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不要把自己当天才:科学网著名案例篇 精选

已有 12496 次阅读 2012-11-19 02:18 |个人分类:研究生数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程代展, 逃离科研

不要把自己当天才:科学网著名案例篇

前面博客中写过


是感慨自己在教学过程的某种体悟,源于当今中国学生的现状。记后篇说得比较清楚,当今的大学生,喜欢自己指导自己,我猜想的原因是,他们在中小学不太容易碰到好老师,形成这样的经验教训,以为自己这样不也上了大学么。

可是,世界并不总是像这些中国中小学生的那样,实际上往往不那样。正常的情况是,我们每个人,真的是需要人生导师的。所谓不要把自己当天才,是这个所指,其实真正的天才也是要有导师的。

说了也就说了,没想到科学网博客上给出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案例,而且现在闹得很著名,正好借此讲讲,以助雅兴。


他在科研上的敏感性也很难得。例如在讨论布尔网络可控性时,他首先发现了控制传递矩阵的特性,我们一起,很快导致了一个很简洁的能控性公式。这个公式不久后被两个以色列人重新发现。碰巧我是他们文章的审稿人,我告诉他们:一模一样的公式我们已经发表了。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结果,后续引用也很多。没有他,这就不是我们的了。

你这样做,中国,甚至世界可能会失去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程代展老师学生回应的博文:《我为什么逃离科研》

没能力。这真不是装13。我虽然是有几篇控制界顶级期刊的文章,但顶级期刊的文章不等于是顶级文章。说实话,我还真是觉得我这几篇大文章无论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不算真的有用,甚至技术难度上也没啥挑战性,只是相比当今大批的水文,这 些算是矬子里拔将军,我也没有为这些文章以及由这些文章而带来的荣誉真正的兴奋过 

『我觉得程老师的博文下面有一条回复对于我的看法是相当正确的:“[682]kanhaoxi 2012-11-17 04:42From what you described, especially "听话出活,对我的要求,从来不说:“No”", this student is clearly not a top student. If he is not even a top student, he will definitely not be a top researcher. In this case, it is better to advise him to get into some other things. Unfortunately, many Chinese professors' definition of top students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 They usually promote those students similar to this student of yours. This is unfair to truly top students.” 』

我觉得我有足够能力应对中学数学的知识。这与我觉得我完全没能力做有价值的科研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活比较稳定。以后生活中比较麻烦的事情,比如住房、子女入学等都可以解决了(房子不给产权,只是在职就可以住)

看了上面的摘句后,就知道我为什么会把这个案例放在这个题目下了。程老师的这个学生,说到底还是不相信自己老师的判断,老师说他水平够,能成为一个优秀科学家,他不相信。

我们的中国社会,有太多的“不相信宝宝”了,这跟我们的中小幼教育绝对有关系,程老师不必过于自责,根子不是在他的研究生教育阶段歪的,他的学生的这种不相信导师专业判断的态度,我在大学教学中见识的太多了。

这也是我写这系列文章的主题,我们的幼小中教育,使得我们的学生未曾对老师产生真正的信服,因而也没有形成有导师的心理习惯,看程老师的这位学生,只是表面上的、形式上的乖,说穿了,感觉只是把程老师当作老板,而不能说是真正信服的“导师”。

程老师已经带领他获得了这么多胜利,还不信服,怪不得程老师要说,『“哀莫大于心死”。可谁能告诉我: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

当然是这位学生错了,在做出人生最重要的判断时,他的文章分析,貌似有理,其实非常肤浅,怀着这种心态投身教育,跟以前那些高级别科学人士投身教育,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位学生觉得自己不可能成为最高级别的科学家,这可能是对的,但是程老师判断他一定会成为优秀科学家,这并不矛盾,最高级别的科学家,在人类中肯定极为稀少,但是,在顶级科学家和普通科学家之间还是有中间地带的,成为优秀科学家也不错啊。

这位年青学生也并不是对教育事业有特别大的抱负,能在北京一工作就有房子,孩子将来上学不愁,确实挺不错的,但是这位学生之所以签约中学的一个基本逻辑基础,就是他并不相信程老师的专业判断。

如果他相信程老师的专业判断的话,也就是说,他有极大的概率成为优秀科学家的话,那么,虽然普通博士生在北京很难找到大学工作,即使找到,也不容易立刻得到住房,但是对于优秀年青科学家,则未来前景好的概率大很多。

人要有了本事,也不一定非留在北京啊。可以说,这位年青学生的家人就是北京本地“穷人”的事实,也确实将这位学生弄的目光短浅了,如果从房子和生活的角度来说,优秀科学家的前途,肯定比北京中学教师要好很多。

