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滴血(First Blood, 1982)》是当年很有名的动作片。男主人公的史泰龙,比施瓦辛格出名还要早的打星。以前看过他们两人联袂出演的《断箭》。在有线电视的点播中看了一遍,画面质量还不错。
故事的情节比较简单。曾荣获国会勋章的越战英雄兰搏(Rambo)去看望战友,发现他已经癌症去世。在小镇上被警长开车送走。他不满被驱逐,下车后又往小镇走,被警长拘捕到警局。受到虐待时因为战争记忆有了应激反应,袭警逃脱。警长带人追捕,在山林中多人被他打伤,而且一名警员从直升飞机上坠落身亡。翌日警长又带领州警围捕,没有受过很好训练的兼职州警惊慌中用火箭筒摧毁了兰搏藏身的旧矿道,以为他死在其中。兰搏从另外洞口逃出,劫了辆运送武器的军车。晚上攻打小镇警局,打伤了警长。在他的老上级罗蒙诺上校劝说下投降。他向上校痛陈自己的烦恼。在越南的战友和朋友多数已经阵亡,回国后受到反战人士抨击,在和平时代找不到工作等。最后被上校带走。
电影拍摄时,结束还不到十年越南战争,仍然撕裂着美国社会。电影反映的是那场战争给参战幸存者带来的创伤。只是男主过于骁勇善战,有些削弱了反思战争的主题。在乏味的现实生活中无所事事处处碰壁的兰搏,上山后似乎回到了越南战场的燃情岁月,所谓“梦回吹角连营”,大显身手。
从科学逻辑上,这其实是蝴蝶效应即初值敏感性的故事。主人公兰搏只是想吃点东西,他的对手警长只是要维护小镇的平静,为此他先驱赶后逮捕了拒绝离开的兰搏。他们其实没有特别大的矛盾。他们谁都没有想到,最后不仅出了人命,而且整个小镇被搅得天翻地覆。在高度非线性不确定的现实世界中,尤其需要老子的智慧,“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现实中也有深刻教训,如现在的疫情,八人封口霍(祸)去病,九州闭户辛弃疾。
从社会逻辑而言,关键问题是有些人如男主人公的职业技能不符合社会需要。这其实是所以社会都会存在的问题。但这种职业技能是作战杀人时,对社会秩序有较大威胁。电影中兰搏还只是作战而不是杀戮,尽量避免死人,但显然不是人人都有这种认识,或者有足够的技能优势。幸好市场机制也在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的民间保安公司应运而生,如所谓黑水。在和平年代,保安公式可以招募那些有作战经验的人,到需要的地方效力。
近四十年前的电影,现在仍不失精彩,堪称难能可贵了。
观影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