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截取的这个小故事,取自《孔丛子.记义》篇。大家知道,孔老师当年在杏坛聚徒讲学,创办的是一所地地道道的民办院校,自负盈亏,是没有资格享受国家财政补助的。“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弟子们所交的学费是几条干腊肉,值不了几个钱。所以孔老师当年把阙里街的一个草台班,办成周王朝“一流高校”,确实不简单。孔老师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他自己家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贫。鲁国政卿季桓子听说孔老师办学经费紧张,便派人给孔子送去了“千钟”小米,以资助他办教育。“钟”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春秋时期,六斗四升为一钟,千钟合计六万四千升,可够三四百人一年的口粮。“千钟粟”一词,后来成了巨额财富的代名词,常常被文学家们用典引到诗词作品中。
孔老师研究团队一下子收到如此丰厚的一笔资助经费,搁一般人早就欣喜若狂地“飘”了。但是孔老师比较“蛋腚”,他没有“吃独食”独享其果,而是“以颁门人之无者”,把“千钟粟”分发给生活困难的孔门弟子了。当年孔老师招收的都是一些社会底层人家的孩子,有些弟子的家庭经济状况确实非常困难。孔老师把一部分小米分发给困难学生,堪称春秋时代“扶困助学”的先进楷模了。但是弟子子贡看后大为不解,问道:“老师,季孙氏看您生活穷困,所以赐与您千钟粟。您接受了季孙氏的馈赠,却又转手把小米送给了别人,您这样做不是辜负了季孙氏的一片好心吗?”孔老师听后并没有反驳子贡,反问道:“端木赐,你这话是嘛意思呢?”子贡答道:“老师,季孙氏赐予您千钟粟,是对您施以恩惠以求报答的,可是您却不领人家的情。”孔老师说:“我没有不领情呀,我接受了季孙氏的赐与,并没有推辞,这就是接受了季孙氏的恩惠呀,而且我还觉得这是一件特别荣耀的事情。当然啦,我可以一人独享季孙氏的恩惠,让自己的生活条件改善一下。但是仔细想想,是让季孙氏的恩惠仅仅施及我一人有意义呢,还是普惠数百人有意义呢?答案不言自明。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季孙氏的恩惠,这难道不是对季孙氏最大的回报吗?”孔老师的一番话,把子贡说得哑口无言。“季孙氏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孔子家语》)。后来,每当孔老师回忆这件事的时候,都要感慨一番。
如果把孔老师的儒家班,看成是一个学术团队的话,孔校长当年教书育人的管理经验,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在科研圈混的人都明白,学术团队管理绝对是个技术活。团队不好带,特别是团队的利益分配问题,对PI的智慧绝对是一个考验。一个学术团队,假如内部成员的利益分配问题处理好了,团队人财两旺,后继有人。假如老板是个财迷之人,喜贪天之功,成员之间利益处理不均衡,有可能混着混着把自己搞成一个孤家寡人了。
读了孔老师这则“粟千钟惠众人”的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呢?
相关阅读:
7、得人如渔
12、一罐粥几条鱼,礼轻情谊重
13 、看见导师摆谱,他实在忍不住了
14、一言噎死人,有诸?
18、孔老师教你如何玩朋友圈
21、孔老师的官场秘诀
22、孔老师教你如何伺候领导
24、邾文公的A面和B面
27、孔老师,学医好不好?
28、孔老师是不是在抖机灵?
29、孔老师不是善茬子
33、中年油腻,人生没戏?
36、孔老师也信“年龄天花板”
37、论喝酒,我只服孔老师
38、养生漫谈
39、子曰:坏人走了狗屎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0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