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在上海大学庆祝第二十六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的发言

已有 5580 次阅读 2010-9-10 20:03 |个人分类:发言报道|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工程力学, 课程建设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大家好!

 

在此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我很荣幸有机会代表理学院力学系工程力学课程组,汇报我们在工程力学课程建设方面的努力。

 

我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钱校长“培养全面的人”和“打破学科与专业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四堵墙”的办学理念。

 

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形成一支精通理论和实验教学、学术和教学水平兼备、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学队伍。工程力学课程主讲教师都是有海外学术工作经历和国际教学科研视野、致力科研同时又长期从事本科基础课程教学的博士生导师。课程组还包括多位活跃在科研前沿的青年教师。为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聘请国家级教学名师从授课、实验、考核和教学研讨各个环节实践创新性教学,并参加青年教师上讲台前的试讲活动,使年轻任课教师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课程组坚持和发扬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优良传统,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课程组所有教师都从事科学研究,部分教师包括全部主讲教师的研究进入国际主流,某些研究成果有一定国际影响。近五年来,课程组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发表了百余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获得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丰富了教学资源,形成了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

 

课程组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启发式教学,将教学过程由教师告知转变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基本理论、工程实例等方面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展研究型教学。为借鉴国外教材,提高包括英语应用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开展了双语教学。采用国外优秀教材研制了全英文的授课课件。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学知识立体化,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是工程力学课程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组致力于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本校力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力学实验室环境良好、开放管理,仪器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立了固体力学实验室网站,包括网上实验教学、辅导系统和学生网上实验预约登记系统等。

 

课程组的努力已经有初步效果。课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涌现了一批学习兴趣高、求知欲强、基础扎实的优秀学生。在去年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本课程组培养的学生获三等奖1项、优胜奖5项,并获上海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3项。相关教学内容近五年来获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近五年来课程组教师获得的荣誉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项,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1项,王宽诚育才奖2项和校级教学名师奖4项。“工程力学”今年立项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必须说明,工程力学课程建设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倚重于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传统,也得到学校各部门特别是教务和质量考评部门的支持。本校力学学科经过上海市和教育部多期重点学科建设,拥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二级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及其创新团队,形成了多研究方向交融、学术思想活跃、结构层次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早在1997年,本校便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参加单位,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学督导也为我们的教学提出大量有针对性的建议。

 

今后,我们仍要以钱校长教育思想为指导,继续努力,把工程力学建设成具有上海大学特色、满足高等教育国际化需求、水平一流和质量上乘的精品课程。

 

谢谢大家!



教师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361731.html

上一篇:给新硕士生选择导师的建议
下一篇:科学中混沌概念的演化(1991)
收藏 IP: 101.228.7.*| 热度|

2 俞立平 卢东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