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被朋友拉去陪客人,一不小心喝高了。
一人我饮酒醉,这事俺真没干过。老了愈来愈喜欢清静,不愿意参加酒局了。但是身在职场,有些应酬是很正常的交往,实在推不掉的酒局,还是得硬着头皮去参加。
酒桌,被一部分国人视为展现风度的绝佳戏台。你在演,别人在看。你观察别人,别人也在观察着你。在觥筹交错间,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可基本判断出其性格与人品。正所谓“酒品即人品”,所以酒桌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人在江湖,有些酒喝还是不喝?酒桌上怎样喝出风度和修养?这些日常的社交礼仪,似乎可以立项搞个软课题,够研究上一阵子的。
记得前些年,我在鲁西南地区挂职锻炼,深深领教了当地的酒桌文化。那里乡民淳朴,酒风彪悍,酒桌上的敬酒仪式非常繁琐。劝酒词,整得一套套的。什么“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什么“酒是长江水,越喝人越美。” 假如敬酒你不喝,敬酒者会跟你急眼翻脸,说什么“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死缠烂打地逼你把酒喝下去。胡吹海喝、拼大酒,当地酒桌上的许多陋习,虽然自己不喜欢,但也身不由己。有好多次,我被灌醉失态秃噜到桌子底下,出尽了洋相。
常言道,人在江湖酒在己。敬酒是别人的事。喝不喝?喝多少?却是你自己的事。一次酒醉相当于得一次肝炎。没有任何酒局,值得你往死里喝。喝酒伤身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有的人,上了酒桌就乱方寸,就控制不住自己。人在江湖飘,总得带把刀。有酒胆,还要有酒量。这次醉酒,回家挨了“领导”训斥:自己的酒量几斤几两,你没逼数啊!
酒醉不知归路,酒醒爬起来读《论语》,发现孔老夫子真是好酒量。跟他老人家学到的一种酒桌智慧,叫不为酒困。不由得从心底发出一声赞叹:论喝酒,我只服孔老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