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开博有益,坚持可值、科学网可赞--读武夷山博主《开博16年记》

已有 1046 次阅读 2023-4-26 09:04 |个人分类:个人所思所想(2017--)|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开博有益,坚持可值、科学网可赞--读武夷山博主《开博16年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1年4月26日发布(第32571篇)


读了武夷山博主的《开博16年记》,感同身受,随即写了如下评论:

IP: 1.89.181.*   回复 |赞[9]黄安年   2023-4-25 07:24

博客群迄今发布的博文已有138万多篇,·百花齐放,各取所需,在文化多样化,一体多元的时代有利于学术思考、研究和发展;博客群的生命力具有耐力、潜力和活力,如果发挥得当尤其是激励博主自主性将会度过衰微期再次辉煌;博客群也是退休博主学术生命的有效平台,排名位于前列的多为退休(有的考博·开博时在职,如今退休)博主;博客群的拓展符合学科交叉发展,相辅相成的趋势,优于相对封闭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平台;科学网博客已经进入第十七个年头。武夷山博主为科学网博客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感谢武夷山先生,祝愿青年春常,锲而不舍,一如既往,共度衰微阶段,迎接真正的学术兴旺时刻的到来!

 

今早看了武夷山博主集结的历年相关阅读,作了如下摘录

**********************

已有 3276 次阅读 2023-4-24 09:32 

开博16年记

武夷山

2007425日在科学网开博至明天,整整16年了。

老规矩,先统计一下数据。截至2023422日,本博客有38,115,133 人来访过,即16年来,日均访问量约6500人次。与2022422日相比,新增访问量3,957,994人次。即最近一年来,日均访问量为10,843人次。这个新增访问量比2022年相对于2021年的新增访问量要少。最近一年的日均访问量也比去年同期统计的上一年以来日均访问量12,227次要少。这些数据出现下降,大概是多年来的第一次,我觉得这很正常,毕竟退休将近7年了。如果我的博客曾经风光过,现在也该过气了。

  16年来发文(含转载)总数为9018篇,日均1.5篇,比去年同期统计的15年来的日均发文接近1.6篇有所下降。16年来的博文篇均点击量约为4200人次。

  我现有3028位好友。一年来新增好友只有19位,平均每天新增0.05位好友。相形之下,开博16年来,平均每天约新增0.5位好友。

我知道,不仅是本人的博客在衰落。与微信等新兴事物相比,整个博客都在衰落。所以今年的此时,我想特意谈谈自己对微信的态度。我参加的微信群接近30个,都是别人拉我入群的,我从未建过群。我除了在中学同学群、插队同伴群、大学同学群和研究生同学群中偶尔说几句话以外,在其他群里几乎永远是哑巴——我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我手头正在读和准备读的书有4种,与其到七七八八的群里发言,不如多看点、加快看点书吧。按我现在的精力,这4本书还不知道何时才能看完呢。

有人也许要对我说了:微信影响力大呀,你的博文也可放在微信群里向大家推送,不是可以获得更多关注吗?

对于这个假想问题,我的回答是:第一,对于我这个退休人员,早就不需要什么额外的关注了。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天群里收到的绝大多数内容,对于我是没有兴趣因而没有意义的,我每天还得花时间删除无用的内容,不然手机内存不够用。那么,我若在不同群里乱发我写的东西,不也很可能是浪费别人的时间吗?鲁迅曰过: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别人凭什么会喜欢你发的任何东西,你以为你是who啊。 

博客的好处是,我将博文放在那里,谁愿意看谁看,愿者上钩,绝对不存在打扰别人的问题。

因此,我还是继续维持我的博客(我不再说“经营博客”,维持住就不错了)——武氏杂货铺吧。微信也好,未来可能出现的更新潮的东西也好,不关我事也。

 

【黄按:以上红色字体为我所加,以下为我摘要转发】

相关阅读

* “武记杂货铺”开业周年(2008428),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3220.html

若让我给自己的博客概括一下特点,那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所谓古为今用,就是我把自己的一些早年文章(最早是80年代前期的)晒了出来;所谓洋为中用,就是我经常“窃取”他山之石:介绍国外的新观念,聊聊国外科学家的趣闻轶事,就国外科技政策、科技战略、科技教育的动向、特征发表评论,等等。

我的另一个猜测是,由于时间有限,很多网友只读点击量已经较大、评论条目已经较多的博文,于是,马太效应十分显著。博友的兴趣点与我自己对文章的质量判断不一定一致

* 开博三益处,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37061.html

618日晚,我也去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科学博客大赛闭幕式。去的路上,我扪心自问:自从2007425日开博以来,我到底有什么收获呢?想来想去,可以把收获概括为三句话:

