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纲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shidaguan

博文

成为“高被引学者”,然后呢?

已有 592 次阅读 2025-1-4 14:39 |个人分类:教育视界|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成为“高被引学者”,然后呢?

肖纲领

在刚过去的2024年,我入选了“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名单(5%),学科是教育学。2023年,我也入选了,因而是连续2年入选。之前的一些年,我没有太关注,对于自己是否入选不得而知。从2024年的情况来看,尽管未能入选1%,但整体还是有些高兴的。因为它的评价体系看的是过去十年的学术成果,有点长周期评价的意思。我相信2025年,入选1%应该是有机会的。不过,冷静之余,也有几点思考,觉得有探讨空间。

一是入选这个名单的概率不算低。从各个学校的新闻来看,入选的学者还是算多的,从我所在的教育学来看,入选的概率也较高——只要在近些年有持续的作品发表,而且引用尚可,比如有2-3篇文章的引用超过20次,基本入选没问题。因此,要入选这个榜单,只需要持续在某些领域深耕,默默努力就行,机会总是有的。怕就怕学术发表的中断或学术志趣的丧失,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学术发表这种智力工作,导致后继乏力,难以持续发表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这是学者们要努力克服的,打破学术瓶颈,持续进行学术创作,我们才能达到新的学术高峰!因而,这个入选名单,多少还是能激发部分学者的学术激情与学术创作的持续性。

二是学术功底与研究的适当热点有利于入选该名单。那些在某些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在近些年的发表中体现出较强的学术功底的学者,通常容易被同行引用,也较容易入选该名单。同时,研究是否具有热点性,也能决定成果是否能被引用。因为适当的热点,避免了文章发表后“无人问津”,引用不高,自然有利于学者入选该名单。这也启发我们,做学术研究,最好要有一定的热点性,避免选题过冷,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研究往往能引起学术同行的兴趣,对社会发展也能产生一定的应用价值,往往是比较好的,人文社科学者尤甚。当然,一味地选热点题目进行学术研究,并不值得提倡。因为有些学术热点,制造了高被引学者,却带来学术的一地鸡毛,伪学术盛行。

三是对于这种榜单要有所警惕。由于能否入选这个榜单,采取的是被引用与发表量等量化指标,而高被引不一定就意味着文章的高质量,高被引只能反映文章的热点,但不一定就是好的学术。毕竟诺贝尔奖这类学术奖项更看重成果的长时段影响,对文章质量把关更严。完全的量化评价难以真正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因此,这种榜单可能让我们对一些学者的学术水平有粗浅的认识,但他们真实的学术水平,还是得通过同行对他们作品的评价才能得出。我们不能被知网绑架,而是对这种量化评价有所警惕,如此才能客观地看待能否入选这件事。学术界的相关主体,学者、学术期刊等,都要避免不当引用的行为。

四是如何评价学者的学术水平是值得探究的话题。当前的学术环境,评价学者往往看他们的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获得的项目等级、各类学术头衔(帽子)等内容,但这些做法存在以刊评文、看项目和头衔评人等弊端,并不能完全判断学者学术水平的高低。这也反映出评价学者的学术水平,并非易事,尤其要评价不同学科学者的学术水平,更是难上加难。但笔者以为,强化学术同行评价是大势所趋,如在评职称、报学术奖项等时,应充分让学术同行参与,避免行政部门的过多介入,或是一些杂志社、出版社自行判断的行为。同时,学者学术成果的长周期影响力,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比如一项学术成果(论文、专著)等,在发表或出版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影响力(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等),就是需要加以重点评价的。短平快的评价,效率高,科学性低。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学者的批判精神(既有学术批判、也有社会批判),尤其是人文社科学者的批判精神。我们不少学术论文,其实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发表而研究,这是学者谋生之道,无可指摘。因而判断一位学者的另一重标准,就是其批判精神。当前社会发展很快,进步也很多,但问题仍然不断涌现。如果我们的学者,眼里只有论文和发表,看不到社会的各种问题,缺乏批判精神,甚至一味迎合当前的学术环境,而无批判精神,这样的学术是苍白无力的,对于改进社会也帮助不大。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还是要多一些批判精神,为着人的精神气质与品格养成、学术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的文明与文化的向好发展,多一些批判,引领社会发展方向,这样我们社会的各种问题也可能迎刃而解了!

一句话,“破五唯”永远在路上;多一分荣誉,多一份责任!(作者肖纲领,系教育学者,博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373-1467344.html

上一篇:高校“共享厨房”开辟互动交流新空间
收藏 IP: 202.120.23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