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要以职业精神示范引领学生,用求知热情感染影响学生。在35年的教学生涯中,陈立群言传身教,立德树人,以通达儒雅的文化修养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他指导的31位博士毕业生均从事高等教育事业;他的《学生成才教师成功的基础力学教育改革》荣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他所负责的上海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目标
1963年出生于辽宁的陈立群,1984年从鞍山钢铁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上海交大博士毕业,1998年进入上海大学担任工程力学专业课老师。22年来,陈立群在上海大学老校长钱伟长开创的特色学科中,潜心教学与科研,为传统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作为一名高校专业课老师,他十分注重学生品德培养,善于将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品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核心通识课《无处不在的力学》课堂上,以“混沌与人生”结语寄语同学们,“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做个可以信赖的人”。
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目标,是陈立群的教学特点。他总是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针对学生的差别,因材施教。给特别有兴趣、有天分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有观点、有灵魂的教学,奠定了上大工程力学的学科地位。近十年,陈立群先后主讲8门本科生课程和7门研究生课程,一年纯课堂教学达200学时。他主讲的通识课《混沌与非线性思维》开设12轮,听课学生1600余人。他指导并带领本科生参加2014年第十届国际工程力学竞赛,获得团体第二名,个人一、二、三等奖。他注重研究教材,根据知识体系积极地开展教材建设和教学教材研究,《学生成才教师成功的基础力学教育改革》荣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领衔编著的本科生教材《理论力学》获上海市普通高校教材一等奖。参与编著的本科生教材《振动力学》入选国家级重点教材。2019年,他所负责的上海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入选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上海市唯一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力学专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指导的研究生达64名,其中毕业博士31人,均从事高校教育事业,多人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以及省级教学成果奖和教学名师奖。
打通科研与教学壁垒:引发学生科研兴趣
作为国家精品课程的上大工程力学,拥有一支学术力量强、科研教学一肩挑的师资队伍。而作为学科带头人的陈立群,则致力于打通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壁垒。他认为,科研、教学能够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在现代大学体系里,有些科研成果可以经过简化反映到教学中。科研,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很重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高校教师仅仅兢兢业业教书是不够的。现代社会,重要的是老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职业态度给学生示范,而不是说教。陈立群让博士生直接参与到科研活动中,这对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博士生大有裨益。尝到甜头的学生纷纷感叹:自己做过的和看别人做的,就是不一样。一位原先当中学老师的博士生,在陈立群的指导下直接参与了科研活动,科研兴趣日增,获得了全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毕业后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而许多本科生则通过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科学精神和职业自信,受到启发和感染,引发了他们对科研的兴趣。
陈立群更是身体力行,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他埋头苦干、刻苦钻研,在非线性动力学和振动控制方向等研究领域取得国际上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力学顶级期刊,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陈立群在科研领域的贡献赢得了声誉: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8年入选CJ学者计划,2008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航天工程相关的技术服务项目。
教师要以职业规范给学生做出示范。自称为传统读书人的陈立群,博览群书,对知识的理解总是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教35年来,他一以贯之,用职业精神和追求知识的热情,感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