打开了新的窗口;

结识了新的朋友;

交代了自珍敝帚。

 

打开了新的窗口,是说思想的“吐”“纳”渠道都更通畅了。自己的想法能传递给更多受众,也能通过这个平台学到很多东西。

结识了新的朋友,这一点相信是很多人的感受。每位学人的圈子都受限于专业和地域,若不开博,就几乎不可能交结到原有圈子以外的那么多朋友。回过头来看,若此生未能结识这些本可能结识的朋友,是多么令人遗憾啊。

交代了自珍敝帚,是我个人的特别收获。“敝帚自珍”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几十年来,我写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记了少说二十本(没数过)读书笔记,并未打算发表。但既然是用心写、用心记的,凝结着自己的心血,所以还是很珍视的。有了博客后,陆陆续续将这些老文章、旧笔记公之于众,与潜在的感兴趣者交流一番,也算是对自己辛勤劳作的最好交代。不瞒大家说,早年写的文章能引起共鸣,比发表SCI论文还开心呢

*******************************

* 开博5年了,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65904.html

对我来说,写博有什么益处呢?比较突出的有三条,也许我在别处说过,但不惮重复也要强调一下:(1)借写博整理读书笔记。如果不整理,也许那些笔记就永远休眠了。(2)结交了一些若不开博可能永远交不上的朋友。(3)生活内容更丰富了。

*百万感言(2009311),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19576.html

二十多年前,我在本所内部刊物《思考与建议》(早已停刊)上曾发表小文章说,尽管本所图书馆的主要使命是收藏科技期刊,但是也不妨设立一个旨在图书流通的小图书馆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因为对于图书情报机构来说,“门可罗雀不是好事,门庭若市才孕育着大希望”。这一建议未被采纳。当时,还没有出现“注意力经济”的说法。21世纪,注意力就是财富,门庭若市(无论现实的还是虚拟的)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祝愿科学网的门庭永远熙熙攘攘,那我们这些不交租金的博主租户也随之沾光了。

************************************

* 开博6年整了,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83741.html

写博客逼迫自己不断整理自己的笔记和想法。我的博文之源不是新闻报道,而是老旧笔记。温故知新,我对这四个字的感受在开博几年后特别强烈。大家可能注意到,我介绍的文献多半不是最新文献。一方面,我觉得,新东西总是有很多人关注,无劳我凑热闹。另一方面,过去做的读书笔记,放了一年甚至几年仍没有觉得它们过时,那它们可能就是经得起考验的资料了。好比好酒佳酿搁了一段时间,价值反而增加了。另外,新文献经常配不上原文链接,老文献能找到原文链接的机会更多。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原先混沌的思绪有时变清晰了,原先互不关联的内容可能相互关联起来了。

********************************

*七年未痒,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87988.html

我简单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未出现痒的症状。

首先,我没有精力和嗜好与人吵架,特别是“吵持久架”。有些博主离开,是因为在争论中受到了猛烈攻击,受伤害较重。

其次,我没有对科学网抱过高的期望。有些博主希望通过自己在科学网的吁求、讨论,改变中国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是,那么复杂的问题,哪儿这么容易解决?科学网哪有那么大的能量?有些博主就是因为失望而离开科学网的。我从来没有对科学网抱太大的期望,也就不会有强烈的失望。当然,我非常同意吴祖光先生的看法:不说白不说,说了也是白说,白说也得说。不是说,我们批评了,就会发生改变;但若无人批评,则必然不会发生改变。

再次,广大博友一向的支持鼓励是我的不竭动力。有大家的支持,感受到的当然不是痒,而是愉悦。

七年不痒做到了,希望十年也不痒。更远的,先别吹牛,先努力实现十年不痒的目标。

***********************

八年了,还得提一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84723.html

现在信息爆炸,人们的信息渴求程度在不断加大,但一旦花了一定时间阅读后未获得期望的“效益”,人们也更容易失望甚至愤怒。将心比心,既然我不愿意在阅读别人的东西后有浪费时间的感觉,自然我也极其不愿意浪费别人的时间,所以,我在拟博文标题的时候,一方面会动脑筋拟一个生动一点的标题,希望吸引人来看,另一方面,我又刻意避免火爆的标题,有时,在拟出肯定能吸引眼球的标题后,再有意识改成一个平淡寡味的题目。这样,单纯被标题吸引过来的读者较少,由于感到“标题有味、内容乏味”而骂我的人也就会少一点吧。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写博文也是“为己”的----主要写自己的专业领域(例如科学计量学),主要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例如语言文字),主要转载自己觉得信息营养较丰富的内容(例如昨天转载了《中华读书报》记者对余秋雨的采访......这些“为己”的文字居然也能引起一部分博友的兴趣,我已经倍感满足了;而不管别人是否有兴趣来阅读,我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是绝不会放弃的,例如我对“棉主腰”就是“棉罩”衣的大胆猜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83069.html)。我觉得,这样的“为己”挺好的,与自私自利完全无涉。

