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上海大学招生官方账号:他用实力“诉说”风采

已有 715 次阅读 2025-3-23 22:52 |个人分类:发言报道|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高等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总有一群教师,以他们的智慧与奉献,点亮着学生的知识灯塔,引领着学术的潮流。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陈立群教授,便是这样一位在力学教育领域深耕细作、硕果累累的名师。

 

近日,《中国大学教学》2024年第10名师风采栏目对陈立群教授进行了报道,刊发了他题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通识教育以一般力学类课程为例》的文章,这是对陈立群学术成就的一大认可。

 

《中国大学教学》是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名师风采栏目以宣传国家教学名师为主要特色,已延续20多年,在高教战线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潜心研究,与上海大学共成长

 

陈立群,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其学术生涯与上海大学的发展紧密相连。自1997年毕业后,他进入钱伟长先生领导的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力学博士后工作站,开启了博士后研究。在程昌钧教授的指导下,他专注于黏弹性结构混沌振动及其控制的研究,这段经历不仅为陈立群日后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深刻理解了钱伟长教育理念的核心教学与科研并重。

 

1999年秋季,尚未出站的陈立群被程昌钧教授安排主讲首届综合班力学专业本科生的“振动理论”课程。这一决定不仅是对他专业能力的信任,更是对他教学潜力的发掘。《振动力学》教材是陈立群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为第三作者参与建设的教材,面对50学时的重任,陈立群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将非线性振动等前沿内容融入教学体系,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他的课堂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也为他日后的教学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口碑。

 

在上海大学的日子里,陈立群教授不仅在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科研领域大放异彩。由于振动力学和弹性力学的教学工作,陈立群分别作为第二完成人和第四完成人的教学成果振动力学教学内容革新与教材建设弹性力学课程建设与试题库2001年均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他的科研工作也取得扎实进展。2005年,在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內之际,陈立群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博士后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陈立群长期从事的非线性动力学和振动调控研究工作,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近十年均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力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悉心耐心,做教书育人好导师

 

作为教师,陈立群始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努力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继程昌钧教授在2000年在上海大学率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后,陈立群在2015年成为上海大学该奖项的第二位获奖人。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在他的指导下,一批批优秀的力学人才脱颖而出。以陈立群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丁虎为例,丁虎留校工作后,相继获得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荣誉,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自己的显著成就,当前,丁虎教授的博士生已经在指导博士生,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传承。从教40年,因自然科学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陈立群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陈立群教授的教学理念与钱伟长先生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他坚信,高校教师应该既是科研的佼佼者,又是教学的能手。这种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理念,不仅让他的课堂充满了学术的魅力和创新的火花,也让他的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

 

改革创新,为时代发展积极贡献

 

除了个人的学术成就和教学贡献外,陈立群教授还积极参与上海大学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他深知,只有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他积极参与力学系教育体系与课程建设内容改革的设想与实践。

 

现为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的陈立群,出版了《理论力学》《振动力学》《非线性振动》《非线性动力学》等多部教材,为上海大学力学学科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回首过去,陈立群教授感慨万千。从初入上海大学的青涩青年到如今的名师风采,他见证了上海大学的辉煌历程,也为自己能够在这片热土上奉献青春、挥洒汗水而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饮水思源,我与上大共成长!这句话不仅是对陈立群个人经历的总结,更是上海大学所有师生的共同心声。

 

展望未来,陈立群教授将继续坚守在力学教育的第一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力学人才。在钱伟长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上海大学这片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土地上,他将和其他教师一道,努力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欢迎使用微信搜索,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获取更多招生信息,领略上大别样美好!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文章素材来源:上海大学官网、官微等

 

 

图文版见“今日头条”上海大学招生官方账号(2024.12.24)

 

 

助课生涯

 

九十年代初的论文奖励

 

九十年代初的论文奖励()

 

讲过的课程1

 

讲过的课程2

 

30年前的一则简讯

 

九十年代初学校的“承包”和“聘任”

 

意外礼物

 

钢院往事:同学的记忆

 

第一次分手

 

博士后证书

 

参加课程建设项目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期刊论文清单

 

科研“不厌” 教学“不倦”(2009)

 

动力学领域的不倦探索

 

在上海大学庆祝第二十六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的发言

 

在上海大学庆祝第二十七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与主持人对话

 

平淡而充实的职业生涯

 

在“从教三十年教师颁证仪式”上的发言

 

关于年轻人在力学所的成长----所庆三十周年视频访谈

 

力学教学小品

 

研究与教育相结合,学生成才教师成功(2014)

 

倾力开启心智  潜心培育人才(2014)

 

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奖感言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2014)

 

当一名教学科学都优秀的好教师

 

乐观为研 致力前行

 

“振动型能量采集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简要介绍

 

祝贺力学学科陈立群教授入选第四批国家教学名师(2019)

 

泮池之师2019

 

美言不信

 

教学的思考与追求

 

上海教育电视台访谈摘要

 

平淡而充实的职业生涯(2020)

 

在“钱伟长教育思想与上海大学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纪念钱伟长先生系列活动直播!科研“不厌,教学“不倦”

 

在首届“吴兴华数学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吴兴华数学奖”纪念册留言

 

“超越自己,未来可期”

 

孙明敏:以职业精神示范学生,用求知热情感染学生

 

“非线性振动与控制团队”入选上海大学首届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访谈

 

致敬新时代领跑者

 

关于“振动控制团队”的“上观”报道

 

校级教学成果奖:30年的回顾

 

中国高被引学者:10

 

高芳:奋斗新时代,劳模展风采(2021)

 

我与上大共成长

 

《中国大学教学》202410期封2

 

在鞍山钢院机80班校友返校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2024

 

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上大+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478983.html

上一篇:济南某宾馆庭院
下一篇:大连老虎滩公园海洋馆之极地动物
收藏 IP: 119.41.199.*| 热度|

4 王涛 杨正瓴 郑强 郭战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1/0 | 总计:0 | 首页 | 上一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3-30 0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