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晓声的中篇《学者之死》,发表于《十月》1996年第1期。我读的是2004年农村读物出版社《中国小说精粹7》。《学者之死》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学小说,故事并非发生在大学中。虽然学术界或多或少有些关系,但作者的主旨是折射社会问题,并非谈学术界本身。
《学者之死》的主人公是在文学研究所工作的吴谭。前面的生活只有个梗概。穷苦出身。66年考取重点高中,因文革未读,回乡务农。77年考场得意,北师大中文系硕士毕业,在北京某文学杂志主管评论栏目。马上要当编辑部主任,并且为妻子儿子办北京户口。这时候命运出现转折,在农村当小学教师的妻子心脏病突发去世。三岁的儿子只能由岳父照料。吴谭情绪低落,编辑工作中出现失误,没有当上主任,没有晋升副高,也没有分到房子。欣赏他的文章的权威学者推荐,到文学研究所工作。小说中,这段故事的叙述者不清楚。真实性有些存疑。读四年本科再读硕士,毕业最早也是85年。那个时候,硕士的含金量固然很高,但似乎并没有高到可以很快当编辑部主任、晋升副高职称。
小说的叙述者“我”出场。与吴谭在学术会议上认识。马上就发现吴的特点,好为人师,尤其是有不同意见时雄辩滔滔。然后吴又打断了他不屑的报告。众人公认他有真才实学,因为读书多。最后是吴在宴会上因为会议赞助人出言不逊而斗殴并掀翻了桌子。
接着“我”又讲吴谭的婚姻和孩子。前述会议一年后,他娶了位没有工作的京飘外地女大学生。为此他到处“赶场子”挣钱。又要在学术诚实和不惹麻烦之间保持平衡。以至于被人们认为“彻底的市民化了”。终于在婚后两年,年轻的妻子在意外生个儿子之后,与她离了婚。她外语已经提高到能嫁洋人了。于是吴开始了又奶爸生涯。为了农村的大儿子能安心读书,也为小儿子有足够的鲜奶喝,吴开始写各种报纸小文章挣稿费。被人公开批评“毫无发表价值”。
等到吴谭小孩上小学5年时,他因为出版《碎琼乱玉拾遗----中国民间古诗及其研究》和《先秦两汉隐士文人考》而声名鹊起。职业上也取得空前成功。跳过副高直接晋升了正高,获得了国务院给突出贡献专家的特殊津贴,单位分配了两室一厅的房子。还进了西方三国《世界名人录》。真难以想象,两部各有五、六十万字的专著作用如此之大。只是学术的名声和职业的成果并没有带来充分的经济回报。出版的专著滞销,欠了出版社3.78万。要买下单位分的房子,又欠了单位3.6万。尽管如此,吴还是试图安贫乐道。不参与为打款树碑立传或者胡编乱造的“戏说”文史人物的“创作”。更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洋人小伙子,几句话击中了吴谭的软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者,其实更致力于研究现当代,思考未来。中国学者,却往往喜欢一头钻进历史。……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史很灿烂,很迷人,太有诱惑力。但一个中国人的生命如果被塔迷住了不能自拔,那就有些可悲了。(p.347)”这些貌似玩世不恭的话,其实解构了吴谭作为学术捍卫者的坚持。
接踵而至的经济压力更让学者吴谭雪上加霜。小儿子中考,志愿报高加上因病考试发挥失常,需要交费入学。郊区中学开始两万,为托人进更好的学校,后来涨到3.5万。好些的中学托人也要8万。开始他似乎还想为“书贩子”打工写小说赚钱。但终于绝望,把有欠单位房款的房子再次抵押,然后自己撞大卡车身亡。
这是个悲催的故事。梁晓声毕竟是大作家。故事还是写得跌宕起伏。小说的成功之处是渲染了学者的困境,既有生活方面的经济压力,又有研究禁区方面的政治压力,还有学者职业本身的同行压力。如果对学术本身没有特别大的兴趣,学者确实是个性价比很低的职业。当然,或许正是因为性价比低,学者也是开放性的职业。例如,新移民往往可以从事这种职业在新的国家或者城市落脚。小说中所写的学者就是如此。小说所写是90年代中后期,那时候可能是学者最艰难的日子。我所在的大学已经不能准时发工资。现在人们回首,或许只注意到当时房价还不高,甚至还有分房。
小说在成功地渲染了学者艰难时世的同时,可能也加深了学术圈子之外的人对学者的刻板印象。优秀的学者博览群书,但不通人情世故,尤其是拙于谋生。优秀的学术成果来自学者闭门谢客埋头苦干。这些印象或许产生于学者还没有职业化的年代。离目前职业化的学界现实相去甚远。因此,就算该小说是好的社会小说,也不是好的大学小说或者学界小说。
作者关于“狂傲”与“谦虚”是议论也挺有意思。人们的直觉,往往有对立的判断。一方面,“庸者不狂,狂者不庸(p. 341)”;另一方面,“学者必谦,谦必饱学(p.341)”。在作者看来,“谦虚和世故,原本就是不大容易区分清楚的。正如恃才傲物和因为无才而浮躁不大容易区分得清一样(p.341)。”所以,现在有所谓“定量考核”。空口无凭,把出版物亮出来看看。
在三、四十年前,我还是文学青年的时候,梁晓声就是风头很健的作家,以写北大荒知识青年生活的小说闻名。不过,那时候我就不喜欢他的小说。当时选择余地比现在小得多,因此不喜欢的小说,其实也都读了。不喜欢的原因或许可以分几个层面。首先,他写的生活我不熟悉,因此没有太大兴趣。其次,他的小说主题和作者的态度都很鲜明,而这种主题和态度其实我都不完全认同,甚至完全不认同。最后,但可能更最重要,我不是很欣赏作者恨不能自己走进作品中摇旗呐喊的风格,除非作者想表达的深得我心,使我失去正常的智力水准。这也是人性的弱点,很无奈。过去或许说过,《大学小说丛谈》这个系列,并不是仅说我喜欢的小说,甚至也不是仅说我认为值得读的小说。那样或许可谈的小说就太少了。梁晓声还有其他与大学相关的小说,或许以后会说。
附:有关大校小说的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