8年真不短,抗战才8年时间呢。对于写博而言,8年则不算长。写博正未有穷期,“为己”老谱将不断地袭用。(鲁迅:战斗正未有穷期,老谱将不断地袭用。)

*************************

千万感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19122.html

勤写博客的人可能会与我有同样的体会:话题是可能枯竭的。而一般说“我不喜欢凑热闹”(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488631.html),即基本不参与热门话题的讨论,则可供选择的话题更少了。不管话题资源多么稀缺,我坚持的态度是:我只写自己感兴趣的,不考虑别人是否感兴趣。我的博文有两大源头:较新的或最新的文献,尤其是英文文献(这一条可视为“洋为中用”);较老的或很老的笔记,现在甚至包括了日记这一条可视为“古为今用”)。不管别人是否喜欢读这些东西,反正我是要读文献的(吾人之浏览文献已经同吸鸦片上瘾差不多了),反正我是需要把多年来手写的笔记和日记整理为电子版的,也就是说,我还会写下去,因为这两个源头尚有活水在。

************************

开博9年记,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72521.html

由于去年2月被轮岗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工作,单位的性质变了,我的学术关注点必须随之发生变化。我分管的单位之一是“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所”,而“农村与区域发展”不是我的专业领域,我得学习新东西,因此,我新增了“区域发展”栏目,在此栏目下发了20篇文章(包括转载)。与此同时,“图书情报学研究”栏目下的博文肯定比过去大大减少,减了多少未统计。

 今后还会继续努力。园子面积不扩大,浇水次数不能减。

******************************

* 开博十年的最大收获之一:广交朋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50994.html

确实,若不是科学网,有些朋友我可能永远也不会认识。另外,有更多的博友虽然从未谋面,但早已心怀感激地将对方视为知己,不管是什么颜。

    下面仅列举一些由于科学网的桥梁作用,我曾将之请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作过学术报告的博主,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科学网认识的,有极少数是在科学网以外认识的,但通过科学网博客加深了相互了解。

************************

开博11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10747.html

写博客与写日记不同。写日记,纯粹是个习惯,不考虑有没有功利价值;写博客,还是希望得到反馈的,如果发出博文没有任何反响,我也没有积极性坚持下来。所幸11年来,得到众多博友的支持和谬赏,在下在此唱个大喏!

&&&&&&&&&&&&&&&&&&&&&&&&&&&&&&&&&&&&

开博12年记,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75350.html

科学网博客一直有一群特殊的访客----媒体人士,包括报刊编辑、出版社编辑、微信公众号的创办者或运维者,等等。他们有的积极地在这里寻找潜在作者为其报刊投稿,或在其出版社出书,有的不断寻找值得在其公众号上转载的文章。他们与博主直接联系,科学网编辑部不一定掌握相关情况。除了与博文作者联系外,他们很少在科学网上发声。那么,如何借助这批媒体人的力量来提升科学网的影响?是可以思考的。至少,科学网可以向这些人做一次问卷调查,定量了解一下科学网博客的间接影响力。也许,某篇博文的科学网点击量只有几千次,但被某微信公众号转发后(然后有可能被很多微信群接力转发),该文的实际阅读量可达几万次甚至几十万次、上百万次。

     我非常感谢有不少博友多年来不离不弃。从我这边说,博客园地受到更多的关注当然是好的,但我从不以追求点击量为目标。以后者为目标,就要追热点,就会想什么题目会吸引更多眼球。而我想的是,如何发挥自己的差别优势或独特优势?于是,我曾经大量介绍科学计量学的国际文献,因为自己是做科学计量学研究的嘛。可是,林墨博主也在大量介绍科学计量学国际文献,而且他们的文风更活泼,更适应年轻人的喜好。那么,我就逐渐减少了这方面的选题。

