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文】
孔老师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蔡之间,天天吃藜叶菜粥,见不到一粒粮食。到了第十天,子路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只小猪,蒸熟了给孔老师吃。孔老师饿极了,也不问猪肉是哪里搞来的,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子路偷偷扒了别人的衣服去换酒,孔老师也不问酒的来源就喝了。后来,孔老师被鲁哀公迎回鲁国,结束了14年漂泊国外的流亡生活,被委任鲁国国老一职。孔老师经常到王宫里参加宴会,入席时发现席子摆得不正,他就不坐;肉块割得不方,他就不吃。子路进来问道:“老师,您为啥与在陈蔡时的表现判若两人呢?”孔老师说:“来!我告诉你:当年我们是偷生,现在呢我们在求义。”在饥饿困难的时候,不惜妄取以求生存;而在衣食无忧时,就用虚伪的礼仪来粉饰自己。孔老师的这些“污邪诈伪”之行,世间还有比这更甚的吗?
【感言】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墨两派争吵得挺凶。《墨子》里的这个故事,描写了孔老师不同人生阶段的两附面孔:饿汉孔子,为了活命饥不择食;饱汉孔子,君上请吃个饭,挑三拣四。弟子子路看见导师装逼摆谱,忍不住跑进孔老师的办公室当面质问孔师。孔老师解释说,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咱爷几个困顿落魄,只能先填饱肚子求生存;如今归国受到礼遇,咱有条件以礼义为先了。故事末尾,墨子不忘点评几句,把孔老师黑了一下。
实事求是地讲,孔老师这么做,并没毛病。人类就是这样,人的生存状况不同,需求层次当然不同。记得曾看过一篇回忆解放前黄泛区饥饿的文章,当时灾区好多老百姓被活活饿死。网上有一张老照片,一个人饿极了抱着大树啃树皮,画面非常震撼。当时饿殍遍野,有的地区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悲剧。孔老师当年周游列国,被困于陈蔡之时,藜羹不糂,饥不择食乃人之生存本能。孔老师自卫返鲁后,被聘为国老,时常到王宫参加鲁哀公的宴请。孔老师乃春秋时代的礼仪砖家,他在国宴上讲究一下餐桌礼仪,何罪之有?
墨子编这么一个故事来调侃孔老师,攻击孔老夫子“污邪诈伪”,显得非常尖酸刻薄不厚道。
相关阅读:
8、孔老师的官场秘诀
11、邾文公的A面和B面
14、孔老师,学医好不好?
15、孔老师是不是在抖机灵?
16、孔老师不是善茬子
20、中年油腻,人生没戏?
23、孔老师也信“年龄天花板”
24、论喝酒,我只服孔老师
25、养生漫谈
26、子曰:坏人走了狗屎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