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大学本科生(大一新生)所遇到的困难 (增容版) 精选

已有 19094 次阅读 2024-1-2 15:49 |个人分类:大学数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本科生(大一新生)所遇到的困难 (增容版)

王永晖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观察,主要有两点,第二点又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 自控力的问题,导致在学习上花时间不多,达不到自己想达到的学业标准。并不是自己没有那个目标,而是因为自控力问题,无法落实。

我们按照,聪明与否 × 努力与否,可以形成一个2×2矩阵,一般来说,能上大学,尤其是过了重点分数线几十分的同学,不太可能是四象阵中最差的那一象,即,既不聪明又不努力。

对于首师大这种学校来说,班上大多数同学,可能偏于是,不算在数学上特别聪明但还是很努力,否则还是高考考不上来的。

但可惜的是,因为大学生活的特点,自控力问题的浮现,有相当多同学,把自己退化到最差的那一栏/象,既不聪明又不努力。

实际上,在有经验的大学老师的帮助下,那些不算特别聪明但很努力的同学,如果继续保持努力的话,可以把自己练聪明。

这是因为,学数学也有学习策略,好的学习策略可以事半功倍,让自己更好地理解数学,这在别人眼里,就是变聪明了。

二A、注意吸收老师思想的问题

同学们可能从小到大,没见过什么好老师,上课也一直是不认真听,结果也能考上大学,这样就养成了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太善于去吸收别人的想法。

记不住想法。

而大学教学的特点就是,关键教的是想法,而且,这个想法,可能很多老师就只会说一两遍,不会重复太多,如果不主动去吸收,不主动去琢磨,那就相当于没学。

大学教材,尤其是大学数学,相对比较抽象,同学们自己看书的话,不容易看懂,如果能够做到看懂,其实就相当于已经完成了大学本科生的主要教学目标,相当于一个大三学生的水平了,当然,我们说的是理想中的大三。

所以,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这些内容背后的想法。

所以,同学们下课后,首先要复习,而且,首先要复习的是,课堂上是怎么讲的,而不是自己再重新去看一遍书。及时笔记,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复习之后,再去看书为宜。

当然,这也就要求,提高课堂听课效率,随时提问,有听不懂的就问,把问题在课堂上解决,课下做的主要是复习,而不是自己课堂上听不懂也不问,想着课下再搞明白。

那是高水平学生才能做的事,一定分析清楚自己的学业水准,如果课堂上都做不到,做不好的事,千万不要寄希望课下就做好,结果越拖学业越差。

这个很简单的道理,同学们就卡在这个上面了。

二B.  闻道而能行之。

同学们在大学,很难学业进步的另外一个原因,还是跟自主学习能力有关。就是,别人告诉一个方法,自己也承认这个方法是对的,但是,在现实操作中,自己无法执行这个方法。

其实,这就是小孩子的心理状态,没有成熟。小孩子之所以要亲子陪同,亲子教育,其中道理就是在于,好些基本的方法,孩子因为年龄小,需要家长、老师们,手把手的才能教会。

但是,到了大学,老师只管传道,告诉你方法,但是,同学们听了方法,也不按照方法去执行。就我经验来看,倒不是同学们有逆反心理,不想用这些方法。

而是,同学们因为从小到大,都是被手把手教的,习惯了手把手才能教会,结果,到了大学,就会很不适应这种新阶段,新要求。

有些同学也是挺可惜的,看着也挺精神的,但是,自己把自己的进度和时间给浪费了。现在有好多学生,叫做,二战,即大四考研没有通过,然后,就在家里再呆一年,复习考研。

那又何必呢,何不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好好学呢。

就数学系来说,因为扩招的缘故,现在招生名额很宽裕,就我系来说,不到两个人里面,就能录取一个,而且,名额还招不满,再从调剂生里面筛选出一些。

所以说,现在是,只要是好好学的同学,考研如探囊取物,至少首师大数学系这样级别的是这样。

分析清楚困难在哪里,及早应对,省得多浪费时间。

很多同学,到了大三,大四,或者毕业了在家,再重新复习大一大二的书籍(考研四大科目),效率会很低,因为当初没好好学,现在重新看,会跟新书一样,同时,身边又没有老师,没人指导,自己又没有那个读书能力,读不下来,相当痛苦。

还是一句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还是要在大一大二解决问题,早一日克服上述困难,早一日步入正轨。

大一新生初等数学基本测验

大一新生教育:大学数学学习与中学的不同之处

大一新生阅读资料汇编(数学系)

读书能力:大学本科生建设的最关键目标、最主要目标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43-1416351.html

上一篇:大学本科生(大一新生)所遇到的困难
下一篇:数学系学生思维练好了之后,以往毕业生的几个案例
收藏 IP: 124.127.203.*| 热度|

12 周忠浩 王涛 崔锦华 孔玲 王安良 李斐 雷宏江 张鹏 王成玉 田静 谌群芳 白龙亮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