     与此同时,我一直觉得国内对未来学的关注是很不够的,尽管我们国家一直那么重视计划和规划。我摘译的“未来学大事年表”(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74749.html)中,没有一条与中国相关的事件,就说明中国未来学研究(不是说面向未来的实际工作)在国际上多么缺乏影响。中国未来研究会在80年代是多么火啊!那时的《未来与发展》杂志吸引了多少读者啊!如今呢,遗憾的是,《未来与发展》不再具有未来学特色,成了一个普通的管理类杂志。面对未来学研究不景气的状况,我多年来一直注意介绍国际未来学刊物上我觉得有意思的文章,今后也会坚持下去。如果今后在未来学领域也出现一个类似于林墨的博主,那我也可能会转移阵地。

**************************

开博13年记,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30019.html

开博快要到十三年整的时候,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想统计分析一下我的博客利用过的信息源。这里的“利用”具有很模糊的含义,至少包含4种情况:

(1)有时我将发表过的文章贴在博客上,那么文章的参考文献就属于我利用过的信息源。不过我的尺度比较严格,只统计我的独著文章的参考文献,因为与学生合著文章所列的参考文献可能主要是学生读过的文献,是对他们有启发的,但未必影响到了我。

(2)有的博文就是对最新文献的介绍,自然,被介绍的文献就属于我利用过的信息源。

(3)有时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被一句话或一个观点触动,就开始动手写博文,那么阅读的那一文献就属于我利用过的信息源。

(4)有时我在博客上转载一篇文章,那么该文章的出处或网址便是我利用过的信息源。

    我将信息源粗分为5类:连续出版物(即报刊);图书;报告(但公开出版的报告归入图书类);网站;其他。

    博文总量大,全部统计受不了,所以我只统计从2007年4月25日开博到2008年10月25日这一年半所发表的博文,作为一个小样本。但在这一年半里面,我利用过的信息源之列表就有15页!所以,做这件事花了不少时间。

*********************************************** 

开博14年记,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83613.html

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每天更新博客,但主要是由于惯性,早就失去了当年的激情。为什么失去激情?你懂的。

     在有激情的时候,才会写出“数来宝戏说24位博主”(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11265.html);

    在有激情的时候,才会写出“白说也得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249.html);

    在有激情的时候,才会写出“老九不能走,所以,只好杀栾平”(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72744.html);

    在有激情的时候,才会写出“从当年农村基层的“十化”想到的”(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72640.html

    廉颇老矣,只能吃饭了。期待下一波类似杨玲(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38-4721.html)这样才华横溢的年轻博主早日涌现,再次叱咤江湖。

********************

开博15年记,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35493.html

仔细想想,日子过得太快,快得吓人。我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共工作了30年,而写博客居然也写了15年!区别在于,前者是我的工作,我的营生,即使没有太大的兴趣也得好好干(幸好我是热爱科技情报工作的),而写博客纯粹是出于兴趣,既无正式职业必然涉及的压力,也无正式职业必须有的经济报酬。因此,在同一个行当里工作30年而不倦怠是不容易的,而我坚持写博15年却毫不困难。

假如没有去外地出差等特殊情况,我是坚持每天更新博客的。因此,有些网友若看到我连续几天没有更新博客,就会担心我的身体是否出了问题,会私底下询问我,问候我。此时,我自然感到心里暖暖的。说实话,亲属之间的互动频率、亲属对我的关注程度,有时还比不上热心的网友。

我没有对网友投其所好的动机——你们喜欢读什么,我就写什么。我是自顾自,愿意在博客上放什么就放什么,至于所放内容是否能引起读者兴趣,我是不管的。

我逐渐发现,可以把科学网博客作为我的学术档案存放处。因此,凡是与学术沾边的东西,我都会作为博文贴出来:正式发表的论文或文章,曾经的课题申请思路,对学术期刊稿件或学术会议稿件的审稿意见,对同事、朋友起草的基金申请书的评点,等等。我自己的文档也许会丢失或损坏,而放在科学网上的学术档案性质的文字是最安全的。

科学网博客也是我的生活记录。凡是不涉及隐私的日记内容,我都会贴出来。私密领域的日记进入公共领域后,有时有特殊的作用。比如,我的一篇日记说:某年某月某日,大学同学到我南京家里串门,从我家出来后,我们一行人又去了XXX同学家。有的大学同学看到我的这篇日记后发出疑问说:我记得那天是去了武夷山家,但完全没有去过XXX家的印象。另外一个同学说:武夷山日记里都记了,肯定错不了!您瞧,日记还起到了历史见证的作用,尽管这里所见证的并非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8555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138555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385793.html

上一篇:《世界百科全书》条目: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下一篇:消防车罕见开进某小学(2023.4.21)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