天高任鸟飞,但前提是,这位学生要相信程代展老师的判断,这么好的老师说你行,你自己都觉得不行,确实有点不可救药。

那这是谁的错呢,不是程老师的,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认为是中国当前中小幼教育造成的,这位学生,正要投入其中的。

是什么,把我们的年青人打得胆气皆无,这不是幼小时积累下的不良心理阴影,是什么。

不把握好心态,就是投入其中,又能产生多少科学网博主期待的好效果呢?一厢情愿而已。

虽然相比来说,程代展老师轻视博士教师对中学教育的重要性,有其错误,但这位学生的错误还是最主要的,像这样心态去从事教育,又能给我们的中小学带来什么质的改变呢。

我的博客,一直在呼吁科学家关心教育,现在一个博士,刚刚入科学的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他在科学上的全部潜力,就自言放弃,要去直接做中学老师。

我是不同意这种做法的,我相信程代展老师的学术判断,既然能成为优秀科学家,就应该尽力而为,很明显,这位学生之所以放弃,更多的是心理原因,他的理性分析在文章中并不深入,真的说来,关键的问题是,性格还不够坚强,而我们要教给学生们的是什么,我们自己都不够坚强,我们还能有多少真东西去教给学生。

科学家应该指导教育,这是我一贯的态度,现在这位年轻人不想做科学,要直接去做教育,这算什么事啊。

可笑!可悲!可叹!

这就是我们一大部分中小学教育资优生的武功罩门,缺陷所在。他们的价值观里,真的没有多少导师的位置,他们真的是把自己当“天才”了,这就是我要点题的常见心理逻辑,虽然他们貌似的最后选择是做一个普通人。

附注. 这是看了评议之后,多此一举之笔

『老师说学生行,而这个学生觉得自己不行,因此以这种认识为基础,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从普通角度来说,这也太诡异了。但是,这就是当前中国教育的现实,这种现实,从楼下的回帖中的一些评议者身上也能看出来,这样的“不相信宝宝”,并不是一个人。

你说这些“不相信宝宝”有脑子吧,还能讲出点自以为是的道道出来,你说他没脑子吧,他那些道道,又确实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

这种“古怪”的情况,却又是真实的中国教育投影,我之所以呼应程老师,是因为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同样的感慨,这次是拿程老师博文做案例,已经是系列文章之三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的分析表明,这不是程老师的错,他不是主要错误方,错误很可能出在幼小中教育阶段。

程老师博文刚出的时候,我根本没理,只是当他的学生回应文章出现后,我才做此案例分析,为的就是掌握较为全面的信息才对。

有些评议者,连最基本的逻辑链条都理不清,这些人的评论我就不回了。

说实话,要想有资格评议程老师案例,至少要有大学生的通识水准,有研究生的眼力经验,很可惜,在不少支持程老师学生的评议者那里,我看不到这一点。



附录. 期末感叹~!

本来附录中的言辞,是要到本学期期末才写的,这里一并洒出。我在首师大数学系教的学生,采用了本科生研讲的教学方法,已经有好几位同学可以在台上把数学讲的有模有样了。

我要发出的感叹是,我把他们算是培养出来了,达到了理想的预定教学目标。但是,这些优秀同学们,想必将来大多数是不会去做中学老师的,中学老师,更多的还是那些数学研讲能力不是最强,班上的普通同学们去当。


程老师这位学生,实在是个特例,本来我还很感兴趣,以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结果其实就是个心理问题,并非对教育有深刻的认识所致

我的首师大这批优秀学生,是不太可能犯这种心理问题的,如果他们有能力成为大学教师,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去当中小学教师,更别说要是能成为优秀科学家了。

这就是我的感叹。
所以,这也是我在博客置顶文章中小学师资核定一法: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关键切入点,建议的由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633857.html

上一篇:数学系学生要以精深的标准去学数学么?
下一篇:不要把自己当天才:科网案例记后篇
收藏 IP: 173.192.170.*| 热度|

47 曹聪 谢燕武 李伟钢 苏德辰 刘洋 刘全慧 李威 张海霞 黄晓磊 王德华 陆俊茜 张鹏举 王伟 陈钢 李学宽 赵琛烜 杨正瓴 戴小华 蔣勁松 李斐 赵美娣 徐耀 马春旺 李志军 孟凡成 高绪仁 曹裕波 梁进 吉宗祥 赵传钢 王春艳 吴宝俊 王康建 刘颖彪 王敏 刘钢 黄焕平 王号 刘瑞亭 张伟 lingling101 s11s weibin314 hanxing2003 ljfjy lijiyuan8888 erdo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