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写过一些和春晚相关的博文,列在此文后。今年有点事多,本来想算了,最后还是在一种想要休息一下的心情中,截几张图,码几个字,毕竟是猴年过了,鸡年来到。过去的很多年,我都是在网上看春晚的录像,今年是在网上看的直播,新年钟声敲响时,我才发现还是有几分钟的时间差。
春晚节目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众口难调,你的好不一定是别人的好,反之亦然。我在上个兔年来到时曾经说过:“现代人的胃口,谁也弄不清。对春晚的微词,其实一多半不是因为节目不好,而是观众过于苛刻。日子过得越好,人会越发‘刁蛮’,这不行,那不妥,各人有各人的主意。都说现在的饺子不如过去的好吃,饿你三天试试看,还嘴尖不。同样的道理,假如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天都只有样板戏看,春晚猛一家伙来一出《兰亭序》,我想人人都会说很给力。对春晚说归说,大家还是会去看,娱乐放松一下,挺好。事后接着幽默春晚,几乎成了春晚事先安排好的节目之一,让快乐延续到兔年里边去。节目真要都好得无话可说,还有什么劲。”
今年的春晚,延续着往年的热闹,越来越热闹,这是春晚的基本功能。我的几个直观印象是,春晚继续了小鲜肉过多的时代特征,娘气重于爷们儿气,这是和平年代的特点。此外,拜托高科技,主会场、分会场都豪华庞大。在变幻莫测、顾及不过来背景变化下,我都看不见唱歌跳舞的人在什么地方,有点喧宾夺主,模糊了主题。使劲的东西很多,让人放松的内容很少。制造热闹的东西很多,而走心的内容不够。这样说多少有点空洞,我说点具体的。今年的春晚是第34届,结尾曲目依然是《难忘今宵》,领唱者是李谷一。当年我在北大见过她,她到我们那儿来演出,我恰好在学四食堂的街道上碰上,她手里拿了个保温水瓶,个子不高,穿了双恨天高。这些故事以后再说,我还准备写点相关内容,因为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而明年是北大成立120周年,看看有没有机会去回顾一下那些不能忘却的过去。
接着说春晚。1983年春晚,是第一场,播下种子,以后就收不住了,成了现代中国过春节的一种文化和符号,好赖都很难辨,萝卜白菜,各取所爱,有就好。第一场春晚和现在的比,可以用土得掉渣、青涩简陋来形容,别说舞台的光影布景,就是能上台的人也不多。当年的李谷一,正红在《乡恋》上,那场春晚,她至少唱了七首歌。而郑绪岚唱了三首,《牧羊曲》,《大海啊,故乡》和《太阳岛上》,都是是经典。当然还有姜昆、刘晓庆他们,几个人差不多撑起了一台春晚节目。那个时候,人们可以选择的东西不多,能听一个人唱那么多歌,大家也还高兴。现在谁能、谁敢?总的来说,我觉得现在的春晚,想覆盖的范围太广,要顾及的人事太杂,以至于忘记了艺术除了热闹外,更需要走心。导演们从形式上来做了太多文章,让包装压过了实质的内容。就像我说过的送礼文化,茶叶罐要足够的好,里面装什么茶并不重要。可惜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人会较真茶叶的好坏,而不管茶叶罐是啥样。这就是现实的社会吧,大家按自己的选择过日子。
现在和当年不同的是,人们可以有别的选择。春晚不好看,可以去看看别的东西。我在什么都干不了的时候,看了点网络电视《知青春晚》这台节目。我首先不同意主持人的说法,给人的印象,好像中国的中年人都是知青,尽管我曾经是其中一员。因为下过乡,所以我知道知青只是一个城市青年的特定群体,到了乡下,吃了不少苦,所以就特别了。从历史、政治的角度看,是有很多需要解释也值得纪念的东西,但不要忘记,人数最多的还是农村青年。他们不是知青,没有话语权,尽管一辈子都生活在山沟里,没有城可以回,可是有谁会去怀念他们、伤感或者歌颂他们一辈子的得与失?
当然,在我矛盾的心情里,我也会对知青的青春岁月有很多感触。那些城里人被压着过乡下人日子的点点滴滴,有说不尽的委屈和痛苦。爱过,才会有痛;痛过,才知道爱。荒芜掉的青春,回头去看时,也是有些绿色的青草,长在那些生命、肉体、血液浇灌的土地上,只有经过的人才会懂得。所以人们会去感叹,那就是曾经的我们。我不想揪住过往不放,因为我揪不住,该去的会去,该来的会来,命运很难更改。我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归宿,一把灰撒在太平洋里。
单从晚会的角度看,《知青春晚》无疑是简单朴素的,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去看看腾讯视频上的2017中国知青春晚https://v.qq.com/x/page/a0367xaflv6.html。很多那个年代的歌,白毛女,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有的演出质量也经不起挑剔,有的却比央视的的节目要好。这里面很多的节目,对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是非常的乏味,但对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却是一种生命的回顾,哈哈,偶就那模样,也是一辈子,那就是我,那就是我。从节目表演的角度来看,不需要花太多的钱,不需要豪华,但可以走心。看央视的春晚和《知青春晚》,我几乎就是在两种极端的气氛中体会一个中国年,能看到如今的热闹繁华,也能回味当年蹉跎的岁月,恍如隔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