花了很多时间精力。研究生教材《非线性动力学》编写完成,六月上旬交稿。之后又有小的修改。9月下旬签出版合同。10月中旬,刘老师重新考虑作者顺序,他改为第一作者,我相应改为第二作者。清华大学范钦珊教授要准备工程力学的高级模块,为此主编《高等工程力学》,约刘老师写《自激振动》和《动力学中的混沌》两章,后者刘老师让我负责。我们都按时交稿。但不知道哪个环节出问题,那本书最后并没有出版。11月中旬,《振动力学》报上海市优秀教材奖。此前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了优秀教材特等奖。当时报教材奖似乎比较简单,我基本上没有参与。翌年获得了一等奖。
12月发表一篇教学文章,《在振动力学教材中处理混沌内容的尝试》。总结前一年初版的教材《振动力学》中对混沌的处理。投稿时还是博士后,因此单位写的是力学所,不是出站后工作的力学系。
9月参加程昌钧教授主持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弹性力学课程建设”。历时半年多,到下一年才结束。具体承担弹性力学试题库中“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两章试题的选择和求解。我当时还没有独立讲过“弹性力学”课,基础比较差。这两部分弹性力学含量相对低些,确实适合我来做。按要求我选择和解答了近50道题目。同时,也学习了大量弹性力学的书。这个工作的总结以《参加课程建设项目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题发表于翌年的《上海大学学报(管理高教版)》。
1月底在上海交通大学参加全国工科基础力学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研讨会。我的硕士生导师王铁光教授参加了会议。教学界那些高山仰止的大家都到会,包括范钦珊、梅凤翔、刘延柱、洪嘉振等教授。那是96年长岛参加“全国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经验交流会”后,第二次参加全国性的教学会议。长岛那次认识了北大武际可教授、清华范钦珊教授和李萍教授,得到他们指教。或许因为刘老师是清华出身,所以我与清华的老师交流较多。交大的会议,清华薛克宗教授与我聊了不少,有些交浅言深的意思,甚至有些清华的事情,刘老师都没有对我说过。
研究
当时主要研究兴趣还是控制混沌。希望采用系统理论的方法并结合混沌的特点。我感觉已经偏离当时控制混沌研究的主流了。当年有个工作发表于ND,这是我在现在当AE的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可能也是第一次投稿,我记不准了。该工作把输出变量精确线性化方法应用于振动系统,以广义准备为输出变量;为了避免启动控制时可能需要很多输入,利用混沌的遍历性,用增加反应时间的方法减少启动输入。还有个工作是完善过去提出的参数开闭环控制方法,发表于PLA。主要是把过去分别一阶方程描述的系统提出的控制方法,改变为对二阶方程描述的振动系统,闭环方程也是二阶方程不是一阶方程,这样输入数目仅是比直接应用以往方法的一半,还用算例数值验证方法的鲁棒性。真正结合黏弹性板的第一个工作发表于AMM。用输出变量反馈线性化方法控制非线性黏弹性板的混沌振动。对板的控制方程处理是简单粗暴地用Galerkin方法截断成单自由度系统。有些特色的是板本构关系为非线性积分关系。积分本构关系,当松弛函数为指数函数时,有数学技巧可以转换为微分关系,相当于系统增加了半个自由度。顺便一提,松弛函数是指数函数时,就是后来研究很热的分数阶问题了。
因为事情太多,学术交流很少。5月下旬到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4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21世纪重大工程中的关键动力学、振动、控制问题及发展战略研讨会”。动力学领域的青年才俊基本都到会。我是连基金都申请不到的大龄新人,看他们都很高大上。我能参会主要是刘延柱教授门下没有这个年龄段更合适的人。我做个分组报告,《航天器姿态运动的非线性问题》。报告时,我实话实说,自己只是上了刘老师航天器动力学的课,其实航天器都没有见过;这是我与前辈不同之处,他们研究航天器至少见过。动力学学科之外也有人参加,清华大学郑泉水教授研究竹子为什么是圆的,别开生面,让人印象深刻。当时还是两人合住。我的室友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金栋平教授。此外,可能是年初回鞍山时,硕士导师王铁光教授让我到东北大学理学院力学系交流,报告混沌控制方面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工程时变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我主要想充分利用已有研究基础,因此在科学问题的提炼等方面确实存在不足。综合评价意见中,只肯定了“立论具有科学意义”。但指出存在许多问题,“作为应用基础研究似乎侧重方法,研究对象过多,不够具体。”“作为方法研究新意不够突出,主要是对一些经典方法以及申请人已有方法的推广与补充。”“采用的方法、步骤等叙述不够详细。”这些评审意见都很中肯。未获得资助的原因倒是写得很客气,在列出的原因外手写填上“缺乏实验内容”。总体上,比前一年申报青年基金状况还倒退了,那次似乎上会了。这次干脆就没有上会。
10月上旬,再次从上海交大申报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月初,上海大学研究生部给我非正式反馈,上海市力学学科报出5篇,我排第一。有结果在后一年了。我了解到的情况,全国所有学科入围博士论文500篇,第一轮通讯评议选出200篇,这轮我通过了。然后选出100篇,我落选了。似乎只是一步之遥,但存在非线性,其实差别很大。按照后来的情况,我能得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但当时没有提名奖,只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有优博提名后,上海报出去的论文都是上海优秀博士论文。同时也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上海优博没有奖金,交大优博有笔似乎是3000元也可能是5000元的奖金,当时也不是小钱。
