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感受加拉帕戈斯群岛 精选

已有 19295 次阅读 2018-1-11 07:1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与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加拉帕戈斯群岛, 达尔文

基多夜景

       加拉帕戈斯群厄瓜多尔一个省,但它离南美大有上千公里的距离,是东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7500多平方公里,都由火山岩形成,大部分的岛上都可以见到火山喷发的熔岩,黑色,充满气孔结构。在这样的岩石上,看到那些本地特有的生物,感觉很特别。这种感觉的背后,是多年的一种愿望,想见识一下当年达尔文到此一游的切身体会。1831年,近23岁的达尔文登上了“小犬”,一艘有10座船炮的横帆双桅船,到南美洲去进行测量活动。他的任务,是收集、观察、纪录任何值得纪录的自然历史现象。这趟远航,从英格兰西南部的Devonport出发,历时四年九月两天。1835年在回程途中,九月15号小犬到了加拉帕戈斯群,达尔文在这里待了五个星期,在几个岛上收集了很多地质、生物标本。而这里的岛屿生物,和南美大陆的生物相对比,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说加拉帕戈斯群岛是达尔文和上帝说再见的地方,这个说法多少有点牵强,因为当时的达尔文,并没有真的意识到这里见到的一切的重要性。但在以后的整理、鉴定(包括其他人的帮助)和思考中,这里的地理、生物现象,和在在南美大陆转了几年得到的知识相对比,对《物种起源》中表达的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在的加拉帕戈斯群,是一个旅游热点。靠旅游,也给当地人带来了改善日子的机会。在联合国和厄瓜多尔政府的监督下,这里的自然保护做得也不错,任何有机物是不能带上岛的。岛与岛之间,上下船都要有检查,鞋子上有泥,需要洗刷掉,尽量避免人为的“生物交流”。这些措施,实话说很难敌得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但有一点规矩总比没有好。

     圣诞节和新年是在这里过的,感觉很平淡。有网,至今都没有明白这里的网是不是通过卫星转播的,极其慢,几乎做不了任何事,干脆不上。可以说的东西很多,照片也拍了近100G,先放张象龟和达尔文雀的照片,是当地两个典型的动物。加拉帕戈斯在西班牙语中是“陆龟”的意思,早年西班牙航海者因为群岛上大量的陆龟,就把这个群岛称为加拉帕戈斯。加拉帕戈斯象龟是现生陆龟中体形最大的,腿粗、命长、壳厚。早年这里几个岛上的象龟数量是很多的,但当年的航海者、海盗们,把这里当作补给站,常常几十上百只的把象龟活捉搬到船上,在长期的航行中,可以不断地获得新鲜的龟肉。达尔文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了他在这里的活动,最后形成小猎犬号航行之旅一书的一个章节。其中他也提到了吃象龟肉,喝象龟幼年个体做的汤等细节。人类对这些岛屿上动物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以至于其中一个岛上的陆龟绝灭。现在这些陆龟都是保护对象,岛上也有相关的研究、繁殖中心,希望能把这些龟保护好。

     达尔文雀是有关生物演化中的一个经典内容。这些鸟在岛上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样子和行为都有点像有点像麻雀,一到机场,就看见它们在旅客的饭桌上淘食,拽拽的样子,谁都不怕。不过这里的达尔文雀有很多种,它们最显著、也被注意得最多一个特征,是它们的喙,或者说是嘴壳子,有大小形状的不同,反映了它们作为一种取食工具,本领有所不同。所以,不同但类似的物种,可以生活在一个区域中,它们对食物的要求不同,大家可以相安无事。我观看过一种达尔文雀取食的过程,那种树上的果实,我是很难弄开的,但那鸟的本事大,用嘴用脚,可以把那团坚韧的东西破开吃下。长见识。

     这里有很多的不怕人的动物,鬣蜥、海狮就在在你身边爬或睡,完全不把人放在眼里,走路要当心会踩到谁。这里的特有生物很多,有的看到了,有的看得不是很过瘾,有的没有看到。没有关系,也许还有下次。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实地体会了一下加拉帕戈斯群岛,每个岛有多大,各岛之间的距离多远,岛上有些什么,地质,生物,人总之,亲身感受一下,作为一个旅游者,作为一个和达尔文进化论有关的研究者,体会一下这个生物演化的“实验室”,不虚此行,也是我的一个梦想成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1094228.html

上一篇:超级月上树梢头,断肠人约黄昏后
下一篇:芳华梦中
收藏 IP: 173.54.17.*| 热度|

28 武夷山 王从彦 张珑 张叔勇 张丽娜 田云川 史晓雷 朱晓刚 鲍海飞 魏东平 黄彬彬 张晓斌 李毅伟 冯大诚 张海霞 李霞 陈贵林 李维纲 陈楷翰 梁红斌 赵凤光 刘建彬 杨正瓴 戎可 宁利中 徐冉成 杨月琴 王正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