9月下旬10月上旬,申报“全国优秀博士后”。确切地说,当时叫上海市优秀博士后。不过,到了2005年,在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十五周年之际,已经获奖者和当年申报获奖者,都被当时的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表彰为“全国优秀博士后”了。说得这么热闹,1999年申报优秀博士后并未成功,而2005年侥幸成功。
这一年,基金未中,优博未中,优秀博士后未中,退稿更是不计其数。堪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现在回忆起来自然波澜不惊,当时也确实算不上惊心动魄。作为最初非常草根出身的学界从业者,长处就是心态好。甘当分母,重在参与。孔夫子所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
服务
刚刚完成博士后研究,服务的机会还很少。在博士后站期间,程老师有时就与我讨论力学班和实验室事宜,其实主要是她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澄清思路,或者说让熟悉些情况。11月开始受程老师委托,准备力学专业发展调研报告。要求国内外学校的对比,国内学校还包括上海市内外,都需要查些资料。
我对程老师布置的工作特别用心,尽力让她满意。其中也有些私心,希望程老师不要勉强我担任行政职务。我愿意以程老师助手的方式,为系里服务,但不愿意有行政职务的约束。
入职后不久,就参与申报一般力学硕士点,毕竟我需要招生。在此之前上大力学所硕士点只有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应用数学。具体做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翌年拿到力学学科一级博士点,也就没有必要专门申请二级学科点了。入职时已经过了当年的招硕士生时间,因此当年没有招生。
校外的服务只是为期刊主要是国内期刊审稿。具体审过哪些稿件,应该有归档,但我不查了。
购房
博士后当时属于人才引进,与求职的博士不同。现在还是沿用当时的政策,博士后可以解决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户口,博士不行。学校为博士后提供房贴,但只能用于购买学校指定的房子,指定房子需要等待。同时,原则上,博士后出站就要搬出博士后公寓,否则新的博士后进不来。有些博士后出站后仍住在博士后公寓中,但我们准备按要求搬出来。
在学校指定房子以及购买装修后入住,与搬出博士后公寓,似乎有相当长而且不可预期的时间。我们决定自己买房子先住着。于是就开始看房。当时完全没有经验,只是觉得上大的两个校区在延长路和大场,妻子工作单位徐汇,可能在新客站附近购房都比较方便。我们去找中介,带着看了些房子。都不太满意。后来妻子的嫂子在新客站附近看中一套房子,高层两室户。房子看起来高端大气,小区绿化也比较好。房型算是南北通透,但只有上午半天有阳光。还有主要卖点是小学比较好,对口的是中山北路小学。房子我们还满意,但价格比我们所预期的起码高出一倍。总价是我们在上海入职后预期月收入的100倍以上,鞍山的收入要200倍以上了。我们在鞍山和上海工作了十多年,有些积蓄。双方父母可以借我们些,原来鞍山的房子可以卖掉,再另外借些,就勉强可以成交了。9月完成购房。
购房后我们几乎身无分文。但不装修无法入住。我们最简装修,主要是把朝南的大房间间壁成朝南的书房和有东床的女儿卧室。妻子的哥嫂帮忙找的装修队。报价比较低,但后来发现工程质量有些问题。买材料地板等骑自行车走好远好远。那段日子真有些艰苦卓绝的意思。不管怎样,总算在年内完成装修。没有马上入住。相当部分家具还在鞍山,没有钱买新的家具。
如果现在购房,肯定要选妻子上班方便的徐家汇。不过,过去20多年里,在上海买了房子总是不错的,错的是没有买房子。
阅读
从前面可以看出,这一年空前繁忙,压力也大。因此读书多是轻松读物。
经典著作只读了一本,《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那是当年新出的译本。读来真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我很早以前就读过作者珀普尔有关知识哲学的三部曲,《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测与反驳》和《客观知识》,还有他的思想自传《无穷的探索》,也读过小册子《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其中《猜测与反驳》对我思维方式有较大影响。这本《开》读过,主要著作就算都通读过了。科学哲学诸位大家中,珀普尔是最有哲学家气质,其实也是哲学家。在我看来,他本质上还是属于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所谓道不远人,读起来比较容易。与大师有关的还有罗素的两本传记,《罗素传》《罗素与中国》。
收获相对比较大的是些经济学家写的随笔,有了看问题的另外角度。这些读物包括《谁妨碍了我们致富(茅于轼)》《走进风险的世界(樊纲)》《观念播种(高希钧)》《回家的路(汪丁丁)》。还有本经济和社会的书,《赢家通吃的社会》。
有些经典反复重读,感觉很不错。散文随笔包括张中行的自传《流年碎影》和三本随笔集《负暄三话》。重读《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和《钱锺书散文》,还有《三闲集》。小说重读《笑傲江湖》《天龙八部》数遍,新读钱锺书的《人·鬼·兽》。
其他随笔包括古文的《围炉夜话》。另外有些老作家的随笔也不错。《王蒙自传》《佛缘(蒋子龙)》《钱理群文选:拒绝遗忘》《霜冷长河(余秋雨)》。
还读些其他书。《中国新一代思想家自白》《人文精神寻思录(王晓明编)》《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谢泳)》《风雨敲书窗:《博览群书》百期精选》《疯话集成(老宣)》《说,还是不说(余杰)》《耻辱者手记:一个民间思想者的生命体验(摩罗)》《自由的歌谣(摩罗)》《追求智慧(张贤亮)》《漂泊者的晚宴(古清生)》《女人不会哭(韩小蕙)》。全家刚正式落户上海,也读些相关的书,包括《上海:记忆与想象(马逢洋编)》和《北人与南人(鲁迅等)》
许多闲书都是在力学所的Seminars上读的。每周四下午听学术报告。有时候觉得没有意思时,就看看闲书。
照片
这一年的三张照片。全家合影是在寒假里,鞍山岳父家中。两人合影是5月在博士后公寓中。我自己的照片是延长校区外拍。
过去已经写过37篇的链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